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密码传奇(一):7、Painvin对这两份电文的分析只能就此止步了 -- 1001n

共:💬29 🌺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哈哈哈哈,乐死我了。。

正在配图,得稍微过一会儿。。本来打算明天再修改修改发的。。既然老兄这么着急,我过会儿就把半成品端上来?

家园 这里是我经常上的唯一一个网站

基本全天候的挂着,除了睡觉,隔上个一个钟头的就进科技版来翻翻帖子,看重的就是西西河的讨论氛围好,网友的素质高,原创作品质量高。

不管以后怎么样,做西西河斑竹的经历也算是一种人生体验。

原创,特别是系列原创很辛苦,科技版的文章就更加不容易写,向活跃在科技版的原创写手们致敬了。

家园 你怎么确定他的加密方法都成问题

何谈破解!

家园 献花
家园 不爱吱声功不可没!

1001N名至实归,都是好样的。

家园 holmers 刚刚又肯定了"香烟解码"之真实性

见: http://www.talkcc.com/article/428548

---------

我的理解: 一种可能(99.9%)是中国军方故意散布此类消息, 以震慑潜在的敌人. 要知道, 在作兵棋推演时, 最不确定的参数是对方的情报能力. 这个参数十分重要, 因为它对战力的作用是以乘法因子的形式表现的. 所以虚虚实实嘛, 这类消息可以用来示强.

二, 如果那件事确实是真的, 那么我只能想出一种可能, 就是那个老先生是个修行人, 具有神通. 具体而言, 他的大脑能支持较长时间的量子运算. 事实上, 我们每个人都会做量子运算(有人猜想那是"意识"的根本所在), 但量子缠绕态存在的时间较短, 也就是说, 能遍历到的态数有限, 故而并行度有限. 但若入定, 则该量子态可以不受热噪声(杂念)干扰, 故而可以较长时间地处于相干态中, 在演化算子的作用下波函数可以遍历几乎所有的子态. 这样, 原先的组合爆炸就不是问题了, 立马可以找到最优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也没啥不可能的

各位想想自己在大二的时候,能有多少专业水平?还有军事院校招分比起各位读过的学校是高还是低?再说密码学需要的数学基础,有几所学校敢在本科开密码专业的?

可以说绝大多数军事院校二年级学生在密码学里根本找不到北。所以,这种情书用的密码脱不了那几种简单古典密码,多半凯撒之类水平。对老头来说自然是小菜。

家园 不信

还是神吹的成分居多。

别的不用说,最简单的给你写上一串“6546512132468432132132134”,对应的是《密码初级入门教程》的页数字数,他再牛B能一下猜准这是哪本书?

当兵的侃大山,他就那么一说,你也就那么一听。较真就没意思了...

不信
家园 这个当然

不过给人点机会嘛,所以我猜是拼音凯撒码。

所以被老头骂个狗血喷头。

家园 严格意义上的一文一密,其实应该是一字一密,

也就是说密码长度和明文长度一样。有人要说了,密码长度和明文一样,那密码怎么传送呢?如果有办法安全的传送密码,我不如直接用那个方法传送明文了。这里面关键在一个时效性:我可以派专人护送写在纸上的密码,但有紧急消息要传回来时,就可以用电话或者无线电来发送密文而不怕被窃听。

事实上,当年苏联派往美国的间谍就用过这个方法:他们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每页上面都是很长一串数。有电报要发送时,就先把文字翻成电报明码,再按照顺序,把密码本上的每一个数字加到明文上去形成密文。假如明文是12,32,45,66。。。密码本上是92,83,27,74。。。密文就是(只取后两位)04,15,72,40。。。

但是有一个关键的关键,就是密码本的每一页用过之后就要撕去,今后永不再用。密码本撕完了,要换一本完全不同的全新的。

这样的密码,理论上是不可能破译的

当然,这样的密码代价也极高,因为密码本不可重用,运送密码本需要极高的成本。后来苏联间谍大意了一下,违反了纪律,以为密码本重用个几次也没问题吧,结果就被美国人给破了。

后来冷战期间,美苏首脑之间的热线,也还是用的这种加密办法。

说清了这个概念之后,我不得不指出,楼主的这句话似乎是不对的:

最后一份起码就是使用了单独的加密方式;而这,也就是密码学概念中的“一文一密”。

而“一文一密”,怎么可能被破译?毫无道理啊!

只有一份秘文,不等于就不能破解。不然我要问了,我把一份密文丛中裁开,变成两份如何?

一份密文,也可能被分成了很多段,每段用相同的方法加密,这样就不符合一字一密的要求了,就有被攻破的可能了。军事学院的学生发情书,由于实际应用的困难,想来不会用到这种最高级的密码,那么所述的故事,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能发生的。

感兴趣的同学请参看http://en.wikipedia.org/wiki/One_time_pad

家园 采用多表替代法或者别的啥复杂的东西话。

首先mm就不会耐烦看了。哈哈

老头也不可能一看就出来的。

家园 走召弓虽

那篇以后当笑话看了

家园 呵呵,老兄所提的故事恐怕不能证伪“单一密文理论上无解”的结论吧:)

感谢老兄的用心思考。下面我从4个方面试着予以回答,与老兄共同探讨:)

1、

不然我要问了,我把一份密文丛中裁开,变成两份如何?

呵呵,那就用ADFGX做例子,给个回答:

先生造一段密文:

AAGGGDDDFFXXXXXAAA ←毫无意义的生造密文,嘿嘿

AAGG GDDD FFXX XXXA AA ←被四四分段之后,可以看出:此时使用的移位表宽4,长列2个,长度为5;短列2个,长度为4

AAGGG DDDFF XXXXX AAA ←被五五分段之后,可以看出:此时使用的移位表宽5,长列3个,长度为4;短列1个,长度为1

那么,德军用的到底是宽度为4,高度为5的移位表呢;还是宽度为5,高度为4的移位表呢?注意,这不是简单的移位表变形,连长列和短列的数量都变了。如果看起来还不明显,我们就再三三断开一次,得到

AAG GGD DDF FXX XXX AAA ←被三三分段之后,可以看出:此时使用的移位表宽3,长列3个,长度为6,无短列

连移位表都变了,老兄还觉得能分析出正确的明文来么?

2、

但是有一个关键的关键,就是密码本的每一页用过之后就要撕去,今后永不再用。密码本撕完了,要换一本完全不同的全新的。

这样的密码,理论上是不可能破译的。

其实老兄所说,在密码学概念中属于密本加密的范畴。由于密本本身几乎可以说是任意构造出来的,比如前文中举过的英国SA密,里面关于某个名词,比如ship,定义出那么多数字组合。这些数字组合有具体意义么?没有,只是任意定的。

在这样的密本加密下,老兄就是把密文剁成一千段一万段,大概也破不出来――就象让一个不懂汉语的老外来看人民日报,即便他知道起码的破解常识,比如E在英文中频率出现最高等等,即便他把这报纸上的文章切成无数截,他依然看不懂――汉语对他来说,就是密本;而这个密本,是不在乎分段分析的。

3、

一份密文,也可能被分成了很多段,每段用相同的方法加密,这样就不符合一字一密的要求了,就有被攻破的可能了。

我琢磨了一下,老兄似乎是把“明文”给手误成“密文”了,因为对密文的再次加密,初步密文我们也不妨看做是明文,这和我们讨论的问题不矛盾。如此看来,老兄的意思大概是这样:

123456789 ←明文

123 456 789 ←待加密明文

用加密规则X对123,456,789分别加密,得到

ABC DEF GHI,也即 ABCDEFGHI

的确,有可能被破解。但是!请老兄注意我说的原话:

在没有任何其它信息可以利用的前提下,单一的密文,理论上讲是无解的!

问题跟着就来了:当老兄拿到这份密文的时候,又没有任何提示,――那么老兄是从何得知它是被分段重复加密,进而去破解的呢?

那样一段密文的加密规则X,本身就可以是密本加密,方表加密,多表替代加密,甚至恺撒加密,ENIGMA加密……等等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光看密文,如何确定破解方法?

而一眼能看出是分段加密,那不真成神仙了

扯远了说一句,即便猜出是单一的规则X加密,密钥又何在?如果这个也能猜出来,Painvin也好,Marian Rejewski同志同志也好,何必还对ADFGX/ADFGVX、ENIGMA那么头疼呢?他们知道了这个加密方式,但在没有密钥的前提下依然无法知道密文啊――而这样的密文,又该如何被破解?光知道加密方式,帮助很大么?

还是拉回来,说单一密文的问题。

当有哪怕只是一点点信息提示的时候,单一的密文也未必保险。

这话和我前文说到的原理,应该是相辅相成并不矛盾的关系。

4、

严格意义上的一文一密,其实应该是一字一密

这是老兄回帖的题目,呵呵,也引用一下。其实所谓一字一密,从多表替代的改良之后就已经是这样了,登峰造极的莫过于ENIGMA――在二战前,嘿嘿。。现在说句话实在是不敢不严格啊……

老兄在这里似乎是把两个概念混淆了。一文一密,是指一种加密方式对一份明文加密后即不再使用,保证该密文是唯一通过该加密方式加密的。

而一字一密,是指在一份明文中,针对每个字母都用不同的加密方式予以加密。广义上说,ENIGMA也好,多表替代也好,实际上就是使用了这个办法――当然,最理想的一字一密方式应该是下面例子中这个类型的:

ABCDEFG ← 明文

加密时,

A B C D E F G ←明文

↑ ↑ ↑ ↑ ↑ ↑ ↑

多表 恺撒 多义码 ADFGX

ENIGMA 多名码 密本

这个办法肯定相当保险,但是这里又涉及到前文强调过的“密码代价”的问题了。到底值得不值得?――也是个问题了。

5、总结

老兄提到的内容,实际上并没有证明我提出观点的错误,呵呵,我就只好继续坚持了。这里把上文说过的再重复一下吧:

在没有任何其它信息可以利用的前提下,单一的密文,理论上讲是无解的!

当有哪怕只是一点点信息提示的时候,单一的密文也未必保险。

6、插一句,关于军校情书的故事,呵呵,我看还是别讨论了。如有兄弟说的,大二的学生,刚刚从军事基础课脱出身来,能有什么密码功力?大概是通过他们认为是“密码”的方式进行的“加密”吧,呵呵。如果真是这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就太亏了――实际上是被这个故事给损毁了形象啊,呵呵。。不提了,不提了。。

再次感谢老兄的探讨!

元宝推荐:ArKrXe,
家园 您这个评价恰如其份

我写那篇是因为被萨苏的文章给勾的兴起,才。。。

1001n诸兄都是严谨之人,言之有据有物。在下佩服,并衷心期待各位的大作。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