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在兔吧发了个帖子,顺便也发这里。文革的一点牢骚 -- ANS

共:💬155 🌺1711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对实践的理解是错的

实践就哲学上而言,是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通俗的讲,是有目的的行为。就是与老农的交流,这个交流和沟通本身就是实践,因为你是在既定的目标指引下,比如你想了解老农的情况或者想学习相关的内容(知识),所进行的沟通的行为。

我印象中中学课本在讲实践的时候,曾经比较过蜜蜂筑巢和工程师建造大厦,两者的不同在于后者是目标明确的。

焦大为什么不喜欢林妹妹,因为两个人的意识是具有阶级差别的,这个阶级差别正是由于他们在贾府内部的分工(他们的地位,生活方式等完全不同)而导致的,两个人不论如何交流,都无法形成相同的意识。

家园 对你所谓“实践”的理解

我觉得还要再细分。

与农民进行交流和亲自进行农活儿,肯定是两种不同层面的“实践”。通过交流的方式所形成的对于农活儿的意识,可能会出现偏差,形成印象主义。所以就造成了不同层次的意识:

一个完全没有任何社会活动(交流、实践)的人,对课题完全无意识。

通过第二手资料(书,社会资讯,人与人交流,但没有亲自体验),形成片面的印象主义式的意识。

亲自参与体验形成的感性主观意识。

这三者是不同的。

而其中,第二种形成意识的方式,是可以加以误导,或根据个人不同的生活经验,会形成错误的印象。

若不去细究亲自体验和社会交流(既宣传)所形成的意识之间的差别,而一味的抱着教科书,重复“实践决定意识”,然后把所有形成意识的社会活动都解释为“实践”,固然逻辑自洽了,然而只不过是在重复圣经的文字游戏罢了,悖离了唯物辩证的本质。

家园 嗯,你有兴趣那我就多说几句

一般而言,人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均为实践,包括普通学生的学校学习,因为这同样是有目的的活动。

实践首先是个抽象的哲学概念,不是你自己理解的具体的生产活动,这一点一定要明确。你举的例子中,首先是实践形成意识,不论意识如何不同,他们都是意识。其次才能谈到不同的实践形成不同的意识,你所举的例子中,意识的不同,实际正是由于实践(目的和行为)的不同而导致的。

同样是工人,假如其目的不同,则意识也不同,一个对生产精益求精的人和一个浅尝即止的人的思想意识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他们在实践中的目的是不同的。而完全与人类社会无交流的人,通常则会发展为社会的白痴,比如动物养大的孩子(狼孩、猪孩等)。你的问题在于理解实践的时候,总是将目的和行为割裂。

就社会个体而言,其实践目标的不同,取决于其社会分工的不同,农民和工人的目标是不同的,因为其实践的目标和活动都不同,相应的社会意识也不同。最明显就是黛玉和焦大,两者的意识是截然不同的,因为黛玉是剥削阶级的一员,而焦大则不同,两者的社会实践不同,导致了其社会意识的不同。按照这一思路推理下去,那就是人的认识是受制于其社会实践,而与智力无关,农民之所以不如教授知道的知识多,是因为他们从事的社会活动不同。但是反过来说,一个教授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的知识实际上比不上一个普通的农民。

在这里,实践实际成为判断社会中人的标准,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中实践的本体性的体现。按照这一理论,则可以推出人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的不同,社会中的人的一切差别,只在于社会分工不同导致的实践的差别而形成认知的差异。因此,要保证社会的合理运行,则要保证社会不同分工的有效组织。分工与组织,是社会运行中的矛盾,通俗的讲,也即个体与集体、小集团与大集体的矛盾。

这是粗略的讨论,你真的有兴趣就读一下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你目前的理论认知,实际仍然处于朴素的世界观阶段。

家园 有道理

我父亲那一辈人在刚工作的时候,在内蒙小镇上工作,当时农民有句民谣:“干部喝鸡汤,农民活遭殃”

家园 毛泽东一生中做的最后一件事失败了吗?只是没有大功告成吧

唯独生命的长度是如此无情,所以有的王八蛋可以在熬死了毛泽东之后,鬼鬼祟祟的出来颐指气使作威作福。

家园 只是没有一劳永逸,中国人以后还有工作要作,包括不断革命
家园 是!那些人是中国社会的上层,好比印度的高种性
家园 可以这么理解吧

文革的目标是反对和清除人类与身俱来的的劣根性,最后未竟全功也是因为人类劣根性本身!

家园 这话精辟!
家园 四个ID

杜车别和社会微积分,这两个是支持计划经济并且都有自己一套想法的。

还有两个,一个是匣中剑,他的分析思辨能力是一流的,可是对古代经济史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看法有不少不准确。

另外一个是马拥军,这是实名,他在人大经济论坛发了一个贴子,有人就点破了他的身份,上财的教授。我在知网查到,那篇文章的知网论文署名确实是马拥军,在人大经济论坛那个贴子里有讨论。我给他贴了匣中剑的贴子链接,他说与他以前的文风很像,只是他因此伤害了他的老师才转变的,他对古代经济史的部分观点也有些像匣中剑类似的不准确。他当时我他现在在美国,估计是访问学者,明年回国。

家园

谢谢了。社会微积分的文章看过,虽然表述有点混乱,但不得不说他对资本论是真的读懂了,其余三位的文章我会一一拜读。

家园 无产阶级相对于资产阶级而存在

没有了资产阶级,就没有无产阶级。

但国外仍有资产阶级,还要为这个阶级的利益而斗,他们不会甘心于在一个国家的失败,他们会费尽心机恢复作为一个阶级在这个国家的存在,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榨取利益。

国内的小生产、商品经济也会不断地、大量地产生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出于本能地不失一切时机地增长自己,要变成大一点的资产阶级。一旦土壤合适,就会大量繁衍生长壮大。

政府官员若没有强力的约束,也会把权力变成商品,从而蜕化为官僚资产阶级。

因此,在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消失以前,任何社会主义国家,若因为自己国内一时没有作为一个强大的经济团体而存在资产阶级,而忽视了阶级斗争的在这三方面的严重存在,那是一定要栽跟头的。资产阶级一定会繁衍壮大起来,并在力量、时机合适的时候发起决斗,去改变国家的法律、制度,使得对于资本的发展更为有利。

苏联没有认清这一点,导致了一个伟大国家的衰落。

华国锋没有认清这一点,放弃了他作为阶级战士的责任,导致了他自己的轻易下台和国家阶级力量对比的严重失控。

习近平看来看清了这一点,在努力去尽自己的责任。祝他成功。祝中国成功。

家园 很多知识分子不事生产

自己不创造财富,却想过人上人的生活,只能寄生,谁给钱就当谁的喉舌,没有自己完整的人格,只是工具而已。善加利用就是了,作为工具,利用得当了还是挺顶事的

家园 写小说,讲课传授知识,算不算劳动呢?
家园 我也没一竿子打翻嘛~只是说“很多”

写小说的是作家,讲课传授知识的是教师,这都是光荣的劳动人民。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甚至发财致富。

但如果是收钱才写特定倾向性的文章,发表倾向性的言论,那就是喉舌,喉舌倒也没啥,也是劳动养活自己,但是做过了做的太无耻了,那就让人鄙视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