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图说】似曾相识的俄军军营 -- 潮起潮落

共:💬90 🌺6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得到啊,潮大你在国内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索子哥,这都20年了,还不行人进步啊?

这不都快跟大哥,2哥齐平远超3哥,4弟,5Baby了

话说没有了这么多大牛来编文章,很不习惯的说!!!

家园 长江后浪推前浪,大牛没有小牛还是很多嘛

虽然那么多年过去了,但是西西河依旧是西西河,河泥深厚金沙多~~

9几年那会可这没想到今天的TG军队会是这样,现在都还记得当年在阅兵式转播上看到八零式主战坦克那蘑菇头时的郁闷。现在真的不一样了啊!

家园 难怪人家有底气

自己和自己比,八路军年年有进步;和昔日的老大哥比,还是土八路。

喜欢最后一张的小连值日员,虽没有挺胸收腹,腰带扎的也不标准,但却是最真实的,一个能完成任务的好兵。

家园 第一张图是侦察分队吗

看着很像

家园 本组第一张是第5摩步旅的

具体啥分队原图没图说:(

家园 老大好图

其实俄军手里的还有一部分T80U系列坦克,因为维护全部依赖外国乌克兰,所以已经大量的报废了,剩下这点也是20多年前的老货,拼拼凑凑用到现在,报废了就拉倒,损耗由T-90填补。

家园 http://weibo.com/p/100160389

http://weibo.com/p/1001603894857759353874

家园 美军军营里什么类型的房子都有

美军军营里什么类型的房子都有,有独栋住宅,也有TownHouse,也有公寓楼,可能也是按级别来的吧。

家园 谁让兔子的土建能力吊打全世界呢?

有优势就要用,要用到极致。不然怎么跟人家对抗啊。

家园 两张图比一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和TG的侦察分队一个劲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后面黑衣女子,走路的姿态很有共性

通宝推:然后203,
家园 【图说】伴你到天涯的俄军军属

军人(至少一线战斗部队的军人)绝不是浪漫的职业,但军人也是人,也要恋爱、结婚、成家,军属如何安置就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为简便计,军属安置姑且叫随军吧。貌似俄军一结婚老婆就随军了,没弄得像中国似的那么复杂。原图没图说,只好猜着发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俄太平洋舰队堪察加潜艇基地,一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远航归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艇员家属早早等在码头迎接亲人归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艘D4级核潜艇正在靠码头(也在堪察加)。按俄海军传统,要为远航归来的艇员献上烤乳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潜艇兵的家属不容易,短暂的相聚接下来的将是又一次长长的别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部队生活单调寂寞,这不是好事。有的部队组织了军属表演队为部队演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登台表演的节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节目大约属于中国军旅歌曲《一二三四歌》那类,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像首歌

绿色军营 绿色军营 教会我

唱得山摇 地也动 唱得花开水欢乐

一呀么一呀么一呀么一 一把钢枪交给我

二呀么二呀么二呀么二 二话没说为祖国

三呀么三 三军将士苦为乐 四海为家

嘿!嘿嘿!!

哪里有我 哪里有我 哪里就有一 二 三 四...

一二三 四 一二三四 战士的歌

俄军的军旅歌曲大约也不会有啥意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军属歌手走下舞台献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部队举办的家属厨艺比赛,评委们在打分。前面有个坦克冷盘挺惹眼,猜是个摩步旅军属的手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015年海军节,有两个军属(猜是)参加海军步兵武装表演。

说完俄军,来看看土共。

土共有个军属随军制度,以解决军人两地分居问题。但问题随之而来:要面对户籍制度。

户籍管理制度是中国特色之一,由于城乡差别,在以前,农村出身的家属若是随军,等于是跳出了农门,可以吃上商品粮了。换言之,一旦随军就成城镇户口,身份就此改变。此外,随着军人的调任、升迁,全家进入大城市的也不少。例如各部队大院。

毋庸讳言,一旦取得城镇户口,后面有着种种显性与隐性的好处。至少在计划经济年代,农村出身的人要想取得这种身份并不容易,上大学、招工、当兵提干及家属随军是较常见的途径。不过家属随军并不容易,有个职务、服役年限的门槛。有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若职务没升上去或未达到随军年限就转业了,家属原来是农村户口的只能还是农村户口了,这种现象在以前颇常见。

在中国,对有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户口的军属来说,至少我没听说过有谁愿意放弃大城市生活的种种好处,去边防海岛安家落户的。因驻地条件所限,一线部队的家属就业与子女教育条件无法与城市相比。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意味着要献了青春还要献子孙,因此事业心强的城市干部,多选择两地分居。

此外,在是否随军上,还有个国情与观念问题。

看照片上俄军军属,有的穿着打扮很时髦(至少不土),颇有一些气质美女,猜也有不少来自城市。以图中堪察加潜艇基地为例,那里实在是个不宜安家的苦寒之地,这些军属难免令人联想起甘愿随丈夫流放的俄十二月党人妻子,实在不容易。换位思考一下,若土共的海军基地设在那个鬼地方,实话实说,中国城里姑娘未准肯嫁过去。即便姑娘本人愿意,她的父母也未准同意这门婚事,她的闺蜜、好友、同事,外加七大姑八大姨也会联合起来轮番劝阻。而军人的个人问题因此不能解决,则会导致士气低落、军心涣散。部队留不住人,戍边就是空话。

勘察加之所以能进俄国版图,并成为苏/俄的重要军事基地和国防前哨,与此不无关系。

附视频:我是俄罗斯侵略者

[flash]http://i7.imgs.letv.com/player/swfPlayer.swf?id=22672471&autoplay=0[/flash]

通宝推:玉垒关2,老老狐狸,PCB,df31,旧时月色,
家园 破解家属随军难题的杀手锏就是

娶个同部队的老婆。

家园 苦寒之地能有多少女军人啊

不说军队本来女军人就少,分派部队的要多狠才派大比例女兵过去啊。

家园 怎么象从宿舍楼跑出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