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疫情期间的生活点滴 -- 七天

共:💬75 🌺461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羊排贵,但是羊肉没那么贵。今年羊肉买得少,

因为烤羊肉串人多热闹才有气氛,今年没有这个条件。吃得少,因此没注意价格,我记得是换算成人民币大约40~45一斤。

楼上河友说的羊排和羊肉一个价,超出了我的认知(毕竟我去过的地方有限)。我的经验是,小羊排的价格是羊肉的两倍以上。

家园 美国人也有怕死的 -- 有补充

一般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位越高宗教气氛越淡越怕死。

我的一个属下在美国南方,通常认为比较不怕死的地方。疫情开始以来拒绝离家。和他一个地方的中印欧非裔同事纷纷要求及早返回办公室,他要求及晚返工。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不过有一个不怕死的美国人很让人感动 -- 补充帖

他职位很高。平时和我见面就打个招呼。

但“中国病毒”说法甚嚣尘上的时候,他一改往日做法,每次见面一定和我握手。虽然那时候握手在美国已经是禁忌了。

见前补充 4564290
家园 可能跟疫情导致的

用工,隔离,船运有关

以前上涨幅度没有这次陡峭,

不过呢,年初或去年底基本上就清楚美国通胀是必定,必须的,, ,印钞放水太汹涌了,

家园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

有一个同事是法国人,娶了哥伦比亚老婆,非常紧张。

但是总体上说,老板让我做、和我自己想做是有区别的。

家园 我说的是脑袋河友没学过滑雪直接带娃滑、而且直接带娃上山!

想当年,俺为了以后能带孩子滑雪,可是下过大力气的。

准备要孩子之前那年开始学,先是在山下小坡上学了一冬天;太太怀老大那年开始坐缆车上山,又练了一个冬天;等老大开始学滑雪的时候(4岁),我已经可以在黑道上驰骋了;等老二能滑蓝道以后,我就开始带他们去落基山滑雪了。

直到现在,带娃们出去滑雪,都是我打头。去年某日,天气巨好,我们去滑雪,结果人居多,蓝道黑道统统人满为患。娃们为了清净、想上双黑道,然后看着我。我一咬牙,就给娃们探路去了。一天双黑道滑下来,腿都哆嗦。

通宝推:高三三班,
家园 虽然我本人没有那感受,

能想象你和脑袋同志的感受,虽然我本人没有那感受,因为8岁开始接受足球训练,下盘基本功扎实,那年头多是沙石场地,穿的也少,纯靠皮肉摔打出来,身心有充足准备。业余滑雪溜冰不是对抗性,快慢自己掌握,对我来说算比较温和的运动,但也因为没有上过课,光靠童子功玩不出多少快感。

一般人如果成年才开始滑雪溜冰,一是重心和视线高,二是缺乏摔跤的经历,心理多少有点障碍,确实比较挑战,有一回跟场边老太太聊天,她说小孩站着和躺着差不多一样高,所以心理上不怕摔跤,貌似有道理,大人就没有这项优势了。菜鸟的不负责任的心得,滑雪溜冰跟骑车开车类似,关键是掌握惯性和提前量,拐弯提前打方向盘,拐了一半方向盘就得往回倒,加速减速都得留一个提前量,做了动作没效果,不能慌,要等一阵。

本人真危险的一次经历却是因为气温太冷,头一次滑雪就坐缆车上山,也是闻名遐迩的落基山脉,广东人没见识,没准备,山顶上那个冷,冷几个档次,往下滑撞风更冷,跟没穿衣服裸奔似的,滑也不行,不滑也不行,下来意识都有点迷糊了。那回另一个教训是,下山踩刹车,踩出浓浓的烧胶味,也是走也不行,不走也不行,应该挂一档减速,不能光靠刹车。

关于陪小孩,本人比较大的付出是陪时间,干等,各种课外班不说,都是小孩闹着要上的。还有在家里看他们练乐器,全是抽风三分钟热度,没一样成材。更郁闷陪看动画片,本人当年只看过《大闹天宫》,再没看过动画片,儿童片动物片也通通不看,喜爱度约等于零,在电影院陪着孩子回回睡觉,那份浓浓的爱心,很快小孩都不好意思了。最经典的是被纹身,小孩看油管学的,说服孩子妈同意,买来工具用品,在脚脖子纹银币大小,自己纹完了不过瘾,找妈,妈当然说找你爸,对呀,爸爸不说男子汉大丈夫吗,这点疼算什么,我纹了星星和月亮,给你纹个太阳,太走心了,无法拒绝,本人怕疼,心理很脆弱,孩子用手扎,扎别人可能不知轻重,扎一遍颜色太淡,今天扎了两遍,明天再扎一遍,够好看啦,好说歹说,终于完工,人家岳王爷千古留芳,本人自我感觉也挺闪光。养娃就是这样,半年一小变,一年一大变,转眼翅膀硬了,自有自己的天地,父母获得的是快乐和失落双重幸福。

还有一样心得。坐疯狂过山车之类,屁股要稍稍离座,腿上用力,腿力不够,用手撑,那样可以大大减轻脊梁骨的恐怖感,另外眼看前方,身体顺着调节,如果是漆黑隧道的那种环境,可以闭上眼睛,也能减轻身体的刺激,当然,同时也错过路途中突然出现光和影象的刺激了。

家园 倒霉的人
家园 你这不算啥。

有次和朋友一家一起去某滑雪圣地,第一天玩得挺爽,第二天来了寒流,温度急剧降到-20以下。带着孩子到雪场,缆车还在运行,但是基本没人。坡下山窝里的传送带玩的人倒不少。俩大老爷们一商量:既然来了,没有不上的道理。把孩子们留在山下玩传送带、咱俩上!

滑雪的缆车叫Lift Chair,就是一长椅,坐在上面吹着风上山,那叫一个酸爽。好不容易到了山顶,赶紧往下冲。风巨大,我们还是顶风,感觉更加酸爽。

我俩都是全副武装,最厚的雪衣雪裤雪手套不说,头套+风镜把全身捂得一寸皮肤都不漏,然而往下冲的时候一样受不了。下巴颏和脖子在领口上方的部分(头盔和滑雪服之间的空隙,只有头套一层保护),风像小刀一样割着皮肤,真真就是刀割的感觉。用最快的速度,一直冲到山脚下的山窝里,才松了口气。

那次才真正体会到:同样是零下20多度,有风和没风的感觉,差别何止是10几度。

通宝推:高三三班,
家园 是的,历久弥新.再去一趟也不乏味,依然震撼. Luise

湖停车还是控制的,有可能停不进去.

昨天全省600多还是700多新例,已经不允许朋友间聚会了.

今天去公园跑了5公里,路边也有停车,停车场有点满.比一两周前遛弯的人更多了.

昨天和家里老人视频.我爸说,美国大选好乱啊,游行还背枪的.病毒很厉害啊美国加拿大感染xxx万死xxx人,你们都不要出门啊."呵呵,你比我还熟悉情况.是的,都很小心啦"

今天美国亲友来视频,说有国内她同学难得来提醒:"美国疫情厉害死好多人了,千万别出门".美国亲友正在公园遛狗,就拍了几张照片发回去,遛狗的跑步的打网球的,马上,她被踢出群了.哈哈我大笑."傻啊,你必须说水深火热"

何必呢,他们爱听啥,我就说啥,大家都开心,毕竟是关心.

西西河就不同.

家园 还有呢

没加防冻的冷却水,只用普通自来水,车开出两分钟,嘭一声爆管。

前玻璃结了冰和厚雪,往上浇热水,玻璃炸了。(83年的福特,不晓得今天的玻璃扛不扛得住)

应该与学历无关,不是不知道,而是广东土生土长加个人折腾性格造成的后果。

家园 你还别说,我认识一个人呢,真这么干过,没事!

懒得刮冰,接了热水管的水,60多度,往上浇。

其实这么干,还不如动手快呢。

家园 是很折腾,图好玩,冰火交融

家园 这是一个物理问题

解题要计算各个因素的数据的,如水温,水量,倒水的速度,当天的气温,冰层厚度和分布。应该可以模拟达到最佳解法能迅速化冰。

热水浇到冰玻璃上一定会炸这样一个简单化陈述,比较适合川总支持者的智力,安全系数较高,有利于社会安定和保险公司钱袋。

家园 点个赞。哈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