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发展就是硬道理:弹指三十年,变化堪惊天! -- 迷惑不解

共:💬52 🌺288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说的太对了

我是北京人,家里的环境不错,但是感到的变化却一样的强烈。

我家在紫竹院这边,中国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就在我们家边上,我在那里上班。

那时候,送给客人的外国报纸杂志都是我们送的,我就抽空看看。

看见世界上旖旎风光,看见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广告,都觉得美极了,跟我们的生活是两个世界。 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能够在其中,当客人,享受。

那时候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当一个外国游轮上的服务生,蹭着看看世界。

现在,真的不一样了,在我活着的时候,看着世界地图,只有俄罗斯、日本、南美洲没去过了,当初印象极深的希腊小岛和土耳其航空公司的布丁也吃过了。

我的闺女从五六岁就开始国际旅游,去的国家和城市比我还多。

也就是三十年,现在,我没事还约个把朋友去香格里拉喝喝茶,聊聊天。 概叹一下白云苍狗。

家园 为你在国内的亲属、朋友提供一个正确的看世界的方法

让他们不走极端,也是对国家的贡献。我这样认为。

家园 不语

点看全图

家园 拿大陆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香港比较 ?

大陆是从建国之日起即以独立自主丶工业化为目标,香港是从来不知道自主为何物的城市,直到今天,港灿只把全民普选定为终极目标。大陆以盛产工程师和科学家而自豪,以鬼斧神工丶愚公移山的基建而自豪,港灿以炒卖致富自豪,以盛产巧言令色丶颠倒黑白的律师和金融炒家而自豪。

英国人统治殖民地的模式就是 : 政府不参与发展,还洋洋得意地说,这种政策是积极不干预。而鼠目寸光的英资不愿发展工业这种投资期长,回报慢的行业。殖民地统治者从来不作任何长远规划。

所以看看曾经的英国殖民地 ~ 印度丶马来亚丶新加坡丶缅甸等,有哪个曾经工业化的 ?英国人留下什么工业资产 ?

香港的定位从来就是一个买办城市,好听点的说法是贸易城市。因为地缘关系,英国人打造成资金自由进出,其实是方便洗黑钱,亚洲两大黑钱中心,香港和李家坡,美其名为国际金融中心。谢国忠当摩根史丹利首席经济师时,嘴贱跟同事用电邮说起这事,不知怎地让人捅出来,李家坡有力人士大怒,摩根士丹利立马把谢国忠扫地出门。

80年代中英谈判,香港主权回归已成定局,英国人利用中英协议限制香港土地供应这缺口,把地价推上天价,于是房地产成为最大的发展动力,原来还有些所谓实业家,如纺织丶电子产品装配等厂家,绝大部分华丽地转身为地产富豪。

80年代以前蒋家王朝跟 TG 汉贼不两立,于是两岸的人与货必需经香港流转,不能直通,大陆有这么好命这样躺着收钱吗 ?

家园 很简单的道理
家园 除了那个连作者都承认说不清楚的GDP外

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大清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家园 我也是这个观点,奈何总有人刻舟求剑。

动辄拿今天和四十年前比,说什么互联网啊、手机电脑汽车啊、歼20航母啊啥的,我寻思前三十年是被封印了吗?真就崩溃边缘四十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