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点书之《世界佛教通史》 -- 冻雨

共:💬53 🌺10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读点书之《世界佛教通史》

微博上看别人推荐这套书,一共十三卷,内容浩繁。前面看点《金刚经》之类的入门经典,总是不得要领,动了心思,买来看看,佛教佛经佛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开始没把握能否读完,或者是否值得读,就买了前两卷。

一路读下来,还不错,一个多月得时间,第一卷读完了。主要讲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发展,从口头念诵到成文,到分化为大众部和上座部,到后来的大乘/小乘佛教,再到后来的密教。对佛教的很多概念,做了解释和阐述,让外行能明白,到底在说什么。

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佛教,让人有了另外一个视角,而不是在佛教典籍中理解学习佛教。通过典籍学习佛学,在不具备基本概念的情况下,非常困难。我们日常的思维模式,是被青少年时代的马恩哲学塑造的,和佛教理念格格不入,是不同的话语体系,时间观模型。

先开个头,后面一点点说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通宝推:GWA,四十千,唐家山,
家园 读《佛教通史》之第二卷,印度佛教的消亡。

《世界佛教通史》第二卷,是讲印度佛教灭亡的过程。作为佛教的发源地,后世佛教的弘扬和发展,大多是靠汉传佛教实现的。在佛教的发源地,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反而灭亡了。一方面是本土印度教的兴起,一方面是中东伊斯兰教的流入。作为最具哲学色彩,最平和的宗教,在外来压力下,在印度本土只留下些历史遗迹,作为宗教信仰本身,没了信徒,薪火断了。

第二卷的开篇,谈到印度本土佛教的灭亡,大概是这么说的:

”第一,亚洲政治割据的剧变为公元7世纪后佛教的发展与演进限定了航道与方向。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建了伊斯兰教。到他去世时,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政教合一的,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出现在阿拉伯半岛。。。。。对佛教而言,大食或者伊斯兰教势力的异军突起,与其说是在其旁边立起一道密不透风的万仞铜墙,倒不如说是一场锐不可当的洪水,它使沉浸在“常乐我净”温柔梦乡的佛教徒体会到空苦无常的寂灭痛苦,经过几个世纪的蚕食与冲刷,佛教在印度本土几乎了无痕迹。剩下的,只是印度教,耆那教等其他传统宗教对其模糊的忆念与微弱的回应。“

和中东的几大一神教相比,佛教明显的更平和。《旧约》基本上算是犹太人远古英雄、战神的神话传说。而佛教思考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战争及战争带来的屠杀的因素几乎没考虑过,大多是和平状态下的人生痛苦。印度自古也不是一个武德充沛的地方,有史以来,从来都是外族从开帕尔山口入侵,不断征服本地民族把土著人贬低成贱民,好像没有过印度本土帝国,杀出开帕尔山口,去征服其他民族。

和平宗教,遇到了战争宗教,思想的批判,遇到了武器的批判,不灭亡也就怪了。

换个角度想,大概只有印度这样武德不彰的地域,才会诞生佛教这样异常平和的宗教。佛教所说的无常,苦,空,寂灭,轮回,是生活正常进行下凸现出来的,如果像中国战国时代相互攻伐,一场战争动不动死几万几十万人,或者魏晋南北朝时代,战争、瘟疫、饥荒导致人口十不余一二,或者蒙古帝国肆虐欧亚大陆,灭国屠城的年代,生老病死已经变的无足轻重。人生过于无常,世界如同三体人的处境一样,变的暴虐、不可预测。

真正的乱世,是产生不了佛教的;在乱世里,人生的无常和苦,早超出了佛教所讨论的范畴。

家园 感觉魏晋南北朝恰恰是佛教逐步发展起来了,比较奇怪。
家园 胡诌两句

没研究过,凭印象说:玄学有对接基础,战乱有传播基础,学说有谶纬作用,寺院有独立经济。传统学说的僵化,价值体系的消亡,外来学说体系丰富相对严谨。

其实真正的关键是《大乘起信论》。综合大乘诸派,解决逻辑隐患,沟通本土传统。可以说印度佛学的消亡和自身逻辑冲突不无关系,尤其是与外道斗争。在本土这个问题被修正了,自然能够继续发展。

家园 一方水土一方人

每个地区每个版块,之所以会是那样,都是因应环境而成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物质上是如此,在思想上也是如此。

缺啥想啥,有了啥就不珍惜啥。

中东地区沙漠地带,主要通过东西方货物大交换来实现自身价值。这样的地方本身资源缺乏,需要更多的人员物资沟通。而大规模的沟通大规模的物资交换,需要统一的思想才能管理。这样的地方,有扩展性的一神教最是需要,也最有生命力。

印度南亚次大陆,是欧亚版块多出的一个角。有它不多,没它不少。在陆路交通时代,这样的地方最合适逃避竞争战乱。所以逃进或主动跑到这里的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大航海以前,无力冲出次大陆,受外界影响的小山口就对着伊朗中东地区,想不受影响都难。能够保证社会最稳定的思想最有生命力,想要沟通次大陆就得有和中东一致的思想宗教,这两种思想最有发展土壤。佛教的平和成了多余和思想发展障碍,被排斥也是自然发展的必然。

中国地处东亚,说是封闭环境吧其实又不是,说是开放环境吧其实也不是,而是既开放又封闭。这样的环境建墙的思想很强烈,这样就可以人为将开放的部分封闭起来,要出可以出,要进也可以进,但是有门把守管理。多样的地理环境催生出多样的思维思想,而最根本的思想是道,是强调天人合一,阴阳互动平衡。一个半封闭的环境中又有各样不同环境,这儿的人什么想法都会有,不可能一神教了。但又需要共同在一片天地下和睦相处,这就需要教育,需要仁者爱人,需要自立自强。而自强竞争争斗多了,如何平和心灵?如何放空一切?知道者靠道家思想即可;不知道者或不想知道者,则心中空空然。缺啥想啥来,佛家思想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儒道佛三合一,或者儒道佛法墨五合一,成就了数千年的文明。

欧洲则是开放的版块,这点和中东一样。不同的是环境好太多,这样的地方也是一神教容易做大,而统一国家难以做久。

家园 战乱乱世,对普罗大众来说,恰恰需要宗教思想来做安慰剂

佛教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方,遇到了合适的人群,抓住了恰当的机遇

家园 佛教苦的起源是生老病死,一神教苦的起源是天启四骑士。

两个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

战争、瘟疫、饥荒、死亡。

由此看来,佛教诞生的印度,应该是比较富裕繁荣,比较和平的。

家园 印度到现在为止应该算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民族”了

其实,佛教应算喜马拉雅尼泊尔的原生文化原生宗教,印度也算引入并且曾经发扬光大吧。

有历史记录以来,印度只有被外部势力冲进来,还没冲出过南亚次大陆呢。内部社会也是层次分明,总体相安无事几千年。特别能说会道、察言观色,在各方实力棋手面前都不怵,坦然应对,得心应口。和平时期奥运会成绩和人口不成比例,战争准备和实践都相当拉胯。虽说战争瘟疫饥荒内乱都无法真正避免,但基本上算是碰到啥情况老百姓都能接受,每天摇着头很快乐,至少认命。

几千年宗教教育下人们只求下一次轮回会中大奖了。

思想上印度总体只会两种并存 -- 印度教和穆斯林教。三种主要的就会混乱玩不转了,所以放弃佛教也情有可原。

中东则相反。处于欧亚非旧大陆的十字交通道,天降大任,这里居住过的人们愿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扩张发展、改变世界的心思极强。一旦热度上头,冲击力极强,不容小觑。思想意识形态上他们只认一种,思想钢印很强的。

欧洲美洲也是会同时玩一种或两种主要思想,三种主要的就会混乱玩不转。

能三种或五种主要的一同玩,彼此借鉴互动、此起彼伏,只有中国了。

家园 上文有两个预设。 -- 有补充

其一、《大乘起信论》是本土作品

此论历来视作疑伪,近百年争论不断。由于方法和思想都有本土痕迹,同样怀疑造作。具体而言,采用大竹晋《大乗起信論成立問題の研究》,视为北朝人士基于汉文文献的拼凑性撰述。

详细争议可以参考姚彬彬的《宗教与哲学的两难:《大乘起信论》义理之争的百年回顾与反思》。

其二、印度佛学有逻辑冲突

著作中可能提到,大家说法都差不多。

问题在于本体论思维。破我执而立缘起,破法执而立空性,都是用本体的思路在反对本体。只不过是用形而上本体(实在/理念)去反对实在论本体(实体/物自身)。无论如何,出现本体都是大势所趋,否则无法解决这种内在冲突。

但一旦确立本体,就会带来两个问题:其一、与原始教义、早期大乘教义相悖,有必要解释这种矛盾。于是导致佛学的经院化。其二、外道也就有了成立基础。虽然性质不同,但容易混淆,而且无法被经验证实。于是很难与外道斗争。

其二讨论的就是梵我(atman),从《奥义书》所发展出来的本体论思路,即作为存在本质的主体。而佛教本身是反对梵我的。但如果承认了缘起或者空性,又否认一个主体的存在,那么修行和轮回都会失去意义。就像大乘空宗一样。哪怕这并非原始佛学的义旨。

但是由于此在的现实性,人是无法否认主体存在的。否则世事皆空,还有什么意义?这里的关键性问题在于,这个主体(本体)究竟是什么?

本体论的问题

这要从本原论和本体论说起。

从某种意义上讲,本原发生论就是本体论,本体论也是本原发生论。

本原论规定了一个形而上的始基,将意义的生成这一结构变为宇宙的起源。

本体论规定了一个形而上的同一,将万物的本质变为这种抽象同一的演变。

看出来问题在哪了吗?

前者就是道家、儒家传统。后者就是原子论和物理主义。

问题在于意义的生成。

如果不讨论宇宙本源,仅仅讨论事物本身,从无名到有名的转变,就是从实在到符号/概念的转变。事物可以从多方面考察,获取不同的名字。每个命名都必定指向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而可以综合出一个整体。但是这每个方面,也包括这个整体,都无法等同于事物本身。只能说是这个事物的一种抽象共同。

进而,当我们感知某一事物的时候,实际上是从这种共同出发,获取认识的。名字以及命名之理所构成的抽象共同,或者说由定义所组织的共相,就是本体。

而本体是无法独立存在的,没有对事物的认识,就无法抽象出本体。仅有本体,也无法对应具体事物(不讨论现在我们可以制造)。因为事物可以论述的方面几乎是无法穷尽的。就像白马非马。

作为本体/共相的马,是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严格来说,只是一组定义。而白马则是由马发展出来的一个具体事物。尽管在具体层面,白马依然是共相,但如果视为某种具体所指就会明白,事物的白马(现实),是从定义的马(理念)出发得出的一个殊相。

这种殊相是无穷无尽的。因为现实中白或者马显然并非定义所能穷尽。我们都知道白的定义要视情况而定,而马的定义则一直在更新。尽管多数时候形态就可以认定。

当我们把万物万理,那种无穷的可能性总会到一起会怎么样?他们会成为一个最原始的本体,成为万物万理本身的本体。也就是一。我们都知道这个一只是一种理念的组合,而背后还有一个现实世界,那就是道。

这个道,或者后世的理,或者先秦的天,其实是同一种东西。总括万物,又是万物起源。

只要我们把「道和一」理解为「现实和现实的理念」就能够明白关键所在。因为人自身也是这样的结构。你的意识本身就是从这样的一出发,知悉对象本体,获取事物认识的。严格来说,我们所认识到的现实世界(客观世界),其实只是一,而不是道本身。一方面,我们无法超脱我们的感官认识,一方面,现实是无穷无尽的。就像有待、因缘。

也就是说,哪怕是一,我们也很难判断是否接近。我们所认识到的,只是有限的一。知识是有限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确定性,也必须划分边界,只能是有限的。

说了这么多废话,终于可以讨论本体论了。

通常意义上的本体论,问题在于,会把这个一直接等于现实世界。同时,会将某种基本构成等同于这种本体。也就是说,会将理念上的定义直接等于现实中的事物。

进而也就有了古希腊的四元素论、原子论,一直到现在物理主义的原子论。似乎世界的本质就是原子。不管什么事物,都有原子的性质决定。哪怕不是原子,也有更基本的粒子等待人们发现。具体问题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之前也谈过。也就是机械唯物主义。

在印度,这种本体论思路的问题(也就是《奥义书》的问题),会把一直接和个人意识等同。或者说,梵我其实是一回事,也就是梵我合一。人既是梵和人,又是两者合一。哲学上的后果不必多谈,这还是种姓的理论根基。

在佛学这里,无论是缘起还是空性,都是反对这种本体论思路。只是进行的并不彻底,因为依然在用本体论思路说明。更关键的是,未将个人意识完全从宇宙秩序中解脱出来。尽管可以用修行摆脱轮回(生死流转)。在符号上,这表现为概念的浑沦。未将天、人明确区分。也就是形而上本体依然与个人意识纠缠不清。结果就是所谓的唯心。(用不好的比喻,就是把梵天的头砍掉了,但是身体还在。)

回过来再看《大乘起信论》的修正和后世本土佛学的发展就知道问题所在了。虽然中国也强调天人合一,但那已经不再是宇宙秩序的天,而是人心(道德)秩序的天了,尽管后世依然有所混淆。宇宙的天,已经和人心的天完全分离。就像荀子,「天行有常」。

从这个角度讲,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佛学会在印度湮灭,在本土却能继续发展下去了。

本体论的困扰,概念上的浑沦,阻碍了义理发展。之后转向密宗,强调咒语仪式,削弱了经教精神。进而在遭遇印度教的挑战(吸收)和伊斯兰教入侵(毁灭)之后,彻底消亡。

本体论的困扰,印度教的吸收,这两点是致命的。当然,还有编故事的传统。精力都放在编故事上面了,面对繁难支离的经教体系,却没人进行有力总结。组织形态,也就是僧团制度也是导致无法抵抗入侵的原因。

附记

简单的说,现实→现实的理念→有限的理念→理念的局部。看起来眼熟不眼熟?之前讨论程序正义就是这个思路。如果将理念等于现实,那么就会变成理念的游戏,可以和现实毫无关系。

前面的思路很显然就是「理一分殊」和「总天地万物之理」。其实这一命题在王弼那里就已经明确了。至少也是经由六朝道教(家),而不是某些词典说的来自佛学。

由于天、道并非本体论的本体,所以其实是无本可返的,三家思路都是如此。进而,返璞归真更多的是儒学意义上的中庸。也就是四毋和周而不比,不受既定观念的困扰,才能够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诚)。儒道的不同在于,发现之后还要去用,还要用这种思维政教施用。

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恰恰是天人分离,也就是明确天是一回事,人是一回事。天理是一回事,想法也是一回事。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穷理尽性是什么。

另外,心学显然没有继续唯心的思路,其实这里的心,就是先验自我。天是不同的。只是就名相而言,看起来含混,因为心的含义太多了。尽管语境中可以分清。

其实名学是在用逻辑来指出名(实解离)带来的问题,只是对于形象思维来说,未免诡辩。而且就算用逻辑来说,也很不好理解。公孙龙子就是典型。为什么会说名实解离?因为这就是本体论/语言哲学的问题所在。名被当成实,名又发展名,进而和现实毫无关系。这也就是封闭的玄虚,或者说纯粹理性。

汉语及文本的优势也在这里,和经验联系紧密,不至于掉进语言的陷阱。当然现在另说。

又及

因为三家还要讨论价值问题,所以这里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比如,「一本万殊」看上去和「理一分殊」差不多,但主要是讨论道德的。在不讨论价值问题的时候,可以视作现象学的等价物。

王船山对心体虽然有所误会,但他的批评却抓住了重点,那就是这种本体,是「先设之定理」,只是一种纯粹的思辨。也就是这种本体,从来都是一种理念。主客二分,物自身和现象的对立,其实并不存在。本体是在主体知行过程中,构造出来的,从来不与现象有所分离。换句话说,这种本体只是一种逻辑构建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观察,就知道不管道家、儒家、释家,其实都是这样说的。有无相生、体用不分、理事不二,本迹为一。这也是超验哲学的特点。

只是在这种思路之下,三家的核心吸引力会变得模糊不清。价值问题需要另说,那就得从孟子谈起,目前没有能力说清楚。因为最初的道德是怎么来的,很难讲清,尽管能解释孟子如何为道德奠基。

通宝推:花怒,小泽珍珠,四十千,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忘记说了 -- 补充帖

这种「一」也包含了对超自然事物的原初体验。不管是个体还是共同的。进而可以代表那种“超越存在”,成为宇宙起源。也就是…神。

所以把一等于现实本身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就是神。只是在中国,尤其是诸子之后,一直可以区分开来。比如太一。

家园 历史上,印度的思想曾冲出过南亚次大陆

那就是佛教思想了。

公元前322-前185年,孔雀王朝阿育王统一印度,并立佛教为国教。这是印度两千多年历史上仅有三次大一统的第一次。后世的佛祖舍利正是在阿育王时期分为八万四千份分送各地建塔供奉。

那时是印度文明影响世界岛中心-现在的阿富汗的时候,领土扩张达到这儿和现在的伊朗。伊朗和阿富汗地区从那时起信奉佛教,一直到公元七世纪和八世纪中国的唐朝。

论统一时间,阿育王统一印度早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前221年整一百年。和中国合纵连横是同时代(公孙衍倡导的“五国相王”发生在前323年,掀开了合纵连横的时代,比阿育王统一印度早一年)

统一思想、冲出次大陆后,佛教从那时起向东西方逐渐传播。在波斯伊朗和阿富汗一直盛行到阿拉伯的伊斯兰文明开始扩张。公元751年,中国大唐在阿富汗败给了阿拉伯大食,退出了中亚。之后这里变成了伊斯兰的世界。

家园 佛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变化

被入侵的 绿教徒砍翻的是以密教为主体的佛教,和 至少离佛陀教导比较接近的部派佛教,其实已经 差距极大了

在中国 广泛流传的 两大派别:禅宗和净土宗——不是谈宗教思想的发展,而是谈信众人数,与印度佛教 更是.......不过打他个旗号而已。像净土宗 那种 念阿弥陀佛,直接带业往生,和 信耶稣得永生,几乎就是个名义差别

我倒是觉得,印度佛教的覆灭,和 信仰环境变化 密切相关,即:印度佛教和耆那教,都是 以印度婆罗门教传统信仰的 设定(类似于 游戏背景)发展出来的思想,佛教 并不谋求彻底压倒 所谓的外道,在历史上,佛教徒和印度教徒 共同参与的辩论大会很多;另外,佛教亦不可能要求全民出家,否则其国自灭——摩尼教还真的有这种想法,虽然从未实现。这样造成的就是佛教即使在印度较为兴盛的时代,他也主要是 上层僧侣(可以说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的宗教,在民间,印度佛教的影响和印度传统宗教混杂在一起,印度教有些派别也把佛陀当作毗湿奴大神的化身之一。这样,当十三世纪初,被 来自阿富汗的古尔王朝把 当时印度东部以及今天孟加拉的 剩下几个大型佛教寺院(那烂陀寺、超戒寺和飞行寺)砍翻之后,印度佛教就只能去西藏谋求发展了

实际上,早期佛教在缅甸(还有斯里兰卡)、中期佛教在中国内地(朝鲜日本留下较多文献)、晚期佛教在青藏高原😜😜

家园 根源是内在的

之所以会出现密宗,是因为大乘佛学在衰败之后,为了吸引信徒,不得不走向原始佛学的反面,也就是咒术和仪式。或者说用佛教的功能性来吸引教徒。而密宗甚至还有中国地方宗教的成分,连早期大师都有中国人……

与之对应的,印度教吸取了佛教义理,使自身的理论建设更加丰满,印度佛教发展不了义理,去搞宗教仪式,又是教团制度,遭遇外来入侵,灭亡是分分钟的事情。

宗教从来不需要全民出家,只要信和供养就够了,能够指导价值行动,连教义是什么都可以不知道。所以问题主要还是佛教的内忧外患在地缘政治动荡之下毫无生存能力。相比中国王朝更替,但道统永存差太多了。

其实看原始佛学的几大主张就看得出来,后世的发展不是无法解决那种矛盾,就是不得不走向反面。光有对立,忘了统一,自然会崩溃。

家园 读《佛教通史》之第二卷,读不下去的第二卷。

第二卷主要是印度佛教的发展,和往中国几藏地的传播。公元7世纪开始,印度佛教进入了密教阶段。

第一卷是叙述的是佛陀创立佛教,教团制度建立,信徒不断增加,到佛陀入灭后,弟子们反复整理记录佛陀的理论,形成佛教经典;再到后来,从原始宗教,演化分裂成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及各个支派。这段时间的佛教,无论变化如何繁复,仍然在佛教的概念范围内,研讨世界众生苦的根源,寻求解脱之道,既寻求自我的解脱(自度),也寻求众生的解脱(度人)。

到了密教阶段,似乎都偏离了以上的方向。

教义的主要内容,是无比复杂繁琐的宗教仪式,各种仪轨,以及各种咒语。从对公众弘法和对信徒间的教育,变成了师徒传承。密教,其实就是秘密佛教的简称。

无论和后来的中国佛教比,还是和前期的大乘、小乘佛教比,密教都失去了佛教的本义。

整个第二卷,大多是对密教典籍的介绍,特别是各种咒语,各种仪轨,让人读不下去。

算了,大概略过,看看其他的内容。

通宝推:花怒,
家园 密宗有大家非常熟悉的东西

那就是……六脉神剑。

当然密宗的六脉神剑实际上是法器。三根木头构成三轴立体。

家园 先有密宗的六脉神剑,才有金庸的,和降龙十八的招名一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