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真正的中国人民生活状况 -- 南宫长万

共:💬265 🌺1452 🌵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不是在讽刺我吧

比如那个1万7是表格的数字,转载正文里面就是丢了的

bingo ,南宫屏蔽我了

家园 没有讽刺,我只是之前看不到。
家园 最低工资标准是实际到手的工资

以上海为例,2300到手,工资条上要发3000多,企业实际成本要4000多。多出来的是各种福利,医疗保障啥的。至于tg的医疗绝对是世界最高效,最便宜的。如果有人非说朝鲜,印度便宜,那tg就是性价比最高的。

至于2300,在上海跑堂的都招不来。

家园 一并回复七天。

楼主钓鱼我没看出来,他发的链接我没看,因为我不懂。

这个调查报告我不质疑。专业的机构专业的调查,肯定有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我质疑的是楼主的结论。

我让大家下基层也并不是专门针对本楼讨论的问题,而是早就有这个想法。身处海外的朋友,脱离了与国内社会的直接接触,要客观准确的评价国内一些事件是比我们要更困难的。更何况身处西方民主社会——这里既无褒义也无贬义,仅指思维方式和国内不同的社会——思考问题的方式势必要自觉不自觉的受到影响。所以,即便这部分人都是精英,对国内问题也未必能有正确的判断。

我一直身处基层,工作后大部分事间是在农村,生活、工作所接触的人基本都是最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我看到的,我听到的,与楼主的结论相去甚远。虽然我接触到的仅限于一县之域,但这小二十年的日子,让我最深的感受是,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家园 我说呢,我没有屏蔽过任何人,怎么显示好像我屏蔽你了。
家园 这个报告你真该质疑,使用的是最不靠谱的入户走访问卷调查。

按照对以往类似研究费用的估算,这个调查报告的费用在五百到一千万之间。最大问题是选取样本的代表性。过去十几年做入户走访最难的是如何敲开门,然后才能有机会和户主搭上话,再后才有可能取得同意做调查。

为此,随机敲门后入户几乎没有可能。只能通过街道或村办联系户主,以误工费或其它名义给些钱,才会有人愿意参与。另外,对河里大部分参与讨论的人来说,这些钱根本不值得做为交换给出自己家庭的“真实的”收入、金融状况。有不少被调查者又想要那点儿钱,又不想给出真实的家庭经济情况,就瞎编一些数据应付。所以这个调研的选择性偏差是非常大的。

一个评估调查是否可靠的方法就是,看看所调查的8000多户中,家庭收入最高是多少,最高1%家庭收入的划线在那里,然后和你自己家庭收入以及常识比较一下,就可以判断这个调查是否靠谱。

我感觉这个调查的最高收入是非常低的。不少在国内的西西河友可以在这个调查报告中做中国的首富。。。

通宝推:盲人摸象,
家园 又有出来作死的了。
家园 我不质疑的原因,

是因为我不懂,而河里对相关知识应该是有行家的 ,比如兄台你。但这并不代表我支持这个报告。

我连统计调查的基本知识都不懂,质疑啥呢?这个国家地域差别如此之大,在贵州、甘肃那些甚至都不适合居住的地方调查一下,和到北京调查一下肯定不一样。得多大规模的调查才能完全覆盖呢?

个人认为,我们县不会是世外桃源。或许和别的地方有些差别,但总的趋势应该是全国差不多。

家园 这个统计结果纯粹是扯淡

看一下中国的城镇化率是多少,统计一下中国农村一个家庭出去一个打工的比例就知道这个有多不靠谱。除非中国的农村家庭现在全部是靠土里刨食这个结果才可能靠谱。

家园 不像摆拍,吸睛的创意多了去

另外工资56千元并不代表不差钱。

毕竞不是以前那个福利年代。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底层,如果有个三病二痛的,那个56千元是应付不了任何小变故的冲击。

而社会上往往又是这种家庭易出状况。

家园 我倒觉得,靠谱,“小康” 的意思就是没什么存款

我看过的 90 年代的经济和居民报告,居民家庭分为以下档位:

(1)贫困,就是需要国家扶贫

(2)温饱,字面意思,有吃有穿,不挨饿,不受冻

(3)小康,生活质量还可以,基本收支平衡

(4)宽裕,就是手上有点余钱,但不多

(5)富裕,存款较多,可以买股票之类

这是 90 年代的标准,现在可能有点具体标准的变化,比如吃的主副食品,日用品家用电器,但是总的来说,依然有参考价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人人达到小康标准。如果中国家庭存款,中位数达到 2000 美元的标准,也就是 12000 人民币,我认为是很不错的历史成绩。毕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

美国人没有存款,那是耻辱,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拉消费,竭泽而渔,推广信用卡,鼓吹提前消费。这也是没办法,否则早就经济危机了。

家园 如果你的估计是对的

“这个调查的最高收入是非常低的”,依逻辑会推理出统计均值跟其他来源数据比应该低很多,最富有的那群人(比如前1%)占有社会财富总比例会很低,然而并没有。国家统计局的一大问题在于经常不公布中位数这样的指标。说起采样的偏差,你也可以看看国家统计局数据的采样设计。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实际操作跟数学理想肯定有很大差距,选择信什么,只能比较可选的数据中哪个更可信。西方发达社会有税务机构的精确数据,但是我们国家并没有。从技术上讲,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办法,我们当地统计部门的办法相比,这个报告的办法不说都是更好,至少不会更差。

家园 看不明白,你想说明什么观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