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一点不负责任的大瓜:好戏要来了! -- 绝对不是白领

共:💬121 🌺676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迟迟无法公布一说不成立吧

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的公布时间为2001年4月2日和2011年4月28日,这个时间段应该属于正常

家园 希望早点出人口统计结果

至于那么难么。

家园 我也感觉记者的提问和发言人的回答有引诱引导的意思
家园 他们还有北边的兄弟来救

我们靠谁来救?靠非洲的兄弟来救?

家园 3月份有记者问过什么时候出数据

当时统计局发言人说,初步结果会在四月上旬公布

家园 谁来救?

虽然说满朝公卿没能哭死董卓,但是董卓最后还是被满朝公卿干掉的。

反正早晚要干,就少在这里流几滴眼泪吧。

家园 这是想表达什么

泥腿子质量不高?

从军事来说,单兵质量取决于勇气、意志、头脑、装备。

志愿军3个军8个师分割包围美军2个师,4:1的兵力硬是吃不掉,最后干掉两个团。这对在解放战争中打惯歼灭战的解放军来说真是苦涩之极。

今天来说,如果要再次打垮美军,中国首先要搞是国防工业,而不是多生娃。

家园 未富先老,其他国家进入老龄化之前

已经站在食物链顶端了

家园 应该承认,中国站在也算半只脚踏上食物链顶端

就差另外半只,这需要一场战争来证明实力。

家园 这个也没啥

中国确实是未富先老。人均GDP1万美元,世界排名60左右。

不过,你去查查,在这个水平、未富先老的国家多了去了。就是说横比竖比不惊人。

不过,中国要是星辰大海,不能比烂的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老龄化,而是贫富分化。

前面说中国未富,其实说的是人均gdp,要说只能那些富豪干得事可是能惊动全世界的。

前几天才说重庆一富豪,在英国买了一栋楼,远眺海德公园,花了16亿,接着装修又是16亿。

说中国未富,英国人可不同意

家园 阿布还买下了切尔西呢

那阴国人会觉得俄国人富有吗?

家园 你可能没注意到现在的主要矛盾

现在的问题不是谁来背人口减少的这口锅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人口红利消失后,中国年轻一代普遍的接受教育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工程师红利到来了。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中国的组织形式和结构无法与巨大的工程师红利相匹配。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就如同印度无法利用现在的人口红利完成工业化,机会转瞬即逝,无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我认为有效的经济组织模式是:华为模式,这是我能看到的唯一的希望。

家园 为啥人口模型长期得不到修正??都是外部条件太狡猾?

学术上的事情,模型本来就要经常修正,这么多年,你修正了吗?光修改统计数据去了?

这么大规模的夺命行动,给人口和民族结构挖了大坑,影响数百年,一句我没想到,敌人太狡猾,就可以脱责的?如果这也可以脱责的,那世界上没有什么人不可以脱责了。

我劝你啊,少为了护稻进而护宋,没什么用,尔曹身与命俱裂,难废江河万古流, 历史必然要对计生追责。

-------------------------

附:

1、宋健根本就是6亿人口执念强烈,2015年还在阻碍二胎放开。时间到了2015年,中国两位退休高官宋健与彭佩云都在就独生子女政策游说新一届领导层,但彼此意见相左,这表明中国领导层内部在此事上的分歧,而内部分歧阻碍了这一关键领域的改革进程。与许多学者一样,彭佩云认为目前是该放宽独生子女政策的时候了。不到一年前,在北京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彭佩云首次公开表明她对该政策的看法已经改变。宋健则持相反观点,他认为中国资源有限,必须保持低生育率来保持经济发展,否则中国人口将猛增,引发粮食和其他资源短缺。

2、模型简陋到荒唐可笑。不像是所谓导弹专家国务委员水平。考虑变量太少,根本没考虑社会、科技、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等等因素,这个勉强可以算水平问题。水平多低呢,举个例吧。90年代初,本科阶段选修课记得叫系统动力学,日本一个教授编的教材。只要上过课,就知道宋某人的模型简直是搞笑。当时上课老师是当笑话讲的。

2.宋健模型计算结果出来,就成为政治正确的东西,不能动。最基本的科学精神都没有。不说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比如日韩)的人口发展数据复核、修正、改进模型吧(记得当年有人做过类似事情,被“中国人有严重多子多福观念”怼回来),至少也应该根据国内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修正吧?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看到了:模型是不能动的,结论是不能改的,数据对不上,那就伪造人口数据呗。简直匪夷所思,在人口学界,其徒子徒孙长期一言堂,学术氛围极不正常!

家园 不生孩子啥模式都不行

华为员工平均生孩子比较多吗?好像也没有吧。

家园 而且达雅护宋的几点,完全是在黑宋

替换2,人口就像水龙头,拧紧就少生,松开就多生。宋健当时对这个假设不是很放心,就在1986年前后,利用计生委头头换届,说服新头头尝试“松”了一下,结果搞出个人口生育高峰来。

-------------虽然这个事情,把计生在农村由一个变成一个半政策,是赵紫阳干的。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农村一胎政策完全执行不下去。不是因为宋的“苦心劝说”。为什么说是黑宋呢,是因为80年代人们爱生=几十年后人民爱生,这种参数条件的假设是完全违反科学精神的,工厂里的设备、天上的飞机都要实时在线进行参数辨识(控制理论的常识哦),哪个参数敢几十年不变?

替换1,中国人口以7亿左右为好,控制目标就定在7亿。这个假设今天看他没有考虑到中国从外部获取资源的能力,但考虑到1970年代中国还很穷,在搞计划经济,也无可厚非。

------改开都几十年了,意识到这点也几十年了,还没考虑去修正模型??这不是赤裸裸地黑科学家吗,而且宋的模型不是计划经济时代搞的,就是改开时代搞的/,这点不要让前30年背锅,背太多了。

宋健根本就是科学观有问题,刻舟求剑-------

1981年宋健从食品角度估算了百年后(刻舟求剑,根本不知道百年后技术,用当前技术硬推),中国适度人口数量,中国人口数量应在6.8亿以下。《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

-----如果让宋在光绪年间算今天人口,信不信他会算出人口只能2亿?

宋在学术上是极其站不住脚的,控制界、经济界早就不谈他的东西,现在连人口学界也不认他的推理了。达雅还要护他来护稻,那只能是宋拉稻自由落体碎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