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金融到大数据(一) -- wild007

共:💬4 🌺2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从金融到大数据(一)

政府的存在意义是什么?政府是否一直必然存在?

在我们的脑海里,皇权、贵族、政府、统治阶级,这些词往往是等价的。他们是权力游戏的掌控者,在文明史里,他们似乎一直必然存在,无政府主义显然不是一个褒义词。但当我们真的去思考这一问题时,很多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比如河里曾经热议的周期率,周期率的主体针对对象显然就是政府,但如果政府都没必要存在了,周期率又算是什么东西?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看似无聊的问题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逻辑线。

从国家存在意义来说,其根本目的是竞争,而政府就是国家负责竞争机制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执行者。从古至今,暴力曾经是国家的一条基本纽带,对内来说,国家的一切都围绕怎么提高暴力水准,对外则涉及国家如何发挥暴力去抢地盘和资源(或防止被抢)形成一定的正循环。所谓的经济文化,至少在上个世纪前,其主要功能就是为暴力机器润滑,防止国家机器还没出鞘就自行崩解。

但显然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竞争的情况,比如汉唐、明清,帝国外部基本已经没有同等量级的竞争对手,同时帝国内部的产出也不用再去费力开疆扩土,强取豪夺。此时暴力的重要性大幅下挫。同时一些小国弱国也可以通过上贡、地理天险、站队来保证自己不用发展暴力。因此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存在目的变为“安居乐业”,政府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主导者向管理者转变。中国人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贵,君为轻”等等其实说的都是这种状况下的政府状态。

切换回今天的世界,对于中国来说,竞争的姿态还是很足的,而美国则显然已经进入中国古代的汉唐时期,开疆扩土已经没有必要,强大军备的余威保证天下基本都是顺民,大家都泡在消费的乐土里享受人生。政府的定位在维持会和维系帝国荣光的开拓者间摇摆,但基本倾向于维持会,对外只会挑越来越软的柿子捏来立威。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的选择不多,其一是来个硬着陆,抛弃醉生梦死的生活,克服内乱,让真心留下来的人一起弄个“中兴”来重新回归竞争态,这条路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只要没发生类似珍珠港那种真正触及美国核心利益的事件,对于世界统治权旁落,美国人并没太大的感触。剩下的一条难度似乎就小多了:给世界人民作出楷模,大力开发类似苹果手机和航天科技,用价值观降维攻击击溃TG的军备竞赛,可惜面对着TG“卑鄙”的山寨白菜价战略,连苹果帝国都摇摇欲坠,更别提欠费太多还处于过家家状态的火星登陆了。因此,按目前的态势,只要TG不强出头,老美只能慢慢滑落为英国第二。

撇开这些国际政治的老生常谈,回归正题。政府职能会随着国家目的的变更而变化,当竞争态弱化时,“文化”等可以长效保持人的生活动力的东西就变得重要起来。在国家整体进入小康之前,各种主义、宗教乃至钱神论可以有效地激发全社会向上的朝气,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成为笑柄的印度,这么多年原地踏步依然能很好得保持国家的运转,和中国一样历经“崩溃论”“分裂论”而不倒。但是一旦国家进入小康并向富裕发展后,问题就一个接一个的到来,远的有斯巴达城邦的完结,近的是拉美化和东欧前苏联的崩溃,哪怕是欧美,现在一样在高福利危机中挣扎。中国早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古训,“中等收入陷阱”更多的是一种人心和能动性方面的断层。前些年广东台采访过一个大楼外墙“蜘蛛人”,问他未来的生活预期,他就憨憨地笑笑说,等攒够了钱,回乡开片小店抱抱孙子。是啊,都小康了,谁还肯干辛苦危险的事?中国的90后已经离吃苦耐劳越来越远,农民工的平均年龄逐年上升。所谓的“人口红利”实际上就是和贫困人口正相关的,目前中国开始全面出现执行力断层,中层管理者都在哀叹经济杠杆越来越失灵,为了钱加班的人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究竟还能为这个社会贡献什么力量?基层公务员大多都在忙检查和报告,不然就得闲死,而网上办事的兴起,使得行政审批所需人工锐减。智能机器人在减少劳工的同时,也让中层管理者变得岌岌可危,那么以协调和疏导为主要目的的政府职能还需存在多久?一旦维持会的职能被人工智能大面积取代,那么政府继续存在的理由还剩多少呢?

这个问题或许还有比较长的时间,对于中国这个目前还处在竞争态的国度就更为遥远,但有一点现实意义的是:既然政府都不一定能永远存在,那成天JJWW谈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和担心周期率又有什么意义?

通宝推:脑袋,
家园 “政府”两个字,在不同的国家,概念不一样

我的感受:

在中国,“政府”就象一个人,手、足、脑、五官,都是在一起,是一个整体。是股东也是CEO。

在美国,“政府”只是一个执行体,头脑的功能在国会和法院那里。

家园 铁老大能说说哪个好吗?
家园 【原创】从金融到大数据(二)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自从有了组织分工,就有了“剩余价值”,即族群中的部分劳动者努力工作贡献超出自己所需的物资去供养各类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则改进工作效率来使劳动者的单位产出更多,因此形成一个正反馈,使得组织族群越来越大,并最终形成政府和国家。

在工业社会前,由于人口增速总是大于物资生产速度,使得社会对于剩余价值的管理总是偏于简单且总会周期性崩溃。象纸币这类东西,虽然古代中国曾经多次涉及,但总是无法进一步发展,以致到了清末也无法让纸币流行起来,导致国家动辄因为货币材料的短缺而陷入通缩,自断发展。工业社会后,物资生产速度把人口增速远远抛在了脑后,于是国库中的剩余价值如滚雪球般增长,以至于统治者竟然需要担心生产的东西太多而不知道该把它们扔到哪去。此时,统治思路就有了显著的变化,在农业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向来与人挂钩,因此能管理更多人的统治模式就是最有效的,从西欧到东亚,基督教、伊斯兰教、儒释道都是讲究人心控制的。当工业革命降临后,这些曾经NB轰轰的统治思维一个接一个被踩在了脚底,因为人不再是最重要的了,物的权重超过了人,因此满纸血泪的资本主义轻易就能掀翻它们。即便人心借着共产主义思潮“复辟”了一次,但终究还是被滚滚物流消灭在了上个世纪。

工业时代,在对剩余价值的管理上,谁更有效率地保证物资产出,谁就能胜出。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后,任何竞争,都建立在谁能更有效率地生产物资上,战争也是拼谁的钢铁、能源更多,人这一要素往往只能排在第三位甚至更靠后,于是4亿人的满清会被几万的八国联军打得满地找牙。这一时期对于人命的践踏,仿佛奴隶时代回归。美苏在冷战中的军备竞赛更是给这个物资至上时代作出了最好的注解。即便是核弹早已能毁灭N次地球,这一规律依然有效,直到有一天,作为一极的苏联人民玩腻了这个无趣的游戏,用自己的痛苦给物资至上时代划上了句号。可以说,苏联的解体,就意味着所谓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时代同时完结了。人的地位从此终于从物资时代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中国人倒是提早预见了这一步,百万大裁军了。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社会一度陷入了迷茫,美国人提出了“人权”,提早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因此整个世界都快速统一到美国的旗下。但毕竟人的权重依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于是美国人选中了金融,作为平衡人权和物权的统治之道。本质上,金融就是剩余价值管理模式中的一种,但它有助于让大量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使得这个世界变得不那么冷冰冰,因此被各国迅速接受并推崇。今天,当人口开始向临界点靠近,物资增速与人口增速重新开始挂钩,同时物资生产的推动力也已经疲软(武器系统常年世界第一的美国,话语权反而逐年下降),因此人权的权重持续上升,早年已经被淘汰的各种人心控制思维都开始复活,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中国的儒释道尽在此列。

在这种情况下,重提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些物资至上主义显然是开时代的倒车,而金融也因其物资成分显著大于人心成分而面临被时代抛弃的关口,正是这种情况下,“大数据”应运而生。可以说数据时代就是为人心的重新回归作铺垫的,所以不用去杞人忧天什么MATRIX社会,至少在可见的未来,数据是为人服务而非反之,我们将重新回归以人为本的社会。

通宝推:脑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