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邻居:田哥和张姐 -- 菜根谭

共:💬101 🌺100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们切入的角度不同

你当然可以把教会看作一门生意,也可以将神学作为现代组织学来使用。我只是提出另一个角度供大家参考。

医学对应人们的健康问题,物理、化学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神学对应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神学?是从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还是已经消解了对问题的追问?

家园 忽然想起一件好笑的真事

多年前,一位信教的老外问我:你的人生难道没有困惑的时候吗?你不祷告,怎么解决你的困惑?

我告诉他,在国外我一般用google解决,国内我一般用百度。

讲完他哈哈大笑

讲真,我认为搜索引擎解决了大部分以前要神学才能解决的问题

通宝推:脑袋,吃土的蚯蚓,桥上,
家园 如何对待宗教:让毛主席替代活佛

参照当年解放西藏的方式。

首先是承认现实,信教的人还挺多,古兰经加圣经,十几亿。

其次是解放,恩威并施,信仰自由,然后一部分人脱离宗教,一部分人把主席当活佛,一部分人继续信教,由他去,最后他们会成为热情好客、载歌载舞、异域风情的商业社会的组成部分。

家园 在美国做过一轮博后的飘过

无论中美,博后应该都是学术圈内最差的职业之一。尤其是在美国,博后某种程度上比技术员还糟。

另一方面,很多大名鼎鼎牛人也是做过博后的,比如施一公就做了3年博后,也没妨碍人家以后发展的特别好。

家园 很多大牛都做过博后,只是生物口有点走入邪道

faculty职位实在太少

工业口也没什么位置

搞得很多人一轮轮博后坐下去,变成了职业博后,那就不太美妙了

家园 这招狠,

寺庙国有化,

改造为景点,

收费入国库,

分配走财政,

一把手书记,

专职列编制,

门前升国旗,

人人背思政,

诸教享太平。

家园 古歌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
家园 加拿大的圈圈真是招摇

多伦多chinatown街头,中国大使馆门口,渥太华国会山门口,长年累月地在那儿撒谎,练功,骚扰陌生人……

家园 巴尔的摩华人教会

我岳母的同事和朋友90年代来美国,后来在巴尔的摩附近定居,她就是一个华人教会的骨干。我还在费城的时候,她来看过我们,也邀请我们去她家。很好的一个人,也没有劝过我们信教。几年前她遭遇车祸,断了几根肋骨,恢复了很久,我们去看她,她说能幸存就是上帝的恩典。

有一年感恩节,她邀请我们去她家过,中午呢我们就跟她去了她的教会吃饭。那个教会是大陆和台湾华人联合教会,牧师是大陆过来的在马里兰大学做教授的一位老师,翻译是一位台湾哥们。牧师演说的时候大概就是要不断坚定对上帝的信仰,生活中的困难是上帝的考验,收获是上帝的恩典。他说他的R01项目眼看就续不上了,然后他祈祷上帝,于是就又续上了。然后各行各业的信徒都上去现身说法,有梅西的售货员,有房产代理,有实验员,也有千老。那个台湾的翻译很厉害,中英文同声翻译真是信达雅,我觉得比总理开记者会的那个翻译还牛一些。

其实吧,不少党员在美国都加入了教会,我们同学一般说谁谁加入教会了,就开玩笑说她/他在这边又“入党”了。寻个寄托,抱团取暖没啥不好。至少比天天在中国使领馆门口上班的OO功好。韩国人在美国的教会才是遍地开花呢,是在美国韩国人的战斗堡垒。

家园 以我华人教会和本地教会都参加过的经历

华人教会的氛围更可怕一点,看见新人就拼命的拉人头,跟传销有的一拼。对于新人留学生来说,华人教会还有个优势就是适合找对象。

本地教会拉人的方式要好得多,就是组织大量的活动,以吃吃喝喝和四处踏青为主,比较注重潜移默化。不夸张地说,本地教会是我和本地人和留学生互动最多的地方,因为工作单位的人反而不怎么爱理人。

遗憾的是两边我后来都没跟进,不过非要选一边的话,我肯定选本地教会。

家园 天行健

科学普及化的今天,人们都知道一些关于知识的原则,例如可证否、逻辑实证等等,留心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些原则都是关于某一个知识点的验证方式,如果我们要把这种杂乱的知识点整合起来,知识的组织架构就表现为一个形式化的公理体系。公理体系以形式逻辑来搭建,但是公理体系中作为奠基的公理是不可证的,这个不可证明的公理经常就成为辩论的终点,之后则进入了信仰的空间。

神学以信仰神来处理这个公理不可证明的问题,神提供一个应然承诺:上帝创造万物供人享用,以色列人是天选之子,等等。只有信徒,或者只有与我同信仰一个神的信徒才有资格进入我这个公理体系中作为一个主体(这一知识体系的主体)享用神创的万物。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如何处理公理不可证的呢?我的理解是:天行健,自强不息。这里没有朝向神的祈祷与感恩,也没有违背神的罪与罚,万物也并非生来就是为了供人享用。电影猿人星球中的景象并不违反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只是与自强不息的人生观相冲突。

西方依靠神学曲折地延续了公理体系这个知识架构,客观上促进了现代科学的体系化发展。中国的传统在历史中消解了神学问题,但捎带着削弱了对公理体系这个知识架构的追求。所以,西方的哲学家认为中国传统中没有"终极关怀",在知识的获取上没有理性的精神。

从以上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西方的偏执与中国传统的包容源于何处,也希望人们能重视神学对于西方文明的意义,尤其是在现代进程几百年之后,地球村越来越小,大争之世中神学将重新在西方突显。

家园 探讨两句

我认为,时至今日,神学最大的作用,仅限于人的精神安慰了,而科学的作用又不一样,重点在于知识的管理与获取。

中国的传统文化,“天行健,自强不息”,我的理解,这个是实用主义,无非是不停的努力,想方设法活下去而已,既不是神学,也不是科学。

既然是实用主义,就会导致务虚少了,而对公理的思考,自然也就匮乏,因此也就没有土壤,酝酿出科学思维。

话又说回来,也好在是实用主义,近代国人,发现科学好用,拿来就用,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不像西方当年对伽利略,布鲁诺那样的迫害。神学没那么好用,就继续使用传统的儒家思想了。

家园 有人会不同意

有钱人会说: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

家园 人的认识能力有限

科学知识不断扩大,象茫茫未知黑暗宇宙中的一个亮点而已,人对其余部分的理解是通过型而上学和宗教...古歌的解惑范围仅限于在小亮点之内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