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在兔吧发了个帖子,顺便也发这里。文革的一点牢骚 -- ANS

共:💬155 🌺1711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1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征别人的地容易

现在的征地拆迁,主要是官僚资本联合起来,征别人的地,如果是自己的地,就不会征地拆迁了,这是中国与印度根本区别。

老蒋当年也想分地,但分自己的地,是不可能的,到了台湾,去分别人的地,就搞得很好。

中共革命的成功,就是引领没有地人,推翻了有地的地主阶层。

现在建设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则是官僚和资本联合起来,征用别人的地,尽管主要为了自己,但也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否则,没有基建,没有工厂,劳苦大众就没有工作机会,只能在一亩三分地里,土里刨食。

土地革命,仍在进行中,以前是打土豪分田地,现在是成土豪就征地,这一分一征,一张一弛,真是文武之道,既成功了革命,也成就了建设。

家园 有一点不明,有2点商榷

你说的很好,对我很有启发,不过还是有不明,有想商榷的地方。

劳动者与爱国者,是人民的主体,劳动者就是财富创造的阶层,爱国者主要是财富转移有利于财富创造的阶层。

上面这段话不是很明白。有利于财富创造的阶层指的是哪个阶层?

要商榷的是两点,一个是公平与发展的问题,一个是调整周期率的主动与被动问题。

改开后,有句话很流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句话从字面上看没啥太大的问题,但配合其他宣传可以看出,改开后的主流认为,公平会影响效率,社会主义会影响效率。所以才会有你如下的说法: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公有制,配给制,这只能解决社会保障的问题,却不能解决发展的问题,苏联的崩溃,社会主义国家的困境,就说明这一点。

社会主义是不是不能解决发展的问题?我觉得应该这么理解。对于这样的“定论”,如果有一个反例,则不再成立。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的发展,应该算是反例了吧?何况苏联经济发展也不错,虽然不均衡。

当然,前30年也有轻重工业以及工业与农业的矛盾等等,不过这些应该被视为冷战时期(以及对百年耻辱)的必然对策,不能因此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不重视轻工业。43方案的成果,无疑对农业(化肥)和轻工业(化纤)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它们起作用主要是在毛去世后。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我认为社会主义一定比资本主义更能发展,我的回答是不知道。社会主义其实是个非常新的事物,虽然以人的生命衡量,它似乎有点老。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其实非常初级。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其实并没有完全形成,在社会主义公平下怎么发展经济的问题,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从前30年的功过来看,中国社会主义(或者说毛派社会主义),在我看来有3个问题:

一个是造币的问题,当时的货币发行机制有点问题,国民经济经常处于缺血(造币不足)的状态。货币稳定是优点,但某些时候,也可能隐藏了某些问题。当然,这个和当时企业间的结算制度可能也有关。

第二个是计划的寒热交际问题。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地方政府虚报瞒报(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最严重),同时可能也因为那时技术不够先进,信息交流障碍较多。对于第二个问题,网络信息化也许是个解决之道。另外,计划的寒热交际问题,其实不仅存在与社会主义国家,在其他体制的国家以及所有企业都存在。这个不能视为社会主义独有的问题,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可能表现得更为突出。

第三个问题就是激励制度问题。毛泽东时代的激励制度,不是物化的,或者说,不全是物化的。而现在大家心目中有效的激励制度,都是物化的。

那么就有个问题了,是不是人类只能用物质(包括金钱)来达到激励的目的呢?是不是物质差异越大,激励的效果就越好呢?

说真的,我不知道。共产主义者首先必须是辩证唯物主义者,脱开物质光讲意识形态激励,是唯心的,不正确的;但光讲物质,不讲精神作用,也不是辩证的了。

举个例子吧。我母亲在文革后期参与了43方案的实施,是某个配套工程的主要设计者。我有记忆后,就记得母亲几乎每年都是先进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有什么奖品呢?有时是毛巾,有时是搪瓷缸。搪瓷缸底,一般都有次品或者二等品的标识(呵呵)。也就是说,这个奖品几乎可以说是完全精神上的。但我母亲依然在乎这个荣誉,甚至,这个荣誉每年大家也都是要争一下的。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激励不一定需要大量的金钱。好吧,其实我对激励问题没啥研究,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到激励而不物化也不虚。

从目前世界的现实来看,我们看到的最有效的激励,其实是宗教(精神),比如说在中东发生的事。历史上看,西方也有很多宗教激励以至于极端的例子。不过现在世界越来越世俗化了(虽然我不知道这个世俗化倾向是暂时的还是不可逆的),光靠精神是不够,但物质激励怎么配合依然是个问题。

再说说调整周期的主动与被动问题。被动的调整,就是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啊啥的。主动调整,目前人类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就是文革。

文革是副作用最小的调整方式,但是也有个非常大的问题,即怎么让它主动发生。

文革之所以会出现,完全是因为有毛泽东。如果没有毛泽东,一个社会会不会主动调整?我不知道,我觉得可能性不太大。如果可能性不太大,我们怎么保证文革会7、8年再来一次?我们怎么保证这个社会用温柔的手法消除周期率隐患,而不是最后彻底改朝换代地崩溃呢?

民主也许是个办法,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民主方式,要么太激烈,以至于它本身变成了周期率的一部分;要么太形式太温柔,比如说西方的选举,以至于它变成了装饰。

家园 系统唯能论

俺的理论基础,就是系统唯能论,和唯我唯能论。

正如研究马克思,要从其《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研究毛泽东,要从给黎锦熙的信,也就是《贯通大本源》入手。

在俺看来,毛的这封信,是毛主义的总纲,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而是唯能主义,用系统论,控制论的现代科学理论,来分析毛的思想与实践,就会豁然开朗。

财富创造很好理解,主要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果。但财富转移,有利于财富创造,还是有害于财富创造,就很复杂,有利于财富创造,属于爱国者范畴,有害于财富创造,就是剥削寄生基层。

比如对外国侵略掠夺,获取资源与市场,却有利于国内的财富创造,不是劳动者,却是爱国者,日本对于侵略他国的军人,就是这种态度,认为这些人是爱国者。

在国内方面,商业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很多也是财富转移,有利财富创造,因为财富的集中,反而会减少消费,更有利于生产,更有利于创新,这方面熊彼特有相关的论述,这是资本主义崛起的根本原因。

财富转移,有利于财富创造,还是有害于财富创造,是很难衡量的,关键在于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还是减少人的积极性,增加人的主动性,还是减少人的主动性。

毛主义的根本是唯能论,也是人本主义。

人是一切的尺度,这是人本主义的根本,这个尺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动性,二是主动性。

能动性,分为主观能动性和载体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分为感官,心志,精神三个层次;载体能动性主要有四种,生命就是第一载体,家庭就是第二载体,社会则是第三载体,自然则是第四载体。

主动性,分为独占和共同两种,独占主要是既得利益,和既有精神,共同主要是共同利益,和共同精神。

西方的主动性,主要从既得利益和既有精神入手,也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相对独立。

马克思主义,和毛主义的主动性,主要从共同利益和共同精神入手,主要是公有制和配给制,但问题是公有制和配置制,很容易被管理者霸占,成为少数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

-------------

公平与发展,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不公平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而不发展的静态公平,也会是难以维系的。

不劳而获,就是最大的不公平,无论是上层的不劳而获,还是下层的不劳而获,都是不公平,都会导致发展停滞。

中国的不劳而获,主要是社会的上层,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不劳而获,却主要是社会的下层,而巴西等发展中国,上层与下层都很多是不劳而获,因此,最糟糕。

因此,衡量公平与发展的根本,就是劳动,劳动有被动的劳动,和主动的劳动两种。

减少不劳而获,减少被动劳动,增加主动劳动,就是公平与发展的根本,因为,主动的劳动,才能创造,被动的劳动是难以创造的,现在中国的创新不利,缺少主动劳动,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

周期律的主动与被动,可以从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来分析。

西方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国的王朝兴替的政治危机,根本的原因是市场垄断,和社会垄断。

西方经济危机的市场垄断,主要是因为金本位,但黄金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就会造成通货紧缩,企业过于分散,形成无序竞争,因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会爆发。

中国政治危机的社会垄断,主要是社会资源被少数垄断,遇到天灾人祸,底层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中央集权又难以为继,权力被地方或派系掌握,造成权力纷争。

可以说,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的周期,都是相似的。

经济危机的缓解,主要是政府介入经济,先是财政政策,然后是货币政策,废除了金本位。另外,企业的兼并,形成少数企业基本垄断市场,生产的无序性减少,也是经济危机缓解的原因。

但政治危机,却不可能有新势力的介入,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希望哲学王充当经济危机中政府的角色,但除了毛主席,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实现。

在俺看来,成立中性的政府,就是替代哲学王的最好选择,而这个中性政府,就必须以阶级斗争为根本,防止阶级的产生,要成为官僚,就必须不能拥有过多的私产,不但个人不允许,家庭也不允许。要发财,就别当官,应该成为中性政府的根本。

另外,权力既要统一集中,又要多元制衡。

主动地调整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实际上就是在生产与消费之间,财富创造与财富转移之间,加入新的势力,在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都形成既统一集中,有相对均衡和相互制衡的体制。

通宝推:小河妖,棋人鲁大耍,
家园 你误会了

我没有说毛不好的意思,反而,他很好

但是,他失败了,这是事实。

另:1945胜利的原因是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而不是无畏的牺牲。否则百团大战就不会被批评了。

家园 不见得

老毛一生,吃“左”的亏比吃右的亏大。他应该能看得到,所谓的左的阵营其实不堪大用。

否则他就应该干脆的整死老邓,那就没有谁能翻天了

家园 这个说的好

忙总说过,他当年最推崇德鲁克的一句话:管理是使我们避免专制的唯一途径。

家园 看一些基本的知识都大闹笑话的人大谈社会主义真是很滑稽的事

对外扩张,是基于种族主义,通过你死我活,缓解社会垄断的方法。

对外扩张是基于种族主义?先分清楚民族和种族的区别再说,这不是重点。

重点这就是一种基本知识的大闹笑话,资本主义的扩张,实质只能是金融资本的扩张,资本主义以前的古代的游牧部族的侵略扩张才是基于部族的。

帝国主义的定义就是指金融资本的扩张,夺取新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军事占领只是推动金融资本扩张的手段之一,有更方便,性价比更好的手段,就会抛弃军事占领的手段,二战以后就是。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公有制,配给制,这只能解决社会保障的问题,却不能解决发展的问题,苏联的崩溃,社会主义国家的困境,就说明这一点。

又是扯淡,公有制,计划经济,目的根本不是什么解决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的关键从来都不再于分配,再分配,二次分配,北欧的高税收高福利已经是玩得出神入化了,实际也不过是国际剥削的产物,没有摆脱资本资本主义的特征,照样也受经济危机冲击影响。

公有制,计划经济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扩大产能,是生产不是分配。是开源不是节流。

主张主有制计划经济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已经对生产力形成的严重阻碍,造成了生产力和购买力不平衡的相对生产过剩。掌握大部分财富的少数人为了获得经营利润,不惜限制产能,毁弃剩余产品。不惜为了掠夺新的原料和销售市场发动战争的地步,只有打破私有制才能根本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扩大产能,消除这些金融资本扩张的战争和相对产能过剩的不平衡。

所谓的平等,社会保障,这些都是经济计划经济公有制变革的结果,或者说效果,不是要进行这些变革的原因和目的。

地球上还有发展比苏联更快的国家和时候吗?苏联独立动作,开始还有抄底大萧条和从德国请来宾师的便宜(当然也极大的缓解了经济危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斯大林抄底拯救了资本主义),二战以后的恢复可是完全独立运作过的。

苏联崩溃??尼采最后还疯了呢,尼采疯了也照样是大思想家。一个公司可能注销,经营的利润,技术专利也不会消失,照样可以到其他的公司去参股或者注册新公司继续获利。苏联解体以后,两万多专业技术人员流落到欧美,英特尔蕊片的总设计师就是俄罗斯人,原来的苏联计算机科技人员,就和苏联的计算机技术有血缘关系的。中国捡了多少便宜不用说了吧?青岛那套无价之宝,核聚变实验设备托卡马克,就是当时趁火打劫捡的便宜,航母也是。直到现在还在一直从乌克兰捡苏联当年的便宜呢。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就是二战结束以后人才凋零,一流水平的人物,国际特级大师基本死在了二战结束以前,留下的少数人后来又被排挤掉了,卡车司机开飞机,迟早摔下来。当然和中国从背后捅刀子,被中国卖了也有关系。

什么扯淡的社会垄断,权力纷争,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就是因为私有制加市场经济引起的一轮轮经济危机。不仅资本主义是这样,就是在前资本主义也是这样。

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而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前资本主义也一样是市场经济,当然也一样会有周期性经济危机,只是前工业时代这个周期比较长,没有工业资本主义那样快。

根本不存在什么“历史周期律”这种东西,只有经济周期,没有历史周期。古代的王朝反复说白了就是市场经济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春秋末期商人就各个封国到处跑了,封建自然经济就瓦解,转向了市场经济。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亚当斯密如出一辙,桑弘羊就是凯恩斯的水平了。以后的王朝反复就是周期性经济危机,工商业资本一部分投资在国内市场侵蚀财政收入,一部分转入农村投资土地和垄断农业产品逼出流民,宋代以后兴起远洋海外贸易,获得了海外贸易国际市场拉动的产业足以吸纳流民了,开始出现英国圈地运动那样的土地兼并城市化。不过市场经济的经济危机照样还有,比以前的王朝反复更加严重,直接给外敌入侵制造了机会。

文革没什么神秘的,我觉得就是毛泽东为了避免九大成名誉主席清洗掉亲苏派改换门庭倒向美国的过程。

什么扯淡的打破垄断,68年以后,所谓的群众组织利用完了都被一脚踢开了。如果文革真的也有打破那个子虚乌有的“历史周期律”的动机成份,那就是一次误诊的特大医疗事故。毛泽东听信了郭沫若的鬼话,把先秦胡说成奴隶社会,把以后胡说成封建社会,各降了一到两级,大概时间长了连他自己的被忽悠当真的,居然把市场经济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当成什么“历史周期律”。要消除市场经济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只有计划经济,而不是什么扯淡的打破垄断。

革命以后怎么样?那就要看懂不懂了,知不知道怎么运作了。马克思本来的图纸,计划经济是给先进工业国配置画的,所谓的资本主义高级阶段,结果没有获得这样的平台,只有苏联一个基本还是农业国的状态,行不行,也有犹豫。可是运作下来的结果,至少说明苏联的最低配置也可以运行计划经济。二战以后东欧国家的转型就比较平衡,这是马克思有现成图纸的,没有进行农业集体化那样的积累,这个过程早就在资本主义工业化阶段中就完成了。

工人阶级无祖国,那是当时为了世界革命鲸吞的思路。先进工业国革命都失败,只有苏联独存,本来很有指望的中国革命也临了被摆了一道,托洛茨基因此和斯大林翻脸。就只能先在苏联干起来的,斯大林出手抄底捡了便宜也极大缓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这第一波世界革命的思路基本完结。斯大林提出一国社会主义,不过现在看来,“一国社会主义”基本可以认定就是斯大林的一种宣传策略,对外减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戒心,对内提升国内的荣誉感和积极性。二战后期,斯大林也出手用比支援革命和输出革命更加激烈的直接军事占领的方法建立起了整个苏东阵营,也搞起了经济互助会国际分工了。

一国本来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从经济上说,就是必须多个计划经济的经济体联手,用经济互助会有国际分工性质的实物交易对峙并且逐步扩张取代货币购买的资本主义世界,只有等实物经济完全取代了货币经济,消除了交易性质完成变成了分工,才能取消交易计算用的货币。

二战结束以后,整个苏联东欧经济互助会集团已经建立起来了,本来可以经济扩张和革命扩张双管齐下,又一波机会形式比第一波还好了。只要还有苏联二十年代那个团队的水平胜算大着呢。

而中国,实际上起了背后捅刀子的效果,两败俱伤。本来政权易手以后,斯大林也已经一度改变了此前把中共看成农民组织不信任的态度,连为弟弟超过哥哥干杯都出来了,见过蒋经国回忆斯大林策划外蒙独立时就说了,斯大林认为中国只要可以统一,进步会比任何国家都快。

中国经过所谓的三大改造,国有化和资金积累已经完成,加上苏联援助,技术也有了。所有的原始积累已经完成了。到57年已经过了一个计划经济的周期了,实际上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时候就是53年到57年按标准的苏联计划经济运作的时候。

结果呢,斯大林一死掉,毛泽东就想入非非了。想自己当老大了,觉得什么都学苏联和苏联一样没什么面子,非要自己新发明些搞法,用和苏联不一样的办法超过苏联(赶英超美)来显示自己高明,56年那篇自以为高明的《论十大关系》就开始胡扯什么“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都没有”,58年真就这样一刀砍掉了88%的计划经济,比戈尔巴乔夫还狠,结果谁都知道吧。还不想认栽,不惜和苏联翻脸,文革清洗掉国内亲苏势力后改换门庭倒向了美国。知道了怎么死的,至少不会重蹈覆辙,要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捏造出希奇古怪的鬼话粉饰,难保不会有重蹈覆辙的一天。

在国内问题上开始多半还是自作聪明想显示比苏联高明结果却显示了愚蠢。在外交上我觉得他甚至可能一开始就居心不良,先是在匈牙利事件上挑唆苏联动武(没有毛泽东挑唆苏联独立处理的波兰事件就平稳解决了,匈牙利事件苏联本来也已经作出了不干涉的决定了),事后再出面调节,就这样把苏联搞得灰头土脸声名扫地又把黑手伸到了东欧去。

在精神状态,或者说激励机制上,计划经济下最好的激励机制就是列宁重视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的心理学原理。二战结束以前苏联的在苏联社会各个领域是有应用的,列宁早就写过《怎样组织竞赛》,后来斯大林就是照这么实施过。

家园 哈哈,来了个反面总结的

不错,先献朵花填底。

家园 这套领导更替模式不可持续关键不是主席去世而是人民不支持

管理是一项能力跟经验并重的技能,从小就可以通过学校等场所锻炼,能够在激烈斗争上位的人这方面水平没有问题。可是事务工作跟资本运营都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跟长时间的训练,这些都是需要经过实践才能掌握的技能,在中国只有官僚组织能提供这方面训练,这套培训机制出来的官僚跟群众运动培训出来领导是有冲突的,要不如同西方那样建立事务官跟政务官分离的制度,双方各行其道,要不就是一方控制另一方,如同在主席支持下革命派掌握住组织运作。问题在于革命派的领导虽然掌握住权力,可是他们不熟悉业务工作,面对着官僚的不合作自身是无可奈何的。

文革为什么在主席去世以后就不可持续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这套模式运行时间不够长没有形成制度,不管通过何种途径上台的领导都不愿失去自己的权力,自然不会推行这套模式。二是这套模式运行不良,人民群众没有维护它的意愿,这套模式的动力来自于主席,主席希望通过文革使群众觉醒自发支持这套模式,可是面对着官僚对抗,人民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文革的动力没有从主席扩展到人民群众,可以说文革在这里就失败了。

这个过程实际跟官僚自身的理念无关,即使官僚身为个体认同主席的想法,官僚组织作为整体依旧跟主席的理想有冲突。我们都知道,一个文明越发达,维持其运作的能量就越多,文革所要建立制度作为一种更先进的制度,当时中国所能提供能量根本无法满足,主席希望通过发动群众提供负熵来维持这套制度,可是能量不可能凭空而来,发动群众所提供的负熵来自于群众自身的积累能量,这是有限度的,当群众自身积累的能量耗尽,中国的能量供应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支撑先进制度运行时,先进制度自然就崩溃了。

通宝推:bluestarry,我们的田野,
家园 那您这么比也不对!

中国能有今天就说明他没有失败,文革的失败只能说他没有完胜。

家园 不太同意毛时代没有无产阶级的说法

毛时代的无产阶级只是名义上部分占有生产资料,这和西方一些私企企业的基层员工持股从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有种大家是企业主人翁的错觉,但这不能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的事实,只不过剥削者由资本家变成了国家。

而国家是阶级暴力统治的工具,所以谁掌握了这个工具,谁便是最终剥削收益者,而社会主义国家便是通过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将被剥削出来利益通过各种形式返还回劳动者,从而使劳动者生活水平提高,促进社会进步。

所以,毛时代也好,邓时代也好,无产阶级都是客观存在的,区别只在于谁掌握了政权,不能因为毛时代,无产阶级曾一度掌握政权,就认为无产阶级就“进阶”为“特殊的小资产阶级”了,那不科学,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哪个国家这么庞大的“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人数众多,不可能大家都来管理国家,管理生产资料,所以就必须推出自己的代理人来掌握政权,通过国家暴力统治工具,维护自身权益,对敌对分子实现专政。

所以,无产阶级的代理人就必然要求其屁股是坐在广大劳动者这一边的,这在革命时代并不是个问题,因为这些代理人或者说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本事就是依靠无产阶级发家,很多优秀的人甚至本身便是

其中的一份子。但在和平建设期间,这些代理人因管理国家而带来各种特权和便利,很多人会因抵挡不住而沉迷下去,并试图固化这种特权和福利,其外在表现便是各级官僚的腐化堕落,渐次形成新的权贵阶层,这是人类几千来形成的自私本性所决定的。

当这样一个新的特权集团形成时,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必然是不愿意的,所以,换掉代理人是不二选择,但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却是不甘心退出的,但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的力量还过于强大,因此,这些新的权贵集团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来挖墙角,削弱无产阶级的力量,同时寻找同盟者,而和资产阶级同盟或者加入资产阶级显然是个不坏的选择,这便是现在TG私有化和一切乱象的根源,也是毛时代常说的变”修“。

而毛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以说他的目光已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看到当下。从而提出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而文革便是这种理论的实践,在文革中,毛不仅希望改造人们的传统自私思想,建设新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共产主义道德信仰,期望“六亿神州尽舜尧”;更是引入群众运动,打破阶层固化,对代理人们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监督和威慑,以保证那些代理人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同时,在搞这些运动的同时,毛还得对内扫平党内派系林立的各大山头,发展国家经济,对外力抗美苏两大国家封锁,支持亚非拉人民的解放运动……

老实说,这个工程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即便是千年一遇的伟人毛泽东也无法掌控自如,所以文革乱象丛生,其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的。

但这无损于文革的伟大,这种伟大空前绝后,文革是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宝库,阴谋家从中看到政治运动,权术斗争;野心家从中看到街头革命,人事变更;社会学家从中看到破除垄断,打破阶层固化;人民群众则看到清除腐败,群众自主;公知精英则看到了牛鬼蛇神,伤痕文学;无产阶级则明白了任重而道远……

文革虽然失败了,但它影响直至今日而绵延不绝,毛泽东所开创的全新领域正如他的思想一般,必将指引着我们继续前进……

也许用一句话总结文革更合适,那便是:前进,达瓦西里!

家园 还好有抗美援朝

牺牲了更多的英灵,换来了更大的成就。真心不知道那是幸运,还是不幸。今天再多的人命,也填补不了如此巨大的实力差异了。

家园 西方至少是有解决问题的历史的。

否则西方在1930年就崩溃了。

家园 专业官僚阶层的存在是必然的吗?

如果县级各局以上层次的部门领导实现体制内外强制流动,能否减少专业官僚阶层的负面影响?

家园 很难,中国太大人太多了

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就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同等规模的管理经验只有官僚机构能提供。何况这里面涉及的利益太大了,一个决定下来就能影响到几亿资金的流向,今天中国已经出现类似于西方国家高官下台以后就进入公司成为高管的问题,要是搞更大规模的双向流动,这个问题会更严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1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