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沪长宁区环卫工罢工第四天,诉求早晚加班费6元/天 -- luguo

共:💬184 🌺1026 🌵5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支持劳工争取权益,黄色工会到哪去了?
家园 支持劳工争取权益,黄色工会这次又失踪了?
家园 【原创】政府购买外包服务就是笑话

一帮脑残的官僚去西方公款参观学习了一圈,自以为学到了人家的治国秘笈,却根本没考虑国情的不同。而且西方国有企业不多,更没什么事业单位,所以自然什么事都交给私企,政府合同也是酬谢金主的最好形式,所以该包的不该包的全包了出去。

问题是,中国很多现在以外包形式出现的政府购买服务,原本是有相应的国企或事业单位在运营的,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将这些单位都转改制了,其实算下去并没有省什么钱,反而让工作效果大打折扣。现在最夸张的是,搞个活动,都出钱让第三方写方案。活动筹备另找一个办,单独算钱。这么搞,公职人员是轻松了,还多了捞钱的机会,毕竟能接活的单位不少,给谁不给谁可大有讲究。外包与政府采购,可以说是政府常规性腐败的重灾区了。

回到环卫,原来的事业单位建制是因为环卫工作太苦,某种意义上是另类补偿(因为原来是工作不分贵贱,大家拿一样的钱)。但现在是另一种思路,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就不能给高薪,而且城市越来越大,按事业编给钱政府也给不起,于是从十几年前开始环卫就大量使用临时工,还多是外地来的农村老人,关键是便宜还不用交社保。

但环卫所集体转制成清洁服务公司,也许领导还是不满意,认为国企效率低,于是要清洁服务公司改制成私人企业或干脆卖掉或关门,清洁工作全部外包,原环卫部门的编制人员从管理人员转型为监督人员,督促外包公司搞好服务。

可问题是:外包与国企相比,也许私企是更能节省钱,但私企老板自己也要赚钱,加上税费,实际上不会比国企省多少。而私企要多赚钱,只能进一步压榨工人。尽管社会对环卫工很同情,从媒体到大众一直呼吁提高环卫工待遇,但财政能给的钱就这么多,而最要命的是,劳动社保部门和财政部门之间很少沟通,这边按原本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惯例给环卫工各种待遇加上去,那边财政用于购买外包服务的钱却没怎么涨,而私企当然不肯自己赔钱,就想尽办法不发少发了。如果还是国有企业在雇佣环卫工,起码不会在工资待遇方面打折扣。有时候,相关部门也许是加了钱,但老板想的却是,这钱是给公司的,又没明文规定用在工资上,我还按原来发好了。

再政治不正确吐槽下环卫工:无论官方与媒体如何美化,有一点是肯定的,基层环卫工绝大部分是文化程度偏低的中低收入阶层,否则就找别的活干了。即使是开着豪车扫马路的,文化程度多数也不会高。而文化程度与个人素质,确实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不是绝对的)。环卫工作,几乎是最不用费力就能找到的工作。尤其是工资还不高,招聘方就更没什么可挑选的余地了。所以,现在环卫工的整体素质确实不怎么样,经常看到有人把垃圾扔进河或扫进下水道。包括新闻上经常出现的豪车车主骂环卫工,虽然骂人不对,但要是“无辜的”环卫工先擦碰了人家的车(通常还不是毫无痕迹),换成不是环卫工,这么骂人还会上新闻吗?

一切向钱看的年代, “环卫工”的素质既希望于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某种程度上也需要通过提高薪酬来实现。一个累死累活就拿一两千的工作,你能指望人家多卖力?以前环卫工累死累活不仅能进编还能当领导当劳模,现在劳模还有,但比例比原来降了十倍都不止,领导和进编就根本别想了。没上升通道,工资低还没什么保障,能不问题频出吗?

关键词(Tags): #外包 政府 环卫 腐败通宝推:假设,xm,年青是福,chuchong,李根,otto,迷途笨狼,方恨少,偶卖糕的,疯雨后,决不倒戈,普鲁托,shinji,从来,
家园 6000拨款按3000发都不一定能赚

除非全是到退休年龄的老人不用交五险一金(但得买保险,否则有一个出车祸有些小公司就得关门)。否则五险一金就要扣掉1000多(上海的单位缴费比例高达32.5%,这还不包括住房公积金,比有些地方五险一金总的缴费比例都高一倍),还有税费和管理成本(包括管理人员用工成本)。其实这种打包给法一点都不科学,还容易制造矛盾,环卫工认为政府给了6000,你给3000都太低,可企业实际能到手的利润(扣除成本与税费)估计一个人也就几百元甚至更低,所以每人头上能扣下1000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很大的利润诱惑。不知道相关机械和工具的钱怎么算,如果也是打包在里面,老板不克扣工钱就真得自己垫钱进去了。

通宝推:审度,chuchong,
家园 外包的保洁公司大部分是原环卫所改制成的

也有街道下属公司改制,从头到尾都是私人的不多,但没关系确实不敢接,因为外包哪里给多少钱太多猫腻了,各种考核也难过。

家园 【商榷】段子别当真,俄国人能当美国外交官?

驱逐美国外交官是驱逐出境的,难道要把那些莫斯科市民也赶出国?美国人也不敢收啊,估计一多半是普京以前的同行。美国使馆的雇员和美国的公务员那是两个概念,除了天朝香港和澳门,就没听说外国人能当公务员的,双重国籍除外,因为在允许双重国籍的国家,那也是本国公民。

领事馆关了,肯定会连累原本在里面工作的当地雇员丢饭碗,美国那边的俄罗斯领事馆也是,只不过老毛子太穷,估计请不了几个美国人,除非中情局或联邦调查局肯补贴一部分,俄国人还不介意。但遭驱逐的外交官名单里不会有俄罗斯人,否则真是国际笑话了。而且,这些外交官一般情况下还都是有外交豁免权的正式外交官,否则就算是美国人,如果只是无外交官身份的使馆后勤人员或是海军陆战队等保安人员(话说利比亚战争后美国国务院还敢用海军陆战队当护卫,也真是不拿外交官的性命当回事了),也没资格上名单。

家园 经历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对所谓资产阶级革命底细一清二楚

就不用在这显摆这种半吊子的所谓革命了。

家园 越来越多“购买社会服务”

私有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

家园 是的,鼓吹 “外包” 的公知,就是私有化的急先锋

应该杀一批,关一批

家园 这个数据靠谱

该谴责的还是要谴责。但是ZF在环卫这块预算及支出确实有问题。

有限的资源,如果还层层转租,效果不要太糟糕。

家园 确实是笑话,

以本人所在的公路行业来说,以前公路大中修工程是内部搞的,省下的钱归单位所有,工程人员对利润并不非常热心,反而对工程质量抓的很严,毕竟这个影响个人升迁,因为本系统规定工程质量问题,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三年内不得升迁,这个是硬性的,讨论人事安排别人绝不是在这个问题上给你说情。工程外包后,一切以利润为目的,工程质量下降,工程预算比原来还高(至少多了招投标费用)。

家园 和普通人朝夕相关的服务,最见水平和本质

垃圾处理,从家庭起点来到终点,各个环节都有看头。

更不要说住房,教育,养老,出行,办事等等。

这么多年下来,接近转折点,拖总有尽头。

家园 这个可能性不大,基本上属于脑洞

确定的消息是对公安的职务序列进行改革,后边还有个括弧,试行。

职务序列和公务员序列是两码事。职务序列改革就是建立公安分类管理制度,按照职位类别和职务序列实行分类管理。也就是科员,科长之外,公安固定下来一套叫法,这和不列入公务员序列是两码事。

今年值得关注的是消防转制怎么搞。搞不好又是一地鸡毛。

家园 上海最低工资 4月起上调至2420元

这个规定估计是导火索 眼看工成本上去了,所以资本家要想其他办法减负

家园 很多都是“改制”来的

例如十年前就有很大一批“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但是并不是私有。首先这些单位不是吃财政了,第二这些单位都是有营收的,单位能有比以前更好的经济激励。

原本目的当中“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但是是不是还有某种“内部优势”,以及之后是不是继续私下转包,这个还是个问题。我也早就换了工作了

把环卫直接想象成为刘华强的运输公司,这个虽然并不是荒谬,但是也是一种有点low的想象

社保部门,要知道,可不是什么监管部门更不是执法部门。他们就像是银行办理业务的柜台,并不是银监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