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生活中的海外同学和我 -- 临时大侠

共:💬79 🌺669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海外华人媒体大都是坏人的资金在支撑

改革开放几十年,这些海外华人媒体,有几个背后支持资金不是坏人或者敌对势力?基本上全部都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黑中国,说中国的坏话,再加这一部分人外语基础不咋好,个人明辨是非的能力又不强,自然是被洗成傻瓜类。这有我们政府的责任,因为宣传的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去做。

通宝推:北纬42度,
家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时间久了,大多会和国外的媒体保持一致

家园 这说明什么呢?大家没有共识。

什么有共识?饮食男女有。这是啥,这是倒退,是人类的倒退!没有共识的反面就是有分裂,说明大家对政治有不同的看法,有争议才达不成共识。有争议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目前的道路还能继续走。如果哪天大家形成了共识,说目前的道路很好,那基本上说这个道路再走下去,明天就掉坑里。

家园 皈依者狂热
家园 难得,兄弟

能在那样的环境和言论氛围中,还能保有初心,真的很难得

家园 很不错

你的判断,赞同。尤其是那么一句:会不会害了后代。这句在我们听来,是比自身受伤害,更为头疼的事。

家园 可能和年龄段有关

我们是七十年代初生人的,那个时代的人,对于西方文明的冲击,很多都没有明晰的判断力。有阵子,流行说,要培养独立思维。这话分几头说,但对于我们这辈的人,真是比较缺乏的

家园 我是学自动化的

当时在班上,是第二名的成绩,。

前段时间,当年的第一名,是个小个子女生,回来请我们帮忙户籍的事。中间有个细节,我们一干人请假,花了半天去帮忙,因为有个手续慢了,她竟对办事的人喊:我是来自法治国家的!

当时,我愣了。

事后,几无感谢,她便带着孩子离开了。此后,我再也没打理过她

家园 你们太热情了,还要一干人等,加剧了她的心理优势

国内是人情社会,你们觉得同学回来,大家热情帮忙,乘机碰个面。

如果你到国外,需要她帮忙,她能一个人来帮你,可能就不错了,毕竟,国外连父母都不太来往

所以,她用已经习惯的法制社会人际交流,来判断你们给予的热情,可能会内心诧异,这么点小事,你们一窝蜂来做啥?跪舔高等星人?

家园 必须热情呀

她一个小女生,又有当年刻苦学习,成绩拔尖的好印象在,听说是给孩子办户籍,好几个人都去了。

事后,我也不后悔,未认识本真面目前,该如何做就怎么做,认识变了,转变应对便是。

家园 中国政府还能占领海外华人媒体阵地?

您可能是不了解现实情况吧。

媒体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第四权力,你当他们都是大善人还是大蠢货?能让你在他们的领地里插手?

家园 也是因素之一

我说的被自己吓死只是一种形容,但是苏联的专家,尤其是经济学家们大多信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对当时本国的经济数据和债务数据深感恐惧,苏联以前的经济统计是以生产生产资料的重工业为主,中国以前学苏联也是同样的统计方法,用这种数据去套用西方GDP的统计方式,最大的误差是,国民经济总值小得可怜,而开销(财政支出)的比例大的惊人,所积累的债务巨大,似乎永远还不清,早散伙早轻松,中国农村的人民公社不也是如此吗?把好不容易拢到一起的优良资产而且是那种最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硬给拆分了,那结果会是什么?

家园 科普下

老胡这个老调调,我早前給河友 @审度 洗过脑,今天再介绍下,到底海华接触的是什么媒体信息,是怎样受反动媒体洗脑。

互联网上的中文媒体年头比较短,国内感兴趣的人估计也大体有个印象,背后肯定是什么金主都有,无间道也很多。

传统的,主要是报纸。热门的是猩岛和世界,这两张收钱,估计你们也不陌生,反动程度很有限。

更多是免费报纸,例如我家基本看免费,杂货店有得取。一张是仑仑,这张不用介绍,可能发行量大,或者没人爱看,反正永远有货,我感觉对没有入会的人影响不大。另外两张,一是侨报,顾名思义,夸张地说可能就在领馆印刷的。二是美东/中/西时报,有三个不同地区的版本,每一期比较早被取光,去得晚取不着,没研究过金主,感觉是比较红色。另外还有些不太热门,基本是打酱油。搜了几个图来点感性参考。

最广大的群众基本看这些,想不起来还有什么来源。在网上发声的可能是精英居多,他们除了这些还看啥不晓得,可能在书店买反动巨著?主流英文的宣传估计你们也不陌生。对了,纽时BCC等也有中文版。

简单来说,我觉得,真正在外面被媒体宣传改变的人,不会很多。自己选择看什么,已经说明了屁股。今天海外的中青年华人,未出国之前已经对海外宣传信息有相当了解,屁股基本定型。本来不反动,出来后看到新的信息,恍然大悟,转为反动,我觉得这情况很少。40年前及更早的华文信息是怎样的,是不是很有毒,不重要,那些读者今天基本不发言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审度,
家园 我自己就有这个经历

我认为国内行政窗口有许多不足,但我并不拿这些说事,国情本来就不同,但现在明显变好了不少,没必要过分强调,记得疫情严控期有个从澳洲回北京的中国女性,不带口罩不听劝的人,这种往往在国外象条虫,回来时却非要装成龙,其实是在国外长期被压抑的反弹,是心态心理作用使然,而且教养越差却越要表现,就她因为自己的行为回澳前就被公司开除了。

真的好东西要拿来主义,也不是什么都拿来主义,比如从服务态度说,日本确实一流,但我觉得中国人没必要学到那个程度,我觉得服务员们只要把事情做到做好就行,没必要低人一等,日本的阶层固化其实很严重,这也是它缺少活力的原因之一,对社会发展负作用极大。

家园 我小有微辞

这贴本来不想说什么的,被高三河友@了下,也凑凑热闹吧。这下可能要里外不是人了。

我对“对海华失望”的人,小有微辞:不要学蒋光头。

我们会发现有一个,普遍现象:对自己人苛求,对外人宽松。七天河友可能会对这个现象过分的那部分,称为“内残外忍”。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我认为是对自己人有寄望,总希望他她本人过得好点,对自己好点;外人,关我什么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所以,觉得“对海华失望”的那部分人,是对海华有寄望的人。为什么我说不要学蒋光头?因为蒋光头一辈子投机取巧,总是借人势力成事,总是寄望于人,最终活成了蒋该死,逃到台湾,靠着能帮美国人当狗,苟延残喘。依靠人的过程和下场,都不怎么好。

海外华侨华人,不管初衷如何,现状如何,客观事实上,他们已经是与所在国关联极大,可以说荣辱与共;与中国,除了也许意义重大也许屁用没有的血缘和亲情,事实上,没什么关系了。所以,不要对他们寄希望的好。帮,是人情,不帮,是道理,不要难为他们。

我一直反对“海华卖国”说。事实上,海外华人华侨,一直是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发挥了十分巨大的正面作为。这个事实,不能无视。海华,跟国内群众一样,都是国家的建设力量。

近两百年来,世界动荡多变,我们中国犹为剧烈。其间,自然形成了许多种类和层次的思想和观念。海内外的各民族的人,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政府,对中国社会,存在无数种观点和想法,暂时并没有统一思想的要求,客观上也做不到。恨国党,卖国党,海华有,国内也有,就绝对人数,肯定国内比海外多,屡屡拿海华说事,我觉得没必要,也不公平。海华有不等于海华是。给海华打标签,是错误的。

海华当中有些的确是恨国卖国,要提醒的是,中国越强大,卖国恨国越值钱——这个挺令人纠结的。

通宝推:兰迪,xhUserI,夜如何其,陈王奋起,很高兴,玉米菜,冻雨,三笑,胡一刀,高三三班,老调重弹,朴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