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How dare you -- 审度

共:💬169 🌺739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做题家是刻舟求剑

10年之前,社会上有很多空缺。80年后初中毕业的,靠做题,有很多的工作机会,可以提升阶级地位。

现在空缺几乎都满了,清北毕业的,为了深圳的中学教师,杭州的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都要打破脑袋。

再靠做题,已经提升不了阶级地位了。经济学术语,投入产出比及其低下。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到极其低下的投入中。

要我说,这个社会,提升阶级关键看家长。

有志公务员的,考个差不多的大学就得了,选择好专用,然后从大一开始刷公考题目。

有志经商的,从初中就可以开始培养,把培训班的钱省下来,从小开始做点小生意,从小开始试错,比做题家有用多了。

通宝推:杨微粒,
家园 奈何普通群众不安心做猪和羊

歌曲《小儿郎》:“小呀嘛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是为做官,也不是为面子狂,只为穷人要翻身哪,不受欺辱嘿,不做牛和羊”。这段词,不是文人空想,是事实无数次证明。“不识字,很受欺负的”——这话最少三个人跟我说过。我很佩服一同学的外父母。陕西的,母亲完全不识字,五个孩子(超生),两本科三中专。

平民家孩子,有几个能当你们口中描述的“作题家”,杀鱼弟倒更多点。

海峰兄的说法,跟上海那个人大代表差不多异口同声:农村娃回农村就好了嘛。

拼爹其实不怕的,怕的是拼法律法规部门规定单位制度。

家园 其实斯大林也一样

蒋介石一手制造四一二事件两个月后,共产国际负责人布哈林就在《真理报》公开点名批评陈独秀,指责他对共产国际的指示“阳奉阴违,执行不力”。斯大林甚至说:“我们在中国没有真正的共产党”,中共中央没有“马克思主义头脑”,“对领导权一窍不通”。斯大林的这一认识,一直沿袭到1949年。诸如此类的指责,其实质是将直接领导的责任,摘得一干二净。不过,曾指导过中国革命的维经斯基倒说了颇有良知、很负责任的话,他说:“对中国共产党所犯错误我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要承担比中国共产党领导更大的责任。”https://mil.huanqiu.com/article/9CaKrnJBJ5K

中国革命成功了,功劳就是斯大林的;失败了,那就是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李立三犯了“左”倾冒险错误,反正斯大林永远正确。

家园 【做题家】最早是自嘲

就我所知,「做题家」这个概念,似乎最早是搞生化劝退的劝退家提出的。指的是把任何事情都当成题目来做的“学生思维”,比如以为学校排名比专业更重要,以为人生是单线程竞争,我学习比你好结果就比你强;结果看到一个没好好做过题的丁真珍珠,居然靠着一张脸就超过了自己然后破防了。

学计算机的那一批人赶上了时代的风口,过得大都顺风顺水,因而很难对做题家思维的局限性有所认知。火星跳动的张一鸣老板在被美国制裁後,也把“被美制裁”当成题目来做,马上就得出了最优解——跪了。朝廷只好紧急由商务部出面帮他体面了(商务部和科技联合公布《关于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公告》,专家点名涉及TIKTOK出售。)。

「自宋朝印刷术结合科举制这一套成熟起来之后,做题家一直是社会的统治阶级。做题做不好是没有社会地位的……问题是某图书管理员的钢铁意志和信息技术这一历史进程加在一起,彻底逆转了这个趋势。」

某图书管理员废高考,搞推荐制,还有「人家做了,我抄一遍也好」、「考试可以交头接耳」等语录,我小的时候感觉很难理解,现在看来有可能是老人家比旁人领先了50年,所以做的很多事情旁人看起来就很费解。

/article/4573403

通宝推:ziyun2015,
家园 之前在知乎就有人問vczh生兩孩怎麼管得過來

之前在知乎就有人問vczh生兩孩管得過來嗎,兩個孩子怎麼上補習班。

vczh回答說,放養唄,不需要上補習班,能上普通一本大學足矣。從小由vczh親自指導如何寫代碼,到大學本科畢業的時候,說不定實際水平比很多只學了四年計算機的人還強。

那么,如何在低速增长期生存?塞冬再回头来分析分析孩子的教育,看看我们更应该留给孩子什么:

给孩子留下一对能力强、事业强的父母:与其牺牲父母的时间和事业来培养孩子,让孩子在20年后的低速增长期赚钱,不如投资自己,在中国最后10-20年中速增长期里做最后的积累,争取在事业上走到高位,为20年后的孩子占好坑

给孩子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未来已经不是一个从0起步的中国,未来也极少会再出现一个从0起步的领域和行业。过去那种老师学历比家长高,家长把子女教育完全委托给老师的路子已经行不通。现在是家长的学历普遍比老师强,家长身上最值钱的就是自己的行业知识,应该让孩子尽早的了解甚至进入父母所在的行业,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前行

简单的说,未来社会的常态可能就是《名义》里所描述的那样:

家长是官员——子女从小耳濡目染,了解公务员系统游戏规则,在正厅级家长的扶持下快速爬升

家长在大学老师——子女小学就开始帮父母跑数据回归,初中跟着父母做实验,挂名SCI 二作,高中拿着五六篇SCI文章的简历成功入围大学自主招生,大学毕业拿着父母的推荐信去美国top学校读博

家长是码农——子女小学开始学编程,初中就在家搭建集群跑大数据实验,参与各类竞赛,大一进入父母公司实习,在阿里p9/百度t9/腾讯t4家长的带领下做项目,大学毕业就拿p7、t6的offer

家长是中介——别再让子女考名牌大学,未来不会是再是一个父母没学术基础也能上好大学的时代,而是应该从小带着看房,18岁就了解整个海淀、西城的学区房楼座,熟练背得哪家哪户的学区名额是否被用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935047/answer/311484432

家园 主席这些话,不应到处套。

推荐制,是为了解决谁能读书的问题,这个是大问题。抄一遍总比抄都不抄好。交头接耳总比不交头接耳好。

毫无疑问,主席他们是很重视教育的,不然怎么解释各种识字扫盲夜校义务教育?主席本人也是活到老学到老。

脱离了背景,搞凡事,不是对主席的尊重,恰恰违反了主席要和实践结合的方法。主席是伟人,不是真主,需要学习他,不需要盲从。

家园 脱离了背景??????

如何看待四川一小学生留字条后跳楼,称「我活得太累了,希望能多“睡”会」?我们应如何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12月15日,四川泸州一小区内,一小学生留下绝望字条后跳楼。字条上面写着“我活得太累了”“我早已绝望”等文字。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具体情况待进一步通报。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在春节座谈会上说:“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才,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学制可以缩短。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学生要有娱乐、游泳、打球、课外自由阅读的时间。”“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1964年3月10日,毛泽东阅北京铁路二中校长魏莲一关于减轻中学生负担问题的来信,批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3月14日中共中央下发这一批示。来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五卷第 315、322 页。

作者:纪卓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081629/answer/16409274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081629/answer/1640927461

1980年代有没有小学生因为学习负担过重而自杀,我不知道;但现在的小学生已经内卷卷到了宁愿跳楼自杀的地步,这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时代背景。

家园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

鸡血娃的最期就是在父母的溺爱和过度控制的双重矛盾中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圆满实现父母恐惧的阶层滑落。现在北京顶校的老师已经能观察到许多儿童在生长发育不良的同出现社会化程度远低于生理年龄、小动作频频、厌学等心理异常现象。甚至有的鸡娃在小学时就天天上辅导班到晚上十点以后,家长还要求学校长年给孩子准假不上下午的课,“下午都是副课,我孩子要出去学奥数”,然而孩子在学校极度厌学从来不写家庭作业。鸡娃教育真的已经成为对新身份的生活缺少认识的中产阶层走向毁灭的第一动力。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西城区重点学校老师担忧的说,他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这辈子都将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很多学生在高考之后会面对家庭矛盾剧烈升级,将来要用自己的一生跟父母保持距离。 上中产家庭能有这样的小孩就是福报了。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2248148/answer/15988836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三十年城市小孩受到的教育,基本上只能培养“文书吏”这类人才,天然缺少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孩子们的成长过于缺乏社交,以至于理解不了人类组织结构,天生只能当工具人韭菜或者炮灰。大家只有一种出路:社畜。大家基本上处理不了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和家庭成员的关系。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很大。根据把这个模式运转的很深入的日本的经验,大概会导致5%以上的“家里蹲”。北京某个无数虎妈鸡娃向往的某高中的班主任说,她班里五十多学生,因为同性情感困惑,抑郁症、精神问题等各种原因难以学习的学生都有;还有长期不到校的家里蹲同学,很难想象这些同学一两年前还是同龄人中的顶级做题家。她天天做噩梦,梦到学生自杀。她说,现在的孩子们天然不懂反省,犯了错误不是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出于逃避责任的想法推诿,而是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错。然后学生自己还觉得自己承担了一切压力,忍受着世界的错误。她很担心学生们离校之后遇到困难会拼命的放大自己的负面情绪,容易陷入抑郁状态:他们不是出于责任感什么的默默隐忍直到不堪重负,而是从不理解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只是一味觉得外部的一切都是敌意,又没能力抗衡,只能“忍”。什么时候承受不了,就像断掉的弹簧。毕竟现代人的原则是从来不反省。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298467/answer/16445005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鸡娃鸡出精神病的,不在少数。最近几年,大中小学生自杀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一中初中部九年级14岁学生张某锐因玩扑克被班主任请家长到校配合管教,张某锐被母亲扇耳光后从五楼走廊跳下,送医不治身亡。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

通宝推:ccceee,
家园 要把握主席理论和实践的核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一切问题,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

主席是伟人,不是神。我们需要学习他,但不能神化他,他万万是不肯当神的。他说人民万岁,就是真正认知到人民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有人有意把他封神,是为了贬低他;很多人尊他为神,是尊敬和崇拜他。但主席,怕是更希望人能超越他。

你跟杨微粒河友,都引用了主席的话。我没有去考据这些话说的来源背景,就这么空白白舌的分享一下学习心得吧。

首先明确一个事:中国共产党,无比重视工农阶级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么应该不会有异议。

实际情况是,当时掌握知识的,多是统阶级的成员,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大家,出身都不底。虽然晚清开始搞新式学堂,平民子弟读书的机会变得多了点,但主要还是有产阶层,而且人数还少。我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是民国时期,每年大中专以上毕业生数量,以千计。而且这些有机会读书的平民子弟,不可避免的受到传统风气的影响。

我推测“刁难”“突袭”“偏题”这个话大概率是解放战争前说的。工农要学习知识,自然有气度向所有能提供学习的来源学习,不会介意向旧文人旧知识分子学习。一个,旧文人习气,惯于问难。二个,不免有不少人看不起泥腿子。三则,要竖立自己高人一等的形象。第四,方式方法的认知。第五,学员基础差。所以“偏难突”现象经常出现。

杨微粒河友提出的推荐,抄,交头接耳,开卷问题,我认为大概率是废除高考前后的事。相对于工农来说,无疑旧知识分子旧统治阶级的子弟,更能被录取,更能考试。那么,怎么保证让工农子弟能深入学习?废高考,工农兵大学生,学得不好总比没得学好。“抄一遍”“交头接耳”“开卷”,其实就是针对教学情况,做出的指导。并不是主席认为学习可以乱搞。“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紧张严肃,就是要努力学习呀。主席自己也是学到老,不打桥牌。

现在废高考行不行?好不好?不行,不好。废高考,那么平民孩,就更没书读,效果有如当初被废前的高考。之前平民群众当家作主,有能力保障学校对工农子弟的录取。但是现在不行,现在废高考,保证不了平民群众读大学的权利。这个不展开。

我对中国教育不满了二十来年,但同时也也认为,现在中国,仍然是古今四海,最有愿意和有能力,提供坚实的平民教育的,国家。

家园 教员有一句最为人熟知的话:谁是我们的朋友

谁是我们的敌人,......。同样,讨论教育改革,首先要明确哪些是有问题的人?那些是有问题、有害的思想?

审兄的观点,我归纳(请审兄指正),是对教育部的老爷们轻轻放过,对士大夫思想意识价值观轻轻放过,只关注舶来的“快乐教育”,同样也回避社会用人部门对于教育成果的发言权、管理权。

教育部的老爷们的教改,看起来就是胡服的修养大法:出问题全部是基层老师、家长、孩子自己的问题。他们则完全是为了“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知识水平”而奋斗的清官,至不行也是现代武训。

士大夫价值观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危害,至今存在,说教育部是阎王殿有点儿高抬他们了,但是解决问题要从解决他们开始。

要让任正非、袁隆平们对教育有发言权。

家园 赞!且给杨兄补充些个例子

乔布斯、马斯克、爱迪生、特斯拉,哪个是做学校的题做成家的?

审兄说的“神化”,对我和杨兄,不合适。国内有一帮子神化教员的“左派”“二代三代”,因为他们还是不懂主席的读书与实践,无法应对公知们污教员的“学历不够”“没有留学”的题,所以只好“天生大圣”。

我也同意审兄的“对教员的话,不能生搬硬套”,所以才讨论武训与文革(教育革命开始、历史批判开始)放在一起,分析探讨主席究竟是主要抓“士大夫垄断”这个主要矛盾?还是抓“皇权专制”作为中国文化革命主要矛盾?

说任正非、袁隆平们对于教育要有发言权、管理高考(管理、领导而不是废除),这就会让平民子弟更缺少教育的机会,这只能是教育部老爷们的辩护词吧。

审兄不见教育部的老爷们根本不听任正非的意见,大刀一挥就砍掉一半中国孩子上高中的权利,审兄如果真的认同教员的理论与实践,还会继续为这些老爷们把持的制度辩护吗?

家园 我一近亲的孩子就是受害者

当妈的忒强势。小学二、三年纪,就给孩子报了一堆课外班,诸如钢琴、芭蕾、围棋、英语、游泳……,也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最后呢,一样没成,还把功课给耽搁了。过了青春期,照样施行高压政策,孩子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最后和她水火不容,直至割腕自杀,幸亏发现及时,没有酿成惨祸。

我一直拿这件事情当反面典型,对自家孩子引导为主,尽量随着她的兴趣爱好。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做家长的不能高高在上,要尊重孩子。身体健康,思想健康,比啥都重要。

通宝推:杨微粒,
家园 太祖思路很明确啊

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六亿神州尽尧舜“。套用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人人获得解放,得到真正的自由,不受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束缚。

关于科举,他明显是反对啊。对于”唯一公平“”上升通道“,越来越像科举的高考,肯定也是反对的。否则也不会废除高考,搞工农兵学员了。

家园 明显是。

指望这种模式确实效果很辛苦啊。

家园 以前也有,但是可以肯定没有今天普遍,那年代

绝大部分孩子在傻淘啊!!!!!

那时候是自由奔放的各种负担轻的时代啊,几乎可算无忧无虑,当他们长大后才知道面对多么重的负担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