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网络经济的角度看中国国内的共享单车 -- 铁手

共:💬42 🌺17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从网络经济的角度看中国国内的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基本方式就是共享单车公司在很多地方提供单车(自行车),用户可以随时在几乎任何地方使用单车,到达目的地后,就地停放单车。

在美国,共享单车的概念并不常见,主要还是汽车搭客的业务。在这篇小文里,主要谈论中国国内的共享单车的业务和现象。在美国,旅游点的单车需求虽然有,但主要方式还是出租。在中国,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和数量,以及现在由于汽车拥有量导致的交通阻塞,对于单车,不单单是旅游用途需求量,日常通行的需求量也很大。对于国内单车共享的经营模式,持怀疑态度的人也很多。前些日子我也参与了 共享单车为什么不会成功 这个话题。

对于中国国内的单车共享模式,以前我在美国的一些颇有影响力的杂志上也看到过一些介绍,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其中所附的一些照片,显示大量废弃单车堆积如山。在上面那个话题链接里,对这个经营模式的怀疑,也基本上集中在单车的损耗上,不仅是自然损耗,也有人为损耗,包括贪便宜顺走单车的情况。我当时的想法,注意力也是集中在单车的损耗,认为时代不同了,单车的人为损耗,比如顺走的情况不会太严重。本质上还是认为单车的损耗是个不利因素。

最近想的多一些,突然觉得,单车损耗真的是坏事么?白送,鼓励人拿,行不行?

先看看美国股市上一些上市公司的市值。

美国通用电器:2340亿

美国吉利: 880亿

美国通用汽车:510亿

facebook 脸书 4420亿

google 谷歌 6630亿

amzon 亚马逊 4750亿

以脸书为例和单车共享的经营模式比较一下。

facebook 有很多用户,而这些用户基本上都是免费使用。单车共享,用户还要付费。如果以脸书为参照,不要说收费,就算是完全免费让用户使用,也不是问题。

facebook 需要大量的服务器,而这些服务器需要很多的电费,也需要大量的带宽费用。单车共享的单车,就好比脸书的服务器。损耗的单车,就好比服务器用的电。只不过堆积如山的废弃单车比看不到的电费更具有冲击力。网上看到的一个说法,脸书的一个新的数据中心消耗电费一年大概3千1百万美元。如果以脸书为参照,一年损耗价值3千万美元的单车,应该也不是一个大问题。以100美元一辆单车来算,可以损耗30万辆,应该比大部分照片显示的堆积如山更堆积如山。

facebook 有很多app免费供人下载,就是希望大家用它的功能。同样道理,其实单车共享也可以完全鼓励用户免费使用,有人顺走不是,参照脸书,这种行为完全可以默默鼓励。只要用户喜欢用它的单车就好。

所以,这么一想,原来觉得让人担忧的单车损耗问题,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甚至,是个非常大的推动力。

从单个公司的角度来说,是总体收益 - 总体成本。在某些地方的损失,其实是投资,在另外的地方获得回报。这些损耗的东西,对单个公司而言,的确无论怎么说,都是损失。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其实是收益。

电费对脸书来说,是个经营成本,但是对电力公司来说,就是利润。损耗的单车,对单车共享公司来说,是个成本,但是对制造单车的企业来说,就是利润。对回收公司而言,也是利润。

为什么美国经济以消费经济为主?简单的说,就是有了消费,钱就能流通。钱的流通越快,大家就觉得越富有,GDP也就越高。

比如我有500块钱,在甲那里消费,然后甲在乙那里消费,然后乙又在我这里消费,500块钱又回到我这里。钱转了一圈,大家手头的钱没有变化,但是都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流转的越快,单位时间内每个人获得的东西越多。

所以,单车的损耗,对单个单车共享公司来说,看上去是亏了,但是单车更新快了,每个在用的单车可能就更新,款式更好,用户就更喜欢用它的服务。大家去饭馆,一般都是喜欢餐桌新一些,地面干净一些,厕所干净一些。如果一家餐馆舍不得更新,桌子椅子用久了继续用,地面地毯脏了继续用,回头客恐怕会少。如果它能够在旧到一点程度就换,整个环境让人感觉好,回头客恐怕也多一些。也就是说,同样是一笔钱砸下去,是损耗还是投资,也要换角度看才行。

脸书的投入很大,现在看来,广告收益也不错,总体来说,还是赚多于亏。同样是用户量巨多,也不是每个网络公司都能够象脸书一样。比如twitter,推特,用户数量也很多,但是日子不好过。一来可能是经营本身的问题,二来可能是所提供的用户功能,导致广告功能不容易实现。

同样道理,虽然前面拿单车共享和脸书做对比,单车共享要实现收益,恐怕还要化心思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收益。数据是王,用户数据是大王。这点肯定是主要方向。具体怎么实现,就看各个单车共享公司的造化了。如果是广告角度,寄希望在中国国内广告收益,难度可能比较大。从西西河的经验来说,同样的访问用户数量,国内所得收益是美国所得收益的零头。主要还是国内广告价格太低。

留此帖,看看几年后发展状况。

关键词(Tags): #单车共享#共享单车#网络经济#消费经济#损耗收益通宝推:wage,nettman,希宝,mezhan,莫飞,蓝鸟,雨辰老人,
家园 铁老大的发帖限制居然对自己也不例外,花之
家园 共享单车

我在成都,现在共享单车都快成灾了,多得很,感觉一个车平均一天应该能租出去3次以上,共享单车公司单是靠租车也一定赚钱

关键词(Tags): #共享单车
家园 你可以逆推一下,全国各大城市每天平均使用率超过百万人次

公共交通工具除了卖押金,还能卖什么。大头当然就是用户本身,比如交话费送共享里程;本店为共享停站点,九折消费;网游共享促销,你的里程就是经验值,速到VR站点刷3X经验。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说几个之前看到的数据

OFO一辆单车成本300元,预期寿命在1.5~2年间。

假设一年内单车被骑行200天,每天约3次骑行次数,收费约1.5元。于是,一年内,成本被回收了。剩余的寿命期内纯赚。

---------------------

小蓝单车成本约1000;摩拜据说1000多(这两有电子锁,GPS等)。

同时后面摩拜增加了太阳能充电系统,成本还会增加。这两类车的预期寿命也是2年。

按照OFO那种计算标准,他们这种成本就是亏损了。

---------------------

目前已知的单车其他收入来源,如APP界面广告,与商家的促销活动等,尚不成气候。未来如何看发展,目前应该算是聊胜于无吧。

---------------------

OFO因为成本原因,同时没有GPS等,它的模式就是拼命的铺车。如果你在大街上一眼就能看到它,那还用GPS干什么?所造成的问题就是单车成堆,乱停乱放,各种不爱惜等,所以网上看到被堆成小山的单车,往往就是小黄车居多。

但一定要说市场竞争就是属于摩拜那种有完善(相对而言)管理、后续维护规划的公司,倒也未必。当年中国货横扫全球,靠的貌似也不是质量,先拿下价格,挤死对手再谈升级。

-------------------

监管尚未出手。滴滴打车现在已经成了恶企的代名词,网络上各种讨伐,迟早有天会发酵。打车价格的上升带来的收益很大部分被税收抵消了(国家税改全面实施,影响太大了,一言难尽),打车量急剧下降,司机数量急剧减少,盈利还遥遥无期,滴滴也开始讲大数据的故事。感觉现在大家把大数据看得太神了,就像上世纪末大家提起生物技术一样,这些出行数据能怎样变现呢?

现在环卫局已经对共享单车泛滥成灾深恶痛绝了,政府迟早介入要求制定共享单车企业标准,对其管理运营、维护提出要求,单车成本增加是必然的。当你2公里路程骑行费用要求2元甚至更多的时候,你选择公交的可能性会大增。一样的会导致目前看起来很美的每日骑行总量剧减。

家园 非智能的哑终端单车损耗快

膜拜和ofo一个是哑终端一个是智能终端,得分别讨论。

家园 只要活跃的app就能从广告挣钱

一个1百万DAU的app,开屏广告的价格就是一天几十万。这个价格是随着DAU增加急剧增加的。

现在ofo号称每天订单量1000万~2000万,DAU早就是百万甚至千万级的了。基本上就是日进斗金。

所以根本不必替共享单车担心挣钱的事情。

至于监管,那肯定是会有的。但是可以肯定监管不会把共享单车弄死,只会大力扶持。小强不是说了,如果真按老办法监管,微信早就被弄死了。这些年出来的好多东西,其实严格的说都是打擦边球,甚至是强行突破。例如支付宝突破了金融方面的规定,滴滴突破了出租车方面的规定,现在都是政府的座上宾。所以只要不是造反,我看都没问题。

家园 我所了解的没你说的那么高

目前按CPC和CPM计费的比较多。OFO普遍是开屏广告,基本按CPM计费。

OFO目前订单超千万,我觉得市场成熟后估计是要降的。譬如滴滴高峰期日订单量超2000万,而现在则不足1000万。

OFO就按1000万计,单日的CPM(每千人成本)约3~4元,考虑到滴滴、摩拜等的竞争,实际费用可能还要低于市场价格,每日广告费用3~4万元,平均到每个用户身上一次骑行的广告费是0.003~0.004元,对于其产业模式的成本影响极其有限。

铁老大分析Facebook,提到其服务器与耗电,但是这些成本均摊到每个用户身上,按年来计是极低的,但是每个用户贡献的广告收入,按年来计却是较高的(具体我没数据哈,只能简单分析),每增加一个用户,对于Facebook来说就是赚钱的。互联网讲究边际成本的概念,但是对于重资产的OFO等来说,要增加骑行就必须增加车辆的投入及后续的维护运营等,这部分成本无法做到趋近于0的。

所以呢,所谓共享单车,其实就是私营自行车租赁服务。

家园 最大的问题是公共资源被私营企业占用

还是用Facebook打比方,等于用户上脸书不用交国营电信公司的宽带费。“共享”单车的需求同城市人口规模成正比,而道路、停车空间等公共空间的价值与城市人口规模成正比;也就是小城镇的需求约等于零,同时被占用的公共资源的单价也约等于零,而大城市需求大,同时被占用的公共资源的单价也大。其实就是大城市地方政府被私营企业薅羊毛,地方政府现在已经反应过来,又会是政府,私企,用户三方博弈,最后还是会像打车一样,用户买单。

末尾还想强调一句:科技(创新)啊,多少垄断以汝之名作恶。

家园 花谢分析。有几个数据要讨论一下

“每天约3次骑行次数” 这个假设可能变化,假设骑单车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平均骑行次数上升。假设单车越来越多,那么平均骑行次数下降。公共景点的单车平均骑行次数较高,偏僻弄堂的单车次数较低。

“摩拜据说1000多”。随着生产上规模,这个成本是否会下降?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押金,这钱可能支持公司烧钱,或者投入金融领域赚利润。但是如果一旦公司倒闭了,这部分钱就危险了。

家园 CPM报价不会这么多低的

经过筛选,推向特定人群的CPM每千人价格一般都在5~20美元之间。

按照最低的说法, ofo在3月宣布日订单量超过1000万,现在应该迫近2000万了。我目测在上海ofo已经超过摩拜了,而摩拜的大本营就是上海,摩拜早就宣布日订单超过2000万。

所以我认为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5000万的日活,每天的开机CPM广告费就超过25万美元, 甚至可以到500万美元,每天!

家园 几个新闻的数据

今年一月,ofo方面宣称,ofo当前已连接的单车总量达80万辆,总用户人数超1000万,日订单量超180万。

今年在多个场合,ofo宣称2017年要投放1000辆车。4月12日,ofo宣布日订单量达到1000万。

---------------------

我们假设4月份时ofo全国单车量已经达到约400万(330+80)。那么在1月时其每辆单车每天平均使用2.25次,4月是2.5次。这两个数据相差不大,都略高于ofo计算收入成本时候的1.5次。

--------------------

问题在于三点:

1、互联网公司的数据造假太普遍了。为了融资、打击对手,什么都敢说。当年几个互联网公司的融资金额,翻倍后往外说都算是较实诚的,5倍后往外说算是正常,说成10倍的也有。他们新闻中的数据,只能随便看看,做不得准。

2、免费骑行、各种尝鲜活动,新投入的单车的优良质量,使得前期的数据很好看。

免费结束后,很多人开始对单车无感后,发现到处充斥着无法骑或有骑行体验不好的经验后,整个数据会掉得厉害。能掉到什么程度呢,譬如滴滴最高时日订单量2000万。据有业内人士描述,哪怕去掉政府行政干预的影响,估计现在也就只能保留不到800万。

3、单车的实际寿命

实际上各地的单车骑行者已经纷纷发现了,上个月刚投放的单车,一个月后就开始陆续出现损毁而无法骑行的状况。三个月后损毁随处可见。半年后,找5辆车能骑一辆的事都可以遇到。

-------------------------

最后提一个:ofo的OEM制造商是凤凰(老牌自行车厂啊,缅怀一下)。其年报透露每辆车就赚5元钱。所以ofo成本已经 降无可降了。

家园 陈王你这是抢钱啊

你想啊,单车凭什么来做定向??骑行数据与购物数据和社交数据可不一样。

如果不能定向,那么cpm的价格可就低太多了。

就算定向了,你就不能用每千人价格5~20美元的价格来乘日订单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定向客户的。

而且,你让几个单车共享企业就可以拿这么高的日广告收入,这让微信情何以堪。

家园 鼓掌。开租书生意的朋友也这个看法。
家园 共享单车对普通自行车形成了降维打击

我敢说自行车厂除了专业运动类型的,不接共享单车订单百分之九十就是个死。共享单车把普通自行车挤死之后资源就空出来了,如今已经可以在共享单车发达的地区看到几乎没有新车销售了,路上普通自行车也越来越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