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乌克兰的尴尬在于历史上没有伟大的英雄人物 -- 毕玄

共:💬126 🌺797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非洲黑人身体素质好,把身体素质不好的白人和黄人赶到了欧亚

白人和黄人不得不离开生存条件优良的非洲,去寒冷的欧亚大陆求生存,经过上拜完年的优胜劣汰(也即进化),只有智力高、外貌好的生存了下来。

而非洲则缺少在残酷环境下的优胜劣汰,无论智力还是外貌都没有进化,因此今天的非洲人只有一副好身板,却智力底下,外貌丑陋。

百万年进化造成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家园 身体素质好是经典错觉

方差大包括这点。我们看到的都是体能好的,比如体育界,实际平均和分布差距极大。这和许多对黑人的看法一样,视差让人产生错觉。

而且如果素质不行,根本支撑不了跨越大陆。实际上他们的素质都很好,只是因为现代化才变得越来越不行。

还有一些所谓现代人类的特质,实际上是近千年的产物(比如现代覆咬合,以及对应的工具掌握程度和智力发育水平)。至多也就一万年。并不是百万年进化的影响。

埃及和黑苏丹也说明了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差异,只是没能发展。没能扩张到整个非洲也是这个原因。中国的化外都贯穿了整个中国史,何况国外?没有突破,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发展。

突破这里指的是轴心时代,精神突破,人文主义进入历史舞台。在政治上,会形成中心,然后会有吸引或扩张(所谓普世的义务)。也就是把人当人才会有发展。

一千年的差距,够远了,何况几千年。

家园 黑人肌肉密度、爆发力、耐久力均是最好的

这在蒙昧阶段的生存竞争中是极占优势的,因此他们赢了。

家园 刚好有一段没放上来的。

多元

走出非洲的是当时人类的一小支。剩下的那么多分支,都是现代非洲人的祖先。多元本来就无法与之相比。

竞争

可以看Y染分布/人类迁徙图。走出非洲的是撒哈拉以北的,而现代非洲人主要是撒哈拉以南的,如何构成竞争?而且澳大利亚、南岛语系也有撒哈拉以南走出来的,又如何说明本地/迁徙优势?

进化

比如特瓦族,身高一米五,你能跑多快、跳多远、蹦多高?能支撑多长时间外出?甚至他们的这种身高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你能说什么?

其实这里不再建议使用进化,因为许多突破尚未得到解释。还有我一再说的,进化已经在演化生物学的现代综合中移除……至少对文明而言,不能简单以生理上的进化解释(那只是基础的一种)。

家园 是的,毛子爱死三亚了

毛子如果分裂了,我们承诺给外东北、西伯利亚的居民,在三亚给分一套房,他们立刻就会公投加入中国。

家园 现在去三亚玩,都以为就在东北

满街的大茬子味!

家园 “白左是世界上伟大的动物”

你这样理解问题就对了。

海外华人生存的根本原则就是这个“白左”的信条。

家园 如果自认是美国的主人,川粉是标配

如果承认自己是Minority,黄白左是标配。

这就是美华分化的根本原因。

家园 日本如果不是挨着中国,那文明水平和其他太平洋岛国不会有啥区别

围个草裙跳舞那种感觉。

讽刺的是日本人还整天哀叹位置生的不好。

家园 皇太极哪里牛了?死的时候都没到过北京

清朝的江山都是小顺治即位之后由多尔衮打下的,何况多尔衮就是捡了一个历史的大便宜而已。

当然跟普通的英雄豪杰比,皇太极挺牛的

跟太祖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家园 焉知不会奥斯曼?

康乾进取和后来咸丰光绪有啥关系?满清末期就慈禧强一些,但是也只限于王朝内部了。

慈禧极其优秀的政治技巧无法挽回满清的极速下坠的颓势啊。

家园 花陈王。

非洲啥情况?

家园 花最后一句话。
家园 人的智商还是有差别的。

读初中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在全年级200多个学生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但这都是平时做题做出来的。直到有一天,学校选拔尖子生参加全县的奥数竞赛,全年级选了我们7个人参加选拔,第一轮考试淘汰了2个,我有幸进入第二轮。拿到卷子,我就傻眼了,就三道题,3个小时做完。可怜我连题目都看不懂。有两个同学1个小时内就做完交卷了,最后也是他俩参加了竞赛。后来一个保送北大计算机系,毕业后去了耶鲁;另一个高考我们县理科状元,去了军校。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让我很早就知道自己智商平平。

通宝推:心有戚戚,
家园 我记得忙总说过

我一个科大数学系同班同学,他是某省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三个第一名,是华罗庚亲笔写信推荐来的(当时华罗庚还是科大数学系主任),比我年纪还小,我问过他的学习方法,他的回答是:做习题做到吐。

另外一位目前的世界知名应用数学家,院士,他的经验也是:水平靠习题养出来。

没见过足够多类型和难度的习题,学生很难有什么自信心,也很难处变不慌。

关键可能是题有严重区别,高强度不等于高密度。前者根据难度和内在联系安排选择,后者只是小范围题库的变形反复。吃过亏就知道差异多大。而这大部分要看老师(不是说学校),只有少数(人)是看自己理解。

而且智商的积累和我们想的不太一样。看这贴,搜一万小时那段。再加上专注状态(包括爱好的积累)和少儿时期的培训(或者培训早晚),这样积累的差距会比天大。

当然少数人是真的天才。天才也分为表达能力的适应(学习)和创造新形式的表达(创新),然而有些人两者都有。

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主要是前者,这要看教育方式和教学水平。也就是资源投入。古代因材施教那种才是对的,现代做不到,所以本质上只是在筛选适合先天较强的那些人。

同理,我们也可以在黑人中看到科学家,比如诺奖学者威廉·阿瑟·刘易斯。要知道经济学诺奖目前还没有华人。一般学者,如托马斯·索维尔。作为保守主义者,近年声音较多。学校里的就更多了。

——

DEL

删掉论文部分。

——

补:整天蠢问题显然会把智商报废,不讲解高密度更会把心气磨灭。直接结果就是前几年的氢键超纲。这就是现在素质教育的现状。河里讨论国内教育问题的很多了,不再赘述。

通宝推:心有戚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