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儒家和中国思想 -- 燕人

共:💬242 🌺1270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7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也许是作为一个政治思想家领导人,毛主席带有了更多的人民性 -- 有补充

更强烈的远超于历史以往的国家领导人的人民性,由此,他带领了更多的人民,走向成功。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他的这个优点充分的获取了人民的信任和认同,由此更多的获取了人民的力量。

也取得了更多的成就。

如果不如此,在当年,新中国就不可能那么快的建设那么多水利设施,从而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就是人命。

还有在抗美援朝中拥有了更大的力量,导致新中国以一个弱小的农业国,制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又避免了大量生命的死亡。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群众路线,人民性的核心是人民参与 -- 补充帖

这个大概是各国政治的核心,是精英群体自己玩,顺带带着老百姓,还是让老百姓共同参与政治,同时,允许老百姓提高素质能力后同时参与政治,这是核心。

一个精英或者律师代言老百姓,这是本身是非常奇怪的。

在那个时代,老百姓多少认可其代言人。今天呢?呵呵。

陈永贵,吴桂贤,孙健,倪志福作为政治局委员的代表性,显得很清楚。

如果有了四人,他们就有了话语权,反之就随风倒了!!

家园 激烈了,激烈了。

不能抵抗的确是宋的问题,当然了,也有过一些不错的成功的战役,但是,最后没有筛选出强势政权带领汉族人抵抗住侵略,那还是遗憾的,在今天就是灭族之危。

以二战为例子,苏联的暂时失败,哪怕是时间长一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宋朝就是被灭了,这是个残酷的事实,当年就是天灵盖问题!

见前补充 4626835
家园 妇女问题属于细节问题?太封建了吧

妇女占人类一半人口,是半边天。

通宝推:ziyun2015,
家园 【讨论】儒家的最大问题就是掉书袋自绝于普通劳动人民

洋洋洒洒一大篇最后不知所云。

当然大儒一贯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劳动人民文化素养不够,当然理解不了这么酸腐的东西。

通宝推:呆头呆脑,
家园 【讨论】宋朝妇女地位并没有提高,所以宋朝打赢了外族?

提高宋朝妇女地位不能打赢金蒙,那么宋朝的儒家和男人打赢了吗?

妇女就是儒家的背锅侠,呵呵

逻辑啊逻辑,是你的硬伤!

儒家作为社会治理学说,打不赢就是废物点心,事实胜于雄辩,其余都是废话!

通宝推:ziyun2015,
家园 突然想起蒋空一格推崇阳明心学

难怪蒋系直到现在还什么屁事都指望“国际友人”,对内则无耻下流。原来继承自宋儒。

过激么?要不你说说儒家干了什么正事?除了我说的那几点?我觉得大先生鲁迅比我说得精准得多。

家园 不是。儒家要正“名”,即大义名分,

碰上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刁民而已。

家园 宋朝的事情补充一下

曾经因为一句话和一个朋友产生争执

这个话在十年前就引起争论,我这话原话是,就寒门子弟考取科举比例, 历代王朝最高的。甚至比今天的高考还要高,这个比例是80%。如果只看到这里宋朝当然是某些人推崇与吹嘘的。

那么我们就以这个话题作为题引展开下,这个80%比例怎么来的,对比隋唐开科,中举多位世家门阀子弟,而寒门子弟中举多起于从九品止步于从六品的中等县县令。而豪门子弟呢,就以京兆韦氏出身的韦皋来说,出侍是做了某个亲王葬礼的前三排执戟郎中获得品级从六品。韦皋是中晚唐名臣,他收复蒙召击溃吐蕃南路之战,是中唐中兴之战也是吐蕃盛极而衰的转折点。京兆韦氏也是屡屡在历次政权斗争中饱受打压的豪门。但是豪门就是豪门,和寒门出身究竟有唐一代是天然之别。所以关拢豪门终究是被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历史潮流摧枯拉朽了。

回到宋,宋是真正意义科举取士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宋朝皇族为避免隋唐门阀架空皇权的事情重演,因此宋朝是对寒门子弟出身的士子录取是格外侧重。而官僚世家子弟走仕途多有专科,而不走科举另就高官。虽然这样的世家子弟,有高官厚禄终身但是难以掌握实权。所以,有志于朝堂的世家门阀子弟也偶然有去考科技的。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 宋朝很先进,宋朝底层大有钱途。且慢,我这里还有个但是。

有宋一带,士族豪门联姻结党是最肆无忌惮的,这里我不讨论朋党讨论姻亲。富弼是晏殊女婿,王安石妻子是 宰相吴充哥哥这一支出身。而吴充的后代女儿嫁欧阳修大儿子欧阳发。次女嫁吕公著二儿子吕希绩,三女儿嫁光禄寺丞夏伯卿,次女嫁文彦博之子文及甫。简单点说,非寒门出身大多科举出身,但是没有豪门世家姻亲基本 做宰相是不可能的。甚至和唐一样,做到中等县的县官也就到头了,然后,我们说说有宋的冗官制度。一个是来自,门阀世家出身子弟凭借出身就可以拿到比阶高官的厚禄。这里我要说说 宋朝官僚体制高官的一个优厚待遇,馆职权。什么意思呢,比如范仲淹,被贬出京,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反对声愈加激烈,范仲淹请求出知邠州,仁宗准奏,遂罢免其参知政事之职,改为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那么待遇呢,大学士级拿一份,因为大学士级别所以虽然罢参政知事的实权,但是职称还是平章知事,最后知某州这是实权。实际是工资拿三份,大学士一份,同政事堂平章知事一份,最后是知所在州府一份。然后细品这样复杂的爹床架构下,以皇亲国戚授官拿多少,以世家子弟荫官拿多少。这就是有宋一带三冗之冗官。吃掉宋朝三分之一岁入的冗官。有宋一代,为对付三冗,几乎无物不税。怎么说呢,我们早点铺子那种煎饼果子店要收税你明白的这就是宋朝。因此我前面那句和朋友起争论的宋朝寒门子弟录取比例最高,后面还有一句,宋朝百姓是 历代王朝承担税务比例最重的。我最近看到福建的有关记载,福建因为土地贫瘠我看到的记载应该与其他物产富庶的省份有差距但是看到的还是触目惊心。基本就是三代继续,一次税务摊派就彻底破产。所以福建一带,但凡有点积蓄的人家 就鼓励子弟读书,有了秀才功名豁免钱财三年。即使不中举,也可以在乡为吏为幕僚。但是能出头的只是少数。因此,福建在有宋一带有两个极端,赤贫极多,宰相极多。

这就是宋,才子佳人的宋,士大夫共治下 的东京繁华梦。

通宝推:fuxd2002,西门飘飘,mezhan,玉米菜,审度,
家园 从细节反推意义往往并不大

政治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学问,比如今已经全面走向穷举的自然科学复杂的多,因为自然科学等得起时间,政治等不起(一等社会可能就停摆内乱崩溃了)。如果聚焦社会治理层面,政治在任何时代都提现为一种顶层设计理念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全方位的,需要底层给出实际的成功数据,需要高层具备足够的共识和足够的暴力手段推进,各环层层相扣而又不尽然。一个简单的例子:不厚部分地域很成功但最终失败了,他的政策得以部分保留并推广,那么他的政治理念究竟成功还是失败,孰为体,孰为用?一句话,政治就是斗争与妥协的艺术。为什么说西方毛没褪尽,他们很懂得斗争却不懂妥协,各种政策泾渭分明,看似清晰明了,实际就是一堆拍脑袋政策,妥协的方式就是不停地拆分议题人群,然后投票了之,于是社会就成了非此即彼,四年河东四年河西。这就是还原论的痼疾,以为只要一直细分下去,就可以找到最终的公约数,然后把“异端”全铲除了,最佳治理路线就出来了,可就为啥就不能融合呢?这就是源代码层面的硬伤,按西方来看,正反理念就是不可调和,如果可以,那么整套社会治理理念就得被推翻。其实这里也可以看出,马列就是典型的极端西方思潮,资本还可以看在钱的份上共产一下,马列那就是必须掘墓,不死不休。

回到妇女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科技人文等综合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会治理体系给出的一份答案,说白了就是因为工业发展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等辅助劳作中解放出来了,才有这结果。宋朝那会你去谈妇女解放,孩子谁养?盔甲谁缝?即便到今天,如果大家都有的选,掏粪这工作谁做?也许宋朝前一天宣布妇女解放,第二天就得崩溃……

家园 这个张弘范不是宋人。

他是易县人,辽属南京道,金属中都路。

古代尚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唐末到元朝,时间太久。

北方汉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宋人。

加“宋”字,是明代文人的事了。

家园 儒家的本质是对道的山寨、剽窃乃至篡改

儒家的根在于西周官学,这个恐怕谁也反对不了。

实际上,三代之治,官学是有传承的,核心是王室的典籍。

王子朝奔楚,西周王室典籍逐渐扩散到整个社会,形成诸子百家的局面。

其中,老子作为收藏馆史,地位十分特别,仔细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相互之间谩骂不休,但是几乎没有骂老子的,反过来,韩非子之流,写“解老、喻老”等,还试图靠上老子,为自己贴金。

老子才是上古文化真正的传承者。

《道德经》,是给贵族子弟的教材。

儒家号称继承上古文化,这本身就是对道和老子的剽窃,在汉武帝之后,儒家说“道门柔弱”,这是对道的篡改。

而儒家的核心,不是仁,也不是致君尧舜之类的套话。

儒家的核心是求官。从孔子开始,就是求官。整个儒家的典籍,核心就是“如何当臣子”,以及“如何作为臣子然后谋取最大的利益”。

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儒家对汉武帝的依附,也可以理解清儒对满清的依附——实际上, 清儒为了做官,连“华夷之辨”都放弃,在某种程度上,这算是欺师灭祖了,毕竟孔子讲“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儒家的学说,是与帝制匹配的,儒家放弃了军事暴力,放弃墨家的技术,以一种接近”自宫“的姿态,换取的是与皇权的合作,得到的是奴役百姓的权力,”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正源于此。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过去2000年华夏史灾难的源头。历史表明,在华夏面临危机的时候,儒家完全没用。而在和平时期,儒家往往联合野心家窃取权力和财富。

儒家不灭,华夏不兴。

通宝推:乾道学派,fuxd2002,心有戚戚,呆头呆脑,
家园 你和王城的回复这里集中回复下

前不久我和朋友围绕100周年纪念剧 觉醒时代,中流击水和光荣与梦想有过一次争论。争论的开始比较激烈。

这三部剧说清楚一件事,为什么是陈独秀为什么是陈独秀创建的中国共产党在民国时期无数小政党中脱颖而出 实践国共合作北伐统一中国的大革命高潮最后走向失败。

这里要先说说,有清一代选官的一个侧重,就是高官重臣多选安徽 两湖官员压制江南财税重镇出身的官员。安徽人陈独秀的被过继给他大伯,他大伯收了一个养子张作霖。陈独秀创建反清组织后在上海结识了 当时创办兴中会的蔡元培。推翻满清后,陈独秀一度为安徽督军府高官,反袁世护法战争失败后 陈独秀等一批原来同盟会成员出走日本。在日本陈独秀结识了李大钊,在日本陈独秀的校友叫陈天华。陈天华是杨昌济的引入人,陈独秀还有个好友是易怀沙。所以蔡元培引入陈独秀改革北大,北大守旧精英群体反对的不是陈独秀的出身而是他的观点。同时,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陈独秀用了乡党的胡适,在日本结识的李大钊,以及蔡元培引荐的鲁迅。(鲁迅是蔡元培乡党,也是蔡元培出任教育部长的时候被教育部录用的,所以觉醒中蔡元培邀请鲁迅去北大,鲁迅脱口一句我听蔡公的)而北大改革计划,杨昌济是陈独秀这条线引进的人,而毛泽东既是杨昌济的女婿也是陈独秀好友易怀沙的学生,因此我当时说了 毛泽东进入早期革命圈子是拿到普通人没有的入场券的。当时我一个朋友误会我说的是圈子决定论,随即质问我人民史观立场在哪里。(这一段作为结束,实际我在说陈独秀和国民党元老关系千丝万缕,本身又出身有清一代作为统治阶级的官绅世家,因此作为中共和国民党的牵线人有丰厚的历史背景,但是也决定了陈独秀对过去帮助过他的官僚氏族出身的国民党元老有妥协性,这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

然后,因为中流的登场我以戴季陶为例做了反驳。要知道,戴季陶不但积极参与了五四运动,而且还收到陈独秀邀请成为中共建党六个发起人之一(这部分中流里有略写,史料来自李立三回忆。)戴季陶在孙中山斥责最终没有参与中共组建,并随后和后来称为西山会议派的国民党元老打的火热。尽管戴季陶与蒋介石相交莫逆,本人曾经也是孙中山身边能与汪精卫并驾齐驱的秘书长。本人的又和又与江浙财团千丝万缕(比如相交莫逆的张静江)但是随着大革命失败,与西山会议派背后一批国民党元老的退出历史舞台,在4.12之前活跃于政坛纵横俾阖的戴季陶就此寂寂无闻,最后再1949年自杀了却残生。他拿到的入场券,对比毛泽东不可为丰厚。但是历史终究大浪淘沙,站在人民推动的历史潮流的毛泽东和他背后的共产党人最终赢得了新中国的胜利。而作为中共创始人的陈独秀,作为毛泽东周恩来以及一代中国开国领袖引路人的陈独秀最终没有从自己历史局限中走出来。甚至到建国之后,陈独秀因其复杂的经历与历史背景,我们有很长时间对陈独秀的历史贡献避而不谈,直到今天历史再到转折点,官宣重启正本清源的史观重建工程,这时候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历史新方向才算开始比较公允的对待陈独秀和他的历史贡献。

以为一观

通宝推:冻雨,范进中举,西门飘飘,fuxd2002,杨微粒,mezhan,小泽珍珠,empire2007,寒冷未必在冬天,楚天,审度,ziyun2015,back,
家园 连刁民都干不过,正什么名?
家园 所以应该学孔子

有做官的机会也要挑三拣四,甚至不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7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