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位名媛有了解的吗? -- 燕人

共:💬291 🌺2355 🌵4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具体说是赵得奥斯卡的的消息被封杀了。 -- 补充帖
家园 这文章虽然有点夸张,基本到位

抗美援朝总会是个聚合民心的机构,把国人的心思凝聚起来,促进了中国人意识形态国家责任感充分统一。比抗战更加凝聚。

美军飞机太厉害,抗美援朝我方伤亡六七成来自美军空中优势。

旧社会相声有几个牛的,但是万里挑一,成功的寥寥无几,常宝堃借助广播的力度比较大。

但是,他能够这样做,还是挺厉害的,值得尊敬。

他家的相声也是不错的。

家园 “名媛‘光环在中国本身就是负效果

中国是革命过的社会,瞧不上什么公主、王子或者名媛之类的东西。就算是有哪个富二代出了名,往往也是因为说了接地气的话,引起了认同感——比如说王思聪、懂王这样的。不这样的话就很容易被人绕着走。

再加上赵婷三观不正、长得又丑、片子拍的也无聊,那就更别提了。

家园 并不是,已经成为上层规则

当然了,在新闻联播这种公开模式,应该是不太好,但是,似乎我未见新闻联播公开指责批评过这类行为。

这在上层是相对普遍的,前段时间还十分盛行。

当然,在民间舆论,似乎不太好,但是更多的是羡慕嫉妒恨,也不是纯粹的蔑视,我觉得似乎在海外回国留学生也比较推崇这种模式,只是没有富豪,官员那么奢侈。

甚至,这种外围,绿茶也成了一定的时尚。

说是像毛时代那么唾弃,完全变化了。

在当今中国,钱是衡量标准的情况下,想拒绝名媛效应,那是十分艰难的。

社会风气变化太多了。

茶话会模式被奢华宴会代替了。

家园 最后一段讲通透了

凡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中国普通人或者海外赤子们就是这个态度面对。

家园 英若诚是宋丹丹的公公

英达是是宋丹丹的老公。您确定是“宋丹丹和英若诚经常手挽手的出去”?

家园 电影是靠普通人去看的,上层说了没用

反而会造成反效果

家园 赞言之有据

电影平淡无奇,看得人昏昏欲睡。如果不是要在这说两句,肯定不会去熬那100多分钟。

西西河就应该这样。

家园 非常认同这句话啊

鬼子搞得很多看起来逼格很高的东西,都被中国人推到极致、玩坏了。在某些方面,我说的是在某些方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的话是继续下一层,中国人非常聪明,但是用在正地方的不太多。

体现在官员真的非常聪明,指鹿为马、掩耳盗铃的那不是因为傻,是因为需求。

他们如果真正用在管理上,将会激发国人很大的实力的增长,体现在航天等这种行业上。

遗憾的是,大部分都用在了扯皮上,是,贡献也很大大了,但是他们手里的资源基础又是多么巨大呢?

我们不应该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吗,在今天,他们享受的是多么巨大的好处,还不应该更努力吗?

作为政治运动的“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历史时期是有区别的。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较大起伏,但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在艰难中仍然取得了重要进展。“文化大革命”初期,动乱主要集中在文教部门和党政机关,大部分生产系统未被打乱,特别是五年调整给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所以1966年各项生产建设事业仍然取得比较好的成绩。1969年以后,随着国内局势稍趋安定,主持政府工作的周恩来等领导人抓住时机,着手恢复各主要工业部门和其他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加强了对经济的计划管理。1969年的国民经济扭转了前两年连续下降的局面而有所回升。1970年经济建设中,内地战略后方的建设(重点是国防工业建设)迅速全面铺开,地方“五小”工业(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迅猛发展。到年底,当年经济指标以及“三五”计划主要指标大体完成。

1971年,我国开始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由于忽视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矛盾,继续追求高指标,经济建设的冒进之风有增无已。

1972年至1973年,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国务院采取各种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1973年下半年,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都完成或超额完成。在此期间,我国第一次把人口控制指标纳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制定了第一部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文件,陆续从国外进口了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单机,对我国此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一时期,三线建设成果引人注目。1964年五六月间,毛泽东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提出三线建设问题,随后三线建设开始启动。

1970年7月至1973年10月,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铁道兵指战员和铁路工程建设人员在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克服重重困难,相继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襄渝铁路,改变了西南地区长期交通梗阻的闭塞落后状况。此外,在建和建成的大型企业还有贵州六盘水、四川宝鼎山等大型煤矿,甘肃刘家峡,湖北丹江口、葛洲坝等大中型水电站,等等。在金沙江边,建设者“三块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依靠人力搬运成千上万吨的大型机械,终于建起“象牙微雕”式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

三线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使一大批当时属于顶尖的军工企业、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来到西部,为西部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批交通运输线、输油管线设施相继建成。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是当时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经过改造的宝成铁路成为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974年,我国建成大庆至秦皇岛的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

国防科技业绩显著,民用科技也有突破。1966年10月,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6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于1975年11月发射成功。在生物技术方面,1972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功提取出一种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科技战线上的这些重大成就,尤其是国防尖端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邓小平后来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成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排除干扰、共同奋斗的结果。

谁的奋斗,谁的努力?

说是周总理的努力,呵呵!!!

文革的伟大意义要用,必须用,工业化解读,尤其是全国工业化均衡性。

核心还是培养一批好干部。炒饭、炒饭啊!!!!

家园 又没有血缘

不同父不同母。

赵婷对宋来说是前房儿女,巴图是拖油瓶。

家园 坊间传闻

送和老英搞在一起,这个巴图到底是英达的儿子还是弟弟,不清楚。

家园 若如是,大抵要藏着掖着,怎敢当街拉手行?

尤其在八十年代人们比现在保守多了,而且离文革结束不过十几年,老英文革没少吃苦吧?另外,那会儿他不是文化部部长吗?

我估计是有仇家黑宋,或者黑英氏父子呢!

家园 ??咱俩说的不是一回事吧?

你的意思是说名媛的身份对于她的影片的宣传没好处么?

我个人觉得,应该不是负面作用。

现在还没那么严重。

可以对比《李焕英》,李焕英的疯狂完全不是影院炒出来的。

就是在特殊时机下,正常的发展起来的,必须羡慕她的机遇,但是,确实她就站住了。

实际上,后期骂的好多,各种讽刺,这些负面比这个名媛效应可厉害多了。

但是,确实就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女性导演的牛皮电影,票房就是漂亮。

把精英可气坏了。

家园 也可能不在乎呢?一个是满人,一个是英语,一个是老身段

等等等,英若诚在文革时期确实被收拾得够呛。

看来,该啊,有才咱是承认的,据说,在当时属于用英文能说话,滔滔不绝讲演的人物,是读者文摘经常歌功颂德的大人物啊。

从英达他们这些孩子的水平来看,英若诚家族的才华是确实厉害的。

他家的底子不只是满族,而是满人。

家园 正因为一天只能认真写一个帖子,才要尽量把想写的写进去。

其实我昨天想写的东西比这多多了。

鬼子的好多东西都被中国人玩坏了。可惜没时间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