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打井是个综合的科技体系问题 -- 驿寄梅花

共:💬8 🌺7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打井是个综合的科技体系问题

首先声明,本人是油田子弟,专业不是石油方面的。仅仅因为自己喜好聊天,阅读,把自己了解的石油人的钻井技术写出来,不专业的地方敬请原谅。

举例子一个地址构造含原油10万吨,假设原油密度1,油层厚度30米,油层的面积仅仅是3万平方米,理想的状态下是个直径200米的圆柱形油水池.东北大地那么一大块面积80万平方公里,假设总体储油量100亿吨,也就是说接近上面举例的10万个储油构造,总面积就是30亿平方米,3000平方千米,240分之一的几率有油。

上面的分析很乐观,但是现实很骨干,打井有成本,井位的选择也很重要,不是在储油构造的任何位置戳眼都能出油。出油井眼面积不到1平方米。

能打1000米的钻井技术不是难度,最大的难度是前期的石油勘探定位技术。早先的石油勘探技术是地上寻找露天的油苗,建国前的陕西延长地区,甘肃玉门,建国后的新疆各大油田前期的勘探都是根据露天油苗确定的钻井井位选址。

大庆油田的勘探史,河里有人已经提到过,从苏联引进利用可控震源人工激发地震波是进行石油勘探的是50年代的新型石油勘探技术,这个方式对中国找大庆石油矿粗略的定位起了很大作用。

这个地震波石油勘探技术在我的中学,90年代使用过,当时就基本上确定地下没有油,只有深层地下水,上高中的时候,我的父兄辈为了实证有没有油苗,打了一口深井,40多度热水,含铁量偏高,水质偏黄,有条件的河友可以到中原油田三公司的温泉宾馆实地享受一下。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技术难点在于知道在哪里挖
家园 只是浅显的把自己理解的说了一下

现在石油整个行业,例如勘探,钻井,开采等方面都有高科技含量注入的。

家园 这行当技术含量太高,外行做投资的话风险大
家园 30年代的时候基本看运气

著名的例子是,BP的人对美孚说,那片沙漠绝对不可能有油,你能打出来多少油我都喝了--那片沙漠的名字叫科威特

家园 这个,地下是没有油池或者油湖的

石油都是存储在岩石孔隙中,井眼打入储层岩石后,石油通过联通孔隙的岩隙(自然形成或人工压裂)流入井筒。在已确知的储层中大多通过打斜井或者水平井(井眼在储层中水平分布)来增大泄油面积。现在在许多老油田都是通过对老直井进行侧钻改成水平井来提高产量的。

家园 20世纪,海相沉积说流行的时候

过去的海相沉积说的理论,是为了解释沉积岩层中厚的易开采的油气层。70年代以前,中东地区,沙特,伊朗,伊拉克发现油田的储油构造都是厚的油气层,前面举的只是理想的例子,如果油气层厚度大,处在的岩层大间隙,会不会有油池,油湖存在,这个理想状态要问问搞中东石油地质的专家了,我还真说不准。

石油都是存储在岩石孔隙中,井眼打入储层岩石后,石油通过联通孔隙的岩隙(自然形成或人工压裂)流入井筒。在已确知的储层中大多通过打斜井或者水平井(井眼在储层中水平分布)来增大泄油面积。现在在许多老油田都是通过对老直井进行侧钻改成水平井来提高产量的。
水平井和斜井是石油钻探的一种工艺,对应的是不同的储油构造。运用水平井这种钻井工艺是为了适用于薄的油气层或裂缝性油气藏,目的在于增大油气层的裸露面积。

水平井钻井方法价格很贵,如果这种钻井工艺用于开发页岩气方面上更加费用高昂,每口井投入5000万-1亿人民币。

家园 地震波是不能确定油气存在的

地震波是不能确定油气存在的---至少无法直接确定

地震波只能在找到第一口出油井的层位后,分析储存层位上下地质特征,假设类似层位就应该能重复找到石油,于是利用地震波的图像就可以在大范围内推断地下几千米处地层走向,从而决定下几口井可以在哪里钻。

大庆打的第一第二口探井都失败了,如果第三口失败,大庆就不会被发现了。

而第三口井的计划是打到3,200米才停钻,结果到1,400米就超斜了,幸亏在那个深度就发现了油气显示,于是停钻试油---获得成功。成功后根据地震波图像立刻在附近找到很多类似的地层,打到那里基本就出油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