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德国工业4.0考察笔记(一) -- 誓言94013

共:💬19 🌺2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对德国工业4.0考察笔记(一)

引上篇拙文投石问路,河里居然也有人围观,以至心情非常兴奋。加上被人质疑是“坐在办公室写的论文”,触发了我的自尊心,所以再试着发一篇最新的笔记,证明我不是个脱离现实的人。

*******************************************************

【总 结】

德国“工业化4.0” 是确实存在的,确实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但它依存的社会基础和工业基础并不适合中国,我们在学习中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吸收和创新。

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工业化4.0对员工的素质、设备自动化程度有很高要求,这本身不会带来制造成本下降,反而可能导致间接管理费用上涨。但是,在更宏观领域,它确保产品的品质一致性和可靠性,减少报废和返修,节省生产到客户的每个环节和时间,这在更广的范围内节省了企业成本,是值得尝试的。

我们也意识到德国的工业4.0和我国的工业2025是有本质区别的。德国人希望借此继续巩固制造行业绝对领导者地位,继续赚取超额利润,中国只是他倾销市场和低附加值要素的贡献者;而我们企业家则希望通过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弯道超车,补齐短板,摆脱低品质,低附加值竞争的单一路线。

【思 考】

1 如果说德国可以从容的在工业3.0时代(数控机床普及)向4.0进发的话,我们尚未完成3.0,有的企业连基本的现代化管理体系都没建立,如何才能克服短板迈向4.0 ?

2 德国大发明家容克说过:“这世界上没有什么资本、机器、技术发明可以左右企业的生死,最重要的那就是人才”。德国的工业是建立在极高素质的产业工人、生产技术工程师、大学教授的基础上的,我们该怎么解决工业人才短缺问题?

点看全图

容克先生还发明了热水器,我们能洗热水澡要感谢他

3 德国政府在战后创立了“国家复兴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同时政府也在鼓励它们高科技创新;而中小企业主也投桃报李,坚守实业,为德国经济贡献了六成以上的动力。中国政府政策和中小企业的互动,是否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 以下内容为详细报告,按日期记录

<7/13>上午柏林工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教授Dr. Jürgen Meergans讲座《德国工业现状》,下午参观考察柏林市著名家族式水泥专用检测设备机械制造公司Testing GmbH。

【報告】                             

■ 德国目前的工业形式,也面临工业人口老化,素质下降的问题。2015年统计德国生育率1.4(中国1.6也好不到哪里去),引入外国劳工100万,但是又觉得他们素质不好。

■ 德国本土工业也在向海外转移,10年来增加的部分几乎全是海外工厂的成绩。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中小企业面临市场饱和的瓶颈,迫切希望寻找新的出路。

■ 德国中小企业和中国一样,为国家解决了59%就业,57%的GDP,培养82%的学徒(德国技术岗位全部学徒制),提供71%的专利。但是不受大型公司待见。

■ 同样是工业立国,这十年日本GDP世界占比下降严重(22%→9%),而德国基本保持住(12%→10%),教授认为原因是德国重视中国市场,和中国共同成长的结果。

点看全图

  上中下三条线分别是德国总GDP,国外产值、国内产值推移,可见德国发展全靠海外了

■ 教授认为人口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趋势,对策只能是用更少的人,做附加值更高,更便于生产的东西,自动化是其中一个解决之道。

点看全图

   德国人口年龄分布推移表,那也是老化的一往无前

[实地考察]

■ Testing GmbH公司有80多年历史,公司职员60余人,产值600万欧元,是欧洲水泥建材精密检测设备的知名公司。欧洲有3处厂房,现任总裁83岁,女儿是牙医,公司面临继承问题。

点看全图

总裁先生很热情,对和中国合作充满期望

■ 公司业务上最大困难是售后缺人,市场饱和。总裁渴望与中国企业合作,用德国技术+中国渠道来解决以上问题。

■ 公司技工、工程师都先花3.5年作为“学徒”培养,成为符合公司专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工厂和办公室都非常干净专业。

■ 德国工业企业员工非常稳定,原因是企业内部福利、银行贷款政策都鼓励员工长期固定工作。同时企业倾向于培养每个岗位的专才,一个萝卜一个坑,员工想跳槽没啥好处。

点看全图

德国微小企业的办公室一隅

【见 闻】

■ 德国强制劳工每天工作不超过8H,睡眠时间保证8H,最低薪酬8.7?。柏林街道上能看到青年流浪汉,工地上却很少见到30岁以下青年工。

■ 德国企业管理和自动化专业毕业博士生,国家规定待遇3000-5000欧/月。

■ 德国大学研究人员和企业结合紧密,自称研究型的柏林工大有1/3经济来源靠与企业合作项目来支撑,据说应用型大学更加依靠企业的投入。

■ 柏林人目前还依赖邮政投递,网络服务也很难确保4G水平,共享单车数量很少而且明显操作复杂昂贵。他们更多关注隐私保护,而没有像中国那样大规模融合入网。

<7/14> Dr. Jürgen Meergans讲座《数字化智能生产对于传统五金机械制造工业的挑战》

【報 告】                             

■ 德国以工业生产立国,民族在意识上高度认可技术可以带来长久的利润,愿意几代人持久的投入在研发,而不是投入到金融、地产等赚快钱,不停变化的行当。英国放弃实体工业,80%制造业外移就是典型的错误,这是英国最近10年衰落的原因。

■ 工业化3.0是指数控机床体系的全面应用,工业化4.0可以一句话表达为:“从零件到产品,再到客户使用,全部过程都数据化管理”。这个革命的关键在于大数据,谁掌握足够的历史数据,谁制定数据接口标准,谁就占领新的制高点。

■ 就生产加工环节而言,进入工业化4.0的基本准备工作是:“把企业之间的分工,产品从原料到出厂流程定义清楚”。物流业在使用的条形码和包裹物流就是例子。

■ 对于销售环节而言,工业化4.0的目标是“主动融入客户的市场开发,依靠客户的大数据,主动研发生产更符合他们需要的产品”。比如制药业的“为个人量身定制药剂”就是例子。

■ 德国政府为中小企业的工业化4.0改造出台了非常具体的扶持政策。

【见 闻】

■ 德国企业意识到自身局限,所以60%企业直接定义自身目标为“制造世界最好的产品”。他们也希望通过掌握工业化4.0的核心,比如物流芯片/条形码,企业间数据接口标准等方法,继续占领工业的制高点,获取高额利润。

■ 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局部领域,已经不比德企差。比如中国企业家提出的“小批量多品种产品的生产怎样才能优化”,“企业走向工业4.0过程中,怎么减少试错的时间和成本”问题,可以看出他们参考过的理论和已经做出的实践,不比德国教授差。

■ 企业家和德国教授讨论过程中,可以发现双方思路有本质区别。企业家倾向于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教授倾向利用体系,比如“顾问公司”、“企业联合体”、“生产技术研发团队”、“政府/大学/协会辅导组织”来对应实际困难。所以当讨论到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双方的沟通不是很顺畅。企业家希望得到具体答案“某个方法可以解决问题”,而教授喜欢说“找谁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点看全图

头发花白严谨的柏林工业大学教授

<7/17>到纽伦堡见习世界顶级文具生产商辉柏加有限公司Faber-Castell(辉柏嘉)。它创建于1761年,是德国家喻户晓的家族式企业,已经经营了8代人,年产值6亿?,拥有7000多名职工,年产23亿支各种专业用铅笔及各种顶级专业绘画制图文具。

辉柏嘉用了250多年把铅笔做成了世界顶级的精品,它的儿童铅笔和专业绘画制图笔被全世界公认业内明珠,目前它已经在代工很多法国名牌的化妆笔。

它从一个三人小作坊做起,经过七代人的奋斗,上升为的伯爵贵族世家,并拥有纽伦堡郊外山区上万亩土地和古城堡群,而且是德国唯一一家家族掌握经营权的企业,不得不说是个传奇故事。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報 告】                             

■ 目前德国工厂只有300人,但是利润的一半以上来自这里,这里只生产高附加值的铅笔,例如儿童铅笔、绘画绘图铅笔、化妆笔等。最大的工厂在巴西,那里只生产普通铅笔。

■ 公司在巴西、中国都设有厂房,巴西的产量占绝大多数,但是附加值低,只有德国产品的1%。公司在巴西设厂的原因有:

①巴西对森林砍伐的法律要求没有德国高,便于大批量生产。

②如果遇到市场危机,可以减少海外雇员来保证国内雇员的终身雇佣制。

■ 公司传承几百年,员工管理制度上有浓烈的历史痕迹。比如90%的员工从16-17岁进入企业就终身就业;即使遇到经营困难也不解雇员工;员工子女有优先就业权;企业为员工提供额外的住宿、医疗、补充退休金等福利保障。

■ 这家百年企业在历史上有很多失败的项目,比如计算尺、圆珠笔等都失败了。目前在化妆笔上却又有很大的希望。

■ 公司的生产流程其实很简单,但是对手无法模仿的核心在于几个关键技术:木头材质均匀、铅笔芯不断裂、铅笔表面油漆绝对无害耐磨。讲解员甚至声称:对手可以来学习模仿,但是首先你要有我家族百亩森林里,八十年前种下的红松树。

【见 闻】

■ 工厂外观完全是古堡花园群落,员工三三两两在草地上休息。工厂是按组别定时休息。工厂内岗位较少,生产强度和工序也不复杂,明显这个企业员工和企业主一起享受着超额利润的福利。

■ 据说这个企业的第3代,由于发明了六角形铅笔,主动推动了德国专利法的诞生。而德国皇帝在当时国内技术落后英国,大多企业尚需抄袭的情况下,居然颁布了专利法。这也成就了德国后来的技术立国思想。

■ 和德国司机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们上学的铅笔都是这个企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所有客户都相信,只要是这个品牌,对身体绝对无害。

■ 中国学员在结束学习后,在工厂专卖店里购买了估计1000欧以上的各类铅笔。中国高端客户群爆发出来的购买力,以及对专业产品的兴趣,让人印象深刻。

点看全图

这只铅笔上有防滑油漆涂点,漆面经得起幼儿牙咬不脱落,

端面有防碰伤椭圆胶

--------(待续)-------

关键词(Tags): #工业4.0 德国 考察通宝推:简体英文,东海后学,桥上,光年,石狼,李根,wage,假设,jhjdylj,西电鲁丁,白浪滔天,PCB,笑不拾,秦波仁者,故乡在喀什,xiaobailong,明心灵竹,游牧天下,小丘,猫草,
家园 这是三年来西西河最好的产业论述
通宝推:秦波仁者,
家园 谢谢鼓励
家园 对德国工业4.0考察笔记(二)

<7/18> 到博世集团威尔瑙生产基地,参观工业化4.0的产线。这个基地是家用热水器的发源地,现在也是博士最大的热水器生产基地,拥有2座厂房和一个热水器研发中心。拥有250名产线工人和80多名管理技术人员。其产品已经发展到白色家电化。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BOSCH 热水器公司展厅

【報 告】                             

■ 这家工厂的《工业化4.0》让人印象深刻。首先它没有大型进料/出货仓库,所有的物料只能维持2.5小时产线运行,出货仓库的容积也只能维持30分钟。进货出货全靠物流公司准点运送,当然物流信息是实时反应在工厂管理系统上的。所以他们宣称“我们没有仓库,如果有那就是在高速路上”。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博世热水器的出货货运站,非常小,但是守时高效

■ 整个产线可以看到,所有进料、人员、拖车全部条码化/芯片化,所有看板全部电子化,管理人员可以在平板电脑上掌握每个岗位的进度和每个产品所在位置。后台调度也可以实时更改生产计划,当产线出现故障,系统实时召唤技工过来处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产线边上主任工位的MES看板(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反映所有要素的稼动率,这是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

■ 这个工厂从2012年起开始“工业化4.0”改造,2015年初步建成,运行良好。主要成绩体现在“减少从业员”、“产量提高”方面,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化生产。其中一号线可以无缝转型,生产350种机型。

■ 整个产线有大量生产技术工程师支持维护,现场见到一个新产品上线,有4名工程师在测试生产节拍和工时成本。这个区域有20名左右生产技术工程师为几个工厂服务。

【见 闻】                             

■ 这个工厂的产品下线合格率号称99.99%。但是品管人员非常少,据介绍只占有4-5人。所有的物料检验采用不定期抽检,品管压力完全交给供货商。流水线上中间环节的点检和工具维护,也全部交给操作者本人,所以对工人素质提出极高要求。

■ 公司进出货也交给物流公司,由物流公司直接派人进入工厂,使用专门设备搬运上车,生产的准点率也交给物流公司。

■ 公司有喷涂环节,也是将场地隔离出来,外包给专业公司运作的,人员、耗材、检验全部外包。

■ 产线的生产效率并不是很高,100米厂房有2条自动流水线,平均90S一台热水器。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对“提高产能”不感兴趣,认为产出太多反而会造成市场饱和价格下跌,并告知“市场上数量翻一倍,价格下降1/3”的理论。

■ 产线每小时休息5分钟,部分员工有座位,厂房内隔离出员工休息活动区,有咖啡台和很好环境。员工平均年龄51岁。管理中层承认“劳动力不足”以及“劳动力知识水平不足”让他们感到困扰。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知道么,那些热水器都是左边这位容克先生发明的,就是生产容克轰炸机那位,结果把自己搞的潦倒一生,产业卖给博世先生了

<7/18> 下午,参观迪琴根的德国通快集团(TRUMPF)总部。通快集团在机床,激光技术和电子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全球最大和最著名的钣金机床制造商,拥有11000职工,年销售额28亿欧元。

点看全图

【報 告】

■ Trumpf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大型家族式企业,从1923年创业到现在第3代夫妇以及弟弟管理公司。

■ 本来这个机床企业很一般,但是在1985年全球首家推出激光切割机床后,发展迅猛,现在已经发展为[钣金机床]和[激光机床]、[3D打印]3个事业部。

【见 闻】

■ 虽然这家公司的机床很先进,工厂也很整洁,但是主要是展示了产品性能,而且产线更偏重于小批量专机生产,虽然也采用了MES系统,但是没能感受到信息化给工厂制造带来的好处。

■ 这家公司产品很显然非常吸引门窗企业的老总们,华爵集团董事长参观完大型自动冲压机床和激光切割机床后,当场表示了购买意向。

点看全图

<7/19> 参观世界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商约翰迪尔集团。这个企业本来是德国人创办于1837年,二战后被美国收购,现拥有6万多名职工,年销售额达到36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市场占有率达2/3的农用机械制造领先企业。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報 告】

■ 这个公司非常重视研发投入。每年销售利润约11%,共计8.8%会重新投入企业,5.9%直接投入到产品研发和生产线技术改进上。公司1/5的人员都是工程师。

点看全图

■ 它的拖拉机便宜的出厂也要15万欧,市场价达到25万欧。虽然很贵,但是它宣称使用寿命100万小时,10年免大修,实际客户使用可以达到12年。订单多到客户下单要3个月后才能出货。

■ 整个产线属于重工制造业,拥有发动机、变速箱部件的完整热处理、齿轮加工车间。他们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拖拉机性能,自行设计制造发动机、变速箱,很少从市场上买现成组件。

点看全图

■ 它的“工业化4.0”推进的非常引人注目。虽然是重工产品,但是它和BOSCH纽伦堡公司一样也实现了“出厂零库存”“无仓库化”“在线实时订单”“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生产”。

■ 它的同一条产线能在一天生产上万种类型中的任意几款拖拉机。这得益于设计产品初期就全面模块化,产线工装也能够适应所有的模块。

■ 实现小批量柔性化生产的起点,就是捡料员在货架上选取合适的零部件。一个员工一次选取几十个部件,全靠货架指示灯不同颜色、电子看板提示来防止出错。

点看全图

【见 闻】

■ 这家公司不在社会上招人,都是招学徒工和大学毕业生自行培养。员工流动率 <2%,员工平均年龄41岁,除了退休几乎没有人异动。当然它的待遇也非常客观,除了公司额外提供的医疗养老保险外,一线员工的收入能达到税后40000?,这是柏林地区的2倍。

■ 公司的目标一不是提高产能,二不是刻意考虑降低成本,最主要的任务是开发更好,更可靠的产品。比如引入“无人驾驶”、“互联网在线售后”、“自动路径规划”等概念,开发下一代产品。

■ 一线的员工工作普遍比亚洲企业宽松人性化,允许员工自行安排休假计划、临时请假、而且每年强制有80H脱产学习。当然,工厂里还有一座职业学校和医院。

■ 实际上在德国的10天学习移动中,看到德国工地很多,各种设备齐全但是没有见到人员工作。据说因为法定工作时间短,同时天气原因等很多因素影响,工人都有权利休息,所以很难见到他们工作。

【横向思考】

■ 德国企业人事管理、社会福利制度、员工就业习惯,其实和日本企业都高度近似。都习惯于“员工从一而终”、“企业对员工提供额外福利”、“完善的员工职业教育规划”。所以整个社会的劳动人口素质都很高,一线熟练工人都具备生产、检测、维护设备的能力,这是德日成为工业强国的根本。

■ 德国和日本在运用劳动力的方式上,又有明显的观念差别。德国秉承欧洲文化传统,对员工“生活的权利”、“休息的权利”看的很重,很多生产环节的改善,不是刻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或者降低成本,只是为了减轻劳动强度。

但是改善出的新技术,却又客观上带来了品质提升和效率提高的好处,而这些新技术,往往被日本企业应用在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上,造成了“机器强迫人更快的工作”、“人成了没有思考的产线齿轮”、等劳工工作环境恶化问题。

同样的技术,用法不一样,结果真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我们作为后发学习者,对新理论、新技术的学习应用,真的要非常小心。

通宝推:简体英文,赵美成,一刻馆皆様,桥上,石狼,李根,jhjdylj,佛之战国,西电鲁丁,wage,joomla,笑不拾,然后203,秦波仁者,故乡在喀什,xiaobailong,大山猫,明心灵竹,游牧天下,薄荷糖家族,
家园 中国这些技术含量低的小企业该怎么发展呢?
家园 这是楼主自己的考察报告吗?

是什么性质的考察?这一年在家带孩子,找工作,接触过一些德国企业,基本上把中国定位成纯终端市场,和劳动密集型生产车间。对高技能技术性人才不太需求,或者说完全不care,戒心较重。个人体会。

家园 现在开始有工业5.0的说法了

有人熟悉么?

家园 有个同学进入了德企的中国公司,据我观察归属感幸福感很强啊
家园 德国人很傲慢,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集中在销售和采购,确实很麻
家园 归属感强有毛用,当年在诺基亚的也强
家园 笔记内容非常好

楼主介绍的德国企业信息化和质量、库存管理方法非常有学习借鉴意义,新技术的“降低劳动强度”导向让人印象深刻

家园 换句话说,中国的工业2025和这个有什么关联和区别?
家园 我的意思是

这些小微企业怎么做才能喝口汤呢?

家园 按照我的理解,小微企业只有做成专一型公司才能够活下来

工业4.0的结果就是将流水线从工厂搬到社会,将所有的产品/部件标准化后在车间内使用柔性生产线按需组装。这个过程可以参考软件开发的发展历程:从教堂到集市,现在进入了模块化共享的阶段。比如nodejs环境,大家将自己封装好的库发布到npm或者yarn上,别人根据你模块的index调用这个模块的实现。估计以后工业也会按照这个模式进行,小型公司按照标准模型开发/封装一个个部件,发布到一个平台上,别人按照需要从这个平台订购产品并且组装成新的部件或者产品挂在平台上,一级一级的将产品生产出来交付给最终用户。

通宝推:秦波仁者,
家园 学习体会之一

企业家和德国教授讨论过程中,可以发现双方思路有本质区别。企业家倾向于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教授倾向利用体系,比如“顾问公司”、“企业联合体”、“生产技术研发团队”、“政府/大学/协会辅导组织”来对应实际困难。所以当讨论到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双方的沟通不是很顺畅。企业家希望得到具体答案“某个方法可以解决问题”,而教授喜欢说“找谁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习】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启发---产学研生态共存、供应销售外包零库存零距离链接、员工与企业休戚相关、以网络信息贯通整合人-设备-产品-市场。

我的疑问:

微小企业经管者来源于产学研分离、雇主与员工分割、个人与团队分心、企业自建仓储盛行的国内经管氛围,已经搭建的网购平台、物流体系、经营架构是否会因为产业文化---人的原因而难以强大?故中国制造2025或微小企业经营也会像原来的中小企业一样---成为一个个独立个体。身在网络中,心在体系外?

我感觉,这需要具体参与者规避这一现实,自己创建局域网---商圈。在识别、合作、筛选、组建过程中,对一个微信企业的实力是一种考验。但是,等与靠不解决实际问题。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