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性 ,种族和谋杀 -- texasredneck

共:💬108 🌺1292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分析的比较深刻

言简意赅啊。日本现在纠结就是因为中美实力在快速接近,不管怎么说都出过鸠山这样的对华友好派(当时在职):“让东海成为中日和平友爱之海”,我一个中国人都听了觉得够肉麻的、不可思议。80年代中日蜜月(可以这样称呼吧),就是因为中美实力差距太太太太大了。

但是日本自己也有责任,你抱大腿可以,但是与另一个关系搞的那么僵也说不过去。特别是参拜靖国这种纯意识形态从而得罪对方更没有必要,说白了日本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为所欲为。(职场上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好像都不会得志,即使成功取悦了领导,估计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

再说中国,虽然中国是日本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但同时我也以前一直都觉得日本是中国绕不过去的坎,但现在中国实力增长过快,几乎可以忽视日本了。也正由于日本的短视,本来拥有最好前景的东亚经济共同体,变成了习大大的“一路一带”,其实也是没办法,韩国几乎已经被整合,日本却僵在哪里,但时间不等人啊。

家园 日本是半殖民地国家,没有完整的主权

每个亲华的首相都任期很短,反华的任期都很长。从策略上来说,借反华来摆脱半殖民地状态也是一种说得通的道路。

家园 你知道我是怎么评价日本的吗?

一种债券,不是投资级,而是投机级的,日本的民族性中不稳定性因素太多,所以最多只能算投机级债券,突然有一天变成垃圾级了也没什么意外。买了这种债券,收益也许不错,但是一旦亏起来,肯定让你肉痛,所以,不是老资格投资者或者水平不够的,还是别去玩。

如果你还是要玩,也不是不行,但是要最好先用其它手段进行风险对冲。

网上现在很多人,想着要么是消灭日本,要么想的是把日本拉过来,其实都是很难做到的,消灭日本很难,要把日本拉过来也很难。就算拉过来了,就日本这种文化和民族性,也会是中国建设体系中的一个大炸弹。所以与其走上面两条路,不如先把对冲风险的想法和手段布置好,然后再去谈打压和拉拢的问题。

家园 鲁迅的对立面是周杨、夏衍、田汉等“四条汉子”

鲁迅在上海与周杨、夏衍、田汉等人打笔墨关司,在全国民众都在宣传抗日的大背景下,坚持反对使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文学”,支持使用“国防文学”这个模糊口号。“四条汉子”竟然敢惹毛鲁迅,于是被记在鲁迅日记里的,成了周杨等人的“罪证”。

鲁迅确实是和日本人很要好,和内山的关系一直为人诰病。

《滕野先生》写得好煽情,尽管滕野被采访时表示根本不记得这么个学生。

家园 是的,鲁迅活在最绝望的时间段里

其实朝鲜战争前的国人,多少都会一定程度上对我们这个民族缺乏信心。鲁迅还在想呐喊与否,是否该惊醒一群将要闷死在铁房子内的人,已经算人格力量强大了。自问我自己放到那个年代,估计连呐喊的心思都不会有。那是个太令人绝望的时代。

林彪这种打出来的元帅也不敢去朝鲜就看得出来,中国人对列强的自卑存在于社会的全方位。

像老毛,彭总这类人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受到近代屈辱历史的影响会那么小,能在那种情况下理智分清优劣势,有信心作出出兵决策。知道结果的我们现在看那个决定感觉不强烈。真把你自己放入那个年代,放入才屈辱2百年,从未曾扬眉吐气的残破国家,才发现那个决定,那个最终打赢了的能力,绝对得用历史罕见奇迹来表达。决不是常人能指望的功绩。林元帅虽然军事才华横溢,但在这一点上,他没有脱离常人范畴,走不上历史奇迹的宝座。鲁迅先生也是,很厉害的文学大师,自少现在还没有看到中国文学界有人比他更高明,但他也没有能力脱离时代来眺望远方。

所以很同意你的远超时代的伟人这个评价。毛彭这两个人有穿越感,不然怎么会和同时代的人那么不一样。

通宝推:看得真过瘾,jboyin,
家园 虽然没有完整主权,但是日本有美国爹。
家园 藤野先生写的“谨忆周树人君”可以很容易得在网上查到

藤野先生写的很清楚,他记得鲁迅先生的容貌气色身材,日语不大好, 但是学学习态度很认真。另外还提到他的妻子可能知道的更多一些,包括鲁迅先生提到的他自己的照片,可能是妻子赠予鲁迅的。

可见藤野先生对于鲁迅是有记忆的, 而且对于自己有这么一个弟子非常欣慰。

东北大学校友会有个杂志, 叫做艮陵,有一期里面有校友们回忆鲁迅的专辑,我看过几篇,似乎日本同学颇有些记得鲁迅先生,但是记忆都比较模糊, 总之不是特别聪明特别优秀的,也不是那种很有个性的人,不过, 也不笨不傻,路人甲一样的。

东北大学有个鲁迅纪念馆。以前因为工作关系去过多次东北大学, 有空就顺便去看看,给鲁迅先生像鞠个躬。

鲁迅先生遗体上覆盖着“民族魂”旗帜,他是当得起的。这民族里面有很多人的灵魂的一部分来自鲁迅先生。 当然也有人不是。

通宝推:穷贱忙人,旧时月色,SleepingBeauty,
家园 【商榷】同意大部分!

我觉得毛才是真正看穿历史迷雾的伟人!出兵的决策是老毛作出的,彭老总坚决支持!老毛是仔细厘清了得失的,但是,因为其中的不确定因数也使他几天睡不着!老彭是凭感情和冲劲以及他那不屈的意志使然。老毛才是要承担后果的人!林元帅军中之狐,善打巧仗,但要说,作战意志,决死精神,比老彭还是不如。 其他元帅也都有不如。

前一段河里讨论关家垴战役,有河友对彭略有微词,其实,这都是事后诸葛。打仗,将兵者没点狠劲肯定不行。正因为有些不确定性,所以,才有所谓将军的风格。以朝鲜战场的硬实力对比,彭确实是掌军的不二人选。 毛对手下了如指掌,真的是崇拜加崇敬!

通宝推:hullo,
家园 鲁迅的文章要仔细看,这么恶意片面解读现在还真是流行

河里最早看的是老萨这么说,结果还真成了抛砖引玉。居然还有这种论调,真是一点河里的河泥都不去挖。

关于这个“国防文学”相关的争论,至少看看《答托洛斯基派的信》、《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和《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这几篇鲁迅的文章再下结论吧。现在不读鲁迅书就乱说的人还真多。。。

从《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摘几段

但我有一个要求:希望巴金,黄源,胡风诸先生不要学徐懋庸的样。因为这信中有攻击他们的话,就也报答以牙眼,那恰正中了他的诡计。在国难当头的现在,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暗夜里进行一些离间,挑拨,分裂的勾当的,不就正是这些人么?这封信是有计划的,是他们向没有加入“文艺家协会”的人们的新的挑战,想这些人们去应战,那时他们就加你们以“破坏联合战线”的罪名,“汉奸”的罪名。然而我们不,我们决不要把笔锋去专对几个个人,“先安内而后攘外”,不是我们的办法。

 但我在这里,有些话要说一说。首先是我对于抗日的统一战线的态度。其实,我已经在好几个地方说过了,然而徐懋庸等似乎不肯去看一看,却一味的咬住我,硬要诬陷我“破坏统一战线”,硬要教训我说我“对于现在基本的政策没有了解”。

然而中国目前的革命的政党向全国人民所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我是看见的,我是拥护的,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战线,那理由就因为我不但是一个作家,而且是一个中国人,所以这政策在我是认为非常正确的,我加入这统一战线,自然,我所使用的仍是一枝笔,所做的事仍是写文章,译书,等到这枝笔没有用了,我可自己相信,用起别的武器来,决不会在徐懋庸等辈之下!其次,我对于文艺界统一战线的态度。我赞成一切文学家,任何派别的文学家在抗日的口号之下统一起来的主张。

我以为应当说:作家在“抗日”的旗帜,或者在“国防”的旗帜之下联合起来;不能说:作家在“国防文学”的口号下联合起来,因为有些作者不写“国防为主题”的作品,仍可从各方面来参加抗日的联合战线;即使他像我一样没有加入“文艺家协会”,也未必就是“汉奸”。“国防文学”不能包括一切文学,因为在“国防文学”·与“汉奸文学”之外,确有既非前者也非后者的文学,除非他们有本领也证明了《红楼梦》,《子夜》,《阿Q正传》是“国防文学”或“汉奸文学”。这种文学存在着,但它不是杜衡,韩侍桁,杨邨人之流的什么“第三种文学”。因此,我很同意郭沫若先生的“国防文艺是广义的爱国主义的文学”和“国防文艺是作家关系间的标帜,不是作品原则上的标帜”的意见。我提议“文艺家协会”应该克服它的理论上与行动上的宗派主义与行帮现象,把限度放得更宽些,同时最好将所谓“领导权”移到那些确能认真做事的作家和青年手里去,不能专让徐懋庸之流的人在包办。至于我个人的加入与否,却并非重要的事。

只要“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不是“汉奸”的口号,那就是一种抗日的力量;为什么这是“标新立异”?你们从那里看出这是与“国防文学”对抗?拒绝友军之生力的,暗暗的谋杀抗日的力量的,是你们自己的这种比“白衣秀士”王伦还要狭小的气魄。我以为在抗日战线上是任何抗日力量都应当欢迎的,同时在文学上也应当容许各人提出新的意见来讨论,“标新立异”也并不可怕;这和商人的专卖不同,并且事实上你们先前提出的“国防文学”的口号,也并没有到南京政府或“苏维埃”政府去注过册。

如果一定要以为“国防文学”提出在先,这是正统那么就将正统权让给要正统的人们也未始不可,因为问题不在争口号,而在实做;尽管喊口号,争正统,固然也可作为“文章”,取点稿费,靠此为生,但尽管如此,也到底不是久计。

在左联结成的前后,有些所谓革命作家,其实是破落户的漂零子弟。他也有不平,有反抗,有战斗,而往往不过是将败落家族的妇姑勃谿,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嘁嘁嚓嚓,招是生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这衣钵流传不绝。例如我和茅盾,郭沫若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

看鲁迅的文章,鲁迅从来就是主张抗日的,只不过是他老不象有些五分钟热情的人士那样把调门儿起那么高罢了。鲁迅对于左联的批判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里面也写得很清楚,看看就知道鲁迅到底在说什么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确实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鲁迅不愧为“民族魂”。

鲁迅的伟大便在于他能绕过种种陷阱,指出某条路真正隐有希望。梁实秋之见,实乃庸常人之见,亦乃古旧套路清流语气。所谓挑错提问,亦见自家识见。我们必须要告别梁实秋。告别梁实秋的人愈多,我们民族愈有希望。—————陈郢客《小杂感·焚书》之6:

通宝推:花大熊,playpig,普鲁托,大厨,楚庄王,桥上,唐家山,watomi,一刻馆皆様,
家园 毛主席不同意你的看法

毛主席可是说过他与鲁迅的心意是相通的。难道是假惺惺的?

家园 QUOTE]例如我和茅盾,郭沫若两位QUOTE]

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

家园 也可以是部分相通

因为鲁迅对人性,对中国人的认识,特别是负面认识是深入骨髓,这是他厉害的地方,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一个民族缺乏这种高度的自我批判,也不是个好事。

但对人,对中国人和民族,积极的一方面可能,还是不能透过那个年代的凄风惨雨,看出点轮廓。看完鲁迅文章,心有点凉。应该不是毛的那种战天斗地的造反派头。

这两个该一个是执政党,一个是反对党的人选。鲁迅在台下挑错,保管能帮助台上的人清醒。

家园 不大同意老彭是凭感情和冲劲

这种人物如果做出决定不是主要靠理智,不知道死多少次了。就算凭热情出兵了,估计也没能力搞定美军。将军没有一个不是老狐狸,这不是个拼个人格斗技巧的年代。

其实任何战争,真正承担主要失败责任的人,往往是领军将军,所谓替罪羊。承担主要胜利责任的人才是元首。

彭总在已经地位崇高,失败肯定晚节不保,胜利也仍然是国防部长,不会再有什么升迁的情况下,决定出马,非常人能做到。

家园 那是因为现在改朝换代的成本过高大部分人付不起或者不合算
家园 理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凡人干事没有不想的,问题是想的程度和广度!理智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度!这里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握不确定因素,以及面临不确定因数的态度。笼统的一句“这种人物如果做出决定不是主要靠理智,不知道死多少次了。。”没有意思。原帖是在比较毛,彭,林和其他元帅级人物。常人能看到的,算到的你就不用强调了。说彭凭。。。决死意志。。。,已考虑了这些因数,问题是朝战还有更大的不确定因数,那些犹豫的的反对的,包括毛都不是一般人!! 在去除掉这些背景以后,老彭凭什么如此决然? 他真算清了??

我说的是战争后果,你在那里说失败的责任人。毛要是那种推卸责任的人。。。。

彭总考虑出兵哪会想你说的那些啊??!你太小看人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