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帮识数的漂泊网友回忆一下七十年代物价并和当今比较一下 -- flyingcatgm

共:💬151 🌺710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学生定量高些,但还是不够。

本狐读书时,有段时间:早上半斤(稀饭+2大馒头)、午饭半斤、晚饭半斤(3两面+1大馒头or2包子),晚自习下课,去小摊煮3两面。

通宝推:桥上,
家园 这里涉及一个未解的历史疑问:)

上面的故事简化了。老爷子原话是“两斤”,当然不是每一顿那样吃,当时只是配合上级观摩,吃的是广州流行的“湿面”,又称碱水面,买的时候付一斤粮票,称重是两斤(看来水分不只6-7两),类似那种精细的黄色的云屯面。俺一直疑问,那两斤的“湿面”里,够不够一斤面粉,商家都是国营,那时候还没发明打假这个概念。

那个“湿面”或今天的云屯面,貌似吸水不多,煮之前是湿的,煮熟了仍然挺细的,相比之下,刀削面貌似吸水更多。这些年我比较熟悉的,广东米粉和意大利面,干的,马上看看包装上标注的重量,如果搞试验,吃7-8两没问题,刀削面也比较常吃,半斤也没问题。对了,手头还有方便面,每包标注90克,水分容易控制,吃4包没问题,5包没把握。纯目测脑补,有空实验一次。

家园 这么一说还挺难证实的

油应该比酱油贵吧? 俺帮家里打过酱油,没打过油。

网上找到一家武汉国营调味品厂88年的价格表,散装酱油出厂价每公斤4毛6,每斤0.23元。考虑到80年代的通胀,根据各年CPI估算80-88年价格上涨了50%以上,再考虑到零售渠道损耗和利润要求,感觉俺记忆的0.24的价格还不算很离谱。

家园 酱油一斤8分钱

醋,盐我记得都是几分钱一斤。

家园 反正是刚刚够

没啥油水那是肯定的了,猪肉什么的都要凭肉票。除了米,还有一些副食品,像馒头之类的,也要粮票的。

加上亲戚朋友多,来多几个吃饭,粮票就很紧张了。

另外:我爸1米8,当年算是很高大的了,中学大学都是学校篮球队的。

家园 80年代那时候真是什么都抢

我有邻居抢了8,9床棉被,眼看着价格翻着跟头往上涨,真是人心惶惶。

家园 我都退休了,怎么可能还吃这么多

饭量逐年递减

家园 各地不知道,

北京好像还有圆粒米。

家园 早上半斤够厉害
家园 刚才问了一下我老妈

我爸的粮票是29斤,我妈是27斤,我跟我弟各10斤。

确实是刚刚够用,不时要跟另外一个家庭借粮票,说是借,其实很多时候没有还,欠他们很多人情。。。。

家园 说到冰棍,我也想起来些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东北边陲轻工业小城。

小豆冰棍3分,是蒸熟的小豆和糖加水做的。普通冰棍5分,里面开始含奶喽。冰砖一毛五分,奶含量极高,一边吃,一边顺着手淌下来的汁都黏糊糊的。类似现在全国到处卖的马迭尔冰棍,印象奶味还比马迭尔更浓烈些,因为不常吃,那种幸福的回忆怕是要带到入土了。其实哈市当年至少四种冰砖都很有名,只是马迭尔做大了。

有点奇怪的是,南方譬如广东,酷热如斯,冰糕冰棍的品牌却并不如寒冷的北方多。北方消暑佳品“冷面”在南方经营的也是寥寥无几。

城里的人,住的都是公房。哪怕条件再差的,也没有交不起房租的。小学的学费好像是每学期每人五元,倒是真有老师一遍遍催交的家庭。那时候有的人家三四个孩子,最多的,我的同学有九个兄弟姐妹——大哥的孩子和他一样大。城市的收入比较平均,孩子多的家庭,一定是生活压力大些的。衣服都要从上往下传,母亲大都会些裁剪功夫。那时候的衣服也没有款式变化,孩子和丈夫穿的干净就已经代表一个家庭主妇的持家水准。

通宝推:老老狐狸,唐家山,
家园 我要是没记错,80年代初的印象里,酱油五分钱,醋三分钱。

或者是酱油三分钱,醋两分钱。总之,酱油比醋略贵一丢丢。而且那时候没有包装,只有散装。包括生啤酒也是散装。一个长得像消防车一样的解放卡车动不动就送一罐子来。

国营小卖部里面,调味品柜台下方就是俩大缸,各配一个长柄搪瓷小盅,买家拎着瓶子,付钱后就等着人家把漏斗套在瓶嘴上,然后就一盅灌下去走人。

而豆油则是必须到粮店买的。卖油的器皿,是个巨型的注射器形状的玻璃圆筒,上面有刻度,顾客按照每个月固定的供应量交钱,售货的把注射器灌到对应位置,顾客小心翼翼的把油瓶嘴对着出油的龙头,看着黄灿灿的豆油刻度从注射器高处降到底。

粮店的员工,整天都是白粉粉的——衣服和脸上都是。卖粮的柜位下方有个浅坑,买家把自己的袋子放在坑里,袋子口撑开对着柜位的漏斗。售货员在里面称好份量,粮食一下就泄入袋中。我总是担心有人出错,把粮食撒一地。我陪奶奶去买过粮食,我记得撑口的冲劲还挺大的,毕竟我那时还小

通宝推:老老狐狸,唐家山,
家园 你的理解力一向不靠谱。

你认为模型有误,你就自己建一个有说服力的模型,多直接的事。

家园 有种“人字尼”好像是当时比较贵的布料呢

不知道现在的呢子料子做工和材料比那时候区别如何。那时候老妈不知道在哪里弄了块这料子,动不动就拿出来晒,怕坏了。还哄我说长大给我做大衣。

现在估计也都没有啥人穿,也就没有啥厂做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