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逃兵? -- 胡舟之

共:💬67 🌺25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电影300壮士,也是把真实历史改的面目全非,误导群众
家园 添油战术在防御消耗战是必须的

苏联确实派出过包括水兵旅在内的大批小规模部队,不断的向河对岸的废墟渗透增援,这些人都没有准备回来,他们中绝大多数也没能回来。

当时的状况是,德军一点点漫向伏尔加河,任何一点的崩溃都可能导致敌人突破,叶廖缅科和崔可夫的确派出了能够搜罗的全部部队,但是想要用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去填补这种千钧一发的危局,绝对是自杀行为。崔可夫多次把察里津地堡中的指挥部参谋们送上战场,他们是打过仗的骨干,牺牲可惜,但却能扭转乾坤。

督战队,大家都有,不过那种打法,苏联人才舍不得,斯大林格勒前线,子弹都是宝贵的。红军的逃兵除了个别人会杀鸡儆猴被战场枪毙,其他的都会被送进惩戒营。这种重机枪押后,不支援本队却射杀本方逃兵的,是日军和国军采用的诡异战术。

话说,在弹雨横飞的战场上,冲锋中往前跑和往后跑的危险性差别有多大?真的害怕了,找个弹坑或者掩体缩着就是了,面向敌火方向至少还可以躲一下,背后谁长眼呢?倒是防御战,背后还有预设掩体和防线的情况下,不少人会选择放弃现在的防线往后跑。

家园 苏联的体系,督战队惩戒营和政工人员分工不同

防御战中,确实有政工人员或者基层指挥员拔枪击毙逃跑者的,苏联电影中也有表现,杀鸡儆猴。

处置逃兵,是不违反日内瓦公约的,因为他们不是战俘,还么有投降。各国都有自己的宪兵队,美国有MP,德国有链狗,是判刑、坐牢还是枪毙,要看战况,印象中兄弟连小说中也提到了对逃兵的处理,德国士兵也回忆了战场后方肆虐的链狗用私刑处决逃兵的疯狂。红军的一般处理方案是,用敌人的枪弹消灭这些逃跑者,或者说让他们用血来洗刷自己,惩戒营冲锋在前,撤退在乎,阵亡率很高,但是也打出过勋章获得者,似乎还出了苏联英雄。

战场上的准则,是大局高于一切,当集体动摇可能危及本方整体的时候,任何军队的指挥官都会扔掉什么人权或者人文关怀,拿起刺刀,用铁和血重建纪律的

家园 那部片子的基调还是对前苏联抹黑

前苏联有没有督战队? 有,但绝不是片子中描写的无区分地滥杀自己的队伍。一次冲锋不成功就杀人,只有这种影片才故意拍成那样。

枪毙逃兵是有的,但逃兵和战斗中的退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有明确定义。

欧美一战,二战时也有督战人员,枪毙的逃兵也不是少数。只是光记得往别人身上泼脏水了,故意忘掉自己做过什么。

家园 这部电影也叫历史?明明是塔防.
家园 惩戒营哪里都有。

在西方拍的《斯大林格勒》里面也出现过。那个男猪脚国防军上尉因为反对上级屠杀战俘,被视为违抗命令,剥夺军衔送往惩戒营。

家园 是赫鲁晓夫
家园 瓜岛血岭,美国人也快了。

实际上当时对面的日本人不多。

陆战一师的新兵蛋子被吓破了胆的可不算少。

家园 吴佩孚、叶挺、周士第联名发来贺电

这是国民党打北洋军阀。

虽然国军的外衣下面是共军的里子。

家园 这么解释比较合理,

直接对溃兵开枪,说不定自己火拼。并且战场上,人力资源是极其宝贵的,大量枪杀自己人无异于帮助敌人。

家园 枪毙逃兵肯定有,但不可能当场用机枪扫射。

枪毙逃兵肯定有,但不可能当场用机枪扫射。

家园 也不是真正打人,很多时候就是吓唬吓唬

本来兵力就不多,自己再拿机关枪突突一批,这仗还怎么打啊。

等到了机关枪都拦不住的时候,就跑吧。

家园 好莱坞就是美国的中宣部
家园 据说德国的督战队还都是特意挑选的有经验 有功勋的老兵

因为督战队至少不能是不勇敢的人

家园 李宗仁回忆录上说定泗桥贺胜桥之战的时候

吴佩孚在守军背后 先是大刀队 然后是机枪

结果军队溃退 机枪开火以后 溃军向机枪阵地发起冲锋

然后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