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时代呼唤中国传统文化创新 -- 太极学者

共:💬25 🌺13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时代呼唤中国传统文化创新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不要说外国人,就是中国人自己很多也搞不明白,一是驳杂,二是神秘。说到西方基督文明,一本圣经,伊斯兰是一本可兰经。中国传统文化还真没有哪部经典可以代表,道德经,还是论语,还是金刚级呢。因此,时代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创新,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对西方合理部分进行吸收,还要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相吻合。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混乱,目前一些混乱的价值观和群体判断模式是直接的反应。也使得外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往往出现误判,对中国走出去也具有一定的障碍。如何没有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对外经济合作的抗风险能力就不高,遇到国际政治的变动就会受到损失,而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动日益频繁,这个是要注意的。

楼主不是搞传统文化的,初步有个设想,希望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个传统文化创新体系,一是要有一个核心概念,二是要有几个基本原则,然后是做事做人的价值取向。

这个概念我想还是要选择“道”,这个概念,道德经也是最影响世界的十本书籍之一,“道”的几个基本规律要讲清楚,包括 “天道”和“人道”。“天之道在损有余而补不足”,要把世界大同和共产党执政理念论证一致。“反向,道之动”讲物极必反的道理。是中国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英国人讲“GOD SAVING MY KING”美国人讲“GOD BLESSING AMERICAN”中国人也讲“天佑中华”。“人道”要把儒家的“仁”包括进去,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准则,儒家的等级秩序观可以删掉。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体系要和马克思意识形态相一致,也不能背离世界主流文化价值观,最好要高于其追求。

关键词(Tags): #传统文化创新
家园 别再扯道德经了

本来就是一本农业社会萌芽时期的初级理论,现在谁都拿出来云山雾罩一番,好像说的能让人听懂了就是自己没水平。

一群腐儒整天就知道满口胡扯,不说点文化就显得自己没水平,翻来覆去不过就是重复故纸堆里面的陈词滥调。

实践决定意识,一群sb整天坐在书桌前就张口扯文化,就是以前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都做不到,除了让人感觉恶心之外,什么也没有。

不过是以自己行动重新让人认识了一遍什么叫文人无行而已。

家园 在传统文化的故纸堆里

找寻,我觉得是方向性的错误,不是要贬低我们的传统文化。

我的建议是,以毛泽东思想为基础,吸收消化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优秀成果,形成一套完整自洽的价值观体系,但是,现阶段还不具备条件,等什么时候TG开始重新评价和定性文化大革命时,再来讨论这个事情吧。

家园 你读过道德经吗?能读懂?
家园 学习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人类历史开始进入工业时代也就是最近三百年的事情。经济上的全球化,或者说各国都开始有那么一点点工业,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一开口就农业社会,这话有点狠。

家园 因为中国现在已经是工业社会

至少现在已经是发生了从农业到工业的质变了,发达与否另说。现在再抱着农业社会里面的陈词滥调当宝贝,有什么意义?

吸收一切优秀成果,这句话属于正确的废话,根本在于那些是优秀的,那些是需要吸收的,哲学上叫做真理必然是具体的。

道德经作为农业社会萌芽时期的理论著作,只能算作是对事物演变的经验式的感悟,连成系统的完整理论都算不上。这本书身就不是什么详细具体的理论论述,内容模糊不清是正常的,这里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的社会发展本身就是处于萌芽时期。

现代社会相对于道德经时期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翻故纸堆里面寻找现代社会的运作依据,这本身就犯了方向性错误。当年诸子在世的时候,如果翻北京人的灰烬堆积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会是什么结果?

理论从哪里来,是实践的总结还是前人理论整理表述,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体现了哲学的党性,是唯物还是唯心。

在现实的社会中,是直面问题并行动来解决,还是退缩回书斋只读圣贤书,沉浸在那个想象的美好世界里面。

通宝推:特里托格内亚,李根,
家园 和你讨论几句

感觉兄台的文章有些不明之处。找着力点却不容易。大概可以从这句话来看吧

“现代社会相对于道德经时期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翻故纸堆里面寻找现代社会的运作依据,这本身就犯了方向性错误。”

我自己对道德经的理解是,这是哲学,而不是社会学或者接近的其它具体科学门类。所以道德经大概不能直接提供“社会的运作依据”,也不宜直接冲着道德经而去,挖掘“社会的运作依据”。但是,道德经视为哲学,或可对社会学或者其它的具体学科提供指导;或者,上升不到提供指导的地位,但道德经的原理和原则用来与各种具体科学交错相攻,也是有其价值的。

徒然摁着道德经所出现的社会的具体形态说事的做法,大概和指责寓言故事里面 “动物怎么会说话?!” 一样该引起注意。

家园 大概来说,你讲的不算错

按照哲学的定义,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照这个定义,道德经可以算是哲学思想的初步表达,但是仍然算不上完备的哲学理论。

因为如果细究的话,可以看到道德经里面提出了辩证法,但是对于其具体的应用语焉不详,除了一个笼统的相互转化之外,什么也没说。另外,没有明确的本体表达,也就是所谓世界的本源是什么,道德经里面基本上啥也没说。

全篇5000字左右,基本都是一些类似于名言警句似的表达,这更接近于个体经验式的思想感悟,没有明确的概念定义,也没有相对详细的理论论述,更不用讲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而这些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后期的哲学理论来逐步补充的。

即便是讲哲学,那也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从最初的萌芽到逐步的成长为参天大树,这也是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以中国为例,从最初的易经,道德经之类,到汉代慢慢地确定气这一本体,然后逐步发展到理学,心学,初步明确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哲学理论,这个理论的发展过程正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逐步的详细,具体的过程。

西方哲学理论同样也走过了同样的历程,从最初的哲学思想的萌芽,比如希罗时期的哲人提出的各种代表性观点,之后是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康德一直到马克思,如果读一下这个时期的著作,同样是哲学理论,那也是不同的,总体而言都是经历了从模糊到详细和具体的过程。

哲学理论从来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其表现就是在本体和方法论上的逐步明确具体。要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也即工业社会的问题,那就要用工业社会的哲学理论来指导。

转回头看一本什么也没讲清楚的初级读物,然后装作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来布道,讲什么都是一副云山雾罩的神秘样子,然后出了问题就是其他人水平低,自己永远正确。

这跟言必称上帝的神棍有个屁的区别。

通宝推:jent,
家园 说得太好了。最厌恶这种人。。。

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来布道,讲什么都是一副云山雾罩的神秘样子,然后出了问题就是其他人水平低,自己永远正确

家园 赞同。有些人自己读不懂,就说没用。

或者别人说没用或者拍脑袋说没用,那就是没用。反中医的人就是那类人。

家园 精英缺钙,百姓不补

1.诸子百家、秦皇汉武、润之近平---有过历史功勋。

你说不可替代也好,历史局限也罢,俱往矣!将往矣!

试扪心自问:咱是否正接力前行?

对传统文化尊敬与否,不是在这片小天地争论绝大多数老百姓不考虑话题。

行动第一,解决问题唯上;

2.道、理与人类共存亡

读懂?贯通?知行?;目空?自创?出新?---都无法清空你基因中存留文化血统。任何挣扎都是徒劳。

3.说几句人话:

a.小弟在实践中经常灵活体用先哲理念,当然念念不忘‘道德经内用众之道’;

体用之后我最大感受是:‘变、通’俩字。

我赶脚:世上没有解决不了问题,找对人、做对事、思路正确就能成功。

而思考道路过程又深深打上我学习传统文化印记。

b.小弟认为:人生最失败莫过于执迷不悟、至死不悟。而反思自身过往或今日行为又难免经常用到传统文化矫正器

4.小弟也曾对文化‘衰败’、曲高和寡忧心,而今我最高兴莫过于:能与众多不知‘道’者一起做事、前行

让大家熬夜干吧

我一到9点就关机

道德经曰:用众不累己

家园 其实在产生道德经的时代这本书地位还不如现在呢

现在一说传统文化,道家老庄思想是少不了的,在春秋时道家不过是旁门左道里的一支而已

家园 中国的现代化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为科学技术现代化,现在已经在进行中;第二个层面为政体现代化,目前也已经进行,还需要逐步完善;第三个层面为文化的现代化,目前还没有进行。只有文化的现代化完成,中国才算真正完成了现代化。如果文化的现代化没有完成,中国有可能还会走回头路。

从五四开始,中国开始走入了一条全盘西化的现代化道路。科学技术可以全盘西化,很幸运的是中国在吸收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之后,建立了一个现代化国家,并保持了国家的稳定与统一,也完成了政体的现代化。而文化是不可能全盘西化的,因为全盘西化了就不是中国了,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中国才算是真正的实现了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国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基本上是与西方世界隔绝的,所以在刚刚睁眼看世界,发觉自己原先以为傲的文化竟然代表了落后,是有很大的心理落差的。初期的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正常的,但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传统文化进行剖析,甄别,并将其发展为适应工业化社会的中国现代文化就迫在眉睫。中国梦应该是中国的文化梦。

现在的问题,因为教育体系与学科的设置,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学习的都是西方的东西,只有中文这一学科,学习了一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现在的中国人,都已经习惯了用西方的眼光来看世界与中国,而疏于用中国的眼光来看世界与中国。实践中,中国与西方的一些价值观与世界观也是相互矛盾的,造成很多人为了方便起见,选择了更为实用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目前出现的很多社会现象与网络上呈现的各种乱象,正是中国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文化并没有进行现代化的正常反映。如果要将中国的现阶段与西方相比较,应该是1780-1880年的英国与1880年-1940年的美国。

很可惜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太多人看到这点,很多人认为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学西方还不够多,或者将所有问题归结为意识形态不同所致。

中国在80年代是一个文化比较活跃的时期,虽然那个时期被叫做资产阶级自由化时期,但后期的发展,全面市场化之后中国的文化艺术都陷入了低谷。这说明市场化或者说发展资本主义并不能促进文化,相反会让大众文化过于泛滥,并逐步陷入多样化陷阱,呈现低龄化特点。演变为目前的青少年文化引领时尚的一个怪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成人文化,是有一定格调的,有很强烈的精神追求的,这才是中国文化应该有的特点。

家园 万经之祖,易经
家园 大概来说,你讲的不算错 :)

题目是开个玩笑,莫怪~

没想到你回复了我的帖子。感谢你用这种交流的心态讨论。

那么,《道德经》到底是不是“一本什么也没讲清楚的初级读物”?

感觉你我在观点上有分歧,分歧有几方面,具体来说,每一点都能展成一套丛书,我也没有足够的笔力在这几行字里说清楚。只能点到而止说几句,供你参考,也供观众参考。欢迎讨论。

照例先尝试找找看,在哪里能接上讨论。可能在这句话上:

“道德经里面提出了辩证法,但是对于其具体的应用语焉不详”。

我是不是能够邀请你认同下面这点,即辩证法本身和辩证法的“具体的应用”是两个问题?推而广之,能不能说任何哲学心法和其应用都是两个问题?这可能是我们的分歧的开宗明义的一个问题。

《道德经》,作为哲学著作来看,只要其内容包括了“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够了。怎么用,怎么和实际结合,那是另一个问题。此其一。

那么《道德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是系统呢?这又是一个大问题。这里不可能讲清楚。首先还是接你的观点来讨论,比如:

“没有明确的本体表达,也就是所谓世界的本源是什么,道德经里面基本上啥也没说。”

世界的本源是“道”。不管对不对,你认可不认可,道德经是讲这一点的。而所谓的本体表达,从《道德经》的观点来看,实在是等而下之的小儿科。(这个用语莫怪为盼)这里我用这个判语不是出于网上讨论的意气之争。两千年前,王弼就总结《道德经》为“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一言以蔽之,崇本息末而已矣”。具体的本是什么、末是什么,由是什么、归是什么,那还真是另外一个稍低一点的问题。——这里的高低是指抽象相对具体而言。所以,《道德经》受这样的攻击,我觉得是不公平的。

还是回来看,《道德经》是不是系统的呢?著者甚多,此处无法展开。从我们讨论的角度出发,我想表达一下下面的观点。简单地讲,系统与否和行文形式没有必然关系,和长短更是无关。简单的逻辑是,只要是完整、完备的,就必然是系统的;只要面面具到了,就必然是完整、完备的。在《道德经》这个极高的哲学层面上,陈述罗列事实(这里更是哲学观点意义上的事实),面面具到又点到为止,比用三段论的逻辑梳理更有意义;在用罗列事实来达到陈述道理的目的这个问题上,用的事实越少,越值钱。三段论的逻辑,最大的问题是大前提和小前提是有先后之区别的。但是整个世界就在那里,有什么孰高孰低呢?此其二。

再做一个比较。

“全篇5000字左右,基本都是一些类似于名言警句似的表达。”

这句描述让我想到了维特根斯坦的毕业论文。后来结集出版为《逻辑哲学论》(《名理论》)。翻开一看,全是语录,一句一句的,独立成篇。这本书出版年代非常晚近,大概算是哲学走到了“…到具体…”这个阶段后的产物;该书在哲学和哲学史上的地位自不待言。所以篇幅长短,形式如何大概没有决定性的什么说法。

最后,《道德经》到底是不是“一本什么也没讲清楚的初级读物”?这一点,我觉得我仍不能代表你去下结论。但是我倒是建议你去读读,真去读读,再下断语。一个小学生,要想读懂数学论文,——这是最科学、严谨、系统、逻辑(:D)的语言了吧,可能要花二十年苦功。而在这苦功之前,他可能断然不会攻击数学论文是“什么也没讲清楚的初级读物”。《道德经》作为公认的微言大义的哲学著作,要求评价它的人在评价之前花个十几二十年的时间研究一下,应不过分吧。在没有搞清楚之前,还是该把“神棍”、“上帝”、“屁”, 当然还有《道德经》,区分开来吧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