西西河

主题:《郝万山讲伤寒论》里的小故事 -- 哪热闹往哪扎

共:💬86 🌺28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瞧,窗户上下来个人,哎呀,她辫子在地上拖着】

又有一次我到外地,在我哥哥的门口乘凉,然后有一个中年妇女,她一看见我就说:“你回来了?”。我说:“您是哪位?”她说:“你不认识我?我是这个县的副县长。”我说:“哎呀,不好意思,您干嘛?”她说:“我找你哥哥商量给我女儿转院的事情(我哥就是那个医院的院长),我女儿就在你哥哥的那个医院住院,发烧,肚子疼,大便有脓血,内科看了说是急性痢疾,治了一个星期烧不退,请外科会诊说是阑尾炎,做了手术一个星期,然后输液,大量的抗菌素,现在不输液了,又烧了,还是肚子疼,大便还有脓血,你说内科也看完了,外科也看完了,烧就是不退,我来找你哥哥商量商量,是转省城还是转北京?”她突然想到我是学医的,她说:“你来了,那你去给孩子看看去。”

我一听是当地的父母官,那我就跟着他走吧。

病房是一个很漂亮的单间。我一进到病房里头,我就觉得好像有一股生屎味,我就四处寻摸是不是她孩子排的大便,盆还没有拿走,后来我又不好意思四处找,等我走到这个病孩子跟前的时候,我一闻,孩子一跟我说话,口臭喷人。看护她的是她的妹妹,她说:“我姐姐一到了下午就说胡话,吓得我都不敢陪着她”,然后给我学了两段她的胡话,真是令人毛骨悚然,说:“你瞧,窗户上下来个人,哎呀,她辫子在地上拖着。 ”就像瞪着眼睛说瞎话,就像是真的一样,那可不是“独语如见鬼状么”。她妹妹吓得直往门后头缩,它手老在衣服里摸着,肚子难受,那我自然要做检查了。我一看,把她衣服打开,一摸肚子平平的,肚脐周围有一点儿压痛,我说:“你想大便么”,她说:“老想大便,就是没有大便。”这时她妈妈从她裤子里头拿出一团纸来,卫生纸,那纸就染成黄黄的微微带一点儿绿色的,我说:“这是尿出来的还是大便出来的?”她说:“肛门老流这种东西,这种水。”我作为一个医生,因为看到书上所描述的“下利清水、色纯青”,这种色纯青的大便必然是臭秽难闻的,我就轻轻的靠近一点儿,你还不能说,拿到跟前闻闻,让人笑话,靠近一点儿并没有什么气味,口臭喷人,浊热在上,下面流出来的东西倒没有多少气味。看起来,下午高热,有绕脐痛,自己觉得是肚子胀,实际上并不是腹胀如鼓,腹肌是柔软的,有压痛,没有反跳痛,所以她没有腹膜刺激征,我想这是不是古人说的:“热结旁流”?是不是属于“下利清水、色纯青”?

我怕她因为有手术的过程,会不会有肛周脓肿这类的,她老有便意嘛,我说:“你把一个妇科医生找来,给她做一个肛诊,除外一下肛周脓肿。 ”马上妇科医生就来了,查完了告诉我,“郝大夫,没有问题,肛周没有脓肿,都非常好”,那我这就明白了,我用什么?调胃承气汤加公英、地丁,因为她热盛啊。

公英、地丁我就觉得药房里的那个效果不好,我说:您去找几个人,到地里(因为那个地方是一个县城)采点蒲公英,采一点儿紫花地丁,那个地方盛产药材,当地的人们都知道。好,小筐给采回来一筐,我说:“这个方子,你把这个药抓上两大把煮,煮完了就喝。”这是上午的事。然后我就想看看她排出的是什么大便。我想了想这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因为那个时候我听有的人讲课,说大承气汤的适应证大便是屎球,小承气汤的适应证大便是硬条,调胃承气汤的适应证就是没有大便,所以我想看看到底拉出来的是什么,另外排出大便以后我也想让它化验化验。我跟她妈妈说:“等她吃完这个药以后,就吃一次药,大便通了,排出的大便你都留着,我要做化验。”到了下午 3、4点钟,我正睡的舒服的时候,咚咚敲门,我一看是她,她说:“郝医生,拉了,东西都还给你留着呢。”你说这个副县长就是这么泼辣,当时我哭笑不得。那我就赶紧跟着去吧,哎呀,我一看,那半痰桶脓一样的粪便,那真是稀稀的脓样粪便,当天下午,就4、5点钟吧,体温就降到 36度左右,这个孩子眼睛也不睁,她说:“郝大夫,烧是不烧了,胡话也不说了,你看看这个小红(女儿叫小红),这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呀,怎么一点儿精神也没有啊?”然后她就喊她闺女,“小红,睁开眼睛看看妈妈,给妈妈说句话”,又和我商量,“郝大夫,咱们是不是转院啊,你看怎么成这个样子了。”我说,“你不要动她,大邪已去,正气未复,”她说:“正气没有恢复,我给她用点什么补的,我家既有元鱼,又有乌鸡,”我说:“你现在什么东西都不可以给她吃,你现在只许给她吃小米或者大米粥,一天吃上三次、四次,一次也不要吃多,就吃一碗,顶多吃点咸菜末,什么纤维素的东西都不吃。”为什么我这样强调,因为她大便大多是脓,肠道有感染,有局部感染性的病灶,所以我想这种情况为什么出现大便老流水,那就是“毒热内盛,逼迫津液下泄”的一种表现。

我不是上次在《阳明病篇》讲过吗,“毒热内盛,逼迫津液外越”,可以表现为“多汗”;“毒热内盛,逼迫津液下泄”,可以表现为“下利清水色纯青”;“毒热内盛,逼迫津液偏渗”,就表现为“小便数多”。

我看完这个病,这个孩子自从这次一泻下,她就不再烧了,吃了三天稀粥,第四天到我住的地方找我去了,我一看是她,提着两盒点心,说“叔叔,我是小红,我躺在床上,你可能没有认清我,我可认清您了”我说:“你怎么样啊?”她说:“我这几天您让我吃粥,我吃到什么时候啊,我现在是食欲特别好,光想吃其他的东西,可是你就让我吃三天粥,我想我现在能吃其他的东西了。”我说:“那你回去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这个病就这样好了。

通过这样一个病人,给我们一个什么体会啊,对于“下利清水、色纯青”,我们也不能够断然判定她就见于“少阳胆腑实热邪气下迫”,也可能是“阳明有局灶性的毒热,逼迫津液下泄”所造成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留人治病】

四逆散确实是一个很好用的方子。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大,工作紧张,所以经常有肝气郁结的临床表现,从幼儿园的小孩到 70、80岁的老人都有精神情志不爽,肝气内郁的这种可能,所以四逆散在临床上用的机会就非常多。

有一年我到外地,带着学生实习。当地的医生中有一个老医生,他的病人特别特别的多,我每次出去都是和刘渡舟老师一起,刘渡舟老师就说:“你呀,就穿上白大衣,今天也不要带学生,你看我们北京的来了呢,还不如人家当地的一个老唐大夫的病人多,你去看看这个老唐大夫有什么绝招。”那个时候我和学生的年龄差不多,我也穿上白大衣当作学生,那个唐大夫也给我们带学生嘛,我就跟同学们在一起看唐大夫去开方,结果我发现他半天要看 40个病人当中,有 25到 30个病人,他开的是同一张方子。这个方子什么药物组成的呢?柴胡、黄芩、陈皮、赤白芍、枳壳、甘草、还有生、熟山楂,我们一般用生山楂就是生山楂,用焦山楂就是用焦山楂,他用生熟山楂,就这么一组药。初诊病人也是这个,复诊病人也是这个,肾病也是这个,肝病也是这个。可是病人复诊的时候,“哎呀,唐大夫,吃了您的这个药真痛快,心里也不烦了,睡觉也睡得好了,也能吃点儿饭了,您再接着看吧,我不再找别人了,我就靠您了。”看的时间长了,我就问唐大夫,我说:“唐大夫,怎么不管什么病您都是这个方啊?”他说:“你说说人得了慢性病的话,你比方说支气管哮喘,一喘喘了 20年了,你一开头就用大剂量的治支气管哮喘的药,能给他解决问题么?”我说:“不能。”“你看我们这个地方都穷,你给他开三付药他还拿,你给他开七付药他就不拿,他想这七付药太贵,你要是三付药没有一点效果的话,人家就不来找你看了,所以我开头就拿这个方子开道,所有的慢性病的病人都有心情不愉快的问题,都有食欲不振的问题,你吃完这个方子,心里很痛快,食欲一增加,他就对你建立了一种信任的感觉,以后他就靠着你来看病,等他对你完全有信任感的时候,你再给他发挥治他本身的病,那你吃十付、二十付、三十付、四十付他心里头也能接受。”原来唐大夫是这样的思路。而这个方子你分析分析,是什么组成的呀?小柴胡汤两个主要药,四逆散的三个主要药,再加上陈皮,和生、熟山楂,这就像二陈汤,二陈汤用到陈皮么,那不是疏肝、调胃清胆、畅气、导滞的吗。对这种慢性病的病人,精神不爽,食欲不振,用完他之后,精神爽快,心中痛快,那是,病就好了一半,所以四逆散在临床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老师,我能叫你该死的吗】

20多年前吧,我曾经把《伤寒论》中的具有相反两义的这种现象写过几篇文章,然后在一个杂志上发表,我在这几篇文章的最后说,一词具有相反两义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消失了,可是过了不久呢,我又有点后悔,我觉得说这句话不大对头,因为我发现在现代汉语中,一词具有相反两义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一回,一个俄罗斯的一个留学生,他跟着我既学中文也学中医,我们经常在一起。我和他一起逛马路,前面有一对年轻的男孩女孩,这个女孩儿,啪,拍了这个男孩儿屁股一巴掌,“该死的”,他(留学生)说“老师,该死的,他们两个那么好,为什么还骂他该死的?”我说 “‘该死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好像是小宝贝儿的意思。”他说,“这怎么能和小宝贝儿联系起来呢?”我说,“这就是在特殊情况下,这个‘该死的’就是‘亲爱的’的意思。”他说“那老师,我能叫你该死的吗?”我说,“不可以”。

后来我带他看戏,看《白蛇传》,这个许仙被法海和尚给关起来进行许多的教育,白娘子呢,好长时间没看见许仙,非常想念他,也非常惦记他,后来一见面的时候就喊了一句话“冤家”,这个留学生就很奇怪,“冤家”,他马上把这两个字写出来,冤家不是仇敌吗?他们俩不是情人吗?怎么能是仇敌啊?我说,“冤家在这里,也是那个是‘亲爱的’的意思。”他说,“那老师,我能叫你‘冤家’吗?”我说,“不可以。”他说,哎呀,汉语很难学。

所以在现代汉语里,似乎一词具有相反两义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看球,本来那个球该进的它没有进去,底下的人还喊好,他说,“老师,这踢球没踢好,底下的人为什么喊好啊?”我说,“这个好在这儿就是坏。”他还是不能理解,所以他说汉语太难学了,因此一词具有相反两义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在特殊情况下仍然存在,这恐怕是中国传统语言中的一个特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六亲不认】

病人到了失神的地步,到了正气大衰的地步,到了肝肾阴精被伤的地步,他的机体的反映能力,他对邪气的抗病能力就大大下降了,所以那个正邪相争很激烈的临床症状,它就表现不出来。

前些日子我看一个肝移植的病人,这个病人本来要选为我们国家的科学院院士的,结果他得了肝病,一检查是肝癌,在天津做的肝移植,因为他是我们国家很难得的人才。这个人原来的性格和脾气,特别特别的好,特别宽怀,特别大度,在家中是个长子,上面孝顺父母,下面关爱自己的弟弟妹妹,在单位也是一个非常出类拔萃的工作优秀,待人接物都是非常宽厚的,一个长者风度的人。做完肝的移植以后,这个移植效果还不错,他活下来了,从此性情大变,变的暴躁,变的自私,变得无情。

他妈妈去看他的时候说,儿子呀,你还有什么事情给妈妈交待啊?

回去回去回去,我什么都没有交代的了。

他妈妈说,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我就这个样子。

所以让别人觉得丝毫不能理解,怎么这个样子,六亲不认。他还有更多绝情的话,六亲不认。他的妹妹曾经是我的学生,就跟我说这件事情,我说你知道给他提供肝移植的是什么人吗?她说“我知道,是在石家庄抢银行枪毙的人,你想抢银行的人他能去认六亲吗?他能对别人宽厚吗?

就这么一个肝脏给移植到他身上,他的性格大变。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确实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绩,器官的移植也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但是许多情况下,一些重要器官的移植,心脏的移植,肝脏的移植,成功了以后,肾脏的移植问题不大,对心理性格的影响问题不大,心脏的移植和肝脏的移植,成功以后,人存活下来以后,心理和性格多发生了变异。

英国的一位女士,40多岁,她原来性格是内向的,和丈夫的关系特别好,深居简出,那么一个彬彬有礼的人,由于她得了急性扩张性心肌病,医生给她做了心脏的移植。心脏的移植成功以后,她康复以后,性情大变,吃辣椒,抽烟,泡迪斯科舞厅,还傍上几个吉普赛男孩,还喝酒,她丈夫忍受不了她的这种特殊的变化,说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她说我也不知道,就好象另外一个灵魂活在我的躯壳里一样,莫名其妙。

其实医生明白,因为给她提供心脏的是一个 18岁的男孩子,这个男孩子是个不良青年,好飞车,好喝酒,好吃辣椒,他有好多女朋友,天天泡迪斯科舞厅。搞器官移植的医生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们西医不承认心理情志是五脏所主,他认为是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大脑缺氧时间长,引起了心理的变态。但是我们学中医的清楚的知道,心理情志和情感和五脏的健康状况,是密切相关的。

我还说这个病人,肝脏移植以后,也许是用免疫抑制剂,也许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他每天心烦急噪,烦躁易怒,睡不着觉,然后全身疼痛,后来知道全身疼痛是肿瘤细胞的转移。

为什么给他做肝的移植呢,他是肝癌,后来知道,天天给他用度冷丁,最后用到最高级的麻醉药,国家给他花了 150万元,有一天他突然全身不痛了,也不暴躁了,也不心烦了,医生问他,你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吗?我没有什么不舒服的了,医生很奇怪,你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的吗?我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你们帮忙的了,你们都走吧,12个小时以后他去世了。这正是去世之前,人体的正气对邪气完全没有反映能力,就连那个疼痛的感觉都没有了,所以症状就隐匿不见了。

家园 【二十多年前死了就好了】

下面一段话是另外一个意思,“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 ”有实热壅滞的症状,是不是大便已经结硬,就用大承气汤攻下呢,如果有手足濈然汗出的,手足汗出如流水连绵不断的这个症状,那就提示了燥热邪气逼迫津液处越的一种特殊形式,这就可以用大承气汤。

仲景所描述的手足濈然汗出,这我在临床上遇到过一次。这是在 20多年前,有一个老太太,黄疸、消瘦,高热,在我们北京的某个医院住院,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引进 B超,更没有引进 CT这些现代的检查设备,医院看到她顽固性的黄疸,重度的消瘦,而且确诊为阻塞性黄疸,怀疑她是胰头癌,另外这个病人现在神志也不太清楚,医生说基本没有什么希望,你们是愿意在医院还是接回家?她家的孩子呢就找我去,希望给她妈妈看一看。我说你妈妈过去有什么病?他说我妈妈过去经常感冒,我说多长时间感冒一次,他说前几个月每一星期都感冒一次。我一听,很奇怪,怎么能每个星期感冒一次呢,我就再问他,我说每星期几感冒呢,他说每星期五的晚上感冒,我说很规律吗?他说大体都是这样,每星期五的晚上感冒。我说感冒是什么症状,他说先是发冷,冷得打哆嗦,随后就发高烧,我们常常就给她吃一片退烧药,然后烧就退了,有时候不吃退烧药呢,到了后半夜烧也就退了。我说第二天会出现什么情况,他说第二天我们给她倒痰盂的的尿的时候,她的尿就特别特别的黄。我们那么你们第二天有没有注意她的眼睛、脸发黄啊,他说我们不注意,没有注意过,因为我们也不是医生,不懂这个。我说她感冒发烧的时候,有没有肚子疼,他说有,感冒发烧她肯定就肚子疼。我一听这个症状的描述,这叫周期性的寒战高热,又伴有上腹疼,又伴有他说的尿黄,我估计肯定有轻度的黄疸,这样的话病人不就符合夏科氏三联综合证的临床特征吗?典型的周期性的寒战高热,伴有上腹痛,伴有黄疸,这正是胆道结石的一种临床特征,这叫夏科氏综合证。由此她这次出现了梗阻性黄疸,而且出现了高烧不退,我觉得她很像是一个结石的梗阻,如果是结石的梗阻,而不诊断为胰头癌的梗阻的话,那在治疗上还是有希望

的,所以我就决定去看一看。等我到病房的时候,我看到她另外一个女儿坐在她妈妈的旁边,她妈妈神志不清楚,高热,在不断地给她擦手上的汗。我一看,大吃一惊,这个手非常非常的瘦,手背的汗毛孔都开着,就像那个筛子的窟窿眼儿一样,晶莹的汗就不断往外渗,那个小女儿就不断地擦,一看这个我就想到了《伤寒论》中所说的“手足濈然汗出”,这不就是手脚汗出如流水不断的样子吗?这肯定是阳明里实,但是我又想到她的病史,那我们肯定不能单独的用大承气汤来治疗,于是乎我就用大柴胡汤来治疗,当然又加上海金砂和金钱草,我只开了一付药,我说咱们现在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医院不是说了吗,她是胰头癌,你们想给她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不是让你们准备后事吗,我现在就给她开一付药,就吃这一次,如果成就成,不成就别再找我。

没想到吃完这付药以后,当天下午没有什么动静,到了晚上神志有些清醒,夜里就开始拉,结果一拉大便,她神志清醒了,然后她闺女就给我打电话,说我妈妈拉了。我说你现在淘洗大便,如果大便能够淘洗出结石,我们就判断她是结石的梗阻而不是胰头癌的梗阻,你妈妈以后会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头一次大便没有淘出来,第二次的大便也没淘出来,到了第二天的晚上,第三次的大便淘出来了,像玉米粒那么大的,还有黄豆那么大的,大概淘出二十多块来。从此以后,老太太烧就退了,黄疸逐渐逐渐的消退了,那付药不是让她只吃一次吗,这个药渣子也没有继续让她吃,就好了。

那个老太太说,我如果以后再犯了怎么办?

我说你再犯了,我再给你开一个方子,你留着,如果犯了再去抓药。

所以有时候胆道结石,如果它不发作的时候,你硬是用攻石的方法,当时不一定有疗效,只要是胆道结石在急性发作的时候,你用攻石的方法,这叫因势利导,常常有很好的疗效。

这个老太太呢一直到现在还活着,80多岁了,去年我上老太太家看她,一见我就哭了,说郝大夫,你二十多年前救了我一命,我想了想,实际上那个时候死了就好了,现在我的小女儿也死了,她告诉我她的小女儿因突发中风就死了,所以我白发人送黑发人,我心里难过呀,那个时候死了的话,我现在不是没有那么多伤心的事情了吗?

家园 原来我们说“蒋该死”,其实是热爱他呢

我也正在看这本书,握手!

——成为一名医生是不可能了,争取达到“自撰一方,卒”的水平吧。

家园 校长自然是深受群众爱戴,那句“娘希匹”咱可是奉为圭臬

原来河里看这书的也不少啊,被我抢先骗花了,嘿嘿。

家园 抱歉发重了,新发的和待认可的一起冒出来了。
家园 抱歉发重了,新发的和待认可的一起冒出来了。
家园 【得食而烦,须臾复止】

关于“蛔厥证”,其实一直是个谜。

有一次开全国的仲景学说研究会,有四川的一个老医生,姓江叫江尔逊。江先生在这次学术交流会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专门谈“蛔厥”的。他说有一年他遇到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是一个五、六岁的儿童,得麻疹并发肺炎高烧住院,住院好了之后呢就一阵一阵的烦躁,西医大夫说,这是高热以后遗留下来的脑病,用镇静药没有效。医院的中医大夫说,这是高热以后伤了阴液,伤了肝肾阴伤,阴虚动风的表现。用益阴、潜阳、镇惊的药没有效果。家长一看,孩子发烧也退了,吃饭也可以,在医院住着也没有什么意义,而这种一阵一阵地烦躁,又不能治好,就接回家了。

这个江老先生和这个病孩住得不是太远,所以他妈妈说咱们回来了,就请江爷爷给看看吧。江先生到病孩的院子里,他们住的是平房四合院嘛,这个孩子正在院子里玩得非常专心,他妈妈说。“哎,回来回来,江爷爷给你看看。”这小孩有时候他不听话,他妈妈就只好拿出一片桃片糕来哄这个孩子,这孩子一看有吃的东西,过来就抢这个桃片糕,刚刚拿起这个桃片糕呢,这个孩子就烦躁,又拍胸脯,又拍肚子,躺在地下打滚,桃片糕也就扔在地上了,哎,过了一会儿又爬起来,检起这个桃片糕又要吃。你想,四、五岁的小男孩儿嘛,他妈妈说,已经脏了,再换一片吧,再换一片它就可以吃了,不烦躁了。

江先生一看这种情况,“得食而烦,须臾复止,此非蛔厥乎?”说这难道不是蛔厥吗?他没有见到过这种病人啊,他对《伤寒论》原文很熟,“得食而烦,须臾复止,此非蛔厥乎?”好,就给他开了乌梅丸,当然开的乌梅汤了,又加了一些驱蛔虫的药。第二天泻下蛔虫无数,或死或

·779·

活,从此烦躁不再发作,哎呀,江先生心里特别的高兴,原来这就是蛔厥啊?

你看,一看到桃片糕,唾液就开始分泌,胃肠就开始蠕动,这个孩子这种蠕动失调他受不了,就开始烦,过了一会儿,这种特殊的蠕动状况缓解了,这就是仲景所看到的蛔厥病人,然后再接着就可以吃饭了。

又过了几年,江先生被一个医院请去会诊,所看到的这个病孩也是个儿童,十二、三岁,也是麻疹并发肺炎,烧退了之后一阵一阵烦躁。这个孩子烦躁的特点是咬手,手上缠着一块一块的纱布,因为咬破了就化脓,就感染,所以家长有时候一看他烦躁,咬手,家长就用手抓着这个孩子的手。你想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儿,有时候不小心就把她妈妈的手给咬了,所以他妈妈手上也经常是伤。就在医院住着,中药西药都没有什么办法。请江先生去会诊,江先生说,“这个孩子什么时候烦躁?”他妈妈说,“每到吃饭的时候烦躁”,江先生一看这种情况就是“得食而烦,须臾复止,此蛔厥也”,肯定了,然后“乌梅汤”适当地加减化裁。第二天、第三天连续两天泻下蛔虫无数,或死或活,从此烦躁不再发作。

所以江先生在那次学术交流会上,深有感情地说,张仲景如果不是亲自看到这种病人,怎么能够写得这么形象,这么准确,这么生动呢?

当然后世医家说,既然是有蛔虫病,那还一定会有腹痛啊,所以还有人给他补充腹痛的这个症状,我在这不补充了,有的病人虽然有蛔虫,他不一定有腹痛,而《伤寒论》原文也没有说。因此我们诊断“蛔厥证”,最主要的是两个特点:一个是有吐蛔史,一个是时烦时止,得食而烦,须臾复止。在他烦的时候可能会有手足厥寒,凭这两点我们就可以诊断为“蛔厥”。

可是,现在在临床上,有些病人并不一定有“蛔厥”,可是在热病之后,他胃肠功能失调,他也有可能一见到饭就出现一阵一阵心烦的这种表现,那我们可以不可用“乌梅丸”来治疗呢?

我就遇到一个高烧好些日子之后,烧退了的病人,一见到饭,他就一阵儿的噪杂,一阵儿的难受,过上一会儿,他歇一会儿,他能够吃饭了。

所以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吃饭,大家都开始动筷子吃的时候,他就捂着这个地方难受起来了,我说你怎么回事儿?他说,“我这个毛病有一段时间了,就是那一次重感冒以后,发烧以后,等我再一见到饭,我就有这种难受的感觉”。好在他是个成人,没有在地上打滚,也没有咬自己的手。哎,我说,在城里的这种成年人,他不可能有蛔虫的寄生,没有蛔虫的寄生他只要有“得食而烦,须臾复止”的话,你也可以按照上热下寒给他治疗,我后来就给他开了一付乌梅汤,也就吃了三付,从此以后这种嘈杂的感觉就没有了。

所以我想,用乌梅汤来治疗“得食而烦,须臾复止”这个证候,有蛔虫的你把它叫做“蛔厥”,没有蛔虫的,你就把它看成是“上热下寒”就是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马齿苋】

白头翁汤是治疗湿热下利的一张名方。它由 4个药所组成,白头翁是治疗湿热下利的要药,重要的要。下面的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也是治疗热利的重要的药。秦皮苦寒入肝,有清湿热、凉血的功效。秦皮略有一点涩性。

我在临床用这个方子治疗湿热下利的时候,常常要加马齿苋(xiàn )。这个马齿苋也罢,还有我以前上课提到的蒲公英也罢,清热解毒、清热利湿,它不伤胃。这个马齿苋我们可以让病人采了新鲜的,开水焯完了,伴上坐作料当菜吃。治疗慢性痢疾,光有马齿苋一味就有很好的效果。

有外地的一位县委书记,每年到了夏季,他这个慢性痢疾就复发,反反复复有五六年的历史。后来他来北京说,你看能不能给我弄个东西,让我很方便的长期的吃一段,让那痢疾不要再发。我说很简单,到了春天、夏天的时候,你就发动一些人去给你采马齿苋,放在背阴通风的地方阴干了,你把它做成粗粉。这个东西很难打成细粉,因为它纤维素比较多。做成粗粉以后,你到了秋天、冬天,从秋天开始吃,就吃这个粉子,一次用上 3-5克,一直吃到第二年夏天看怎么样。这么吃了半年多以后,痢疾从此不再发作。这个马齿苋是一个治疗痢疾的很好的药。我在用白头翁汤治疗痢疾的时候,总要加马齿苋。药房的马齿苋是干的了,我们最少用 30克。如果是急性痢疾的话,可以用到 50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爸爸夜里头痛,拿脑袋撞这个箱子】

原文 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这里讲的是肝寒犯胃、浊阴上逆的证治。这一条也是一个要求背的一级重点条文。这个干呕是肝寒犯胃,肝胃两寒,胃气上逆。这个吐涎沫是肝胃两寒,饮邪不化,水饮的饮。这个涎沫不是从胃里吐出来的,而是从口腔中自己生的。所以有的人说,他既然干呕怎么还能吐出涎呢?这个涎沫不是从胃里吐出来的,而是他口腔中大量的分泌清稀的唾液。

有一次,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在 301医院作完食道癌的手术之后,他出院了来找我。他就手头拿了一个喝水的杯子,但是他不是喝水,一会儿就吐唾沫,一会儿就吐唾沫,杯子里有半杯子的唾沫,就是清稀的唾沫不断的吐。我说,唾液在中医里把它叫做神池水,神仙的神,水池子的池。神池水、上池水,上下的上。把它叫做金津,把它叫做玉液,是多么珍贵的东西,你怎么全吐掉,太浪费了,说这是人体的津液所化。当时我这么给他说。他说那怎么办。我说我告诉你,在古代的传统的养阴的功夫里头,有叩齿、搅舌、咽津液,长期练这个吞津的功夫,这是一个养阴的功夫,真是灌溉脏腑,濡润四肢,清神补脑,面色红润。所以想美容,你就练这个功夫。

后来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人在焦虑紧张的时候,他唾液分泌减少。一个人在讲课,表演的时候,说两句话就要端起杯子喝一口水,说两句话就要端起杯子喝一口水。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他没有放松,身心没有放松,唾液分泌减少。所以他并不承认他(紧张),说我放松了啊,其实他老是喝水,就说明他唾液分泌减少,只有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唾液分泌才减少的。所以我常常把唾液分泌的多和少看成是这个人是不是真正做到心身放松的一个客观指标。

我们有时侯自己不知道,是不是放松,那你就看看你是不是常口干。

像我们一念菜谱就哈拉子满口,一讲课弄不好就唾沫星子乱飞,那这个老师是放松了。

我给我的同学谈完了金津、玉液的好处之后,他说这么珍贵的东西啊,那我别吐出来,回去咽吧。两天以后他来找我了。他说你说的这个方法不行啊。我说怎么了,他说我咽了一天前后心冰冰凉,前后心就象一个大冰砣子一样。这时候我恍然大悟,对于我这个同学,食道癌手术之后的这个同学,他分泌大量的清稀的唾液,这不是金津,不是玉液,不是神池水,不是上池水,而是什么呢?是寒饮不化,是病理产物,是肝胃两寒,饮邪不化,他才分泌了这样的(东西)。阳不摄阴,他才分泌了这样的大量的寒饮。

你看看有时侯你不遇到这种事情,你真以为所有的唾液都是好的。我说既然这样的话就别咽了。既然这样的话,我就给你吃药吧。开什么药?吴茱萸汤。吃了一个星期,唾液分泌减少,不用再随身带这个碗吐唾沫。吃了两个星期不吐唾沫了。

当然治得了病,救不了命,他这个饮邪不化的证侯虽然缓解了,他毕竟是食道的肿瘤啊,又大概过了半年,我这位小学的同学,因为肿瘤的多处的转移,就大行西去了。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一个吐涎沫的人,那可以判断,他是肝胃两寒、饮邪不化。实际上吐涎沫,可以是少阴肾阳饮邪不化,可以是脾阳虚饮邪不化,可以是肝胃两寒饮邪不化。就吐清稀的涎沫来说。这在《伤寒论》都有描述。

我们在前面少阴病篇,讲到四逆汤的适应证的时候,曾经提到四逆汤的另外一个适应证,可以温化胸中的寒饮。你怎么知道胸中有寒饮呢。那个病人也可以经常吐清稀的唾液,那你怎么知道吐唾液是肾阳虚啊?从全身症状来看。

而我们 378条,这种吐涎沫,你怎么知道是肝胃两寒呢?也是从其他症状来看,特别其中有一个头痛的症状。厥阴肝经头痛,它的疼痛的部位是在颠顶。为什么是颠顶痛啊?因为是足厥阴肝经和督脉交于颠顶。后头部疼痛的是太阳经受邪,前额疼痛的是阳明经受邪,偏头痛的是少阳经受邪,其他阴经都不到头。所以太阴病没有头痛,少阴病没有头痛。在诸多的阴经中,足阴经中,只有足厥阴肝经和督脉交于颠顶,所以当足厥阴肝经的寒邪、浊阴邪气循经上扰清窍的时候,可以出现头痛。头痛的部位是在颠顶,头痛的发作时间常常在深夜。因为这肝寒、阴寒的证侯,常常夜间发作,血分的证侯常常夜间加重。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我们在座的,有北京宣武中医院的同学,宣武中医院有一个很有特色的科室,那就是脉管炎科。所谓脉管炎,是动脉血栓形成以后,造成的末端的坏死,这种证侯疼痛。这个病房收了这样一个病人,夜里其它病人就别想睡觉,夜里痛得他叫,打杜冷丁来止痛。到了白天他倒是睡得呼噜呼噜的。为什么夜间重,就是因为病变在血分,病变在阴分。

我们现在谈到的吴茱萸汤的适应证,它是肝胃两寒,浊阴邪气循经上扰清窍。自然界阴气最盛的时候,他最容易发病,所以夜间疼。

我遇到一个病人,他的床头放着一个木头箱子,那个箱子上一大片漆没有。他的孩子告诉我,这是他爸爸夜里头痛,拿脑袋撞这个箱子,这一大片漆都给撞得脱落了,那个箱子就给撞了一个坑。头痛了那么多年,十来年的头痛。用吴茱萸汤,也就前前后后吃了一个月,他这个头痛就好了。

所以上述三个症状,单有干呕可以用吴茱萸汤,单有吐涎沫可以用吴茱萸汤,单有颠顶痛、夜间重,可以用吴茱萸汤。见到其中任何一个症状,我们就可以用吴茱萸汤来治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别给他喝冷饮】

所以可见我们吃冷、吃热对消化道的血液循环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幼儿园有许多小孩子,经常闹嗓子(痛),怎么回事呢,幼儿园小孩子中午都睡觉,老师给盖的热热的,孩子们也睡的热热的,醒了之后,老师就给孩子们喝一杯凉水,这一杯凉水使血管一收缩,局部黏膜的抵抗力就下降,孩子尽闹嗓子,还有这小学生在学校里唱歌呀,喊呀,跳呀,读书呀,嗓子的毛细血管都是扩张的,回到家里,从冰箱

里拿出冰镇的冷饮就喝,这么一喝,咽喉部的毛细血管一收缩,常常闹扁桃腺炎,所以为什么讲课的老师下课以后不要喝冰镇的水,但也不要喝烫的水。所以许多小孩子经常闹扁桃腺炎,我给这个家长谈完了这两件事以后,一个是孩子醒了别给他吃冰棍,别给他吃雪糕,别给他喝冷饮,一个是孩子放学回来了,又热又渴又累,喝热水,一定要给孩子说清楚,否则的话经常会有扁桃腺炎的发生,咽炎的发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白粉】

张仲景是什么地方人呢,张仲景不是河南南部的人吗?河南南部在古代属于楚国的北部,所以仲景是楚人,那么是楚人的话,他当然就用的是楚地的方言。所以他在《伤寒论》中的这个“熬”字就是指的炒的意思。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在《伤寒论》中,“杏仁,熬黑”就是杏仁炒黑,“巴豆熬去油”,就是把巴豆炒一炒,炒去油。巴豆的毒,全在这个油里头。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做“巴豆不去油,力大如老牛”,炒一炒就把它的油去掉了。特别是这个白粉,你看这个“粉”字是“米分也”,“研米使分散也”,它的本意就是米的细末,就是米粉。那么什么叫“白”呢?汉代“稻曰白”,你看那个《周礼》注疏,注这个“白”,“稻曰白”,所以白粉就是白米粉。

我们有一次考试,有一个名词解释,有一个学生大概既没有听老师上课,也没有看书,答“白粉”这个名词解释的时候,他居然写了一个“大烟土”。白粉就是白米粉,白米粉炒一炒就能炒香,熬香就是炒香。我们北京有一道菜叫作米粉肉,它就是拿五花肉放上佐料腌好了以后和这个炒香的米粉混合在一起,上笼屉上蒸,蒸完了香酥可口,不肥不腻,所以这个“白粉熬香”就是炒香。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剪鞋样】

你看宋朝皇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他是做过许多许多的工作的。而在宋代的时候,不仅在医学上成立了校正医书局,而且在各个经、史、子、集,各个门类都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皇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宋版书纸张精良、校刊精细、字体漂亮、价值连城,所以今天哪位家里要是有一本宋版书的话,你别在家里放着,拿到故宫博物院,或者拿到国家图书馆去。那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东西。

我想在座的不少是书香门第,你们可以到家里去看看,看看自己家里有没有线装书。当然宋代书《伤寒论》是找不到啦,其他的宋版书,那也棒啊,它也是价值连城的啊。

山东有个小学老师,有一天到邻居家串门,发现邻居老太太拿着抄写的本子,在那里剪鞋样,说:“大妈,你这是什么东西啊?”“我在这剪鞋样啊!”他拿过来一看,他大吃一惊,居然是《永乐大典》。他说“大妈,大妈,你这东西怎么来的啊?”她说:“我们祖上流传下来的,我们世世代代拿着剪鞋样啊!”他说:“你们祖上干什么的啊?”她说:“我们祖上义和团的啊!”大概义和团进北京的时候,在北京圆明园不是藏着《永乐大典》吗?进北京的时候,八国联军也抢,义和团也抢,义和团他抢完他不知道干什么,回家后给他媳妇剪鞋样,所以祖祖辈辈留着这个书,那纸也很好啊,剪鞋样用。所以这个小学老师说:“大妈,你可别拿着它剪鞋样,我想看看这本书。你要多少纸,要什么样的纸,我给你剪鞋样用,把这本书给我吧!”她就把这本书给他拉。她不知道它干什么用啊。好,这就是我们,象一个小小的故事一样发现的一个《永乐大典》的手抄本的一个残缺。

所以还有我们清代的陆心源,他是一个藏书大家,他的藏书称号称“皕宋楼”,你看这个皕字是两个百,那就他为什么取这么一个藏书楼的名字啊?说明他自称藏了 200部宋版书。我说一本宋版书就价值连程,那 200部宋版书,那相当相当地贵啊。陆心源在临终的时候给他儿子说“这次可是咱们中国文化的瑰宝,你舍得身家性命也要保护好。”其实人各有志,不能强勉,他儿子喜欢钱,不喜欢书。在陆心源去世不多久,他就以一定的钱卖给了日本人。现在陆心源皕宋楼的藏书全在日本的一个寺院的藏经楼上,所好的是目前保全完好。所以有人说陆心源的儿子是个卖国贼,可是从我们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呢,他没准为终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一点成绩。或者说,为保存这些书,你说咱们中国后来经常战争,而且人们对传统文化又不怎么重视,没准拿到日本,到现在还保存得很好,是吧。不过咱们中国的学者要求要看这些书的时候要花钱啦。现在据说看这些书的时候花的钱比当年陆心源的儿子得到的钱要多得多啦。所以有时候散落在民间的一些古典的东西就不要太轻视它。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