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是否应该让主席的遗体尘归尘土归土 -- 切恶心的毛粉

共:💬128 🌺377 🌵8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要镇妖的是主席的思想,而不是什么不腐的尸体

把人的尸体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供起来让人瞻仰,这本身就是有违共产主义者信仰的行为。

主席伟大的是其思想,抛弃其思想而供养其肉体,这是本末倒置

家园 这个倒也是
家园 本来就应该建陵

保留遗体,实在是很不合适,是对死者的极不尊重。本来就应该建陵的,地点可在西山,规模不应小于黄帝陵、始皇陵、中山陵。迁入杨氏、贺氏、李氏的遗骨或骨灰陪葬太祖身边,贺氏虽说已经被废,但考虑到情况特殊,两人后来又有悔意,仍可入陵陪葬。罗氏本为原配,但太祖死活不愿意承认,建议由国家表旌为节孝义女,妥善修葺坟茔,永远陪伴在太祖父母身边。从朝鲜迁回岸英遗骨陪葬。在陵园左近,再开辟陪葬墓园,凡是开国元勋或开国高级将领,可迁入骨灰陪葬,骨灰未保留的,可建衣冠冢。形成国家制度:每年清明,太祖生日和逝世日,国家领导人去太祖陵祭祀。遗体安葬后,纪念堂依然保留,本来就是参考了美国林肯纪念堂的风格,继续发挥类似的作用就是了,每年元旦,春节,国庆,国家领导人可在纪念堂发布公告。

家园 应该保留纪念堂,骨灰撒往大江南北

什么叫扬灰?照你这样说周总理遗体也叫扬灰???

家园 这楼就是一个试金石啊。

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为人民服务,他的肉身在那里,也算是继续服务了。一切的形式比不过这个,而且他的思想已经注入到民族魂魄之中了。

我的看法是还是放到那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是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先有党后有国,作为第一代的核心

覆盖党旗应该。

家园 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已经注入到了民族魂魄之中了。
家园 当初如果火葬了没关系,现在不能动弹了。
家园 我只是个单纯的保守主义者而已

感谢兄台这么认真的回复和讨论,已送花。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面对你或有或无的质疑,我首先做个简单自我说明,我只能说我是个单纯的保守主义者,尘归尘土归土只是单纯想让先人得以安息而已,我认为这是一个后人对先人最基本的孝道和尊敬。说到这,我实在是想不起有哪一家是把自己的先人摆到台面上如观光一般任人浏览的,哪怕是木乃伊也是放入金字塔内。当然咯,中国还有个习俗,就是冤死,主席自然不算这一类,但是主席身后确实有点冤看,这样来也算是对小变天后当局者的讽刺。

我能亲眼目睹主席的真容,就我个人而言,是我目前为止最大的荣耀,那么我应该知足才是。那么为什么我会不知足?这就是我提出这个讨论的原因——如何去缅怀主席?

以这种保存遗体供后人瞻仰的缅怀方式对吗?我认为不对。

一、这种方式是后人对先人的不尊和不孝。就主席遗体的保存程度而言,我承认他们的工作成果,但对先人,浸其肢躯,照其住所,扰其休息,除非事前征得本人同意,否则难逃不尊和不孝的罪名。

二、这种方式,起不到致哀思的作用,更不用谈什么传承主席的精神。在我看来,这种方式只是供多数人免费观光和浏览而已,至于他们浏览后能得到什么,我猜,也只是一种经历或者饭后的谈资而已。因为在我看来,他们只是来观光和浏览的,“瞻仰”完后,该去长城的去长城、该归团的归团,我可以肯定大多数人不会更感念、更崇敬主席,至于学习主席思想并躬身而行那就更遥远了。我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瞻仰之前我跟这一票跟团或自由行的人观看了升旗仪式,当国旗响起时,这里三层中三层外三层的人,似乎只有我一个人低声哼起了歌词,拍照录像的倒真不少,跟我之前想象的完全不同。对无可争议的国歌尚且如此,对争议还不少的主席,你认为又会如何呢?这不能归咎于纪念堂的气氛,说实话气氛还是够肃静庄严的,至少在我眼里还过得去。这只能归咎于我们自己的心态或态度,而基于伟光正的决议和官方对伤痕文学甚至是一些谣言的默认和纵容,我们中国人这个群体对主席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几乎是毁家而得以建国,换得如此结局,所以我说主席身后真是有点冤。

至于这样能让更多的后人记起主席,我不否认,但纪念堂前堂的白色大理石雕塑也能起同样的作用。更何况这方面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教育和宣传,否则华盛顿在中国遗体没有、雕塑不多,口口声声的追随者倒真不少。

说了这么多废话,回到讨论的正题——如何缅怀主席?

我的想法就是四个字——慎终追远。慎终如果做不到,追远只是奢谈;慎终如果只是个形式,追远也就只意思意思而已。

慎终,就是秉承基本的孝道对待主席的遗体,这就是我为什么建议要让主席的遗体尘归尘土归土。考虑到诸多政治因素和不良后果,地面上具体该怎样,实在不行,现有的真身还是可以用蜡像替换;时间方面,可以等伤痕一代去的差不多了,有关主席的争议也更少了的时候,慢慢公之于世。不让慎终流于政治形式。

追远,就是表达我们的哀思和敬意就够了,多余的环节是历史教科书的事。目前来看,这个绝无可能。我只知道,每次纪念主席的时候,领导人之类的均是先谈功绩,后点下过错。这个祭先人的过程就非常奇怪,普通人多是祈求先祖保佑,要不就是表达哀思,决不会在最后来个指错的环节。这与其说是追远还不如说是找史。

至于更进一步,传承和追随主席的精神,那就要看个人和群体的思想境界了。革命者,我是感觉非常难得的,把枪指向敌人容易,但是把枪指向自个,就没几人能企及。

家园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感谢你认真的读了文章,已送花。

你说的问题确实是我刺心的理由之一,而他们大多数是何心态,我无法直接证明,只能举一例来佐证。

以前,我也曾天真的认为应该所有的中国人至少是所有受过义务教育的中国人都应该明白,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对于中国人那不同寻常的意义。但是现在,我很疑惑,到底有几个中国人在天安门的升旗仪式面前能记住最最基本的礼节?!到底有几个中国人在国歌响起时能为这新中国自豪和尊爱?!

里三层中三层外三层的人,当国歌响起时,我只感觉我一个人在低声哼着国歌。至于他们那时有没有行注目礼,我无法去注意,但是那跟团人带的红帽、白帽扎实挡人视线,那咔嚓咔嚓的手机摄像声也不时响起。

按相貌估,里面40-50和年青人居多。废话几句,我这人看人一向不准,40、50的人也许估错了年龄段,但年青人我想我还说能凭相貌分辨出来。

这时我突然理解了,他们来这只是单纯的观光或者换个中性点的词——参观,不用赋予他们更多的含义,否则只是自作多情。

对于升旗仪式的礼节,我想多数中国人是没异议的吧;基于伟光正的决议和官方对伤痕文学和一些谣言的默许和纵容,对于主席,我看现在中国人大多数是模棱两可的。那么升旗仪式尚且如此,纪念堂能例外?

家园 纪念堂的气氛确实还不错

进大门后,纪念堂的气氛确实变的不错。里面也只有保安为了维持秩序和导流人群,轻轻说了几句而已。

我伤感的主要原因是我认为我们后人这样对一个先人的遗体,是十分不符合我们的礼节,也是十分不孝的。

家园 同感,心怀敬意就足够了

但我无法接受官方目前这种表达方式。

家园 是赫鲁晓夫动了斯大林的遗体

赫鲁晓夫先是把斯大林的遗体迁出列宁墓,接着焚了,最后埋在克里姆林宫墙脚下。这样的做法,在中国是脑门上贴着个硕大的两字——不孝。

按“正史”的写法是,赫鲁晓夫如此做,是集体决定,非一人之过。主席看到赫鲁晓夫如此对待斯大林的遗体,坚决认为他是个两面派,然后爆发了文革。

家园 岸英遗骨怕是迁不回了。
家园 我也希望主席入土为安,问题是毛氏族人都没有决定权

民众就更没有了。主席能不能建陵安葬,在执政党敢不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