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样的天灾,两种美国人 -- 方平

共:💬123 🌺1047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树倒在自家院子里

方平兄这篇文章,图文并茂,入情入理,见微知著,一滴水见太阳的光辉,确实是好文。

我赞同方平兄文中绝大部分观点,不过还有一点感想愿与方平兄和其他河友分享。

别人的树倒下来了,落在自己家院子里,于情于理于法,都是应该争取自己利益的,这个我想没有人有异议。

至于方式方法问题,方平兄提出,要了解对方(此处是美国扯委)的心态和底层逻辑,也就是“从实力出发”,该怼回去要坚决怼回去。这也没啥问题。

但是推而广之,到赵立坚和中国外交的处世方略问题,这个就要细说了。先声明,我支持赵立坚在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怼美国。但从年初杨主任在阿拉斯加怒斥布林肯之后,战狼外交之风愈演愈烈,这些我都看在眼里,确实有些话想说。

河里老本在新冠溯源问题上批评赵立坚,这个大家都知道。最近老本又写了篇文章讲外交学,并提到了孟案在加拿大的一些问题,认为孟的律师团队在一些事情上处理欠妥,没有考虑到加拿大当地的民情和文化,以至于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老本这些日子,尤其是疫情以来被很多人批评,其中最严厉的指责就是他站在加拿大人的立场,而不是中国的立场或者中华文化的立场,是典型的屁股坐在外面。由此又引发了西西河到底是海华还是土华的主场争议。

方平兄与老本在赵立坚的问题上意见相左。但这篇文章里,主张接纳美国的”从实力的地位出发”的文化,该怼时要怼,与老本在孟案等问题上的立场,看上去一刚一柔,一个主张斗争一个主张妥协,但在底层逻辑上,似乎又有一致性:前提都是熟悉并顺应对方的游戏规则。

该怼就怼,这也不是新鲜观点,我记得十几年前甘阳就说过,中国知识分子跟西方辩论,总喜欢温良恭俭让,以理服人,balabala,却不知道老外最吃的就是上来三板斧,先怼了再说,气势不能输,否则人家就认为你心虚。

这当然没问题。但我总觉得,在此之前还是有一件事没说,就是你和对方的实力是对等的。对等不是相等,而是处于同一数量级,或者说,你的存在与否对对方在环境中的地位是有影响的。

我们都见过几年前叙利亚外交官在联合国满腔悲愤、慷慨陈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一幕。想想仅仅一百年前,中国在国际上也是相似的情状,真是恍若隔世。

那么这一百年间发生了什么呢?我当然也觉得杨主任在阿拉斯加的发飙很解气,酣畅淋漓,一吐胸中之闷气。但这难道仅仅是中国的外交人员胆气壮了,敢说了么?不,真正的原因,是中国的实力提升了。

没有实力,说什么都是废话。顾维钧的外交才能难道逊色于杨洁篪?但是实力不济,再厉害的口才和智慧也是无米之炊。如果要感谢,我要感谢的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和牺牲,而外交人员的输出只是这个因果链条末端的反应而已。

因此,外交方略归根到底还是实力+心态,其中实力是第一位的,心态是第二位的。而有人提到王霸道的问题。如果当下的世界格局更接近于战国时代,那么当然仍是霸道为主。但是请注意,这个“霸”字并不意味着战国时代的外交就是横行霸道,鼻孔朝天,战狼满天飞。

去看《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等,你会发现战国时的外交最讲究的是权力制衡,审时度势,斗而不破,玩的更多是刀尖上跳舞的政治博弈之术。哪怕是霸道如秦,在外交上也依然是闪转腾挪,左右逢源,四两拨千斤,横着走的局面很少出现。

所以,即便是实力超群,也未必意味着外交“战狼化”是最优选择,这跟方平兄的倒树例子还不一样。这里,主要的存在是三方,你,对方,还有未出场的司法机构。根据现场事实,该怼则怼,让对方感受到私了的收益比惊动司法机构要大,那么对方接受你的处理方案,也水到渠成。

而外交的不一样在于,没有一个真正有裁决力和执行力的国际法庭,任何外交行为,发生在两国之间,但更多是做给第三方看的。如果这地球上只有两个国家,那么外交人员恐怕是没有什么用武之地的,可能只能作为礼仪的执行者。春秋战国的外交之所以精彩,原因就在于玩家至少是三个以上,这才有博弈,有智慧,有权谋,有合纵连横。

因此,战狼式的外交固然是国家地位实力提升的一种自然反应,但同时,也容易陷入一种机械的作用力-反作用力模式。就像一个机器一样,这端输入A,那端输出必然是B,现在我看赵立坚的发言,几乎听到提出的问题,就知道他要怎么答。

这个先不论,再说方平兄真正的主张:要有胆气,有格局,有坚硬的东西,敢于斗争敢于破局,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你想要的东西。这都没问题。

但这样,又很容易与当下中文互联网的民族主义情绪合流,这给我们的认知智慧和处世实践上又增添了什么新的东西呢?其实从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可以说不》,乃至十多年前的《中国不高兴》,我们都能找到一样的东西。那时候中国还没有今天强大,但《说不》也主张该怼就怼,从那时到现在,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和主张并没有实质性变化,只是从部分知识分子蔓延到了广大国民,部分海华以及外交领域而已。

那这映射出的,实际上还是实力的此消彼长,以前要替别人“解气”,现在可以替自己“解气”了。但我想问一句,这样是否真正为中国谋求到了更多的利益,以及地位、声望、影响力等隐形资产?

这也是我啰嗦写这么一长篇文字的意思。如今的西西河,大多时候,“情绪自由”才是第一位的,“有趣有益”都要在其次。因此一篇质疑“解气”的文章,肯定是不受大多数欢迎的。但我依然要在这里提出这个警示,是因为不想在某些方向上继续助推国民情绪的宣泄,以及以此主导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博弈。我相信方平兄肯定没有这个用意,但不代表不会被人利用。

另外,再说几句个人看法,有人说他看不透赵立坚,我之前也是从媒体报道和一些自媒体转载上看到赵立坚的言论。光看文字,是能感受到那种铿锵有力,畅快淋漓。但有一次看了一下视频,却大跌眼镜。

外交部有个性的发言人,像过去的秦刚,耿爽等,我都瞻仰过他们的风采。而赵立坚与这两位却大异其趣,大部分时间都是视线朝下,逐字逐句的读着稿子,语气平缓情绪没有很大起伏,与他说出的内容完全不成正比。这不要说与秦、耿比,与我期待中的“战狼”都相去甚远。我感觉,赵目前的表现和他为世人所知的“战狼”形象,还有一定的距离。这纯粹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通宝推:海底鼠拨土,杨微粒,桥上,为什么不可以,踢细胞,审度,陈王奋起,方平,
家园 以及另外一个数字,即英国的数据

即:大规模接种,大规模开放,感染率大幅上升,昨天3万多。但死亡人数平缓,见下图。

感染人数

点看全图

死亡人数

点看全图

家园 德国没有要求成人疫苗

德国的一些旅游地区如东北部的梅前州仅仅规定,六岁以上的旅客在到达的时候要出示48小时以内的阴性测试证明,如果打过两针疫苗15天以上或得过新冠28天以上6个月之内,出示相关证明就不需要阴性测试证明。所以疫苗证明和阴性测试证明同样管用。

家园 嗯,没一定要求,不过疫苗的数字证明随身比较好

周末前奥地利萨尔兹堡一带再出问题,于是要求

Corona-Regelungen ab 22. Juli

Ab 22. Juli ist der Zugang zur Nachtgastronomie nur mehr für geimpfte Personen (Fristen wie bisher) sowie Personen mit aktuellem negativem PCR-Testergebnis (maximal 72 Stunden ab Probenahme gültig) möglich.

从 7 月 22 日起,只有接种疫苗的人(截止日期和以前一样)和当前 PCR 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从采样起最长 72 小时内有效)才能享用夜间餐饮。

家园 要考虑老外听不听得懂

语文水平高低是给国内人民听的,对外关键是听不听得懂!听不听得进去!

家园 砍树我用倒链和油锯

一个人砍过几颗大树。

通常用汽油的chain Saw 和倒链,倒链又称油葫芦,倒链一端固定在院子里一个树倒的方向上。然后用粗的尼龙绳绑在树上部比较粗的树干上,尼龙绳的另一端打结后挂在倒链的挂钩,拉动倒链把尼龙绳拉紧,然后用油锯在树的一侧(倒的方向)切个揳型的口子,深度,大概到树径的一半,然后在揳形口的另一侧锯树。快到一半深度的时候拉紧倒链,树会很准确的向尼龙绳的方向倒下。

曾经砍过一个离房子比较近的树,树倒的方向很精确。

挖树根,基本用铁锹,高压水枪和往复锯。先用铁锹挖,遇到树根再用高压水枪把树根周围的泥土迅速清理一下,再用往复锯把树根锯断。这三个工具搭配使用可以把树的根很快锯断。

另外一个有用的工具是个几刀买的一个二手的粗的铁翘棍,我管这个叫航公。创意来自超大,中国没有航母的时候军迷发明的专克航母的航公。。。

这几样工具配合砍树挖树根的效率很高,基本一个人就可以很快搞定。

树根的旁根都切断之后,可以用垫土发把树根从坑里弄出来。我还有个三角铁架,有两次是把倒链挂上去把树根拉了上来。

砍树之后还要处理倒下的树和挖出的树根,基本上需要用大斧和油锯。也是有点费力气的活。

通宝推:唐家山,广宽,方平,
家园 Permit肯定是要的,而且水电在完成后要city的人检查合格后

才能上石膏板封上。

有些地方申请Permit容易些,但是湾区总体比较难。

我一个兄弟,在Saratoga买了套房,房子一层,大开间小进深,三个卧室都不大,他在房子两端各推出去一个大房间:一个做成大的主卧,另一个做成大的活动室,中间加了个大Deck,主卧和客厅都有门通Deck。Permit用了大约一年吧。

家园 职业绝对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根据OH&S规定,登高超过10尺,必须100% Tie-off;而我们行业,基本都是要求超过6尺就必须100% Tie-off。

我工作中经常强调这个安全要求,自己生活中肯定也会遵守。所以登高的活我一直不干。

其他的活嘛,我基本都是请教过受过训练的人才干。

我一个兄弟,一直自己修车,有次皮卡右后轮在高速上飞了出去,直接砸在对面车道一个小车前挡风玻璃上,差一点就出人命。这种事,哪怕出事故的原因和他自己换轮胎这个操作无关,真要打起官司来也麻烦。

家园 更加凡尔赛。儿子都上大三的淫了,还能爬15、6米高的树,

显示自己身体比小伙子还好,不是凡尔赛是什么🤣🤣🤣🤣????

PS:我那几篇帖子都是写着玩滴。戏说,懂吗。

家园 你在化工厂,不也得爬梯子吗?

树上到处是枝杈,是个人都会爬。

害怕是另一说。

就像爬电线杆的脚扣,你爬一次,就知道,挺好玩的,没啥技术含量。

家园 不仅仅是技术含量,而且有安全要求

爬梯子,要三点接触,6尺以上进行任何操作,要求100% Tie-off。5、60米高的装置我都说上就上,但是要符合安全要求。

你骑在树杈上干活,有没有佩戴安全绳?你爬树的时候,万一树杈断了,有没有保护?整个过程中,有没有三点接触?

政府安全官看到,可以给你开罚单滴。(我听说过,有安全官威胁给警察开罚单😁)

家园 专业人士?
家园 制度设计的道理

2015年,我家这暴风雨,倒了很多树,因而也第一次了解到美帝关于树倒的法规。简单地说,我拥有的树如果由于天气或地质灾害倒下来砸了你的房子甚至人,我不负任何责任,唯一责任是把倒树从你的土地运走。

我第一反应是这不合理吧,后来一想这才是唯一合理的规定。否则如果树主需要担责,那么顺理成章很多人会选择把很多树砍掉。

家园 不是专业的

Chain saw还有高压水枪算是居家常用的工具之一。chain saw可偶尔修理树枝用。高压水枪平时可以用来洗车洗水泥地清理gutter. 倒链和三角架子是专门为砍树挖树根买的二手货,把房前屋后的树或树根清理完了就原价卖出去,相当于白借。比买新的或者租工具划算多了。

铁撬棍大概一米六长,铁锹把粗细,估计十多斤重,月朗星疏的夜晚在后院舞动过几下。竟然有一种隋唐演义或者水浒里的好汉拿一条熟铜棍行走江湖的感觉。哈哈

通宝推:方平,
家园 清理砖缝杂草谁有什么好办法?

离离砖缝草,一岁一枯荣。

开水浇不尽,刀砍吹又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