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林风清逸

共:💬72 🌺489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准颇自矜澶渊之功,虽帝亦以此待准甚厚。王钦若深嫉之。一日会朝,准先退,帝目送之,钦若因进曰:“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邪?”帝曰:“然。”钦若曰:“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帝愕然曰:“何故?”钦若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帝愀然为之不悦。钦若曰:“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由是帝顾准浸衰。(《宋史·寇准传》)

以前读这一段的时候,觉得王钦若是个小人。后来读宋朝马政史,向敏中以边境彻警、战马无用为由,劝宋真宗大量出卖战马,甚至于连小马都不留,王钦若表示反对,认为有害国防。觉得这个人似乎也不见得就是一个大坏蛋。这个时候重新再读这一段,虽然并不为王钦若翻案,但是发现了一个早先忽略的问题:

“准颇自矜澶渊之功。”

以前还读过另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问题就出在这里:

“客有说公子。”

为什么寇准没有这样一个门客呢?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人又说,一人智短,二人计长。古人还说,一人计不如二人议。那么为什么寇准没有这样一个门客呢?

我又想起了另一篇文章:

或告右丞魏徵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徵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徵,且曰:“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俱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徵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资治通鉴·唐纪八》)

魏征毕竟是少的。他的出身是唐太宗政敌,有资格和唐太宗玩君臣相得的游戏。那么大部分人,就不能不注意不要在事情上授人以柄。 也就不能不在结交朋友上有所顾忌。与此同时,人才也不大可能通过成为门客而获得进身之阶。即便结交朋友,也难以获得足够优秀、视野独特而又愿意屈身从事的人才。这样也就不太可能出现战国时代门客大盛的背景下,信陵君门下那种极为杰出的门客做出精彩劝谏的事情了。

通宝推:冬晓,kiyohide,老阿,時千峰,秦波仁者,年青是福,三笑,ton,蓝鸟,脊梁硬,
家园 从《萧相国世家》来看,集思广益这种事情,一定要多做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里面记载了几个门客建议纠正大事的例子,我想这不是无心之举:

第一次:

汉三年,鲍生谏萧何。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於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第二次:

汉十一年,召平谏萧何。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於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原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第三次:

汉十二年,客谏萧何。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汙?上心乃安。”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彊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

第四次:

王卫尉谏刘邦。

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原令民得入田,毋收?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於民而请之,真宰相事,陛下柰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陛下自将而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今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高帝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这四次,三次是别人向萧何进谏,一次是别人向刘邦进谏。一个萧相国世家,总共没多长,没写多少事,进谏的事就写了四次。

这四次事件,也同时展现了什么是“沛公素宽大长者”。

我们都说萧何如何忠诚,但是即便是对于这样一个人,刘邦也会怀疑,也会疑心,也会采取措施去探查,而不是说就撤掉一切手段。比如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这其实就是侦查手段,但是不明说。怀疑归怀疑,刘邦依然采取了很委婉的手法。这是刘邦手法老到的地方。刘邦这个宽厚长者,宽厚与长者,两点就同时体现在这一点上。不会幼稚到采取一概全信、放纵不管的态度,这是长者;怀疑归怀疑,试探的时候依然讲究技巧,这是宽厚的地方。

能够起疑心,这很正常。不会起疑心、盲目信任,这才不对。盲目信任也不利于督促工作。

分寸把握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后来刘邦将萧何丢进监狱,也是很不妥当的事情。幸亏有人进谏。

所以看起来,刘邦的宽厚长者,本身也有一点虚。

倒也是,一个人太宽厚了,根本带不了队伍。

集思广益,由此可见。

通宝推:三笑,ton,
家园 共军早就搞“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脑风暴”山寨共军
家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新的重要性

第二次和第三次其实只间隔了1年,萧何“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的套路就不好使了,刘邦又玩“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的老把戏了,所以真的是伴君如伴虎,只能搞创新重新捡起王翦的老路数,多弄些田地民宅自污

要说秦始皇其实也好糊弄,王翦真要反了拿下咸阳,啥民宅不是自己的,你封不封有嘛区别呀.......

寇准恐怕还是觉得自己聪明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后来他就不听别人劝,非要搅混水复出

家园 这是北宋皇帝被架空的写照啊

我以前说过宋朝皇帝很憋屈的。武将虽然给搞得地位低下似乎无法篡权,但文臣一样要篡权的。大多数的宋朝皇帝都给权臣架空了。

寇准这个人现在一般是当作正面人物来宣传的。但考诸史册,这位的形迹是不折不扣的权臣,而且还是相当跋扈的权臣。就例如“澶渊之役”,他先是对紧急军情隐瞒不报,然后又一意孤行硬把皇帝拽出去亲征。这还真是像王钦若说的是赌徒式的博命一击。而到了澶州南城跟高琼搞的那个“劝驾”北渡基本就是兵变了。幸好阴差阳错把来搞前线侦查的契丹大将挞览打死了,契丹兵锋顿挫,这才达成和约。但这个和约的确就像王钦若所说是个屈辱的赔款和约。虽然史书上说寇准最初是不同意的。但不管他主观意志如何,打不过人家也只好签城下之盟。

搞城下之盟不是问题,问题是搞了城下之盟之后怎么办?唐太宗签了城下之盟的反应是秣马厉兵,只过了三年就把突厥灭了当上了“天可汗”。而宋朝自签了“澶渊之盟”后醉生梦死了120年,不论是皇帝还是所谓的“主战派”寇准都没有想过要向契丹复仇。大家都是得过且过。而寇准更成为内斗的主角。

皇帝对寇准猜忌可不是因为王钦若给寇准上眼药。而是寇准在澶州南城和高琼搞的那个“兵谏”实在太吓人了。所以高琼一死,寇准就被皇帝“疏远”了。最后被逐步削掉权柄。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啊。

作为人主,只要有中人之姿,谗言啥的一般不起多少作用。人主“听信”谗言不过是找借口。而臣下进“谗言”也不过是表明政治立场罢了。表面上看,王钦若给寇准上了眼药。实际上则是皇帝当时被寇准-高琼的联盟架空在那里急需政治上的助力来打破这个局面。而瞌睡遇上枕头。王钦若以此“大义凛然”来试探皇帝的态度,皇帝则由此得到了王钦若代表的朝臣的支持。

而高琼一死,寇准对军队失去掌握,皇帝和“主和派”立马反击,寇准就给贬了。寇准也不消停,搞政变搞出滋味来了,后来居然参与废立,可惜这回没有高琼了,最后事败寇准就给贬到雷州去了。

宋朝、明朝的内斗都是从王朝前期就如火如荼。内斗不止,对外当然就软弱。并不是光兵制的问题。

通宝推:北纬42度,明心灵竹,老老狐狸,
家园 我觉得史记列传第一,对君臣关系的理解准确而透彻。

2000年里无人超越。是站在山顶上看的。

史记列传的主人公,极少有善终的,悲剧的根源无不是君臣关系。

例外的,如林兄所列之萧何,还有一个卫青,也是如履薄冰而善终,心情之压抑有太史公传神之笔刻画。

有时专看列传,不易梳理太史公的悲之所在,但回头看列传第一,才略有所悟。

列传第一确实为列传之提纲挈领。

我对太史公的理解,就是家天下制度。在此制度下,所有臣子都只是维护此制度的棋子,不论其初心是良臣还是忠吏。只要与家天下制度有一丝的背离,下场只能是悲剧。而做为帝王无论有德无德,有情无情,所做的决策也只能以家天下为根本。

为臣者不是看不到此点,但很多人不信命,以为可以以自己的能力跳出宿命,比如晁错,他老父亲都看的清清楚楚”刘氏安,晁氏危“,他怎能不明白?可还是要走不归路,我觉得还是文人的脾性”不认命“。

回头看景帝,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吾亦恨之”,不是重点,我感叹的是”于是景帝默然良久“。传神之笔。对于老师,景帝不是无情之人,然而又能如何呢?

通宝推:明心灵竹,林风清逸,ton,秦波仁者,
家园 我觉得,封建皇权一直是个外强中干的东西

一开始这个印象是从“晋无公室”的历史教训里产生的,后来发现皇权/王权其实一直都受到极大限制。

晋无公室。春秋时代,晋国发生了两次公族内战。第一次,小宗逆袭,灭了大宗。由此造成了晋国对公族的严重防范。第二次,晋献公因为立嗣问题,与自己的诸子爆发内战。最后,经过十九年的流亡,晋文公重耳归国,平息了内乱。晋文公之死是一件很离奇的事情。据说,晋文公死后,出殡的时候,晋文公的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在吼叫的声音。有人说,人在封闭空间里怒吼时,在外面听来就是这样的声音。那棺材里还能有谁在怒吼呢?这事儿没法想。而晋文公出殡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出兵帮助晋文公夺取晋国君位的秦国,正在调集兵力密谋出兵攻打此前一度控制周朝朝政、称霸一时的郑国。结果,有极大亲秦嫌疑的晋文公被埋葬了,然后晋军伏击了秦军……事后,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偷偷释放了被俘的秦军将领。此后晋襄公在将领的要求下,设立了同时主管政务和军务的正卿。问题是同时主管军政那不就等于君主吗?后来晋国的六卿甚至将家族子弟塞进了公族的学校接受教育。公族的学校是教怎么做君主的,六卿的子弟蜂拥而入,公族自己又没有人,那还是公族的学校吗?结果最后就是六卿内战,发展到最后,三家分晋。

从那以后我就知道,皇权/王权其实是受到很大限制的。如果皇族没有掌握权力的人,那么皇族根本就不是贵族的对手。比如说汉文帝决定继位,理由之一就是当时刘姓诸王皆在,那些汉高祖时代留下的权臣重将,不得不选择他来称帝。从这个角度说,吕后执政时代,只是封了自己几个兄弟做王,固然表明了她自己的野心,同时也说明她受到了很大限制。本质上就是因为受到了刘姓诸王的限制,同时也是为了对抗高祖时代的功臣集团。这与武则天时代,唐朝诸王力弱,被武则天杀得血流成河就形成了鲜明对比。当然,这与武则天时代,武则天利用废后之争首先打击了朝中功臣集团也有一定关系。没有自己的基本班底,一个人孤零零的,什么权力都是拿不住的。

秦始皇那个时候不肯分封,大约他在外为质有关系,以及庄襄王本身混得不好,所以他和贵公子们的关系一般,因此对自己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安排。到了秦二世,就不是简单的不蓄群公子的问题,而是可劲杀。秦国核心权力圈动荡不安,结果很容易就激发了旧六国贵族煽动遗民情绪爆发反秦起义。

先秦时代是世官时代,贵族就是官。此后雇佣来的官僚成了治理的主力,他们一样很强大。而皇权却因为猜忌皇族内战,而弱化了皇族。西汉接连爆发了几次内战。最后皇族问题确实解决了,汉武帝雄才大略,被迫建立内朝与外朝对抗。说的也是,一个人,怎么和整个官僚系统对抗?宋仁宗当年不是试过吗?官僚系统多会玩啊,直接将多得数不清的公文丢给宋仁宗,累得他中风。之后宋仁宗就投降了,让大臣们自己玩。宋仁宗因此号称“最会做官家的官家”。其实和汉武帝比起来简直笨得要死。都说司马迁做了中书令是被阉了,学者不是考证了么,这是假的。中书令虽然是中官,但是中官在当时并不是阉人。中书令是内朝首脑,丞相是外朝首脑,两人直接对抗。结果中书令直接被外朝称做是阉人。后来有个士人,叫做石显,原本名声还不错,结果做了中书令以后,也被说成是阉人。这仇大到什么程度了?东汉时代,皇权被迫要依靠外戚和宦官才能顶住外朝的压力。最后闹出两次黄巾大起义,很难说不是因为内外朝矛盾激化以后,以国家为战场的结果。

再以曹魏为例,魏文帝通过九品中正制,将皇权中最重要的人事权交给了门阀豪强,同时又极力打击皇族,这种玩法就是作死。魏明帝一度打算亲善诸王,结果在他重病期间,人们操作了一场拥立曹植的大戏,从此他也开始猜忌诸王。最后他一死,司马懿那些人就肆无忌惮地开始谋夺曹魏皇权了。

皇族权力的来源本身也会影响历史的走向。周朝建立时,受到了姜氏一族的极大影响。周王自己就是姜姓的儿子。齐吕申许由大姜。而这些恰恰是西周时代的重要诸侯国。许国在初封时代的中原腹地,齐国最初也在中原,后来改封到了山东。这样重要的腹心之地,封建的国家却都是姜姓的分支,这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结果在西周时代,周王室与西戎——或者说与申国——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周王室是中兴还是衰落。到了东周时代,以申国为代表的西戎被打得落花流水,周王室从此就彻底废了。楚国对周朝诸侯的做法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西周时代,楚国他们主要就是防守反击。虽然取得过逼死周昭王的战果,但是战场还是位于楚国周边的。东周时代楚国就积极多了,不断北进,形成了晋楚争霸的局面。

后来中国历史上皇权比较稳定的朝代,大多加强了皇权、限制了相权。比如唐玄宗号称圣明的开元时代,唐玄宗基本采取了四年换一个宰相的任期制,同时还采取了中书令和侍中两人一正一副的二元执政结构。后来李林甫十九年,就出了事。清朝以满蒙贵族联盟为皇权基础,控制文官政府。结果行政能力也很强。清朝可以说是采取了入侵者的姿态却实现了稳定统治。虽然统治过程严重削弱了中国的竞争力,但是清朝这个制度确实很有意思。

没有强大的皇权,也就没有办法控制官僚机构,没有办法控制相权。

现在所谓的民主国家,真正站得住的民主国家,其实也是用的皇权与相权相制约的办法。

比如说英国,情形就是,贵族院掌权,平民院负责选首相。跳出这个结构,简化来看,就是一群贵族一起开会,让管家来汇报工作。官家是哪里来的?是那些想当管家的平民子弟门客侍从自己竞争出来的。

彻底简化以后,这个制度,就是将原先单独一个人的个人君主制,转换成了集体君主制。

美国总说自己的制度很高大上。其实美国的制度是抄的英国。美国有参议院和众议院。其中参议院就是元老院,本质上就是英国的贵族院。众议院的众议员其实就是平民议员。众议员的任期很短,只有两年,每两年就会全部改选。参议员任期长达六年,每两年只改选三分之一。这就导致众议员每年不是正在准备选举,就是正在进行选举,或者是刚刚赢得选举。曾经有人举例,说给众议员安排一项工程,他压根没时间做完。也是,一项工程怎么干也得三四年。像国外整天喊工人福利,七八年也干不完一个工程,众议员根本就玩不了。任期少于四年,做不成大事。美国在向其他国家推行民主制的时候,从来不会花一点时间让他们建立一个稳定的参议员队伍,形成一个稳定的参议院。甚至于他们经常搞一些一院制的“美式民主”,这和美国自己的制度压根就不一样。所以那些搞美式民主的国家基本上都在出各种大乱子。比如说半殖民地半帝国的韩国,1948年,美国建立的韩国国会就是一院制,基本上每个韩国总统都是待宰的羔羊,区别就是宰到什么程度。相反日本就好很多。1889年日本自己建立的国会就是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这就看到区别了,美国人主导下给韩国建立的国家体制,是一院制的;日本自己建立的国家体制,却是两院制的。日本和韩国同样在美国的干涉下,韩国的总统就整天被韩国人自己抓走、撵走、弄死;日本的政治家就好很多,虽然也是经常被抓,但是谁都知道那是被美国人抓走的。菲律宾是一个更加有趣的例子。菲律宾议会在一院制和两院制中间来回演变,最后终于还是定了两院制。美国人整天喊民主,但是到给殖民地建国的时候,偏偏不按自己的制度来,连他们自己的制度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么?扯淡。所以,事实表明,美国人压根就没打算给别的国家建立美式民主。

皇权代表的其实是国家内部的主权,相权代表的其实是国家内部的治权。二者其实是东主和掌柜的关系。两院制对于主权有所加强,控制起治权来是较为有效的。不过其实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加强主权。比如新加坡的主权其实就控制在人民行动党手里。这个控制方法是,人民行动党在自己的党内建立了类似于贵族院和众议院的制度,用干部党员和普通党员二元区分的办法保持了党内稳定,由此保证了一个稳定的统治集团。这样,也实现了“君主集体化”。其实,社会主义国家经常实行的一党制,也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君主集体化”。就和贵族院、参议院一样,实现了个人君主制向集体君主制的转化。正是因为在制度上大家是一样的,双方没有代差,因此才有竞争的可能。

相比之下,封建时代那种只靠君主一个人、依靠血统、缺乏竞争的皇权,与庞大的、经过激烈竞争才形成的相权相比,实力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

这里说一段关于上古史的事情。历史上,楚国一直很积极地攻打宋国,并且最终成功地跑去宋国祭祀了自己的祖先。我怀疑尧舜禹传说里被舜帝流放的尧帝的儿子丹朱就是指的楚国。楚国有据可查的祖先就是在丹江口一带活动。而丹江口本身就和丹朱有关。同时,在神话传说里,舜帝是和自己的父亲闹翻了,然后才做了帝。甚至商朝传说舜帝就是不满父亲的政策,造了反,才上的位。对了,商朝自称是舜帝的后裔。舜帝的父亲是瞽叟,而另一个有关的信息是,古人观测太阳,大约是汉代发明了通过观察油盆里油的倒影来看太阳的方法,此前是看水里的倒影。但是水里的太阳倒影一样很强烈。再早是不是有直接看太阳的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知道一件事,就是直接观测太阳,视网膜会被紫外线永久灼伤,视力严重下降。我们知道,尧帝的重要功勋就是通过观测太阳运行制定了历法,那个时代有极大可能是采用直视的办法观测太阳的。这样看太阳,不瞎才怪。而舜的父亲就是瞽叟。这联系确实很诡异。再说楚国。楚国一直谋求回到中原。比如说在武王伐纣的时候,楚国自认为功劳很大。后来因为周朝对他们的态度不好,楚国又与周朝闹崩了。这里面的因素很奇怪,楚国对中原的渴望太强,超出了必要的限度。而周朝对他们的太坏,也超出了必要的限度。所以大概也许可能是,楚国确实是中原地区的原住民,因此渴求回归故里,而周朝不想让他们回去,影响自己的统治。值得一提的是,楚国的姓氏是“芈”,这个字的对字是“冉”,这两个字是上下颠倒的。在宋国地域附近,有一个地方叫做“楚丘”。这是楚人先祖所居的地方。而这个地方确实又是冉姓的聚居地。孔子的弟子冉有就是这附近的人。后来的秦相、楚人魏冉,其封地神奇的封在了远离秦国的定陶。问题是,定陶就在楚丘附近。魏冉还做过一件很奇葩的事情,他曾经将九鼎迁移到了他的封地。所有这些事情串来串去,给人的感觉就是楚人的祖先和商人的祖先大约是分道扬镳的一家人,而且一定是在宋国这块地方。宋国也是周朝封给商朝遗民的地方,理由也是这里是商人故地。这些事情串起来,尧舜的事情,大概就是宋地周围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商朝建立时代的事情。这样说起来,夏朝似乎就有点问题了。不过宋地周围确实有夏的地名,比如雷夏泽,有趣的是这个地方同时还叫龙泽。这些事情关联性太强,让人觉得中国流传的上古史是一个被多种材料混淆在一起的混合物。

关键词(Tags): #皇权#相权#官僚集团#政治集团通宝推:hwd99,决不倒戈,繁华事散,赵美成,老老狐狸,大山猫,
家园 晁错是否可以不死?

吴王反的是削地,所以杀不杀晁错根本不是重点。

景帝杀晁错,恐怕还是犯糊涂的成份多

家园 用“学”字有点标题党

单就帖中举例所用的例子而言,用“独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做标题更恰当。

中国的史书、经什么的,大都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教你如何混社会

儒家、史家最擅长的就是教人混社会、教人与人斗,所谓“先做人,后做事”、“人主者以官人为能、匹夫以自能为能”的思想,写满无数古书。

鲁迅说得比较偏激:翻开古书,满满的写的全是“吃人”!

个个都“学”如何混社会,把与人斗奉为最高学问,科技贬为奇淫杂技,全社会人都一门心思琢磨如何通过与人斗的方式当人主,到最后,终于把自己的文明混成了人类知识体系的圈外人,于是就有了百年耻辱。

家园 所以建文帝学乖了

景帝好象是受了晁的仇家袁盎蛊惑,袁后来也没落好下场

还是推恩令牛B,大国变小小国变无,那些王完全没法反抗:自己儿子也不一条心呀咋搞

家园 你说的封建皇权是周分封诸侯还是中央集权

你说的封建皇权是周分封诸侯还是中央集权?

先说几句秦始皇不肯分封,我们几千年对他都是负面评价,所以,应该正面看看,成了那么大的事业,影响至今,影响全球,而且完全可以说影响永远,这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不可以山寨西方心理学的神马童年经历,春秋战国五百年战乱,秦始皇瞧不起周分封可想而知,他自己不山寨周分封也很自然,再说了,瞧不起周分封的同样道理就是秦始皇蔑视五百年前前后后那些诸侯,他周分封就又很自然了,他不想在自己手里又出一群诸侯,简单地说就是避免重复春秋战国

要任何人做他们蔑视的事情都是有困难的,将别提秦始皇了,而且,这样看秦始皇,也就是他瞧不起分封还蔑视诸侯,所以他不复制周分封,也可以说这符合他的童年经历,对吧?

老祖宗早就总结出来了,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看得到其实是我们自己

总之,用心理科学方法分析秦始皇毫无意义,因为只有一个样本,如果有一万个秦始皇,用心理科学方法分析也只能是一个概率,不可能个个都对

好了,言归正传,你这是标准的科学思维方式或科学逻辑推理,说好听的叫“形而上学”,其实就是证据证明法,只要找一些证据支持结论,结论就是正确的,科学都是这么玩儿的,比如牛顿就有很多支持光是粒子的结论的证据,所以,不可以不看对象是不是适合科学思维方式或科学逻辑推理就如法炮制

因为,科学思维只适合非黑即白的问题,就是如果“外强中干”和“坚如磐石”只可以成立一个,要么“外强中干”,要么“坚如磐石”,非此即彼,那么就是只要找几个“外强中干”的证据就可以了

只是人的事情比较复杂,人的事情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强则弱,弱则强,自然也有水滴石穿,“外强中干”同时也可以是“外干中强”,“外强中干”和“坚如磐石”的封建皇权都有,不是只有一种,所以,有很多失败的封建皇权不等于封建皇权“外强中干”,因为,也有很多成功的封建皇权,包括孤儿寡母的成功的封建皇权,也包括孤儿的成功的封建皇权,都没有寡母的帮助,所以,用科学的行为方式也可以证明封建皇权一直都是坚如磐石,特别是你找的证据也是封建皇权坚如磐石的证据

比如,以你的第一个例子,小宗逆袭的目的就是要自己外强中干吗?

当然不是,而是恰恰相反,正是小宗看到了封建皇权坚如磐石,所以才冒生命危险逆袭,一旦成功就坚如磐石

最后,就是要有时间概念,如果不算周分封,两千多年封建皇权,统计一下,封建皇权坚如磐石的时间未必比外强中干的时间短,不然也不会有那么些能人要玩儿,对吧?

要不,你整体的统计一下吧,两千年,看看“外强中干”和“坚如磐石”各占多少比例

其实呢,自然的事情也不都是非黑即白的,因为,按照科学思维或科学逻辑推理,光就是粒子,别跟我说牛顿不懂或科学逻辑推理

家园 你要扯这么远的话,八百年传承的楚熊氏是周王的老师

周王在推翻商朝后封赏,楚熊氏作为帝师,就被封个荣誉子爵,封地本来就是他的。 没有撕破脸造反,可见周王要么没把这老师放在眼里, 要么楚熊氏在周武革命中根本没出多少力。

家园 你说了个好大的工程,我只能约略说几句

之所以说封建皇权,是因为近代化以后的国家即便有皇帝也已经不是纯粹的封建的了。

而且其实我后来又将讨论的范围扩大了一点,从狭义的皇权,扩展到以皇权为代表的国家内部的主权,将狭义的相权,扩展到以相权为代表的国家内部的治权。将他们分为“东家”和“掌柜”的关系,也就是国家的主人和国家的仆人两个类别。

狭义的、外强中干的皇权,这个问题你要我统计一下。这个话题很大,我不能全都统计了。不过我可以简单谈一谈两个例子。

狭义的、外强中干的皇权,简单概括就是“主弱臣强”。

主弱臣强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简单举例的话,我可以举两汉这两个例子。

西汉。

西汉的历史我还算熟悉,汉高祖、汉惠帝、吕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孺子婴,大体上就这么多皇帝。我们挨个简单讲一下情况。

汉高祖时代是一个很特殊很罕见的时代,汉高祖以一种除了项羽谁都不怕的姿态完虐当时。但是,在楚汉之争的时候,汉高祖本来也是不打算重新恢复六国的。这种情形一直发展到韩信请立为假齐王才告终结。当时刘邦勃然大怒。可以想见韩信的举动对刘邦造成了多大的刺激。而刘邦迫于形势选择了承认韩信的地位。到楚汉决战的时候,是刘邦许诺封赠各国,诸侯之兵才会师攻楚。所以刘邦与诸侯之间,刘邦固然独强,却也要在巨大的威胁面前忍气吞声。后来刘邦强大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是他诈取韩信,废楚王、封为淮阴侯。韩信这个入手点很关键。因为楚汉之争的时候,韩信麾下大将也是刘邦的人,所以刘邦算是韩信的恩主。自家人闹腾,总算好说。而且楚国广大,难以攻取。取得韩信之后,刘邦就不得不面对诸王的反叛。当然了,刘邦很厉害,打败了所有人。那么刘邦凭什么打败所有人呢?因为害怕镇压不了天下,被迫定都关中,凭此而打败了所有人。打败所有人之后,刘邦又封建子弟,并胁迫群臣,发誓非刘姓不得封王。

刘邦是一个强势的君王。

汉惠帝是一个强势的君王吗?他不满曹参的政策,安排曹参的儿子去问询,结果曹参痛打了儿子,最后说了一通诸如“皇帝陛下你不行”的话,扔给了汉惠帝一个“萧规曹随”的成语。我想,汉惠帝是不会因此觉得容颜焕发、光彩照人的。

刘盈是一个弱势君主。

请注意,刘盈是中国统一以来第二个第二代君王。

值得一提的是,刘盈实际上绝嗣了。原本我以为刘盈绝嗣是因为他没有儿子,但是为了谨慎起见,我搜了一下他的子嗣情况,才发现:哦,原来刘盈有六个儿子。除了一个儿子是吕后时代杀的,群臣以刘盈诸子皆非亲生为由,在吕后死后,杀光了刘盈所有的儿子——包括吕后称制时代被立为皇帝的刘盈之子刘弘。这样,大约我们可以说,吕后的孙子都死了。

刘盈肯定属于主弱臣强的类型。而且我同时也很可怜吕后。她辛辛苦苦很多年,不但没有保住自己的儿子,也没保住自己的孙子,甚至还搭上了自己的兄弟。尽管有人说吕后封几个兄弟为王有问题,可是看到刘盈五个儿子都被朝臣所杀,我觉得吕后即便有问题,也不过就是策略问题。

下一个就是汉文帝了。

汉文帝入朝之前,是很恐惧的。一开始我并不理解其中的恐惧,只是觉得政治家果然都是非常谨慎的人。刚刚查到汉惠帝绝嗣的原因之后,我知道汉文帝恐惧的很有道理(处死他们是在汉文帝入住未央宫的当夜。“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于邸。”多说一句,当我看到“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乃遣朱虚侯谓曰:‘急入宫卫帝。’”以及最后杀少帝的事以后,我觉得华国锋应该好好读一读《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

是他身边的大臣说,朝臣让你进京,的确是打算拥立你,原因一是刘姓诸王很强(积极参与铲除诸吕的齐王带领大军准备入关),二是代王年龄最长。然后汉文帝提出了两个条件,一个是以自己从代国带来的大臣为卫尉,一个是以自己从代国带来的大臣为郎中令,由此,掌握了长安城和宫殿的警卫。

这样的汉文帝,我想并不是主强臣弱的。

后来汉文帝很信重贾谊,但却不能重用,竟然让贾谊去做长沙王太傅。长沙王大概是当时最小最弱的一个王了。而那个时候,是汉文帝在位的第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汉初采取“无为而治”的方略治国,简单说就是国家尽量不生事。我觉得大约是因为皇帝真的没办法做事,干脆大家都不要做事,以拖待变。汉文帝也确实很能忍。比如贾谊劝他削藩,他居然一直等了八九年,贾谊都死了四年了,才抓住机会将最强大的齐国分了。

有人分析了汉初功臣的经历,发现汉初功臣按照资历有相当一部分都做了高官,乃至于丞相。功臣集团的日子过得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其实贾谊也是功臣集团的门生。算起来,贾谊是张苍的门生,张苍又是荀子的门下,贾谊身上是寄托着很重要的传承的。可惜死得很早。

李广是得到汉文帝赏识的人。汉文帝是这样说的:““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汉文帝算不算强势的君王呢?我看够呛。

汉景帝这个人比较特别。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将吴王太子打死了。娶了个皇后,还是二婚。最特别的是,他好像还不知道。平定七国之乱是汉景帝的大手笔。在这个大手笔中,汉景帝杀了自己的老师晁错。河友说了,刘启对于这件事,竟然只是“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当然,汉景帝不算弱势君主,他还是很强的。

汉武帝是很厉害的。汉武帝初年就不说了,他还小。汉武帝是一个很强大的君王。汉武帝有一个很特殊的特点,就是他其实也类似于一个开创之君。汉朝初年一直到汉武帝初年,都是采取的黄老学说治国。但是汉武帝时代竭力改弦更张,以儒家治国。董仲舒提出在察举考试的时候用儒学为考试内容以后,彻底奠定了儒家的优势地位。

汉武帝是一个强势君主。

汉昭帝强不强呢?这个事要问霍光。

汉废帝刘贺……好吧,这个不算。

汉宣帝呢?在霍光死之前,不要提这件事情。在霍光死后,汉宣帝发动政变,诛杀霍光一族。汉宣帝说出了“汉家自有法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句话,我认为是算得上强势君王的。

汉元帝也不算弱。比如说他竭尽全力要求大臣在奏事的时候一定要引经据典。效果很好。后来陈汤击斩匈奴单于的时候,汉元帝的儒学名臣们要求严厉盘查凯旋之师。好在凯旋之师的统帅是个能说会道的,给他们扣了一顶为匈奴报仇的大帽子,才算了结此事。我还知道,汉元帝的大臣们很会兼并。那些攻击凯旋之师的家伙们后来都被发现是贪赃枉法的坏蛋。

我不能确定汉元帝算不算外强中干,不过我觉得汉元帝这个人很幼稚。在一群玩心机上来的人中间,他不被玩死就是好的了。

汉成帝是不强势的。我知道一件事。汉成帝想要抑制兼并。最后的办法是让他的老师率先垂范。于是汉成帝的帝师就带头退出了成千上万的土地。这种行为吧,怎么说呢,打个比方,就相当于国家主席想治理贪污,就让自己的智囊退了几个亿赃款做示范,效果自然很糟糕。

汉哀帝就算了,这哥们被人忽悠的要改姓。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地图头戈尔巴乔夫了。

汉平帝,这个皇帝我不太熟悉。刚才查了一下,原来汉哀帝那个时候王莽已经权力大得不得了,在汉哀帝死后不愿意立大皇帝,就选了9岁的汉平帝。5年后,14岁的汉元帝就死了。然后就是更小的孺子婴。再然后就是王莽篡位了。

所以,去掉像汉文帝、汉昭帝这样容易被人攻击的例子,那么外强中干的皇帝大概有汉惠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三个。汉文帝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我要说他是外强中干,恐怕会招惹很多口水。汉昭帝素称聪慧,虽然皇后是霍家的,政变中也是霍光占优,但是人家名声好,我就当他不是吧。至于汉废帝、汉平帝,外强都不存在,就不说中干了。孺子婴就不说了。

去掉孺子婴汉废帝之类皇帝,西汉一共有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11个坐得比较稳的皇帝,其中比较强的皇帝,不过就是高景武宣4人。

西汉是一个很强大的王朝。西汉王朝从汉高祖算起,一直到汉元帝以前,七代君主都可以说得上是明君,但是仍然有很多属于弱势君主。

这是西汉。

东汉其实我不大想讲,因为我不熟。为什么不熟呢?一是因为小皇帝太多了,二是因为昏君太多了。开国的光武、明帝、章帝、和帝四代之后,就进入到小皇帝时代。中间只有顺帝、桓帝、灵帝、献帝在位时间较长。汉献帝我还算不算呢?一共11个皇帝。说起来,东汉前期4个皇帝还能够掌握政权,后期的汉顺帝、汉桓帝、汉灵帝,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昏君。汉献帝就不说了。

所以,皇帝这个职业,看起来风光得很,但是这份风光除了风光大葬是真的,其实很难做。

西汉和东汉是比较简单的两个例子,简单说起来,就要花几个钟头的时候。所以暂时来说,是不能滴水不漏面面俱到的将古今中外的皇权做一个大统计了。

人的感觉实际上是比较模糊的统计学现象的反映,有了感觉然后再具体找几个小例子做下验证分析,大体上谬误是不多的。

关键词(Tags): #皇权#相权#官僚集团#政治集团通宝推:mezhan,
家园 小皇帝太多了和昏君太多恰恰证明皇权强大嘛

因为,小皇帝和昏君靠的只是皇权强大,没有任何个人能力,有人辅佐也是因为皇权强大,否则为什么不取而代之

人的感觉实际上是比较模糊的统计学现象的反映,有了感觉然后再具体找几个小例子做下验证分析,大体上谬误是不多的。

你可能没意识到你说的是数数

还有时间长度,一个小皇持续几十年不能跟一个几年就垮了的皇帝相提并论都算一个

家园 怎么是外强中干的东西?

制度设计上是一步步向皇权集中的方向走的。但是不管什么权,都是人操作的,与操作者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一般开国雄主能力强,就能压住臣子,一旦皇帝本领不济,臣子本事非凡,就可能架空皇帝,甚至挟天子。但是整个制度上,皇帝总是占优势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