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体制与科研进展的关系 -- 夕曦

共:💬6 🌺8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体制与科研进展的关系

我说的体制不是涉及国家层次的体制,是指一个机构内的结构与运作机制,统称infrastructure。

去年换了个工作,原单位给我办了个送别聚会,在聚会中终于向大老板问了个存留很久的问题:“我写的那个grant申请结果如何?”

由于我的新工作是做大老板尝试了多年、没有效果,又防范我参与的工作,同时整个课题组经费近乎枯竭,这个课题是否能够拿到对课题组的生存至关重要。所以在我走之前,和他的关系比较微妙。

“中了,五百万。但asshole特朗普砍掉了17%。”老板回答。

我心中狂喜,但随之而来的念头却是:“靠,你喜欢的奥巴马还砍了你22%(另一个grant,也是我写的),而且还是钱发到学校后又往回要的。。。”

粗略算了一下,在这个课题组十几年,我带来了近两千万美元的科研基金。这最后一个对我个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研究申请,而是一个科研体制基金的申请,连带部分科研。

更重要的是基金的获得验证了我在科研体制上的一个发现。

这个基金(U19)申请的标书很大,相当于普通大基金申请(RO1)的2.5倍。由于是体制基金申请,我完全不知道写作的套路,当时非常焦虑,折磨的我甚至产生胃溃疡折腾了几个星期。

终于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使我茅塞顿开,赶紧和大老板约了个会议。

我面对面地问他:“我们课题组(肿瘤临床队列研究)和XXX肿瘤所的课题组的合作方式和结构是不是很特殊?”回答:“是!”

“那你了解的世界上还有其它地方有类似的体制?”我这个大老板当时是奥巴马白宫的肿瘤顾问,了解的很多。他沉思了一会儿回答:“没有,我们是唯一的。”

我接着问:“在与XXX肿瘤所合作创立肿瘤XX治疗方法过程中,我们肿瘤临床队列研究提供的样本、病历资料是否至关重要?没有这些是否就不会出现这个治疗方法?”“当然!”老板回答的非常痛快。

我最后问:“那么是否可以这么说,没有我们课题组和他们合作的这套机制,是不可能出现肿瘤XX治疗方法的?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个机制的延续作为基金申请的目标?”老板反复考虑了好一会儿,点头:“没错儿。”

老板认可了我的发现。

他的父母是意大利血统,中文很好,可以在北京的餐馆里叫:“小二儿,来瓶小二儿。”当然我们讨论时都是用英文。

那个治疗方法就是肿瘤的靶向治疗,是过去十几年间肿瘤治疗领域最重要的进展。最初是在EGFR受体上对肺癌病人治疗中建立起来的,靶向治疗这个名词也是他们发明的。那时我刚到这个课题组,没有参与,主要是另一个中国博士后参与,当时极为兴奋。搞得我很有点儿嫉妒。

从这个发现我注意到,大老板还真没有对荣誉太在意,对开发肿瘤靶向治疗的贡献也没有考虑太多。虽然肿瘤临床队列建立研究了20多年,而且是白宫的肿瘤顾问,近几年还是完全拿不到任何科研基金,有时不得不作为医学专家出庭作证,帮助别人打官司,挣点小钱(600多美元一小时)支持课题组。我离开时拿到基金,也算是完美收官,皆大欢喜。

我认为大老板的成就贡献主要有两个:

一是上面提到的合作体制,XXX肿瘤所的课题组的头是他的哥们儿,每周尽量会约在一起和一次啤酒。合作体制是他们俩无意中创立的,前年曾经给国内的一个合作者介绍过,非常感兴趣。我新工作中的一个远期目标,就是希望在国内复制这个体制。具体细节,抱歉我就不进一步说明了,希望能靠着它吃饭呢。

另一个重大贡献是他首创的以医院为基础的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国内有两位他的学生和合作者,在不同疾病领域学习复制了他的方法。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南京,都已经是院士了。我最近刚刚给他的贡献起了一个名词:第二代流行病学方法。第一代的顶峰代表应该是美国Framingham心脏病队列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发现了高血压与心脏病的关系,但这类研究是在正常人群中开展的,疾病收集的效率低成本高,数据质量也不高。第二代以医院为基础收集疾病病历,效率高、数据准确。

当然,有了一代、二代,就应该有第三代。是的,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一个项目,只不过还没有正式定名。这我也不方便进一步说了。

------------------------

后记:这算是我“改邪归正”,支持铁手维护西西河的第一个小动作吧。

通宝推:一介书生,柴门夜归,吃土的蚯蚓,等明天,飒勒青,北纬42度,伏波将军,不远攸高,hullo,anne2607,jent,桥上,dzhao,
家园 为在科研的道路上前进的每一步点赞

也为在科研的道路上前进的每一步的可能性点赞。

科研不容易,在未知的世界寻找未知的东西。

家园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新理论新观点固然是创新,新的实验手段科研机制也是创新呀

能把创新者自己没觉察到的创新总结出来,推而广之,善莫大焉!

恭喜恭喜!

家园 说到关键地方了,体制也可以创新

几年前,美国这里有个华人教育家赵勇提出培养人才在四个领域的创新,其中包括有机构(包括公司)内的体制创新。或许是他的东西使我茅塞顿开。不过实在想不起来了,当时只顾胃痛了。

家园 求大佬科普写项目申请书的经验

怎么写好项目申请书,提高经费命中率。

谢谢!

家园 我就如何准备标书准备过一个讲座,同时底下

也会分享一些在讲座中不能说的东西,如果你能有具体的问题,我可以准备另开一个。互动讨论可能会得到更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