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帮精英和前三排绞尽脑汁搞输出文化,结果小白文先做到了 -- 白浪滔天

共:💬80 🌺38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帮精英和前三排绞尽脑汁搞输出文化,结果小白文先做到了

孔子学院,高上大。民国传统,儒雅温文。结果呢事倍功半。而小白文,对就是我们看不起的,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盘龙之类的,已经被外国网友和自带干粮的翻译组,翻译成英文甚至多国文字广为传播,甚至有的网友为了看书,使用机翻。更有甚者已经有外国作者使用中式仙侠开始创作作品。丹田=dantian,真特么直白。

大家以为这些小说就没有诸子百家,没有礼乐服饰文章之美么,图样多多少少总是有那么一点的,不但有还有朴素唯物论,反宗教,无神论,毛泽东思想。甚至有对社会形态,国家架构,意识形态的探讨

以知乎网友的一点统计下是

知乎上有人评论,这是因为全世界人民都喜欢YY,娱乐至死,好吧,好莱坞大片算不算,日韩俊男美女算不算?你不能否认这就是一种文化。

网文小说很多真正做到了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要加上文化自信,信仰自信

点开起点的分类,我很感动,我简直不敢相信中国人有这么多人写小说,先分男女,再分玄幻修真,再分都市言情,更有军事历史,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的学历文凭,总有一款适合你!

以下是知乎网友的一点总结,你能说这些全是毫无价值的垃圾?呵呵那我们真的是过时了

有人说,起点一天更新的文字是一亿字,一天,一亿字,我的天,这绝对是全球文化产出第一的地方,你去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见到如此繁荣的文化景象!

架空小说21万部,不说了,不比唐代,你和地球任何一个国家比都不可能有这产量。

作者:石二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273810/answer/1336743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关键词(Tags): #小白#网文#起点#文化输出通宝推:平淡是真,侧翼,mezhan,脑袋,方天化几,独立寒秋HK,拿不准,樊逖,黄河清,老老狐狸,想象残酷,任爱杰,
家园 精英从来都是自己嗨

美国好莱坞,流行歌曲就是些俗文化。日本动漫,AV,电子游戏都是俗文化。英国的赌马,《福尔摩斯》,披头士也是俗文化。只有这些才能为世界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法国那种文人小资的调调就只能在少数人圈子里流传,与广大人民脱节。

中国即使在落后时代,仍旧有传到世界的文化输出,就是些赌博(牌九-多米诺),饮食(各种乱七八糟的快餐式饭菜),武术等等下里巴人的东西。

其实中国所谓四大名著,三国,水浒,西游都是典型俗文学,都是流传甚广,受广大人民所喜爱的,而且也是充满勃勃生机的;但是红楼就是文人创作的,走高端路线,不但立意颓废,也流传不广,不论评书还是戏曲里都属于受众小的。

通宝推:方天化几,
家园 五百年后

只有金庸梁羽生们还有人记得

家园 现在还有多少人喜欢看他们的书都成问题还五百年
家园 繁荣的同时总是泥沙俱下的

瞎聊聊

盛唐不仅是李杜,更有教坊的狂欢

有些对于创业的事后诸葛亮的分析就认为,得屌丝者得天下

那个一亿字,我觉得不算坏事。电视剧电影不也是多少万集、多少万小时,能记住的也不多,何况还有人不怎么看电视剧。

有人不怎么看电视剧,也有人不怎么感冒网文。两种情况都有我。我就觉得《人间正道是沧桑》可好了,但是很少人认同……有人都惊讶除了潜伏,孙红雷演过革命历史题材

但是我能做到不绝对的去否定,却也有自己的鄙视链。我觉得在这个上面认作某种希望,好似在盐碱地里琢磨丰收。看了几眼网文为基础的电影电视剧,就作为鄙视链的证据。

文化输出的目的是文化消费品的输出、心理距离的拉近、价值观的输出。三者算是递进的关系吧,一般想法都直接向着价值去的,孔子学院除了第二点好像都不大沾边……

就像制造业等等在嚷嚷匠人一样,文化消费品其实更应该求精。

我一直觉得中国电视剧,除了湖南台模式、网络模式之外,传统上不乏精品的,电视剧输出也上过新闻。我觉得在赞扬这些“小白文”之前应该正视一下电视剧

说到精品电视,一般说英剧美剧都不乏赞美。再联想玄幻,两套作品来到嘴边:魔戒系列、权利的游戏系列。

好的东西不是无根之木,这两个系列,和欧洲历史地理古代神话传说都关系紧密。咱这样的老外,只要事先知道一些通识读物上的东西,也不免恍然大悟或是会心一笑。历史成为传说 传说成为神话,托儿金对于“抱大腿”清楚着呢。

而中国人的信仰里、精神世界里,历史不就是重要的一块吗

关于评论认为其中的唯物观到毛泽东思想,如果不是附会,我真是有必要刮刮自己的眼角膜了。可是我又觉得穿越有点太直白生猛……需要更加适口的药引子。按照某些对于姜文子弹飞的解读,似乎是毛泽东悲剧英雄的赞歌,药引子又多了点,藏的太深令人有点难以置信

好的“输出”应该有足够的严肃性。就像在有关武术的讨论里,故弄玄虚、脱离了实际的搏斗技术本分,是批评的一个点。

从功利甚至政治目的的角度,有什么是成功的文化输出?80年代的美国片直接挑战了我们的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观点,人家生活的多滋润啊。而且美国式的英雄(尽管那些系列剧里俗套的很),逐渐在潜意识里把美国这两个字和正义公平联系起来。00年以后的现代题材韩国片子、泰国片子里的王子公主少爷小姐的,我们都觉得扯淡太假,真正百姓生活哪有这么滋润。大长今等等姑且认为是真实的吧。80年代引进的日本片子,高仓健啊啥的,90年代东京爱情,在前面说的第二点上是很成功的。记得91年左右引进了88年的《武田信玄》,现在还是印象深刻(排子枪啊),之前的血疑、阿信等等都是真好。

想起了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被批评为“伪民俗”,到现在还没有“平反”。而回头在更加玄幻的东西里寻找自我的身影,觉得自己的文化、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输出”了,这就有点……是吧

如果盛唐只有教坊里的笙歌没有李杜,还是盛唐么?

日本文化进行输出我认为算是成功的。而日本文化的高冷,显然要比红楼厉害。大学时候图书馆看了一个下午《源氏物语》真心觉得不喜欢,可是这个是日本文化的大旗啊。中国文化输出成功的标志之一,应该算上老外品红楼

就是瞎聊聊,看啊,这思路飘的

家园 这思路飘的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呀!
家园 积累是个过程厚积而薄发

这么多创作人和文字里迟早会出现惊世之作,知识文字的普及让几乎所有人都能进入创作,至于说添加一些意识形态的内容,据我所知的网文大热作品-佛本是道,几乎就是赤裸裸的影射,没有那么的大惊小怪。更别说赤色黎明这种照着党史附会。抄袭TG架构和毛氏战略的东西了

毕竟这帮人都是长在红旗下被唯物主义共产主义理论“洗脑”,又经历过中美对抗,欧美日韩文化冲击,却在科技和生活水准不断上升的年代长大的,普世价值衰落,自然会有自己一套想法。更加可怕的是知识的力量,文字的力量可以让他们肆无忌惮表达,原先只有专业的知识分子才能占据的领域,原先的知识分子可以在还残余的小圈子里玩耍形成鄙视链,但是这股洪流迟早淹没他们

网文算是我喜爱了七八年的消遣,直到前几年家庭事业占有的精力越来越多基本上远离了,即使是当时我也对这种在国外热起来的类型尤其是仙侠魔幻不屑一顾的。基本观念是基于自己的无神论信仰,不过因为喜爱不时地还会看一点,这帮人脑洞真是够大,理科博士硕士们也开始写,不过另辟蹊径,有神的世界探讨神是个神马玩意,世界如何用数学描述,各种常数又是怎么样的,用科学在一个魔法世界如何获得与神抗衡的力量等等,偶尔看了点对这帮人的思维也算服了,依稀记得国外是有这种题材的,但是被他们玩出花来了。

他们站在时代的前面,至于是不是炮灰,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我们可能真的过时了。

至于电视剧的问题其实还是个成本所限,专业所限,普通人很难进入这个行业,可以说就这个领域来说专业的“知识分子”还是牢牢地把握着,其实就和旧中国一样,这帮人无能那么就是国破家亡。如果有一天用一台电脑,用动画,声音动作捕捉就能做一部电视剧的时候,估计就是国产剧崛起的时候了当然肯定也会垃圾泛滥。

其实已经有这个先兆了,作为不关心娱乐圈的大叔,因为心仪的小偶像小鞠(老脸一红)看了宁财神的新剧《热血长安》的技术性花絮,原来全片布景已经全部被特效所取代,从桌椅板凳到皇宫城市,就用了几个人。如果有一天人的言谈举止动作全部被数字化,貌似已经有了,一个人拍电视剧电影又有何难

通宝推:脑袋,杨微粒,老老狐狸,方天化几,
家园 难说

他们的水平太低了点,就象明朝很多通俗,话本小说,真流传广的也不多,还是要有一定水平的。

不过,以后的人回顾1960,70,80年代的中文文学,什么金庸,琼瑶也可以列入代表。

家园 你确定?武侠小说的文学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金庸的书我高中以前看的不亦乐乎,上了大学以后,忽然有一天就一个字也读不下去了,写的那叫什么玩艺儿!具体不说了,参见王朔对金庸的批判,几乎每个字我都同意。

几百年后,今天的文字能流传下去的,估计顾城、海子有戏,其他人的作品,难说。

家园 顾城海子?你确定他们是以作品而不是杀人自杀而被记住?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我看三体有戏
家园 我想我必须要谦虚了

真的,那种垃圾桶就在等着自己的紧张感很明显。

我的思路又一次跑飞了,想到了什么是左右。我想,营造一个大的基数,让每个人都有发展表达的权利是左的,事实也能证明这不是坏的。可是又觉得对于之前的某些东西、专业知识分子划定成某种右的、某种对立的,好像也不是很对劲啊。

某些东西...似乎肯定会有收敛的过程,比如审美的格调文艺的形式,也不妨看做是人类集体进化的产物吧。

想想自己,其实看的网络小说似乎只有一两个,发言权显然不足。前几年评价电视剧甑缳传,认为是最精致的网络文学脱胎的电视,在戏说和大众历史知识之间巧妙的平衡。而似乎又想起当年和LD谈对象的时候,看到她手机里看的应该就是最初的甑缳传,似乎是初见允礼的章节,当时很是调笑了LD一番。从此LD看手机小说总是不想让我看到,总会有讥笑的。嘿嘿,鄙视连俗气啊

家园 大众从知识分子那里学习,然后超越他们

或者说大家都变成了知识分子,以前的知识分子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形成门槛,残酷一点说有部分被剔除在这个门槛之外了。而这个门槛也不是很结实随时会被踏破,里面的人的成色会加倍的受到检验,当然真金不怕火炼,万古不易

家园 太同意了

高中看金庸的书,对里面的功夫描写无比膜拜,现在看ufc多了,再回过头去看这些所谓的功夫,这不是纯扯淡吗?什么招式什么打斗,真是一个字也看不下去。

但是其他情节描写还是挺有意思的

家园 我确定

我和你反过来,大学之前觉得那是什么玩意儿。什么“俄国大力士从万有引力里参悟出了一套拳法”,呵呵,看着想笑。

大学毕业以后,出差住的旅馆里有电视无天线,闲来无事,借来一本《鹿鼎记》。好么,几个晚上几乎都没睡。

我说金庸能流传下去,主要基于几个理由。

第一,情节吸引人。我最佩服金庸的就是这里。一般小说一个主角,一条主线,一路走下去。而金庸的书,也有主角主线,但是还有很多配角副线,也很精彩。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主线副线互相关联,前呼后应,有时候我们读者都已经忘记的人物和事件,在很久以后又突然冒了出来,和主线衔接得天衣无缝。要知道,这些小说当年都是一天一段在报纸上连载的,在写一些看似次要的故事时,就已经计划到两年以后的呼应。不能不佩服金庸的脑容量。水浒的人物故事众多,但是大部分是零散独立的,到后来没有什么关联。九纹龙引出鲁智深,以后就没什么事了。

第二,人物鲜活丰满。几个主角就不说了,众多的配角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南帝北丐东邪西毒老顽童,灭绝师太大笑姑婆,黄蓉赵敏穆念慈小龙女,乔峰虚竹左冷禅慕容复,就连最后出场的扫地僧,都让人过目不忘,还被进化成图书馆指点高数的扫地大妈。时间长了,很多情节都忘了,但是这些人名还在脑子里。几乎可以超过记得的三国人物。

第三,读者众多。不管年龄教育行业性别,金庸作品的渗透面,无人可比。师母曾说过,我教授的床头常年放着一套《天龙八部》,每天睡觉前随手抽一本翻翻,让脑子放松下来。

第四,作品众多。数数现代作家,有三本以上畅销作品的没有几个。可是,风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不能说个个成功,但是妇孺皆知的那几大套,足够让他傲视文坛。

所以过个20几年,书商们会再把它们翻印出来,还能吸引新一代的小朋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