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糊扯 -- 胡里糊涂

共:💬308 🌺2603 🌵8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1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兄说的在理,我想简单了,我道歉

其实我的矛头指向不是具体干活的,包括总师。

这个事情,决策者责任比较大,其次是执行者。但是谁是真正的决策者,究竟谁影响了决策者,谁能说清楚?

我们都是在瞎猜,不知道下边几种结果哪种更接近现实。但是正如我在前贴说的,运10假设(我只能找到这个词来表达我的意思)这个东西我10年前就看到了。但是历史不容假设,通过网络影响舆论,何如踏实建团队做产品?

1. 飞机做出来了,基本达成目标,但是经济性太差。没有办法规模生产,全靠现有工人的经验。很难继续推进。继续投资就是砸大坑。

2. 飞机根本就不行。各方面包括上飞都失去了意愿继续改进。

3. 飞机超出期望,但是造不如买,干脆下马。

家园 知道C919是谁救商飞的场吗?商飞提到了这个某飞吗?

还是且慢屁股朝哪坐。

不管这个40年是否同一个领导,这种你干活我摘桃,而且40年一贯一事无成的结果是不是很和谐?

家园 运十都飞拉萨运送物资跟执勤一个强度了也是一事无成?
家园 飞过一次西藏就证明飞机没问题?那运十党解释一下,

怎么按照试飞时间算运十一个月都飞不到10个小时,到最后连试飞大纲要求的200个小时飞行时间都不够?

而且这个还是厂家内部试飞,要是运十真的行,民航因为运十没有适航资格否决拿运十运货时怎么不送去试飞院试飞拿适航资格?

家园 十几架次到你这就成了一次,就这智商给你解释啥也理解不了啊
家园 那我修正一下,飞了几次西藏就证明飞机没问题?

一架没问题的飞机怎么一年就飞几十个小时,试飞几年到停飞时才飞了一百多个小时?对比一下中国同时代研发的其他飞机,一年就几百个小时的试飞时间,运十这么明显的差别,我实在不理解怎么会有人说运十没有问题。

家园 从一次到几次,有进步啊!要不要把鞋脱了把脚趾也用上?
家园 关键是大型风洞,运十跟歼九要求的风洞规模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运十又不是八十年代才开始设计

家园 在有了治疗方法的同时把自己有病的孩子掐死!很光荣很正确?
家园 要是解答不了运十为什么只飞了一百多个小时的试飞时间就算了
家园 连买油的钱都没有,烧什么飞?烧个你?
通宝推:mezhan,
家园 为什么只试飞了不到200小时

先说一下两步走策略。由于当时国内没有合适的铝合金材料,一九七二年八月飞机设计方案会审会决定,运10飞机材料的选用分两步走:首批试制的飞机先采用LC4铝合金过渡(LC4的缺口敏感性、耐应力腐蚀及抗疲劳性能均较差,因加工中残余应力和装配应力的存在,容易产生裂纹),同时提出类似美国7075材料的要求,与冶金部签定了协议,未来在批产中再采用新材料。试飞前,因为全机疲劳试验未做,飞机寿命没有经过验证,02架可安全飞行多少时间一时下不了结论,北航张行教授当时作出了寿命预估计算,指出运十"02"架飞机完成试飞大纲要求的200小时飞行是万无一失的,试飞才得以放行。

此后运十成功试飞。

那么为什么只试飞了不到200小时?

最直接原因就是没钱。因为没钱,03架飞机就无法装成,就无法完成疲劳试验,就无法知道02飞机能试飞多久。因为没钱,02飞机连200小时试飞都无法完成。

实际上从79年开始,运十就开始紧缩费用。1979年9月,运十调整研制方案,调整后的方案为将原来研制六架进行设计定型,改为研制四架达到国内适航性要求。

当时的计划是,01架用于静力试验,02架用于试飞,03架用于疲劳试验。而当时03架装机只完成65%,无法进行疲劳试验。

80年02架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后,经费已然不足,研制工作难以继续进行。

80年12月,上飞致信中央领导,提出经费困难,希望继续研制,没有回复。

1981年8月13日,三机部和上海市组织了一次论证会,建议要走完运十飞机研制全过程,取得完整的技术成果。报告提出四种方案,研制费分别为1.16亿、6 ,500万、3,759万、3,000万元,最少的3000万元即为完成03架次疲劳试验,报告仍未得到批复。

82年初,上海市再次提交报告,请求立即恢复和继续完成03架的研制和疲劳试验,并表示上海可承担一半研制经费(约1100万元),但还是未获批复。

至此,运10飞机除第二架机继续作少量试飞外(至1985年2月停飞),研制工作基本停顿。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因为没钱,03架飞机的装机和疲劳试验始终无法进行,从而无法较准确估算飞机寿命,而上飞、三机部屡次给中央报告,要求经费,继续研制,但都泥牛入海,甚至上海自己提出承担部分经费都不行。

即使如此,运十在停了经费之后仍争取做了几次试飞:

83年11月4日,运十02架机转场新疆乌鲁木齐试飞,以验证飞机在最大起飞重量下的远程巡航性能以及对我国边远机场的适航性。起飞重量110吨,其中燃油38吨,商载15吨,巡航高度11,000米,随机赴乌的有航办领导蒋祖同、17家新闻单位的二十多名记者以及640所赵金德副所长等。

83年12月23日,运十02架机转场广州、昆明试飞,随机的有航办副主任王允祥、640所副总师唐明炎等五十余人。

1984年1月,运十02架机进行支援西藏的货运试航,02架机从双流机场起飞前往拉萨,重量93.9吨,载油32.9吨。640所一室主任王维翰、市航办飞机处副处长姚克礼等32人随机前往。

屡次申请经费未果,上海甚至提出自己筹措部分资金,而且飞乌鲁木齐、飞昆明、拉萨等航线,主管官员、飞机设计师、记者等随机试飞,到底是运十方对试飞没信心,不愿试飞,不敢试飞,还是有人压根就不想让运十试飞?

答案肯定不是前者。当然,也许也不是后者。

通宝推:桥上,mezhan,阴霾信仰,发了胖的罗密欧,起于青萍之末,俺老孫,西安笨老虎,脊梁硬,
家园 说起西藏

81年8月那次最正式的论证会,提出一个方案是1985年左右完成飞机设计定型后,生产交付4架飞机,解决国内部分干线的需要(如用于成都-拉萨航线)。

联系到运十援藏飞拉萨救灾是向国家经委申请并得到批准的,有个疑问,那时飞拉萨的干线飞机没有或者很少吗?为啥特意提出解决拉萨需要?

不知哪位河友清楚。

家园 某人就是罔顾事实的瞎喷.什么为啥总工不私藏图纸云云

好久不见这么有战斗性的选手了

家园 高高原机场发动机推力降得厉害

还要考虑发动机的可靠性。

西藏航线开通是56年的事,空军派了3架伊尔12(双发活塞式客机),降落到当雄机场(贡嘎机场是65年开通的)。

民航的拉萨航线早些年一直是国航执飞。

拉萨航线是一条世界上返航率最高的航线,即便全部配备双机长、飞机进行特殊的改装、按专机标准精心维护,返航率仍然在50%左右。航班两侧,8000米以上的高峰和每小时300公里的劲风如影随形。在1965年以前,这里曾是空中禁区,1965年3月,国航西南公司的前身———中国民航第七飞行大队的一架伊尔18客机从成都起飞,飞行大队的100多名飞行员,在经过了近20次试飞之后,成功降落在拉萨。

从1976年首飞西藏到今天,张建英可以说是飞过了所有在拉萨航线上的机型,他如数家珍般地掰着手指,向记者一一道来,“最早是伊尔18,然后是波音707、757系列,空客340……伊尔18可以算得上那个年代最好的机型,它的好处就在于有4台发动机,而且性能很稳定,缺点是容量小;不过这个缺陷被后来的波音系列和空客弥补了。”张建英说“对于拉萨航线,我们总是会用公司最好的飞机飞。”

从成都到拉萨 国际民航界美丽之线开通38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1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