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54:068护航航母 -- 本嘉明

共:💬42 🌺1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家园 为什么要半潜?

为什么要半潜?让潜艇拖曳一个进出气管不是更好吗?长度自动可调。

进来先水气分离,进储气罐再供给发动机。 带根电缆连表面波浪都可以主动降到最小。

家园 非常好奇为什么液压弹射速度上不去

感觉和蒸汽相比,没什么不可克服的技术难度

家园 未来如果开建部署

预计是打造一款2万吨级别的升级版的朱姆沃尔特级隐身战舰。

这些年中国海军跨越发展,在预计的将来打造出四,五艘航母舰队并不意外,可惜面对美国十多艘核动力航母舰队任然毫无胜算。

为了获胜中国航母舰队必须开外挂加持。这就有了火箭军的东风21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存在。但也出现了新问题,急需解决两军种之间的配合问题,和电磁环境下两军联系中断的备份问题。步战时讲究步炮配合,一担协调不好,配合不默契会损失惨重。同样如果中国航母舰队和东风反舰导弹配合不默契,整只航母舰队就会全军覆没荡然无存。为了避免如此严重的灾难,一边需要增加两军的配合默契程度,一边要打造一只备份力量。而这只备份力量尾随在航母舰队后面,相对安全的位置,随时给于中国航母舰队充足的火力支援。

如果开建部署,中国航母舰队中加入两,三艘两万吨级的半潜舰。在开往战区时一同出发,到达战位时。这两,三艘半潜舰隐身在航母舰队身后,组成隐身舰队,其防空和反潜由中国航母舰队支援。当中美航母舰队开战时,中国航母舰队除了和美国核动力航母舰队对持,还扮演侦查传送数据的任务,为身后的火箭军,隐身舰队提供攻击目标。

这个担当火力支援的隐身舰队 ,需要有潜艇的隐蔽性,需要有武库舰那样的庞大载弹量,最重要的是经济可行。之所以不直接部署潜艇,一是隐身舰队不需要下潜几百米的深度,有一定的隐身性就足够了。二是潜艇无法提供武库舰级别足够饱和轰炸的载弹量。三是经济性,建造半潜舰相对于建造潜艇成本低廉,半潜舰充当的作用实际就是款能下潜的满载打击火力的货船。

半潜舰这个概念并不存在与世界海军中,是款全新的武器平台。其实在中国海军的历程上有他的鼻祖。台海危机时,为了弥补火力不足的问题,曾经仓促搜集货船在甲板上安装陆军使用的火箭炮作为火力支援舰。现在看是那么的可笑,但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也是实用而无奈的选择。

通宝推:ton,
家园 瞎猜一下

第一是摩擦,第二是泄露。。。蒸汽可以有少许泄露,液压油可不行~

家园 泄露确实有道理

但感觉活塞摩擦似乎没啥区别。。。

家园 再猜的话。。。

高速摩擦情况下,还是开放式的,油润滑的各种要求应该比较高,还有一系列的换油清洗的事情要做;气缸的话,是不是可以利用高压蒸汽,在活塞/气缸表面形成一个空气垫,减少摩擦?而且对表面的清洁度要求也可以降低一些?

我从来没见过高速的开放式的活塞杆。应该跟这个表面的清洁和精度要求有关。

家园 液体低压会气化

液体运动速度快,根据伯努利原理就造成了低压环境,所以液压弹射器速度快了液压油会沸腾,严重影响效率。。。

家园 非常感谢解惑!
家园 有道理,工程实现上的确不同。

不过层主给了基础物理角度的解释,更直截了当

家园 半潜舰的用法

我构思的半潜船是1000吨级的坦克登陆舰。

点看全图

这个登陆舰有一个4米宽,70米长的开放式底舱,动力系统为柴油机。在半潜状态,下沉最深时,上甲板离水面12米,靠多根通气管给柴油机提供氧气,柴油机可以全功率开动。共有舰员20多人。

在水面航行状态时,底舱同普通的登陆艇一样,可以搭载卡车,坦克,各种汽车,汽油桶,弹药箱等等。上甲板可以停放直升机,无人机。

在潜航状态时,由于底舱是开放的,所以完全浸水,此时底舱只能搭载可以潜水的装备,比如微型潜艇等。但标准配置的,是63B“半无人突击车”。

63B“半无人突击车”是在63A两栖坦克的基础上,改装而来。它有一门122毫米车载加榴炮,全自动装填,擅长抵近平射,射击由遥控组在对岸遥控。遥控组可以完全遥控整部战车,但这部车还是设有驾驶兵舱室,供一名驾驶兵手控车辆的行驶,以及掌握一挺14.5毫米机枪,所以叫“半无人”。

登陆作战时,登陆舰载有6辆63B,各车战驾驶室无人,在底舱拴紧。登陆舰潜水前进,此时只有数根通气桅杆和观察桅杆露出水面。

点看全图

由于高速行驶时,桅杆会带起航迹,因此在白昼登陆攻击时,隐身是办不到的,但大批半潜登陆舰蜂拥而来,敌人怎么打?反舰导弹没用,只有靠战斗机俯冲用普通炸弹攻击,但战斗机一出动,就是J-20的靶子。

等登陆舰到了防守方岸基火炮群的射程之内,重型榴弹炮倒是可以用高抛弹道进行攻击,但没有空中校射的话,无法瞄准(因为从沙滩上水平线看过去,什么船体也看不见);即便瞄准了,炮弹打到水面就会爆炸,离登陆舰的上甲板还隔着12米的水体,除非你直接命中桅杆群。岸射鱼雷也行吧,你小子从美国爹那里买得起几颗?

随着临近岸线,水深越来越浅,半潜登陆舰渐渐出水,底舱里的积水下泄,此时留在登陆舰内舱里的驾驶兵和舰员出来,解开缆索,驾驶兵跃入驾驶舱,把063B鱼贯开入水中,自行登陆。登陆舰就地掉头,回去深水,一面跑一面下潜。

半潜登陆舰也可以驮运大批“龟船”,就是有个防护罩的快艇,每艇一个班。防护罩可以有效阻挡弹片杀伤。

点看全图

这样泅渡,兼顾了几个方面。首先,登陆舰暴露在敌岸炮火力下的时间,已经达到最短,有效保护了自身。其次,半潜登陆舰马力大,速度比063A或063B自身泅渡要快,缩短了两栖战车在水面的时间,运送量也大,各舰可以保持稀疏队形,还不惧风浪。第三,更大型的其他登陆舰不必停留在危险海域,海峡不宽,半潜登陆舰可以自行从福建岸线出发。第四,海军陆战队里培训大批一线指战员,学会驾驶063B,考核通过的发个证,临战时凡有证的都发一个USB电子密钥。063B爬上岸后,如果驾驶舱里没有驾驶兵,或者驾驶兵受伤无法作战,已经趴在海滩上的大兵瑞恩们,谁都可以凭密钥打开驾驶舱门,爬进去插上USB,一面驾驶一面接受遥控指令。他不管开炮,只管开车和开机枪,现在物质条件好了,民间会开个载重卡车的熊孩子也多,那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术,但他又是在战场实境,感知真切及时,没有遥控组的“指令时滞”。他可以根据危险随机应变,或主动开到步兵最需要炮火支援的阵位,反过来指挥遥控组向优先目标射击。

一旦打开突破口后,这些已经上岸的063B,应用“无人机蜂群”软件,各车的电脑自行联络/呼叫/编队。驾驶兵们虽然本来互不认识,只要按车载电脑的指示,自动编成队列,领取序列号(就是临时的马甲),组建为完整的营连规模,推举一个军衔最高(或队列位置最恰当)的驾驶兵当头儿吹吹哨,整整齐齐浩浩荡荡,就往内陆狂奔而去了。

这样一来,攻击方只要使劲往对岸扔063A,063B,扔上去一台是一台,反正不会闲着,“滴滴打车系统”的军用版。

打完登陆大战,这些半潜登陆舰就无用武之地了吗?非也非也,用处还大着呢,比如给直升机/垂直起降战斗机当海上中继补给兵站:

点看全图

驮运小潜艇和022导弹艇:

点看全图

岛礁补给,等等------悄悄地来悄悄地干活,谁都看不见。

通宝推:mezhan,
家园 茗谈154-2:026

(一)

再说说那个“半潜武库舰”。我个人认为这个方向是错的。

把Flo-Flo船用于作战,我在“钟山舰”那篇里就说过。但开发“半潜武库舰”,我认为技术上可行,但不值得。

首先,美国在30年前提出“武库舰”概念,但是就是在冷战结束前夕(里根军备高潮)和冷战刚结束时(美国没有对手,一身轻松,有劲没处使),那么有利的时期,都没有造出一艘,更别说现在走削军费的背字儿了,这是为什么?

不是当年没有钱。冷战刚结束那会儿,F-22也好,DD-21(就是陆攻武库舰)也好,那个研发状态,完全是“在钱池子里游泳”,只要能解决技术难题,钱?要多少有多少。1994年立项的DD-21(面向21世纪的陆攻驱逐舰),设计为1.6万吨,2门远程舰炮,128坑,一次出海可携带500枚巡航导弹(跟055神似吧?)。

点看全图

到2001年11月,项目取消。没钱了?不是,让位给DDG-1000了。DD-21的技术储备,声称将用于未来的防空巡洋舰CG-21,后来CG-21又演变为CG-X,半死不活了。那么失败的原因呢?

第一,DD-21的功能,“潜水武库舰”(就是改装了巡航导弹的俄亥俄级战略潜艇)完全可以替代。俄亥俄级是现成的,冷战结束了,不改也得裁,那就变废为宝呗。核潜艇的运营费用贵,但造新的水面舰不是更贵吗?

第二,军舰,尤其是水面舰,它的坑数,我认为是有个度的,过了就是恐怖,就是变态。武库舰是个薄皮大馅儿的汤包,问题是那馅儿全是炸货(导弹战斗部和推进剂),所以这个舰,如果坑填满了的话,绝对是人肉炸弹。美国人就特别怕它被击中后殉爆。

点看全图

第三,对西方国家来说,导弹是很贵的。今天美国的很多驱逐舰,平时都不填满坑,省钱嘛。那70个坑都填不满,你弄100多坑,玩谁的感情啊?DD-21既大又贵,造了这个,导弹更买不起了,是吧?

第四,一条有500枚备弹(甚至是500个坑)的武库舰,无疑是敌方最喜爱的目标,断你一指,你的500枚巡航导弹就沉底了,多好?

所以,很简单,055的坑数,事实上已经到了今天水面Warship的极限了(航母不算),比055坑还要多,巡航导弹还要多,这样的“巡洋舰”已经是过头了。而半潜武库舰,就更过分了。

因为水面舰的舰体,只有一小部分在水里,行驶起来的水阻力还算小;而同样吨位的半潜舰,一旦潜下去,绝大部分舰体都浸泡在水里,水阻力大,对动力系统的要求也大,运营费用也高,出事故后的危险也大。

点看全图

“2万吨潜水武库舰”这个东西,我觉得造个试验舰,都是多余,浪费民力而已。因为你要潜水,那个水柜已经很占吨位,又要多带油料(水阻大了油耗就大),这两样扣掉,用于作战的吨位,跟055已经差不多了,能比055增加多少战斗力呢?跟055/052们比,单舰的造价呢?费效比呢?

(二)

那么,半潜舰可以怎么用呢?我的建议是:吨位较小,船速较快,功能简单。

点看全图

我们这里设想的“026无人水上飞机母舰”,排水量1500吨左右,像“百舸舰”那样,有个宽大的后甲板(60米 X 25米),后甲板上安装了两条液压弹射轨架。两条弹射轨架之间是一台吊车,吊车的底座是可移动的,可以在滑轨上前后移动,要弹射飞机时,吊车就移到舰舯部(贴在舰桥背后),不影响飞机滑行。下潜时,吊车和滑轨都容许泡在水里。

根据二战中的经验,液压弹射器能够弹射5吨左右的飞机。所以026配置的,就是5吨级别的有人/无人机。026主力配置的,是无人水上飞机“蛟龙-50”。

点看全图

最近刚刚曝光的“CH-11海面地效应飞行器”,属于喷气推进,能携带约一吨的载荷,巡航高度仅仅1到6米(地效应飞行):

点看全图

地效应(水面)飞行器,我们之前也介绍过,由于它太贴近水面,其缺点是速度不敢太快(万一操作不慎就会扎进水里),也非常容易受水面/水下敌方火力攻击,甚至是小艇上的ak-47或者感应型水雷就够得着。而且这种飞行器不能回收,是一次性使用。

蛟龙-50使用活塞发动机组,虽然在平飞速度上,比CH-11略低,但其他方面都胜出:

首先,蛟龙-50的机身基本是空的,就是一个大弹舱,可以内挂一枚533毫米重型鱼雷(1.7吨左右)。中国海军还有大量较老式的鱼雷库存,都可以用在这里。

其次,蛟龙-50虽然没有起落架,但有浮筒,可以在海上自主降落,等待母舰回收。

第三,蛟龙-50是正经的飞机,升限比地效应的飞行器要高得多,执行某些任务时可以高飞躲避地面的搜索和打击火力。

一艘026可以携带4架“蛟龙-50”,一个波次可以弹射2架(液压弹射器弹射一次后,回复到待命状态,比蒸汽弹射要慢,所以每个波次里需要2个弹射架同时使用)。

“蛟龙-50”相当于二战时期的水上鱼雷攻击机,其作战性能在今天并不起眼。但由于是无人机不怕损失,个头小雷达反射信号弱,活塞发动机的红外信号也小,因此如果集群攻击,除了航母编队外,其他驱护舰组成的小编队(2-3舰)还真挡不住。2017年6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成功完成了119架固定翼无人机的集群飞行试验,刷新了此前2016年珠海航展披露的67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试验记录。119架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密集弹射起飞、空中集结、多目标分组、编队合围、集群行动。“集群智能”作为今天的一种颠覆性技术,一直被各国视作“无人系统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未来智能无人系统的突破口。大规模、低成本、多功能的无人机集群通过空中组网、自主控制、群智决策,可以应用于多种探测感知、应急通信等任务。

在微型无人飞行器领域,随着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微纳电子、先进平台、增材制造五大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无人集群将呈现“系统智能化、网络极大化、节点极小化、平台多样化、成本低廉化”五大特点。如果我们把这个做法“放大”,应用于“察打一体无人机领域”,那就是蛟龙-50这样的“大型攻击性节点平台”,其应用也不仅仅是探测/通信组网,而是“蜂群攻击”。

026具备一定的隐身性能,1500吨的舰体,雷达反射信号类似于300吨的渔船。如果4艘026混杂在渔船群里,静悄悄前出到预定战位,一次弹射8架“蛟龙-50”,分进合击,同时攻击敌一艘关键战舰(比如某编队里的指挥护卫舰,或编队里的补给舰),那么敌整个编队一起出力防守,都未必守得住。由于“蛟龙-50”可以在敌方较小舰艇(比如护卫舰)的防空火力圈以外就投掷带滑翔增程能力的鱼雷,自己比较安全,投弹后立刻返回再装弹,就能展开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依次“点名”各艘敌舰。

未来的一切战争都是空战和天战,世界上玩不起“大甲板空军”的小国海军还是占了多数,这些国家的海军小编队一旦离开本国岸基战斗机的保护圈,就可能变成026的菜。而026的造价不满5000万美元,蛟龙-50的造价不足500万美元,“智能化无人集群”无疑会成为“改变海战游戏规则”的颠覆力量,以集群替代机动,以数量提升能力,以成本创造优势(单架低成本反馈出大机群),把可怜又昂贵的阿利伯克们摆到不尴不尬的位置。至于朱姆沃特,基本上是抵挡不了这种群殴的,可以无视了。

通宝推:mezhan,
家园 汽弹研究经费据说只有2个亿

哪有100个亿那么多啊。虽然这是很多年前的数字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