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简要的CAN总线学习笔记 -- Ace

共:💬47 🌺147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听说BMW在国内没有研发

你说的研发人员是指合资工厂的技术人员, 还是跟国外研发部门?

家园 你们搞IT的喜欢浪费带宽,和我们工控的不一样

比如一个三级片,IT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清楚地表现出来。自然要用好几个G的流量。工控就是一个on/off信号打过去,那边就开始打桩,打桩结束回一个确认信号。完活。原则上只要几个字节。

实际上增加处理能力很容易,只是没客户感兴趣。一条线上几百个输入输出已经很多了。再多客户自然会分成几个PLC去控制,好用得很。

工业应用关键是可靠性。一辆车会在零下三十度到零上50度之间操作。中间还有各种车震。同时还要控制住成本。

想象一下气囊误操作的后果就知道为啥这么小心了。

几年前我还用过机械cam,连在机器主轴上,5个输出,用小螺丝刀调角度。刀枪不入,好用得很。

通宝推:jent,敲门,
家园 CAN本来就是给中控用的

电动门窗,雨刮器,车灯开关,等等的控制而已。网络里的用户也就是车体内部的各个MCU,通信的内容也不过是开关指令,速度油量温度速度。CAN的主要优点在其抗电磁干扰的能力,而不是通信能力。

现在一辆车里用到的MCU有好几十片,绝大部分还是底端的8位机,便宜。没有人会用一片32位机去控制座椅的加热。

用互联网的信息量和用户群来要求CAN是南辕北辙,不搭界的。现在的IoT要想接入每一辆车,也是令外一个系统。要通过界面才能和车子本身的控制系统关联。

顺便说一下车载芯片的质量要求是分类的,一类是称为引擎室用,就是控制发动机,方向盘,悬挂器等关键部位的,而且要承受高温振动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而且故障率要求极高。所以这个类芯片都是车厂经过10多年的考验测试才决定采用的,一旦采用,至少10年是不会换的。所以,性能上看这类芯片至少比新产品落后10年。另一类被称为乘客室用,指音响地图车外通信等功能。这类芯片的除了问题不会人命关天,而且使用环境也比引擎室舒适,所以要求和一般家电差不多,这个就要求高性能和快速更新了。

家园 德国的研发

国内没听说有研发团队

家园 BMW的7系列车身密布各种传感器

线束200kg很正常,减掉一半就是100了

家园 光纤并不脆弱

而且主要重量还是电器系统电压上升带来的小截面积减重,通用不是还搞了个90V

家园 是的。这才是问题所在

一个是消费级的东西,以快速推进,吸引眼球为目标。

一个是工业级的东西,以稳定,可靠,不死人为基本要求。

所以搞IT的人很大程度上完全不能理解工业界的很多规范的由来。

家园 工业上稳定压倒一切
家园 如何证明

如何证明以前的老古董蕊片是稳定的。现要主流蕊片不稳定。所以都是伪命题

家园 角度错误了

为了稳定所以一副老古董的样子。一些“现代化”的特性往往不必要

例如宇航级别的cpu好像才几百兆赫兹,486也就一直生产到了前几年

家园 很简单,参照工业标准

如题。

家园 古董芯片的面积巨大

因此IO口的上拉下拉二极管特别强大,抵抗EMI能力强,其次是古董芯片的功耗大,同样的干扰能量,相比不算什么。

家园 原来每个传感器都要两根数据线到总控制器

现在可以全部接在三根总数据线上,可以省掉80%的铜线。

家园 工业芯片有自己的做法。比如输出都是有隔离防护的。
家园 比现在中国用Label Swap工艺供应美军的军标芯片

F22芯片要求能经受大幅温度变化,强烈震动和一定的电磁脉冲。价格昂贵不算,本土都买不到。现在只有中国能提供。不是古董的问题。

中国供应商保证了USAF的完备率,老广听见了又要生气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