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聊:从“印钱2万亿,多生5千万”到翟东升的“未来起点收入” -- 起于青萍之末

共:💬93 🌺333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目前说不上什么正能量,先看比烂的结果

底层的忍耐力,组织能力,爆发力量都有待观察。

反复曲折是一定的,人生/人类苦乐都在其中。

好在主席已传下屠龙术,也许能少走几步弯路。

家园 敢问你的着眼点是“年青人”还是“钱”?
家园 同意对“利益分配机制”的看法,给退休者每月涨几百元就没这么

大的争议。

投资年轻人就是投资未来,大道理谁都懂,等实操时,还是先定向放水给“房地产”保住GDP增长率。

家园 你对年年涨退休金怎么看?也是直接发到个人账上。

按你的逻辑,国家最好不涨退休金,省下的钱,多建养老院更有效率。

全社会起点收入理论上说的好,实际上可能并不可行。比如说,给10岁的年轻孩子发钱,你是发给他的父母呢还是发到他本人手里呢? 如果是发在他父母手里,他父母现在45岁,没有工作,穷困潦倒,你指望他拿这个钱是给孩子教育成长,还是自己拿去吃喝玩乐呢?

你的意思是这样的父母是大多数么?

这样的父母拿到钱比不拿到钱,对子女更糟糕了么?

18岁至35岁可自行支配收入的人有没有好处?

拿着可能出现的坏处,否定整个方案,是不是不科学?

所有政策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要衡量一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家园 陈王对温的观点与安生基本相同,祸国殃民之徒
家园 安生在河里扑腾过一阵子,他批判性很强,也很有价值。。。

但他太机械太悲观,按他的思路中修早崩溃了,哈哈哈哈。。。

家园 新能源是有明确盈利路线图的

温的农业改革没有可信的盈利路线图,唯一的就是中央补贴。

家园 钱是王八蛋,花完继续赚

“ 赚”才是正途。有没有想过钱从哪来?难道真的钱从印钞机来?钱必须对应物质财富,没有对应相应物质物富的钱,擦屁股都嫌脏。津巴布韦币要不?

所以首先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钱从哪来。这个问题拎不清,就是发钱万岁,这是对普通人而言;对于财富集中者来说,发钱就是稀释社会财富,方便把实近财富进一步收扰,水是大家的,干是我的。

翟东升声名赫赫的专家,也不止他啰,这几年很多专家名流,各人漂亮的理由叫发钱叫放水叫宽松,根本上就是中共抓紧实施金融要为实业服务,限制金融自和繁殖,打击金融掠夺,防范金融风险。

我的屁股坐得很稳,我就是平民百姓。我其实也想坐到资本家那去,人家不给。

家园 那得看是谁的良心

最基本的经济基础知识:钱是什么?从哪来?钱是货币符号,与实物财富相对应,与实物财富相对应,与实物财富相对应。

国家的钱主要来自税费,提供公共服务和调节社会分配。国家按人头发钱,概不提供社会服务,也不实质性调节社会分配。

家园 不知道你有没有具体看过翟的视频

翟的视频说的很清楚,翟联合另一个统计学大佬黄文政,及另外联合两位学者和一位翟的学生通过数据统计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工业强国大量发行本币债务利远大于弊,如果中国仍沉迷于通过压榨本国劳动力赚取美纸废钞,中国年轻人将在这种巨大的不平等重压被压垮,中国年轻人会在这种重压下无力结婚生子繁衍后代,中国政府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趋势,中华文明将不可避免的走向消亡!这不是为了博出位吸引眼球的暴论,而是己经开始的进程,人口数据大家都了解,2021年10169.99万,人口净增长值48万,最后一个人口出生过千万的年份和最后一个人口净增长值为正值的年份,结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1346.9万峰值后坠空式跌落,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大关后,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800万对大关。

经济学的很多规则在1971年美元成为无锚货币后,很多底层的原理己经发生了巨变,而翟和几位其它学者观察到了这种巨变,通过数学统计和自己的思考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不是说翟的方案不能批评,而是说请你批评之前请先耐心的了解下他的观点及他们列出来的数据,再带上自己的观点及数据再去针对性的批评。而不是光看到不符合自己的过往经验就急急拋出不可行,不可能,太理想了等等结论输出自己的情绪。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自设计师纠集各色反动势力篡位以来,各种无产阶级组织己经被拆得粉碎,劳动者都成为了原子性的个体。这样就无法反抗了?错!错!错!既然无法有组织的反抗,难道不能无组织的反抗,中国有特色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就此产生,不结婚,不生子,那怕就是要维持生存也可以做做三和大神吧,挂壁面大水整起,做一休三还不是美滋滋。

家园 我有一朋友喜欢翟,所以我多少有被迫听过翟的东西

至于你说的视频,不好意思,没兴趣。视频有效信息量低,所以我一般不看。我不看翟,看你们就行了呀,你们不是总结提炼过了么?我向你学习不比看他的视频更高效么?

首先人口问题这个有争议。不是说我的就是真理,同样的翟的也不能认为一定是真理。这么说吧,人口问题这几十年来是国家上下一直关注的问题,如果说这几年几个专家嚷嚷嚷嚷就天塌下来,这是对整个中国政策层的鄙视。我认为中国政策层比那些喊天塌喊给钱的专家靠谱得多。

第二个,国家是否赤字运行,有多种的说法,主流认为赤字运行有利,这个观点不是现在翟的新发现,也不是他首先研究出来,最迟九十年中期,也经是学术界的共识。不管这个共识是否正确,事实上中国各级政府这些年来是有多种形式的负债的。早几年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时其中一个重要论据就是中国各级政府负债过多,要破产。所以不客气的说,如果你认为翟这个所谓研究结果令你耳目一新的话,说明你对这些问题了解不够。

第三,如果你简单的认为中国压榨劳动力换取美元废纸的话,不客气的说,你对经济运行所知甚少,所思甚少。

第四,对于西方经济案例,世人推崇到上天的罗斯福新政,即相当于中国传统上的以工代赈,中国政府的政府投资推动,亦是以工代赈。跟真接发钱相比,以工代赈同样起到增加居民收入的效果,不同的是,以工代赈生产出基础设施,提供了就业岗位,培训了劳动技能,提高了组织能力。反观80年代里根新政和撒切尔政府再造以来西方经济,越来越依赖于现金补贴,不管认为是什么原因,客观上西方的社会活力,生产能力这几十年是处于相对下降状态的,社会分化越来越严重。这一点我不知你是否同意。也就是说,发放现金补贴对社会分化和激发活力,并没有明显的效果。美国的黄金时期是怎么样的?每人发钱么?不是的,是一个蓝领工人的工资收入,轻松可以让一家人过上中产生活。是工资收入。

第五,把一千几百块钱发给青年,这个问题其实你们的表述也是有矛盾的,一方面说年青人敢消费,一方面说发这个一千几百块钱,有助于年青人提高自己。感觉很一厢情愿。

第六,换个思路,把这个钱用于改善年轻人(包括未成年人,下同)的抚养教育条件,营养运动水平,劳动就业保障,公共文卫设施,让年青人有优良的成长条件,有更好的就业氛围,有更好的发展成长条件,是不是概解决了年青人问题,又解决了整个社会运行问题?钱途有了,前途也有了。

我要加强指出:中国是中共共产党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统治阶级,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管你们怎么评论这个国家的前三排怎么叛国精英怎久卖国,怎么去判断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中国目前打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举的是马列毛旗帜,喊的是为人民服务。实践上也是相对于处国更家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口号你可以争论或否认,中国更重视平民利益这个客观事实请不好否认。这个利益绝对不是简单的施舍点救济金能够实现的。

第七,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个是中国革命道路用鲜血换来的成功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他山之石不是玉。

家园 同意

普惠性质的给所有的年轻人发现金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真是有这笔钱也要注重引导把握,实惠要落实到正确的方向,免费的大学,技工学校,免费的职业培训,健康中心,育儿幼教,图书信息,免费的发明创新基地,各种职业的或生活的技能大赛,并配以高额的奖励,这些恐怕都比按人头平均发钱要好的多。

家园 哈哈,陈王你自己就有线路图

温铁军的方案,是有可行性的。不单有可行性,而且是一定范围很欢迎,此温的方案就是彼温的方案,本质相同。彼温一力推动土地流转,并在08年在浙江和广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为村改居。不过这个土地流转方案上下抵制很大,国土资源部(应该是)出文点名批评浙江和广东两个某地,算是把势头给按下去了点。后来闻名全国的猎德村,算是村改居的一个牌坊,红了一阵,也无声息了。这个是我个人的观察。

温的方案,能不能振兴乡村另说,假如能提高乡村的活力,也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因为这个土地流转资本下乡的方案,是把农村的财富和资源,拱手让给资本,自然而然基层政权亦是让出去了。而这个方案的推行,我跟你一样认为根本上就不可能振兴乡村,就是为了控制农村而画的皮,同时亦利用农村来控制城市,就是所谓土地置换。

温铁军是不是老贼倒不好说,但是土地流转资本下乡这个思路,显然是与“初心”不符,但以西方经济伦理的角度看,倒是个好方案。这几十年,理伦界好多人,是把自己吃饭的家伙扔到爪哇岛去了呀。

家园 陈王比安生有理客观

安生我感觉他是走PUA路线。

也是通病吧,卖文获利,文怎么写,就不再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了。

家园 你没仔细看,翟东升说

高生产率部门创造财富,和货币增发形成互相促进(此点存疑!)

低生产率产品,货币增发会触发价格上涨(农产品,核心不动产部分)。

不可贸易品决定财富分配(各种本地服务,不动产)

翟东升有良心,就把自己理论的缺陷也说出来。

当然也没必要夸死他,他和其他一些理论,说白了,就是过去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变形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