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形势确实很不好 -- 胡里糊涂

共:💬93 🌺431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生双胞胎的应该庆幸自己多得一个孩子。

曾听说有善良的医生无奈把超生或私生的孩子归到另外一家算作双胞胎的,当然要经过两家的同意。

家园 从内卷化不明显北欧福利国家的生育率

到跌到日本一样,可见跟内卷化联系不是很大。内卷化是加速因素。

经济角度恐怕是主要因素。

家园 这种说法是不属实的穷人有穷人的活法

中原地区的村落,动辄千人几千人,绝大多数是中农贫农。婚丧嫁娶,生生不息。有的家人丁不旺,乃至绝后,很大原因上是因为那时候的孩子立不住容易夭折,而不是因为贫穷。

家园 换亲

换亲算是穷人伟大发明之一,虽然消失了几年,但始终若隐若现。当一大批光棍娶不上媳妇时,这个选项会被重新激活,今天的天价彩礼正是这个古老习俗的表现形势之一。

现在某些地方出手治理天价彩礼了,缺了彩礼这个遮羞的介质,换亲也该亲自登场了。

换亲是底层延续家族的法宝之一,它是以“孝道”为基础的,在一桩成功换亲事件里,要同时满足四对夫妻的需求,却只需要一对牺牲者,意义重大,这也是用“孝道”挽回绝户危机的直接手段。

与换亲并列的还有:老亲做亲(近亲结婚)童养媳,娃娃亲,入赘,抢亲等历史传统,在结婚危机的当下,都要重新审视它们的价值了。

不要说什么文明进步,一个以牺牲多数底层为代价的“文明进步”,跟赤裸裸的丛林法则没什么本质区别,只是披上了迷彩外衣,令很多家庭被“道德”束缚着眼睁睁的走向消失。

底层自救,还要靠这种传统大俗招,

通宝推:海中山,
家园 【商榷】不要低估我们祖先的智慧

好多古老的村庄里面,数百户人家都是一个姓。

而且还拥有独立的排水,灌溉系统

显然是一个高瞻远瞩的祖先,占了一块地

然后子孙后代可以轻松地在此繁衍。

在中央银行可以随意印钞的时代,

钱算个神马东西?无非就是金融系统里面的一个数字而已。

家园 所以,不清算稻,中国问题无解

生育问题其实是社会财富分配问题,混合了对汉人的种族歧视和定向种族灭绝问题。所以稻公的历史地位如何,大家用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都能想清楚了。

通宝推:海中山,
家园 这不就是典型的剥削加剧生存资料短缺吗?

这些后代中必然会出现贫富和两极分化。未必就是某房特意压制某房,而是贫富分化造成富裕的支脉更容易抚养后代,而贫穷的支脉可能连媳妇都娶不了。再加上高夭折率,再加上有些支脉可能只女孩存活,那么很多支脉绝后就很正常了。

其实这就是丛林法则的另一种体现。

家园 有定期震荡,有偶然成分

有上升和下降的可能,而且也有长期不富的可能。

这里的根本在于,古代中国不能从个体角度去理解。借用楼宇烈的说法,「连续性的群体性生命」,就可以完美解释了。其实宋代以降的族系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本来就是以族为单位的啊。

家园 所以我们都是帝王将相豪门富户的大宗嫡传后人

不要听别人吹嘘自己的血统,谁祖上没阔过

匿名 就怕货比货

局面好不好,操盘者的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决定性的因素。有老邓的水平,今天的人口形势也没有多可怕。大不了号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带头生三胎,不生三胎不提拔,然后搞生娃补贴,至少按照1980年代独生子女费那个力度补贴嘛。

三孩
家园 中产阶级不进则退

为了子孙繁衍,要么努力前进进入上层,有钱在大城市生养三孩,人老了还可以人工代孕;要么退出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城市,回到家乡或者中小城市降维打击,生养三孩,将来选有出息的孩子再来大城市打拼。

家园 女的生孩子政府应该每月给补贴

不能光靠企业支持

家园 三孩只是过渡

为的是证明三孩政策对缓解人口减少压力没有帮助,然后就是四孩、五孩和无限制生育。城市里有钱的和农村没钱的都可以多生,大城市里死抗的中产阶级要么前面上顶层,要么后退回中小城市降维生养。

换亲
家园 换亲的前提是包办婚姻

以现在女拳的强度,你还幻想着包办婚姻?你以为还是生活的一百年前呢?

天价彩礼从根子上讲,还是女拳的主因。禁绝的天价彩礼,还会有另一种形式的表现。但肯定不会退化到换亲的地步。

家园 教员可能太一心为公了

毕竟,天地都不仁啊,以万物为刍狗。

教员真是菩萨心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