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帖 气候变化之传言 -- 天堂

共:💬168 🌺1290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迁都西安的几个理由

1 西安在中国的中间,在火车速度越来越快,同时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中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2 在西部降雨提高的大背景下,西部大开发成为必然,西部人口会激增,中国这样一个政治决定一切的国家,政治中心必然西移。

3 西安在中间,会极大减轻渤海圈的国防压力。同时守卫首都的部队可以和战略预备队重合,减轻国防资源的占用。

4 西安本来就是一个大学资源丰富的地方。再造一个学术中心很容易。而多学术中心是为了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家园 虽然我是西安人

但这几个理由太小,迁都的事情太大

首先一个,关中平原太小,狭长闭塞,西安如果作为首都,估计整个关中平原都要作为首都特区,但这个特区之外没有土地延展,全是山,地理单元隔绝,这点远不如坐北朝南俯瞰华北平原的北京;

其次,城市相关建设。西安城市建设和北京现在完全不相同,北京元明清和目前作为首都是连续的,建设上就是按首都规划的。西安则作为西北重镇建设,目前接到通知宽度,建筑容积率,各类留白都达不到首都要求。想要成为中帝首都,最简单的,城墙内除了保护建筑其他都得夷为平地,二环内超高建筑拆平,所有住宅小区重新规划,几个城门出来的正街至少单向4车道双向8车道。这个是首都风貌重新建设,还有首都功能区建设,汉长安城不能动,老城不再堆人,还要在浐灞以东建设一个300万人口的新城市。这个投资太巨大。

最后,现在仍是海洋时代。渤海作为内海,保证了首都的安全,同时又让北京有了出海口。这使得首都具有大陆和海洋首都的双重属性。首都人能不能容易见到海(开车3小时带一家老小去北戴河玩一圈)其实挺重要的。这有点心里暗示上的我们要走出去,海疆也是我们的。现在网上有种言论,东南沿海居多,基本上是河殇遗毒。就是北进代表了大陆内卷保守官僚习气,而东南沿海因为沿海,所以是先进开放接轨商业的自由空气,北方人懒爱当官南方人勤快爱当老板。这还是距海200公里的北京,换到西安,南方人心里固有的黄土高原和白羊肚巾住窑洞形象,内卷与保守的帽子就扣得更大了。

西安的未来在于精细化,挑起古典农业中国的文化大旗,守住中国的文化之根。现在市容有点乱糟糟,和西北一挂钩,加上某些脑残政策,又有股穆斯林味。去除西北近代味,恢复汉唐正统,这个得靠中帝崛起同时树立新的价值观,目前还是混沌状态。至于学术中心,我觉得东南华五有希望成为另一个学术中心(虽然有可能是新时代东林党)。

至于新工业帝国的首都,还是在新的地方开创新的历史。

家园 我今年夏天在酒泉的戈壁滩上遇到了好几回暴雨

有一回居然下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戈壁滩上全是水坑。

家园 东林党都是文科生

朱八八脑残不恢复算学科举,造成文科生势力畸形膨胀最后出了东林这个怪物,在当今理科生开始占据绝对优势的世道下,再谈什么东林就有些刻舟求剑了。

不过从人才角度分析,京官都如此堕落,西安建都恐怕更不乐观。

家园 和文理无关

主要是一种为了利益的割据状态。中央对东林来说不是归宿和最终施展抱负伸张理想的地方,而是个舞台,经略的还是自己老家,都想着回给自己老家多搂点。

京官也不是河北北京人,而是全国各地的人。京官腐败这是中央集权的官僚资本的必然结果,这个问题得等中帝王朝之后才能有动力和实践来解决

家园 波罗的海是内陆海,丹麦垒个坝不就搞定了

而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前都被冰川压着,冰川融化后地壳在报复性反弹中,可以部分抵消海平面上涨。。。

北欧主要怕洋流变了,就凭它那纬度洋流弱了就成西伯利亚了。

家园 政府组织挖,不是正好把开封等地地上河的隐患给去掉了吗!

否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战争行为把地上河河堤炸了,那不是生民涂炭。

有机会还是应当消灭隐患啊,何况挖出来河沙可以赚钱弥补挖沙的成本,不是好事情嘛?

家园 突然

想到,西北生存条件变好,最后导致绿教人口进一步爆炸,那就是大祸了。

新疆暂时在陈全国控制下保持稳定,但是这钱也是靠内地提供的,得趁形势好的时候,赶快从河南山东四川等地移民啊。

突然
家园 哪里有水土,哪里就有汉人

要对世界上最会种田的民族有信心。

西北降水越多,汉人就会越多,我记得有文章说过,在青藏高原上,汉人比藏人还要吃苦耐劳,能够在藏人都顶不住的地方工作。嘿嘿。

家园 晚了,千年大计往哪里搁?
家园 转@何新老家伙 的一个帖

转:伟大的三峡大坝

转发:论三峡大坝的溢出功效

黄河水已变清,黄土高原变绿,大西北生态环境近十年来持续改善,甚至连库布其沙漠都快消失了。

大家都以为这是近年退耕还林的成效,很少有人知道根本的真正的原因,是伟大的三峡大坝工程。人们听到了关于三峡太多的恶意谣言,而竟然忽视了这个伟大民族工程的功在千秋的巨大效益。

三峡大坝建成后,从大坝流出的水,因为全部都是从库底流出,经测试常年水温5度,大坝截流前,因是全断面流出,常年水温20度。这相当于把15度温差的能量留在了库区。

三峡大坝每秒流量8500立方,每天流量7亿多立方。试想一下,7亿立方的水,升高15度,需燃烧多少吨媒?

计算一下,1吨水升1度需1000大卡,升15度需15000大卡。1吨煤完全燃烧能产生5000000大卡,意味着每天在三峡库区底下燃烧220万吨媒。

如此巨大的热量,造成三峡水库大量蒸发,加上截流后水面抬高175米,扩散条件非常好,通过长年扩散,在库区周边形成非常湿润的气候环境,这也是为什么三峡大坝建成后,上游经常暴雨的原因。也是长江中游地区,在大坝截流后,普遍干旱的原因。因为大坝流出的水只有5度,不蒸发,估计要一直流到南京才上升至20度了。

三峡库区的这种湿润环境持续外溢,十多年后,彻底改变了西北地区的干旱,从而导致黄土高原绿草丛生,大幅减少泥土流失,也大大减少风沙。在周边湿润气候,风沙大减条件下,沙漠失去扩张动力,逐步固化长草,直至消亡。这就是整个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根本原因。

本人曾在西安生活15年,2006年离开。以前的西安十分干燥,整个冬天甚至没有一滴雨,天天灰蒙蒙的浮尘天气。也改变就发生在大坝截流后的5年左右,雨水变多,空气变湿润,现在是经常下雨,气候大幅改善。90年代去陕北,一片黄土荒凉,现在遍地绿色。真的完全变了。黄河水变清了,泥沙量锐减。

困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西北地区环境问题,竟因为一个三峡大坝神奇的解决了,这是当年决策者都没有想到的巨大的生态效益,其潜在利益,应该说比发电效益要强百倍。

家园 我是真心觉得变暖不是坏事

地球高纬度地区如俄罗斯、加拿大等有大量土地因为气温过低而无法开发利用,如果地球变暖了,那么人类会多出来好多有效土地。大洋里淹几个岛算什么呢?把上面的居民迁过来不就好了?沿海城市怕什么呢?有能力就学荷兰筑坝,没能力就往高处撤。而且二氧化碳并不是洪水猛兽,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需要的气体肥料啊!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上的植物包括农作物的生长是利好啊!

家园 有意思
家园 不知有没有正式的研究结论?看着有点意思,

不过,像民科的理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