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摄影偏见 -- 修罗吕布

共:💬20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会的啦

老修眼神没有问题。我也有好多RVP,再去仔细瞧瞧,兴许我弄错了。

改天到Luminous Landscape去找找,他们又很多评论数字的文章,还有对比中幅的。那家伙牛,自己有一台Imacon扫描,12000dpi的电分。

家园 修了个假,回来了

猴哥,飞机和摄影不大一样啊。

一个有严格的数据支持,另一个纯粹是欣赏,感觉的问题。可以和摄影类比的可能是音响,模拟唱片,cd,mp3及其他数码音乐文件。正如俺在和人讨论音响时候讲的,俺能听出mp3和cd的区别,但并不能真正听出lp和cd的区别(听杂音什么的不算)。而俺一个朋友能听出来。他甚至能听出线材的不同来。如果是照片,俺能用肉眼+loupe分出德头和日头,并基本能分出假能和泥糠。并且我认识许多有和我一样眼力的人。别问为什么,谁也解释不出来。

俺以前也在photo.net贴片子。贴的时候要回答是否manipulate,但是可以选择跳过。现在不常去了。成名的都搞自己的网站了,真正能谈的不多了。同时数码片泛滥,水平降低,都是“再创作”的。比如问一个作者,暴光怎么控制,答曰自动。问数据,答曰ps时用了autolevel,数据没了,等等。

当然了,俺出门去拍照,还是找photo.net上的朋友问摄影攻略的。

网上看图受到显示设备和图片大小的影响,其实没什么大意义。如果你真的要做自己的portfolio,我没见过任何一个摄影师是用数码的。

投稿不接受数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刷质量差。反转片是可以直接排版的。我是接受ps的,并且俺自己的ps段位也不低。好比是黑白暗房。对于黑白摄影来说,按下快门只是摄影的开始。还有大量的遮,烧,要去做。

如果你用反转的话,基本都是一个价。每卷20人民币。听说有便宜到10的,俺没试过。至于胶卷怎么保管,我觉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扔。我的偶像shishamo只带了2盒片子来美国,足够了。

家园 纳米级?不会吧

如果是400度的磕瘩负片,基本上用肉眼就能看出颗粒来。黑白胶卷的话,有许多办法做出颗粒来。

我用过的胶卷,颗粒最细的是腐蚀的rdp,是真正的翻拍和微缩利器。

家园 del
家园 俺也同意,欣赏是个人感觉

飞机只比可能有些牵强,不过从发烧友的事是说不清的。比如你说的“mp3和cd”区别,这是一个完全可以技术化的问题,而且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结果。但是象“听出线材的不同”,这就不是技术问题了,而且研发也不太能在这方面下功夫,这是一种感觉,从某种意义是后天锻炼来的,这随着时代的变化,可能以后的人们就逐渐没有感觉了。

“数码片泛滥,水平降低”。这个就是数码的通病,也同样用于网络文章等等其他地方。但是对于一个搞创作的人来说,手中只是工具,头脑做决定。你的比较应该是同一级别的人,而不是大众的平均水平--更多的人参与,平均只能下降。而且现在成名的人大多是从胶片起家的,下一代呢?

印刷质量是个问题,毕竟高清晰度的media back没几个人买得起。不过俺觉得只是放大有问题,小幅已不是问题了。

关于冲洗,俺只是根据个人和几个朋友的经验,普通影房经常出些问题,最多的是scratch和dust,有些真让俺心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