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最光辉的时刻” :不列颠战役 -- PBS

共:💬88 🌺157 🌵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希特勒怎么有任何可能打下英国本土?

连开罗都没有任何可能打下来。希特勒就是中了彩票能游上了岸,估计打伦敦得用人拖坦克。

家园 任何质疑希特勒想法的人水平都不高,包括事后诸葛亮

事实证明,如果说太祖是东方穿越者的话,希特勒就是西方的穿越者。他战略战术无一不精,唯一的问题是牌太差了。

家园 不派重兵追击,没投降的上百万法军都是吃素的?

不派重兵追击,没投降的上百万法军都是吃素的?

除了霉菌,纳粹空军比哪个国家差?

英国陆军本来就弱,还丢掉了重武器

当时十几万重装部队上去就够了,或者直接打直布罗陀和埃及

不过殖民地多半便宜美国佬

家园 战列舰甲板都是木制的

亚利桑那号是被什么东西击沉的?

家园 高空水平轰炸机用特制炸弹打穿的

俯冲轰炸机一点戏也没有。

高空水平轰炸只能打慢速或者死靶子。打三十节的战列舰没希望

家园 你错了

英国即便丢失本土,皇室会迁到加拿大的“陪都”,所有最精英的学者和军工人才搭皇家舰队退到美国和加拿大的东岸,重建罗-罗公司。

美国和英国流亡者会集中土木工程力量,在西非塞拉利昂海岸为英国“复国舰队”打造新的基地,由此北上袭击德占欧洲。为了保护“复国舰队”,美国会强行要求巴西提供东岸“飞地”,供美国舰队建立基地,从而缩短赶赴非洲西岸的时间。

德国怎么办?德国必须多给隆美尔五倍的兵力,否则以隆美尔实际在北非那点陆军,最多在撒哈拉沙漠占优,还无力去到撒哈拉以南。这样牵动整个世界局势,德国输得更快。

关键是美英两大岛国联手后,即便法国一战即灭,德国的胜算还是不大的,唯一的机会就是“一带一路”,跟乔大叔共建“欧亚命运共同体”。

家园 英国获胜理所应当

战斗机产能占优势,战斗机规模和质量也不是劣势,越打自己的战斗机部队优势越大。除非丘吉尔自己心理崩溃投降,否则怎么会打输呢

家园 本土舰队一直在苏格兰斯帕卡湾

英格兰南部从来只有少数驱逐舰,最多是巡洋舰

真正担任阻截任务的不是什么战列舰,而是海峡舰队的小船小艇,德国集结的那点货船运力不够还被皇家空军炸,就算猪突也是被打靶的下场

家园 英国哪里没有重武器了,别被丘吉尔骗了

英国远征军(BEF)第一波从敦刻尔克撤退,是没有带走重装备

但是西部撤退的第二波可是带走了重装备,另外英格兰本土还有好几个装甲师。

十几万重装部队,请问德国的重装部队怎么运?根本没船啊。打直布罗陀和埃及就更不可能了。

佛朗哥首鼠两端,真要逼他站队,很可能逼到对立面去,那就不是打直布罗陀,而是占领西班牙了,当年拿破仑怎么被拖死的?

埃及太远,沙漠公路过去后勤跟不上,你有再多部队也施展不开,这和纳粹陆军在敦刻尔克望海兴叹是一样的

家园 西非跟大西洋彼岸差距也不大

利比里亚可能近点儿但工业水平远不如加拿大,重建基地不知道得啥时候了。

关键是,只要英国本土一下,西班牙几乎肯定入轴(历史上弗朗哥主要就是惧怕英国),那么直布罗陀不保,进而马耳他不保,进而埃及不保。

地中海都已经成轴心国内湖了,英国舰队就算健在,封锁还有意义吗?

家园 德军硬要帮西班牙打直布罗陀,佛朗哥没有选择余地,不解释

德军硬要帮西班牙打直布罗陀,佛朗哥没有选择余地,不解释

只要有足够空军和陆军(几十万即可)利比亚——埃及之间打下港口,海运

家园 看地图要看地球仪

不然有误解。

二战期间,盟军方面的新飞行员都是在加拿大训练的,加拿大的工业底子,因此在战后能独力研制喷气战斗机,并且被美国银可耻地剽窃了。

海洋国家的军力特色,是陆军不如大陆国家(英国陆军不如德俄),但海上回旋余地大,海外殖民地多,打不死。二战如果如你所说那么发展(英国失去本土),关键就是美国的战斗意志。只要美国的战斗意志不垮掉,英国又要拼死复国,德国被迫在非洲外线进行大规模陆战,又要追加水面舰队的投资,苏联随时会背后一刀,德国由于战线太长,会死得更快。正是由于英国在二战中保住了本土,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三心二意坐山观虎斗,刻意强调困难,使得欧洲战场的战史被人为地拖长了。

中国必须成为“海洋-大陆混合型”国家,否则太危险。成为海洋国家的耗费太惊人,就必须陆军勒裤带让军费;这样陆军还要保持打击力,就必须走“飞行陆军”的路子,这就是我的“小飞机/皮卡主义”思路。

通宝推:独草,
家园 虽然有点偏题了但还是讨论一下

首先原来说的是,英国失去本土就没法维持对德封锁,因为舰队母港都没了还说啥,这应该没什么争议。至于德国占领英伦三岛以后,能不能打赢二战是另外一个问题。

德国是个很神奇的国家。打起仗来就喜欢一挑全世界,居然还能打的有声有色。一战一只左手就把俄国打翻,同时满场救助奥匈为首的猪队友们,最后还能一鼓作气把英法击败,没有美国续命这种作弊那一战德国就赢了。说个题外话,一战德国人自己都说是最糟糕的对阵,居然还险些获胜,早知道何必战前外交何必那么瞎忙活。

到了二战,基本上英国和苏联,德国打下一家来就立于不败之地,两家都灭了那真就是称霸全球了,比后来的美国恐怕都更具统治力。苏联很明显这里说英国。别看英国殖民地那么多,有实力的已经全独立了,剩下一个印度也没什么战斗力。一只老狮王,其实力有很大比例来自威望。能守住海峡,丘吉尔可以今天奉献汗水,明天荣光时刻,各种嘴炮加buff,要是本土丢了再看看?大英帝国的窗户纸一戳穿,那就是墙倒众人推,哪还有反攻的能力。

而且就看诺曼底登陆那个费劲。这才是狭窄的英吉利海峡,英美有二十倍的空军优势。真要是从西非反攻,就问你拿什么打回去。登陆基地选在哪儿?冰岛还是亚速尔?而且至少得准备两百个师吧。本土都没了去哪儿征兵呢,根本不可能嘛。

家园 打世界大战,打的是“世道”

“一战”和“二战”,我视为一场完整的战争,只不过间隔了一个“中场休息”。这场战争的欧洲部分,就战争艺术角度而言,是拿破仑战争的“升维版”,因为从拿破仑战争到二战,欧洲的底层社会固然有了巨大变化,但顶层的统治阶级仍走在僵化的老路,统治意识跟拿破仑时代没有太大差别。统治阶级榆木脑袋里的世道没有变,战争的演进风格就没有变。

二战中,德国就是拿破仑战争中的法国;美国就是拿破仑战争中的英国;北大西洋就是拿破仑战争中的英吉利海峡;英国就是拿破仑战争中的奥地利。

拿破仑大破奥俄联军和德意志诸邦,但没有好的海军,仍然拿海峡对岸奈何不得,即便拿下西班牙,兵锋也只能止于开罗。

同样的,希特勒即便占领英国本土,英国人也不会屈服(从大轰炸中英国国民的态度可知),而海洋帝国的特色就是可以跑,大半的国防资源可以溜走。这样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索性放弃延安后,英国“复国舰队”反而没有牵挂,可以大开大合,而德国在这种自海向陆大纵深包抄的压力下,战线只能拉长。苏联卫国战争打得这么气壮山河,一个关键原因是对于苏德两国,都是内线作战,就近作战,使得上劲儿。如果德国被迫要深入撒哈拉以南,德国的陆军就被牵扯得四分五裂,吉凶难料。

当然英国并不愿意主动放弃本土,但本土真被德军占领,英国残余军力低声下气投靠美国落脚,美英的军力融合要顺利得多,美国也不必耗费大量资源供养战争期间的英国国民(德国代养),而德国也没有得到更多的兵员(英国伪军肯定不可靠嘛),美国自己人口足够,不缺英国这点炮灰,只要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把供奉都转送美国即可。美国兄弟连,未必人人都敢这么想,但坐等约翰牛“人设崩塌”,从而名正言顺摘取天下的,肯定有。这里,英国就是崇祯,德国就是李自成,美国就想当后清。所以后来丘吉尔对美国一直有点阴阳怪气。

整个二战史,中心思想就是三个字:靠自己。最困难的时候,英国靠自己挺过来;苏联靠自己挺过来;中国靠自己挺过来。美国至今没有经历过这种大场面,将来碰上了,挺得住挺不住难说。

我们以上的这个二战进程假设一旦出现,欧洲的战火可能会早点熄火,而美国无力顾及亚洲,恐怕对日本会更怀柔,战后的联合国,就是“美苏英法日”五常了。

我们今天不是推演着玩,中国的民族秉性+资源禀赋,就是典型的陆权国家,单单迷信陆军的话,忘海必危。中国社会,软件上没有海权意识,硬件上没有百年海军,地理上没有好的军港(前出态势的良港,一个也没有),国际上没有大批海洋价值高的盟友,这种条件下,单靠砸钱和马国宝们,也未必能顺利建立“海洋大业”。

先聊这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