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单梳理一下,备个查。 -- 老老狐狸

共:💬102 🌺466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可以更早停止合同,要求外援的

其实可以更早停止合同,要求外援的。

这也是对市场运作缺乏了解。

家园 钢铁和饿死人的关系

大炼钢铁和饿死人的关系: 劳动力的安排。

"以钢为纲", "钢铁元帅升帐" 等简单化的政策居然阻止农民去收割。 最大人祸居然就是对劳动力的分配错误。可以想象吗?

家园 饿死人肯定是人祸。但不是老大说的原因。

钢铁元帅升帐是58年下半年的事儿,饿死人是59年末到60年春的事儿。

家园 关键不在这儿。最大的问题是中央60年下半年以后,才逐渐

知道实际情况。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
家园 说什么"超英赶美", 其实是要和苏联看齐

说什么"超英赶美", 其实是要和苏联看齐。

中国憋着一口气就是想要和苏联看齐,而且是想全方位的赶超。

只是有两个没有想到:

1, 尽管有对"卫星国"的掠夺, 苏联的日子也不好过。对于中国的援助, 苏联也是有着"打肿脸,充胖子" 的强撑之感的。

2, 苏联, 尤其是赫鲁晓夫,对"腐朽, 没落"的美国也是艳羡不已的。

家园 庐山会议是1959年

讲个真话不易, 信个真话更难。

7000人大会拒绝给彭德怀平反更说明了这个问题。

选择性耳聋就是"偏听"啊!

家园 1958年 - 1962 的逻辑过程

以下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过程。

1958年, 大炼钢铁。 所以农民开始了脚色转换,不收割。 因为收割上来了也是全额上交。 所以起码误了2件农事: 1, 收割。 2, 下种。 其实1958年的涨势特别好。

1959年青黄不接时, 全国性粮食调拨失误。 部分地区开始抢粮, 如:甘肃。

1961年才开始赶农时, 1962年才收成开始好转。

最能代表经济管理失误的措施是上海孤儿的出现。 因为无粮, 上海大规模的弃婴。

说是粮食出口, 其实相当部分是无偿援助。 如果这种援助粮暂缓发运, 灾情会缓和很多。

家园 还有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家园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借助外力的大发展

中国因为助赫鲁晓夫夺镝成功, 被苏联报之以李了。

结果被忽然的飞跃冲昏头脑了, 只是这种迷失在很多年后才发现, 代价惨重。

回首苏联也是如此。因为赫鲁晓夫后, 苏联就领导终身制了。

"早知今日, 何必当初"估计是中苏两国共同的感觉。

家园 说是反右, 但总是反左

说是反右, 但总成了反左。这是新中国初期政治运动中领导人的感觉。

就是这种拧巴或者事与愿违的感觉把政坛搞得五迷三道。

搞政治, 需要情怀。 搞建设, 需要科学。 说说容易, 明白太难。

家园 美国飞行员换钱学森

钱学森的确不是回中国种苹果????的。

家园 粮食无偿援助比例不大,主要还是付进口工业品等的帐。

误农时、错误调减粮食播种面积、大旱灾等,都是粮食减产的原因,但是,仅仅粮食减产,不会出现这种规模的大饥荒,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非正常死亡。

很简单的道理,最困难的60、61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产量-净出口)依然高于49年的人均粮食产量(没有建国前粮食进出口数据),和目前的印度差距不大。

据印度农业部称,2017/18年度印度粮食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2.775亿吨,比上年的2.7511亿吨增加0.9%。印度的农事年度从7月到次年6月。大米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1.1101亿吨,比上年的1.097亿吨增加131万吨。不过小麦产量预计为9711万吨,低于上年的9851万吨。

关键还是民主集中制出了问题,官僚主义,导致粮食分配、消费环节出了大问题。

大量粮食被罗掘殆尽,农村没了存粮。几天就会出问题。

1月11日,在东莞县反瞒产大会上,基于强大的政治压力,基层干部承认“隐瞒”了2000多万公斤粮食。县委誓言要追出7500万公斤到1亿公斤粮食。陶铸警告大家:“保证三餐干饭吃到底,全部粮食集中到公社,任何人不能保存粮食。”他写信给省委,宣布了他的调查结果:粮食反瞒产的矛头,要对准原来的小队干部打埋伏,而不在于反浪费和节约。

好在陶铸干这事是59年初,58年再怎么说也是个丰收年,而且58年(秋粮)、59年(夏粮)征购指标增加不大。

河南信阳是59年底、60年初。本来河南59年遭遇旱灾粮食大减产,59年(秋粮)征购指标又是按58年浮夸后的产量翻着跟头上去的,干部们为完成征购任务,一级一级命令压下来(参看陶铸在东莞、赵紫阳在雷南,以及信阳本地记载,那种高压恐怖令人窒息),农村粮食罗掘殆尽,不仅是口粮、饲料粮,有些地方连种子粮都所剩无几(这是第二年继续大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等到彻底断粮,一些地方害怕事件暴露,又严控饥民外出逃荒,这才惹出大祸!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
家园 庐山会议是59年夏天。老兄记错了。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
家园 国家计委又被称做"小国务院"
家园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 首次访问苏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