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清代汉尼拔——名将的另一面,杀人狂兼食人魔兆惠 -- 京华烟云AMIP

共:💬63 🌺29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现在中国概念应是继承汉唐宋元明清民国的概念

将中国限定在汉地18省近代搞满洲国的人倡导过,台独分子搞过,达赖也想这么搞。旗袍马卦的现在并不能说单独是满人的,现在经成为整体中国文化的代表,清的旗袍和已经现在经过其它民族的改造和原来不一样了。况且满人的服饰形成实际也是参考了很多汉族和其它民族服饰的特点,比如清朝流行的瓜皮帽是明朝汉人的服饰之一。汉人也吸收其它民族的服饰,胡服骑射大家都知道的,这些正说明满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名片和代表。不许自由流通是有,但是以前汉地内部也是这样阿,现在户口制度也是以前这些制度的延续,明朝还不允许子孙换职业,但是互市来往都有。这个不能成为那些不是中国的理由。民族压迫有,不平等各朝各国都有,但并不能成为不是中国之民的理由,现在少数民族高考还加分,还有牛羊肉补贴呢,这也是不平等。种族好像都是同一个种族吧。民族划分不是太清楚。清朝在入主中原前是中国的地方政权(就象现在的台湾地方政权,虽然他们想搞一中一台不承认是中国人,清朝想的是入主中原。唐时高句丽政权,当然韩国人乱认祖宗说是他们的),入主中原后归化于中华文化就是中国的中央正统政权,所辖之地皆是当时中国领土,不止是汉地十八省,两者是一体的。

家园 石闵那个我看多半是为了争权夺利的政治手段

有趣的是俺山西老家的人们现在都把石勒当汉族了,还为家乡出过这么个皇帝颇感自豪呢。

恐怕只有中国这个没断过世系的国家是这样了吧。

家园 中国的概念尚书就有了

《尚书周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中国作为正式的国名大概在中华民国之后,但作为笼统的称呼一直都存在

满人当不当自己是中国人有争议,他们时刻担心汉人起事总是没什么可争论的。非我族类的思想他们自己一直都明白也一直都有

家园 有写诗埋汰福康安的

千秋疑案福文襄。兆惠如果按这个写法当做兆文襄

家园 这叫一棒子打死一船人。
家园 这个不是没好处

没有族群观念就很难从半殖民地的困境中爬出来,逆境中不可能靠文化认同,那样必然卖国,必须加强血统认同才可能翻身。所以族群观念虽然是满人试图强调的,但真正确立应该还是要靠鸦片战争。

实际上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观念一般也都形成于被殖民后,在被殖民前除了那些传统比较长的古国,多数也普遍没有明显清晰的族群概念。

家园 你这还是以孙子推祖宗

现在最新的清史研究,通过满文老档的资料,表明清是征服中国的一个帝国,并不等价于中国。

康熙被吹得很牛,他预料到西洋人百年后会为中国大患,可他什么也不做,为什么?因为他觉得反正那时候满人早回老家去了。所以满人修柳条边禁止汉人开垦东北,这个和明朝用户籍把农民栓在土地上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到了清末,满人也还不当自己是中国人。有本书,叫《德龄公主回忆录》,作者作为满清官僚子女,讲述了当时已经入关200余年的满人的教育是“我们不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国的主人”。

前面是作为满人来看待清和中国的关系。当时的中国人比如最具代表性的顾炎武的亡天下的看法也说得很清楚了,直到武昌起义喊的口号还是光复中华。

第三方,就是和中国最熟的外国人——朝鲜人和日本人,在当时都认为中国亡国了。

当然历史从来都是当代史,当年中苏论战时,《人民日报》在驳种族论和黄祸论时,有这么一段:

“  苏共领导到处大喊大叫,说什么“黄祸”呀,“成吉思汗的威胁又来了”呀,这实在不值得一驳。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不准备评论成吉思汗的历史作用,也不准备评论蒙古、俄罗斯、中国等民族发展和国家形成的过程。我们只提醒苏共领导一下,当你们造这种谣言的时候,温习一下历史还是必要的。成吉思汗是当时蒙古的汗,中国和俄国,都是遭受侵略的。成吉思汗在一二一五年侵入中国的西北和北方的一部分,一二二三年侵入俄罗斯。成吉思汗死了以后,他的继承者在一二四○年征服了俄罗斯,过了三十几年以后,一二七九年征服了全中国。

  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写的一篇文章中,讲过一段关于成吉思汗的话,对你们可能有些用处。我们顺手抄下,供给你们参考。

  他说: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汗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鲁迅全集》第六卷,第一百零九页。)”

现在呢?成吉思汗成了我们的英雄。历史嘛,根本没有定论,全看屁股怎么坐。

通宝推:parishg,
家园 书剑恩仇录的背景啊。

香妃是兆惠献给乾隆皇帝的吗?

家园 key: 现在中国的满族又是另一回事
家园 the western culture

intentionally uses a great carthagian hero's name to name a kind of monster-human who eats human flesh.

家园 希望有个重口味的写手

写一写历史上吃人的事情

家园 兆文襄公

这是清朝官场的约定俗成,用满语名字的第一个字来代表该人,可以加官位,也可以加谥号,当然也可以两者都加。

比如阿桂,清人尊称“阿文成公”,或者“阿相国”,或者“相国阿文成公”,等等。福康安则是“福文襄王”,因为他死后追封了郡王。

家园 准噶尔的和硕特部和你说的不是一回事

四卫拉特中的和硕特部,很早就与准噶尔分道扬镳了,他们在固始汗的带领下迁徙到青藏高原,后来西藏的分支基本消亡,现在青海的蒙古族里他们占很大比例。

至于准噶尔的和硕特部,是固始汗他们迁走后剩下的一部分和硕特人,他们后来被准噶尔打败,一些人东迁到内蒙,就是阿拉善的蒙古族,留下新疆的则成为准噶尔的一部分,他们虽保留着和硕特的名称,但已经不是独立的部族了。

家园 她家是大小和卓的分支

主家造反后,他们没有跟从,后来被朝廷树立正面典型,还和皇帝联了姻。

民间传说,香妃是小和卓的老婆,被兆惠抓住献进了宫,但她老想着报仇,最后被太后给KO了。

家园 至少旗袍是汉人改良过的,满族的旗袍差异大了去了

除了旗袍,马褂和辫子并没有流传下来成为“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表”。至于瓜皮帽,本来就是汉人的东西。对襟短褂,清朝以前早就有了。平心而论,现在的汉式旗袍衬托出了女性的优美身段又并不保守,怎么不能算“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表”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