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之四 -- 骨头龙

共:💬4181 🌺34319 🌵2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9
下页 末页
家园 忽悠就是生产力,当今这世界不会忽悠不行
家园 这么看来,它们是不需要5G,2G还没用好。
家园 我做个他们的数据。是唐宁街网址上的。

真的是excel。

自尊
家园 【讨论】【商榷】

没有搜索到原文。这个是不是杜撰?虽然确实有可能是jobs说的。

家园 这是笑话楼啊

如果可笑的话,您也可以来一段——把乔布斯换成爱因斯坦或者盖尔曼

家园 建设社会主义特色宗教

太孤陋寡闻了,应该給他们贴几张张寺庙里插国旗。全体成员一起唱国歌的照片。

特色是个好东西。

家园 要裤子不要核子

中央一位负责首长居然说到“即使中国人民全部无裤,也要自拥核子武器”,这句话在我们听来,实在是不胜愤慨。一个政府把军事力量放在第一位,将人民的生活放在第二位,老实说,那绝不是好政府。我们只希望,这只是陈毅一时愤激之言,未必是中共的政策。

不知陈毅是否了解,一个人民没有裤子穿的国家即使勉强制造了一两枚原子弹出来,这个国家也是决计不会强盛的,而这个政府是一定不会稳固的。中共制造原子弹,不知是什么用处?能去轰炸美国吗?能去轰炸苏联吗?当这些光屁股的人民造起反的时候,能用原子弹将他们一一炸死吗?当英法联军攻打苏伊士运河时,英国早已拥有核子武器,但苏联一声恫吓,说要以飞弹轰炸伦敦,英国只好乖乖地收兵。中国再努力十年,也决计赶不上英国在攻打苏伊士运河时的核子成就,请问几枚袖珍原子弹,有何用处?还是让人民多做几条裤子穿吧!

--六十年代初香港《明报》 由金庸执笔的题为《要裤子不要核子》的社评

家园 【原创】解决生育率低的问题

穆斯林打老婆,生育率4.5

犹太人的哈瑞迪教派按照教规应该打老婆,生育率7.1

墨西哥人没有打老婆的规定,但是夫妻间互殴很普遍,按照男女体力的差别,应该也是打老婆多一些。所以他们的生育率只有2.6,但是也比其他族裔高1.0左右。

所以要解决生育率低的问题很简单:立法规定打老婆

家园 普京

俄罗斯爆发恐怖袭击后,有个不长眼的圣母法国记者,问普京有没有迫害车臣人的人权,普京回了一句“如果你想做极端穆斯林,我请你来莫斯科割包皮,我们有最好的医生”

普京最近一次当选总统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挑事说普京没有良知不能领导国家,普京隔空喊话“国家领导人更不能没有脑子”。

还有一次和安倍开记者会,被日本记者问到日俄争议领土,普京又是直接糊人一脸“今天气氛好好的你不要搞事,那就是俄国领土”

通宝推:花棍舞,
家园 当年结果出乎意料

那时的明报正在苦苦挣扎求存,左派报纸因为这篇社论群起而攻之,金庸再反驳,两派打得不亦乐乎,吃瓜群众看得过瘾,结果报纸大卖,明报顺便解决了生存问题。

现在有的微博也是用这个方法博出名

家园 职业经理人

塔勒布曾在他的书《skin in the game》里提到,当他刚入行时,一个业内知名的银行家在喝得醉醺醺的时候,搂着他跟他讲真心话,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每次入职一家新单位,就放出几笔期限很长的大贷款,然后在贷款到期前跳槽离开。

塔勒布用这个故事告诉了读者,风险共担的重要性。

老老实实打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与公司风险共担,安安稳稳地拿着无风险收益,这里混不下去了,还可以再换一家,美滋滋。

这些年我见了好多职场老油条,尤其以做市场销售和职业经理人的为多,他们都喜欢拍老板马屁,把老板哄得舒舒服服的,然后再跟老板讲一个长达几年的宏图战略,让老板给他资源,给他授权,让他好大展身手。

然后他就会把这些任务一股脑扔给自己的下属,自己啥也不管,只等下属汇报。

如果下属把这事儿办成了,那他就坐享其成,居功至伟。

如果这事儿办砸了呢?

你放心,这种老油子经理人最擅长做的事儿就是判断一个业务是不是快要黄了,那嗅觉绝对比狗鼻子还灵,他会在露馅前就赶紧找好下家,继续整这一套。

你说他总这么做,口碑不就臭了吗?

没关系,中国这么大,到处都去兜一圈,就快混退休了,或者财务自由了。

再说了,人家又不是每次都运气差,会搞砸!也有走狗屎运,遇到行情好或者能干的下属的时候!那样就能再多混几年了!

通宝推:迷途笨狼,
家园 卡脖子清单

“卡脖子清单”自古有之。50年代美国也曾经为苏联量身定制了“卡脖子清单”,苏联科学家如获至宝,因为这个清单甚至指出了苏联科学界此前忽视的研究领域,有很高价值的战略指导作用。

通宝推:外俗内正,
家园 毛子

外公是中俄交好时期的大学生,这是背景。

据外公描述,当年在军工厂车间主任是这么语重心长的和我外公说的:你只要管好那群毛子不喝飞机防冻液就好了。

家园 清华部分系所说是全球一流不算夸张

文无第一,很难说严格的第几名,但是前几十名没啥问题。比如it类集群(计算机、自动化这些)。清华有个FIT大楼,有段时间合作关系经常去,多次见到来取经的欧洲大学和研究单位。四五十岁头发花白的欧洲博士后聆听三十来岁中国教授的教诲的场景很震撼我。说实话,这个比奥运金牌啥的“扬我国威”多了。其他系所我是不了解,并不是说不行。当然,要说本科生素质,早二十年就全球一流了。

家园 四五十岁头发花白的欧洲博士绝对是失败者

清华某些系所得水平我完全不了解,就不评论了。但是四五十岁头发花白的欧洲博士绝对是失败者。我们只看理工科,欧洲工科几乎没有博士后,有的话也是严重找不到工作的人。理科的博士后比较普遍,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来走学术道路当教授,理科博士后三十多岁正常,很少有人会混到四五十岁的。因为博士后有两大劣势,一是工资比同等学历的有正式岗位的低不少,二是没有长期合同,家庭和人生规划很难。

德国博士后的工资基本上和有长期工作岗位的硕士毕业生差不多,比有长期工作岗位的博士毕业生低至少20%以上。博士后往往不是长期合同,最终目的是申请当教授。比如德国的绝大部分教授是公务员,成为公务员有年龄限制,大部分州是50岁。想申请教授职位光博士后的经历是不够的,往往要有企业里的基层管理经验或专家经历或者科研院所的部门主管经历。所以谁要是40岁以后还在混博士后的话,成为教授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通宝推:甘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