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叶永烈挂了 ,西西河没有主贴吗? -- 有型的马里昂

共:💬236 🌺1501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6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部分当时还是保密的吧?
家园 如果不能公开,他就不应该写部分

能写的地方多了去了,欺负毛家没人在台上,自己充当佞臣。

家园 可能他得到的资料就是如此呢?

工程造价不保密,但工程内容是保密的。能看到的只有地面建筑。当然就如实写了。口气当然也不会太好。自然是由于别墅本身比当时的平均居住水平高出太多(就是今天也高出很多。)

这种感想流露笔端并不奇怪,也不是故意抹黑。好比美国在冷战期间花费巨资公款造了无数核避难所和指挥部,很多根本一次都没用过就废弃了。例如美国造的国会避难所,造在深山里,一次都没用过。披露出来后也被媒体骂了。这还是有正经用途的建筑。

家园 今天看这篇小说肯定看不出为啥当初被批判为“精神污染”

这篇被批判为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叶在报纸上被点名批判。从此不再写科幻小说。

家园 这本书在文革里被批判为“大毒草”

为啥是大毒草呢?

例如“做豆腐为什么要点卤?” 书中写到,“电影《白毛女》里,贫农杨白劳被地主黄世仁逼得喝盐卤而自杀。可是你如果注意一下豆腐坊里做豆腐的情形,你会发现:人们总是用水把黄豆浸胀,磨成豆浆,然后进行‘点卤’——往豆浆里加入盐卤……”

这段成了“污蔑贫下中农”。想不出为啥是“污蔑贫下中农”?不是因为杨白劳居然吃得起豆腐,而是因为《白毛女》的版本不同。初版里杨白劳是自杀的,修改版里杨白劳是被杀的。(后来又改回来了。)结果革命小将们看到修改版《白毛女》,认为《十万个为什么》“污蔑贫下中农”会自杀。

又例如 “棉花为什么能作炸药?”一文中,说到“经过化学处理,斯斯文文的棉花,成了人们移山造海的好助手,成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力士”,被“批判”为“宣扬赫鲁晓夫的和平主义,是麻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炸药的最大功用,应该是炸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

“太阳为什么有黑子?”一文,则被说成“恶毒攻击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

甚至连《十万个为什么》印数很大,超过了《毛泽东选集》的印数,也被认为是“反毛泽东思想”的“罪状”之一。

河里的很多人其实没有经历过“文革”。“文革”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警惕”走资派复辟“。但是“文革”本身执行中的荒谬性把它的进步性给掩盖了。对于当时的参与者和受害者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反而由于其执行中的荒谬性而导致了人民最终的反感。所以邓上台以后迅速得到拥护有这个道理在内。

通宝推:假日归客,
家园 那是典型造谣。

所谓防核工程就是个防空洞,就算是为了毛主席修个特高级防空洞,也不可能一亿元。更重要的是就连防空洞也是文革时期才修的,三年困难时期连基本的直升机坪都没有修,怎么可能是一亿元。

家园 双石是09年发的这篇文章,当时叶可没病没灾

所以你说“双石趁人重病发文章挑刺不厚道“不成立。

双石原文很清楚,既然你叶永烈在《张春桥传》里言之凿凿地说“近来发现此文最初的手稿,上面有两种笔迹,毛泽东的笔迹人们一望而知,那是作了几处修改留下的,而通篇的笔迹则是陈其五的”,那么就应该说出你的证据来,结果不列证据过几年连自己原先的说法都悄悄改口,这是造谣造不圆了吧?

家园 另外,叶文人对六零年的一亿元这种数字应该是没啥概念的

六零年的一亿元,啥概念呢?从57年到62年,几百万解放军的年军费不过是五十几亿的水平,就可以供养几百万大军的衣食住行,工资福利,各种军备训练,武器购买,战备工事建设。哪怕是备战备荒的文革时期,解放军的年军费也只有一百几十亿。

而这一亿元能修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呢?拿著名的重庆816地下核工厂作个对比,那是国家的战略决策,6万人,修了八年,掏空整座山,工程总投资也就是7.4亿元,滴水洞“修三栋楼,加一个防空洞(哪怕是防原子弹级的高级防空洞)加’一些军事设施(如停机坪)‘,就花了一个亿?呵呵,赶紧查帐,这不是一般的贪污。

家园 还是那句话,有疑问当面提

前面说了,叶的两篇文章并无矛盾之处。一篇注重谁是起草者,另一篇注重谁是署名者及起到的作用。

双石多年之前如果对此有疑问,完全可以去请教叶。他又不是什么接触不到的高官,经常在公共场合出现的。即使素不相识,写封信去上海作协问一下也没问题吧?

另外叶搜集的资料原件,访问稿等等据报道2014年都已经捐给上海图书馆了。报道见下“叶永烈专藏”捐赠仪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其中包括:

叶永烈将此集中整理后将向上海图书馆捐赠八个大类的文献:一、1992年使用电脑写作前的手稿;二、书信,其中有众多名家往来原件;三、采访录音带、数码录音;四、叶永烈著作、剪报集(包括著作目录、文章目录、报道目录、评论目录;著作签名本,叶永烈作品及报道,评论的剪报集);五、档案(包括叶永烈个人档案,如叶永烈小学一年级至高中毕业所有成绩报告单、历年日记等;按照人物或专题分类的采访档案,如王力采访档案、罗章龙采访档案、韩素音采访档案,四人帮相关档案等);六、1992年之后叶永烈作品的电子文件;七、叶永烈照片、底片、数码照片;八、创作参考书。以上各类捐赠文献叶永烈将分批移交上海图书馆。

所以双石所需要的原件,估计在这批捐赠里。那么双石同学到上海图书馆去查证过这批资料吗?

叶永烈曾在仪式上表示,“我原本设想,在我故世之后,在墓碑上写着:‘对不起,我不能再为您回答为什么!’ 现在似乎可以改为:‘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

那么,双石先生既然在2019年还凭着臆测对重病不起的叶先生纠缠不清,执念如此之深,是不是也应该轻移玉趾到上海图书馆去请教一下叶先生呢?

家园 顺便笑一句,一亿元修的滴水洞连冷气都没有

"1966年6月18日,毛泽东入住滴水洞,“时值仲夏,气温较高,滴水洞别墅没有冷气设备。肖根如处长亲自从长沙用卡车拉来几个大木桶和几块冰,分放在木桶里,用电风扇把冰吹融成冷气,使室内温度降低。毛主席看了很高兴,他幽默地说:这种‘土空气’不错嘛”(《张耀祠回忆录--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第38页)。"

>>>看见没有,六十年代,一亿元修的别墅啊,连冷气都没有,还得拉冰给毛泽东降温。超级大老虎就在身边

家园 原始资料都在上海图书馆

你认为这个是蓄意造谣,那就去查呗。

“叶永烈专藏”捐赠仪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这是六年前的捐赠。四人帮采访档案都在里面。你去查一下不久清楚了。

家园 你这么有想法,刷一个主贴呗。。。

你这越说越吊人胃口,哈哈😄

花🌸等你~~~

家园 谁说有疑问只能当面提而不能写文质疑么?叶的文章问题大去了

叶永烈原文“近来发现此文最初的手稿,上面有两种笔迹,毛泽东的笔迹人们一望而知,那是作了几处修改留下的,而通篇的笔迹则是陈其五的”,

双石直接驳斥:叶先生称手稿上有“两种笔迹”,一为陈其五,一为毛先生,是吧?但这就带来了另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当时作为华野宣传大员正在淮海前线的陈其五先生的手稿,是怎么传到西柏坡让毛先生修改的?飞马飞鸿还是飞机传书?退一步说,就算有这种手段,有什么理由一定要送手稿而不用电发?

叶永烈能回答?还是你能替他回答?叶永烈这篇文章就是明说“《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是陈其五写的,毛泽东只修改了几处,就变成他自己的作品”,让人感觉“毛好不要脸”。

四年后他自己改口,承认《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原作者就是毛泽东:毛泽东虽然在西柏坡,却以“中原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的名义,写了一份广播稿。这篇广播稿,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题为《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他这不是自相矛盾又是什么?

家园 这种有些相关知识就能一眼识破的造谣,还要"去查"

呵呵。您这是没别的辩护借口了是吧?

家园 按你的标准,张耀祠更是公知了

替换"1966年6月18日,毛泽东入住滴水洞,“时值仲夏,气温较高,滴水洞别墅没有冷气设备。肖根如处长亲自从长沙用卡车拉来几个大木桶和几块冰,分放在木桶里,用电风扇把冰吹融成冷气,使室内温度降低。毛主席看了很高兴,他幽默地说:这种‘土空气’不错嘛”(《张耀祠回忆录--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第38页)。"

>>>看见没有,六十年代,一亿元修的别墅啊,连冷气都没有,还得拉冰给毛泽东降温。超级大老虎就在身边

按你的标准,张耀祠不是公知就是贪污犯。长沙到滴水洞80公里左右,当时路况差,车速慢,汽车要开几个小时。然后为了毛泽东一个凉快,就从长沙专门运冰过来。这特娘比封建帝王还封建帝王,还当了得!张耀祠肯定是在污蔑伟大领袖。伟大领袖怎么会为了自己凉快就从长沙拉冰块呢?而且即使是肖根如拍马屁,伟大领袖居然受之如怡,除了开个玩笑,连表示下不为例都没有。怎么看怎么是挥霍无度的暴君啊。

好了老兄,如果你没有经过文革的话,那么让我来告诉你,这就是文革典型鸡蛋里挑骨头的手法。但是这种手法是会反噬的。这就是为啥文革后一说不搞运动了,大家都松了口气的原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