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上海存在“香港化”的可能,自贸区放在上海是个错误。 -- 酱油群众

共:💬62 🌺125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上海人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敏感,

我见过无数次,只要有人批评上海或上海人的某个问题,马上就会有无数人跳出来反击:你这么不喜欢上海还来上海干啥?哪来的回哪儿去吧!

上海人对外地人的歧视源于不自信,源于嫉妒,源于狂妄自大,等多种因素。

家园 切,娇情!

前几年倒是有上海的记者在媒体上公开发表排外言论,结果有人评论把江淮输往上海电价提一提。你为了你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其他人利益,那就别怪其他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来损害你的利益。就是这么简单。

再有就是,上海粮食自给率低于12%,上海人基本上都吃江淮的大米。包括上海人吃的大闸蟹也是来自江苏昆山。

这个世界其实就是这样,你要是有小辫子握在别人手里时,就别对别人吹鼻子瞪眼。

香港排外,是自己作死。你香港人今天为了自己可以不顾中华大家庭的利益,那就别怪明天中华大家庭为了中华大家庭的利益把你香港牺牲掉。

家园 您是在说49年离开上海、一直生活在香港的上海遗老遗少吧?

那倒是有可能。啊啊

家园 我说的是一直生活在上海的“遗老遗少”,呵呵。
家园 没有比你更会胡扯的了。

让一般人意外的是(估计你都不知道),在中国除了北京,上海是普通话普及率最高的城市。你就别硬凹了,要知道你就在与一个祖籍是上海的人聊天呢。啊啊

家园 我不知道为什么您自信心如此爆棚。

1、我说的这个事不是什么笑话(当然,你要当笑话来看我也没办法),而是我和我的朋友都曾碰到过的事实(这是一个患者的孙子自己说的,他奶奶不会讲普通话);

2、您这人聊天的话语很孩子气,“胡说八道”、“胡扯”这些都是小孩争嘴时随口用的词;

3、我给大家聊我曾碰到过的事,您不相信,我也不好和您再说啥。

所以,不聊了。

家园 十年前去第一次去上海,

总结出一个经验:问路的时候如果对方态度很冷漠或者懒得理你的是上海本地人,如果耐心的告诉你的就是外来人。

家园 毛主席在诗词中说“不需放屁”也是孩子气吗?

不聊了没关系,也无所谓,但在“西西河”这个地方兄台最好不要张嘴就来,这里的层次比一般论坛还是要高些,再见了。啊啊

家园 排外不是上海的真问题,哪里都有小市民

上海的问题是文化生态不好,殖民心态民国范哈日哈美和港澳台的流毒甚烈。市民把移民当终极目标和出路。

当然上海也有另一面,象上海也有“陈王”这样的河友,因此对这一方面的上海表示尊敬!

家园 确实资源不能过度集中才是重点 可惜楼好像盖歪了,

大家都去讨论排外了

家园 排不排外确实不是重点,资源不能过度集中才是重点
家园 我在上海最受不了的就是上海小资阶层与生俱来的媚外文化

当然,上海这种媚外文化拉进了上海与欧美的距离,使得上海能和欧美人做很多生意。如果让欧美人选择中国大陆一个地方让他们安身立命,他们第一个选择的肯定是上海

上海这方面的特点还是值得中央政府好好利用的。毕竟现在还处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时期。

自贸区首先放上海我觉得肯定放错地方了,自贸区最应该放浙江,比如宁波这样的地方。自贸区的建设需要开拓需要创新需要大打擦边球,这方面浙江人最擅长!待浙江自贸区闯出一片天下,可以把经验转为制度并推广全国,这时候上海人循规蹈矩的优势就出来了

家园 资源集中并非中央能把控的,中国三大经济引擎的形成本身是

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经济中心最早与贸易中心相连,贸易中心再派生出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再支持各产业发展而形成区域经济中心。

长三角的上海、珠三角的广州深圳香港无不如此。这是地缘地理位置决定的。中央就算不扶持也是这个结果。中央扶持,也只不过是顺应了这个客观规律而已。

唯一例外的是北京,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理论上全中国都是他的经济纵深,他也是中国经济纵深最广阔的城市。所以大家看看08年金融危机,广东最惨、上海次之、北京像没事一样……

我不同意楼主资源配置到其他地方的说法。资源调配到其他地方反而更浪费,边际收益更低。

从经济学上看:聚集产生高效。所以未来特大城市反而会更辉煌!

上海是长江出海口,背后是整个长三角和长江沿岸经济带纵深

家园 聚集同样有天花板,超出临界点,负面效应就会逐步显现。

目前上海本地、外地人的冲突摩擦就是这种负面效应的产物。

家园 以数据说话,上海的排外是有充分的本地人口基础和优势的

去年我查过一组统计数据,就是京沪两地户籍人口的变化数据

看过之后大吃一惊

上海在上世纪80年代,本地户籍人口就已经超过了1400万,上海现在的户籍人口大约是1800万。也就是说,就算上海本地人口没有自然增长,最近30年,加入上海户籍的外地人也只有400万左右。另外,上海现在的常住人口2200多万。不难看出,外地人在上海的人口比重是不高的。

同样的数据对比北京,我查的是同期数据,对应上海同一时间节点北京上世纪80年代的户籍人口仅700万,北京现在的户籍人口也是1800万。除去北京人口自然增长,外地有1100万人入籍北京。另外,北京的常住人口是2300万。北京要搞类似上海的排外,本地人口的支持太弱了。北京人口构成的全国化显然好过上海。

这个数据查完之后,就好理解很多东西了。上海的地方政府在上世纪就管控着一个人口接近1500万的城市,所以很多政策的出台有前瞻性和可行性。对比北京则差很多。交通、教育、养老无不如此。。。包括北京本地人埋怨的怎么一下子放了那么多外地人来北京一样。北京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较之上海还是很大差距的,这里主要还是经验不足的原因。

通宝推:桥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