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和洒落,高考或许也可以反一反 -- 起于青萍之末

共:💬47 🌺84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说的不错。。。。。

从全体人民的角度来看,有利于每个人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方法都是对的,抄一抄能提高人的知识和能力当然也是可取的,知识公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个自然延伸。

只是这种社会意识已经被私有观念和竞争意识彻底压制住了,在当前的社会意识面前只能是“白首宫女”的笑谈了

家园 考试可以保留

但升学过程完全剔除考试因素,我相信只要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学习勾股定理根本不是难事,所有人都能学会。

家园 洪秀全起来也一样

中国改朝换代几十个了,有什么区别?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几千年下来不过总结了个历史周期律而已。当年即使老毛这样具备千年一出的能力+无私奉献的内心追求,不是一样的人亡政息?而且我们现在这么大的国家,真乱了,死人不得百万千万计较?

我们单位有一个司机,当年跑运输赚了很多的钱,他一天拉沙子赚200的时候我们一个月也才100多。但是没有攒下来,吃喝嫖赌都散了。这哥们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天下大乱,重新来过。

家园 和我一样,洒落对高考问题太着相,都成强迫症了。

首先作为一种构建总体社会平等的人才选拔方式,高考制度在当下历史条件所必然造成的社会现实就是让世人不得不去容忍一种新的精英等级观念的形成。对此制度的不完善性,我们不能因其相对公平的选拨方式而将之视为永久正当性的一成不变。

所以洒落河友提出取消高考制度的观点,无疑是站在工农阶层立场的一种正确历史观。但对于洒落取消高考制度的革命方式,明显脱离了当下历史条件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限制。

对此“理想的意图“,“ 无论是提出还是实现, 都不是纯粹主观的结果, 而是始终与外部客观世界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

洒落对取消高考观点的执念,让他在经历这么多次撒逼斗嘴后仍是偏执在观点的传播。却未能在阶级立场和思想认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对意见中广思集益,以完善自己对高考制度的深层思考,反而让这些有益讨论流于个人的利益之争。

同为反对意见中那些讽以流氓无产者或者“我老粗我优先“的精英史观乘机颠倒了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土共建制初心的历史原貌,那些言论才是杀人诛心。

——

形成于1952年的高考制度采用科举考试的人才选拔方式,其承接着土共建政之前半封建半殖民的落后旧中国有着众多贫困文盲人口需要平民化的基础教育启蒙与工业化国家建设所急切需求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之间的制度倾斜决择。

河友不要胡说写的《文化大革命起底》提到,当年高考制度由时任教育部长澍真依照刘少奇的指示精神所制定,而毛则倾向于后者的基础教育普及。

上层建筑的驯服逻辑正当时。为中国革命欲血奋战28年的工农子弟兵,在翻身做主人的十年后却面对一个冰冷的社会现实:主导社会主义新中国未来命脉的天之骄子,80%是属于封建官僚、资本家、地主家庭的子女。

革命前,安享在旧中国上层建筑的是这个群体。

放飞革命后,仍旧是这个群体躺赢。

历史上,这个群体更是坚如磐石的在朝堂上坐了数千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对知识权的掌握,使之成为国之重器。

不同于史上统治阶级的收买,毛时代对知识分子是让其与劳动者结合,以使之成又红又专的革命新人,数千年旧观念意识的顽固不化让主席最后在迟暮之年毅然穿上军装再次站上天安门红楼。

文化大革命开启一项重大决策就是取消高考而采用直接从生产劳动第一线推荐优秀青年上大学。

“大学还是要办……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

大约80万的工农兵大学生成为中国历史天空上的绝唱。

而在文革前夕即将推行工农兵大学的重大决策之际,不合时宜的《出身论》实际上是对文革政治方向的干扰,但对于红二代为利益询机发难的枪口,遇罗克刚好成了靶子。文革不是没人才,各自为政的抢班夺权消耗了大部分青年精英。

在毛生前的最后十年中,如何交班成了老人家的心头重石,青年毛泽东在孙先驱身上感知的革命激情时隔半个多世纪后还在中国政治中心的红场上荡漾。

你会想你爷爷吗?如果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多数人得出的回答应该是先人的血在我身上流淌吧。大大会想起土共流过多少血吗?说实话,我今年忍着不看阅兵,是怕今天的激荡会成为某日红场凭栏幽古的伤感。

十年前我初涉西西河,这里的文史哲帖让我拜读的如饥如渴,而就在前天,某位河友对我关于《出身论》的回复让我哑口无言。

对其相关讨论的逻辑凌乱和史实不清都抛开不讲。连一亩三分地里抱食都要分出个中农、下中农的弯弯道道,一个如此讲究阶级主体性的贫瘠年代,这位河友竟然将新中国建国十年才培养出一百万大学生的国家公共资源轻爽的与地主少爷的家庭成份撒裂解套,就为让工农子弟与小资地主子女一视同仁的站在人才选拔的起跑线上,原来这才叫做尼玛的毛时代公平正派,最后末尾他还不忘正义懔然的提示我一句,工农子弟政策优先这是败坏毛时代声誉。小心脏颤动一下,我早点骂出,尼玛这优化营商环境的标语已刷到深山老林了,“仁以为己任“的士大夫情怀啥时隔代传染给尼玛左派了?

左派如此,右派更加无需多谈,反正那“精英“气息隔屏可闻,XXX万成西河小资标配。

历害国季候风已是窜行全世界的高空,连八十岁老人都懂废青。可朝堂之上对国计大策的文本释义却越来越高深,与前几年密度喷发的双规令相比,天朝现在频发的是法令。任何体制对政治概念都是为整得通俗易懂,新常态后的术语却是供给侧这些拗口的高逼格经济语系。当红歌嘹亮起来,阶级一词已是打上魔鬼和穷鬼的双重烙印,饭桌冒然扯一句“阶级“只怕比香港蒋英语还愕然。

然而工业文明普照大地的几百年时间里,谁又不惊叹这个以讲阶级为洗脑核心的破理论,竟然连着在不同地域的两个大国掀起了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

告别革命的华丽转身之后,用国家制度形式来对执政党固有利益加以确认和保护同时,却矢口否认不同阶级性质的社会制度代表不同主体阶级的利益和立场。

快乐教育夹杂着更多资源堆积的精英素质教育路线让改开后高考这唯一阶层流动的窗口也开始徐徐收紧。

人才选拨制度对阶级固化形成所带给底层民众的绝望,却是被满世界的民族主义话语权堵得严不透风,我想这才是洒落你坚呼高考革命的本意吧。

当下世界体系的形成之后,作为毛泽东的亲身复归可然都难挽狂澜。对于广大工人、农民以及其他低下阶层家庭的子弟,唯有掌握毛泽东思想武器才是对自身命运的坚守。

家园 敬畏生命兄,长篇大论现在没人爱看

尤其是马列理论式的长篇大论,现在这种方式过时了。要用短促有力的文字,带有强烈的立场导向。要用观点轰炸!

家园 学区房是为谁准备的?
家园 那你提什么平时成绩不是多余
家园 平时成绩是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

跟高考唯分选择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家园 是的。

不能仅仅当作是一种人才选拨。

国家如果是将高考当作唯一通道,对民族对个人发展都将是灾难。

这种机制选出的都难免会有缺陷(唯分数),再如果整个社会机制也是如此逻辑,那么整个民族都会表现为不是狂妄就是隐忍的国民性。

以毛时代一普通人家为例,我父亲跑着他几个哥哥从乡下跑到城里才14岁,小时只念过3年书,然后从学徒工做起,他的文化学习,职能学习都是在企业环境下完成的。父亲也没取得过什么成绩,但我印象深刻,他有次回来拿出一个红本本给家人看,好像是评了个什么经济师的证,非常开心的样子。我早些年翻旧物,见过他的工作笔记,不但字体写得好看,思想内容也根本不是现在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能赶得上的。

他们那代人虽然物质贫泛,但都有追求,然后利用业余时间去行动,一步步往自己的理想靠近。这都是整个社会机制整体运行的结果。

毛著里有一篇五七干校的文章,他那个半工半读的社会模型,从我父亲这一代人的人生轨迹里是可以找到些许痕迹的。

虽然父亲没能干出大的成绩,但他这一生过得很充实。几个伯父也是相近的经历,其中大伯父会篆刻,还进了文化局。

通宝推:删ID走人,桥上,
家园 知识掌握程度好了高考得不了高分?那所谓分高也是暗箱操作
家园 看历史上宋明怎么亡国的就行了

整个社会按唯考试运转,会把整个国家民族推入万丈深渊。唯考试论下选出来能耐最大的人也就是王安石张居正了,这两个人都埋下了亡国的祸根。更别说唯考试论对整个社会其他人才的压制和摧残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