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圣人可以貌相乎?(上)(中)(下上) -- 雪个

共:💬113 🌺9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催债
家园 哈哈哈,又一个黄世仁出场了!
家园 我看你是想接機調查河裡的帥哥吧

家园 什么叫出类拔萃?这就是出类拔萃!

要给人深刻的印象,要让人记得住,要不就做潘安、宋玉,要不就做钟馗、八戒。

千万个人头里,一眼看见的就是你!

家园 哈呵,你乐意的话也发一个?
家园 同感

每一词,每一句都看懂啦。放在一起就是不知道雪个是什么意思。

家园 在下的長相實在平庸得緊﹐就不浪費寶貴資源了。

家园 跟无斋兄一同催债

不过也别急着来个(下),学学1001n,来个上中、中上、中中……

家园

同意

家园 找不到(中)呀!

在回收站?

家园 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 江陵(或许是别人)一目 宁得天下之归
催债
家园 不好意思,拖得久了点

向来有点喜新厌旧,一口气没接上后面的就不太想继续了。出门前先把这个坑填完。

家园 圣人可以貌相乎?(中)

从《史记》问世起再往后走一千年左右来到宋朝,千卷的《太平御览》花了六年零九个多月终于编纂完毕。这套“百科全书”里引用的书籍有不少在宋初时尚存,现在已经失传。这些失传的书籍中有一些就谈到了孔子的相貌。

《春秋纬?演孔图》是这样说的:“孔子之胸有文曰:制作定,世符运。”“孔子长十围,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望之如斗。”《春秋演孔图》是汉代的书,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孔子由文人升级为素王。而到了哀帝、平帝时期,谶纬神学开始流行,孔子被宣扬成是他母亲与黑帝“梦交”怀胎,乃天生神种。那时的人对图谶之说入迷,自己喜欢造谣,不知道为什么还很相信别人造的谣。这个胸上有文真是荒谬之至,要放现代我会怀疑是刺上去的,但孔子当然不会干这种无聊的事。“长十围,大九围”虽有点夸张,也无非不过形容其高大威武。“坐如蹲龙”,可以理解但不好想像,因为从来不知道龙蹲着该是什么模样,估计是威风凛凛的吧。“立如牵牛”大概是说他身板挺直,神态自若,施施然好像背着手牵着牛似的。“就之如昴,望之如斗”,昴是西方七宿之一,斗是北方七宿之一,它们都是二十八宿的成员。我想这两句还是极力形容他的高,说你要是靠近他,少不得要抬着头,伸着脖子,就好像仰望天上的星座一样。

《孝经援神契》是这样说的:“孔子海口,言若含泽。”海口,自然是说他嘴大;大嘴吃四方,倒没什么不好。可“言若含泽”呢?说话时口水巨多?这一下可就麻烦了:一张大嘴,唾沫四溅,这听他说话的人呢,正“望之如斗”,哎,敢情七十二高徒每天就沐浴在这从天而降的毛毛雨中呀。当然,“泽”除积水之地外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润泽。“言若含泽”也可能是形容孔子说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所谓油嘴滑舌是也。只是,这个无论如何也跟圣人联系不上,说我油腔滑调嘛倒是差不多。

《孝经钩命诀》说得就更邪乎了,待我们慢慢看来:“仲尼斗唇,舌理七重。”斗唇到底是说像斗那么大一张嘴,还是说形状跟斗似的,还真不好判断。据我分析,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斗大的嘴未免大得太过分些;而《东周列国志》里用的是“牛唇”,这个牛的嘴唇就是比较厚,另外牛嘴的形状也比较方,很有点像斗。而“舌理七重”,是说舌上有七道条纹,如微风吹起水面的涟漪;断不会如某些人说的那样有七层舌头。又说:“仲尼虎掌,是谓威射。”虎掌可是非同寻常,它与人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手掌正中心鼓起一块厚厚的肉。人手会长成这样吗?很让人怀疑。那么也许虎掌说的是孔子手上毛多甲长指头短,很有力量。可是夫子一生仁者爱人,要这么一双吓人的手干什么?《孝经钩命诀》还说:“胸应矩”。意思是孔子的胸是方的?至于是很有块儿还是很有点鸡胸,大家自己琢磨去吧。又说:“龟脊、辅喉、骈齿,面如蒙??。”龟脊,是说背有点驼;辅喉,实在让人无从想像,两个喉咙?两条喉管?两个喉结?简直跟俄罗斯帅哥vitas脖子上长腮一样不可思议。骈齿,两排牙齿,这也幸亏是海口斗唇,不然嘴里怎么放得下?又不是鲨鱼。那么夫子那句“食不厌精”就有点不合理了:两排牙齿,吃什么都比常人快,哪里还顾得上品评食物是不是精。蒙??,是远古时期人们求雨用的土偶,它的模样如何,看看王安石的诗就知道了:“唯予貌丑骇公等,自镜亦正如蒙??。”丑得吓死人呐。

将孔子全部神化的部分综合起来,就是“四十九表”,可在孔府档案中读到:反首,张面,大角,日准,河目,海口,龙颡,斗唇,白颜,均颐,辅喉,骈齿,龙形,龟脊,虎掌,骈肋,修肱,参胸,亏顶,山脐,林背,翼臂,注额,阜颊,堤眉,地足,谷窍,雷声,泽腹,修上,趋下,朱偻,耳后,面如蒙??,手垂过膝,耳垂珠庭,眉十二采,目六十四理,腰大十围,长九尺有六寸,时人谓之长人。立如凤峙,坐如龙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字,望之如仆,就之如升,视若营四海,躬履谦让,腹有文,曰制作定世符。

这说的是人吗?

关于孔子相貌问题,鲁迅先生曾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这样说:“孔子没有留下照相来,自然不明白真正的相貌,文献中虽然偶有记载,但是胡说白道也说不定。”

而我前几日读《论语》,看到夫子检讨自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便明白上面那些描述大抵都不对。按照常理,貌丑之人通常不会歧视别的丑人,如果孔夫子真有那么丑,又怎会因为澹台灭明(字子羽)体态不雅相貌丑陋而认为他资质低下,不能成才?他自己不就是个活生生的反例吗?

又孔子相貌类似阳虎,匡人曾误以孔子为阳虎而加以扣押。孔子病故后,子夏、子张、子游曾因为有若的相貌像孔子,便想用服事孔子的礼节来服事他。由此看来,孔子的相貌到底还是寻常的,否则哪那么容易就有这么些相似之人。

关键词(Tags): #孔子相貌#文化杂谈元宝推荐:萝伏,
家园 逮着一回!

[SIZE=3]沙发,舒服![/SIZE]

家园 龟脊、辅喉、骈齿,面如蒙?

此泰森也

家园 不错,终于等来中集了。

难道下集还说夫子的相貌吗?这集看着已经到把他老人家描绘到极致了。也许会说说佛祖的三十二相吧,据说他可是天下第一美男。献花并等下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