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4375748

目前来看,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进步相关。
当然不可否认,基于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和组织制度的进步,也会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但是革命性的进步依然取决于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
有时看历史会有些疑惑,难以理解为什么某项技术的突破,会有这么大如火燎原般的影响?
这其实是由于其他配套技术早已具备,只欠这股东风了。
归根到底,还是得靠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依靠的是人才。
如何培养人才就是教育制度的问题。
一种看法是,人才是建立于人数基础上的。
另外一种看法是,人才是建立于个人天赋上的。
当然如果是在个穷国,两者都等于胡扯。
那在教育体系完备的国家,哪种说法更接近于事实?
我记得我考大学那年,还有同学在本子上写: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后来工作后,见过复读七年的同事,才理解这两句的含义。
就是说成才要靠勤奋。
说句实话,在国内这么多年,我真没见过什么天才。
很有可能这些人都被勤奋的人们给压制住了。
小狮子可能没有长大,就被大豺狗吃掉了。
出了国,我才发现,世界上是真有天才。
中国人,白人,印度人,甚至原住民都有。
我不想评价教育制度,因为我们培养孩子,也还是强调学习,努力坚持。
但是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和对科研系统的了解,我有点怀疑一个问题。
历史过去是人民创造的!
但是未来会不会是英雄们创造的?
我觉得未来技术复制的门槛下降后,天才的大牛有可能不是以一当百,而是以一当万。
这种万夫不当之人如果是将军起于卒伍,那还好说。
但如果不是,对大众的普遍教育培训还有什么意义?
- 本帖 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