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商榷】多来源分析后对疫情控制的看法 -- 八段锦

共:💬78 🌺457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建议你自己用上海的数据计算一下

我理解大部分人认为新冠的死亡率远远高于他们认知的大号流感

再和2018年的流感进行比较。

家园 根本没有“大号流感”这种东西,它是一个形容词

你就别纠结了,对一个形容词人民怎么去认知呢?川普的大嘴一张,big,large,great,并不能因为他位高权重就把这个词放入词典。

数据没什么好计算的,你太书生气了,和你的国外同事聊聊德堡基地,也许咱们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的是炭疽杆菌及其他呢,你猜哪来的炭疽杆菌?

家园 不是谁在纠结。而是对现有实时数据的整理、分析

为防控政策可能的调整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证据。

不同的人对数据的敏感度、分析能力和使用能力是不同的,这也会对政策的调控有影响。

这是我观察的地方

家园 你敢说像什么,他就敢说是什么。

我不是批判楼主,只是说打比方如履薄冰,要慎之又慎,并不容易。

简单说,你没办法保障别人会理解成你想的那样。更可能的是混淆。甚至在不断传播之后,变得无法形容。

之前有点事,原本的说法忘了,下面胡诌几个。

以前我见过的例子是抑郁相比感冒。的确很像,不管广泛、日常还是致命性。但也不是唯一的理解,比如DSM-3的时候,抑郁症的定义还算严格,但当时日本就在拿感冒营销了,甚至迎合民族气质,是一种“优秀”的副作用。后来DSM的发展甚至迎合了这一点。后果是什么呢?药物滥用。

还有最近回复的。比如金苹果是最高价值的象征。金苹果之争,反映出奥林匹斯实际上是有限君主制(诸侯割据),它的政治是荒谬的,连点小纷争都要上纲上线。但是一般人都怎么理解这个比喻呢?是闲扯的神话故事,和政治不沾边。

再比如春天到了,某些植物的气味比较明显。有人说“喜欢它的气味,很鲜的感觉”。但你又没办法解释,因为它是苯乙胺的味道。你不能说像什么,也不能说习惯了,更不能说为什么。甚至打个比方都不行,比如就像某些动物一样……不知道侃还有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树。

家园 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个跟你分歧较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中医药问题。

有一个问题应该没有争议:一个疫病,管控和无管控,两者的发展形态必然不一样;管控方式差异越大,发展形态差异越大。

用目前国内奥密克绒的状况跟国内流感作比较,有根本性的缺陷:奥毒是高度关注,高规格治疗;而流感,如你没有理解失误或者表达失误的话,如你所言,“国内对流感没有认知”。那么,很多人在描述国内奥毒时,有意无意的将奥毒受到高度关注,患者受到顶级的医疗救助这两个关键因素,当作不存在。同时,对“国内对流感没有认知”这个事,亦刻意不提。亦即通过剪辑素材,来形成自己所要的氛围。

如果单纯依据死亡,重症看,自2020年4月中未,新冠对我国已经一点威胁都没有,基本没人死(两名,基础疾病),甚少重症,本土发病率又低得很。包括号称杀伤力极大的德尔塔病毒,在我国也没杀伤力。

那么,躺平论都论述应该躺平时,其实是这样的:1国内防治得力,导致2新冠病毒疫病对国内影响甚微,得出3国内防治可以放松,结合4防疫消耗相当资源5防疫导致被孤立和形成洼地,即345结合得出应该躺平。当然,躺平论1是不会提的,从2开始说起。也就是说,中国应该躺平论的理论推演,是建立在有意欺诈之上。

关于奥密克绒是不是危害小这个问题,理论上看很多专家,包括曾经鼓吹过开放的吴尊友,都作出了反面的论述,这个我不赘言了,只是提醒一下,不能无害论的才是专家,有害论的就不是专家。

关于奥密克绒是不是危害小这个问题的客观参照,一个不能孤证,二个不能只看人家的表面数据,因为数据的取样条件统计处理方式未必一致。比如说只考新加坡,不考虑时空更近的香港。比如说再考察一下英国以色列之类。

另外我想说的是,现在躺平论所说的一切理由,去年这个时候,他们都说过了,而且去年他们还有一个强烈的支撑点:疫苗可防感染。德尔塔强闯进来打破了躺平论的谎言后,到了去年7月份,印度应死尽死之际,越南水深火热的之时,国内外联动强推了一波躺平论。未果,年底再推,直到现在。跟去年的说法都是一样的,但是这一波他们有更强力的支撑点:中国境内,无论感染人数和感染区域,都是十分严重,前所未有的严重,目前还在爆发上升的阶段。

夕䂀河友,我个人尊重专业人士。你自疫情初发,在河里科普工作相当出色,我不一定同意你的观点,但不影响我对你的尊敬和谢意。同时,基于对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尊敬,我坦率的说,你这个流感和奥毒的对比,是有基础缺陷的,客观上给人形成奥毒比流感弱爆了的印象,会被人拿来做躺平论的证据,与你本人反对躺平的意愿南辕北辙。

再次感谢一直的指导,真心希望一切以人为本。

通宝推:贼不走空,心有戚戚,
家园 问题现在连基础管理都做不好,还指望动态的自我管理吗?

说白了就是 I think you can,you can you up。

但又不看到底 can 不 can 的问题。

大号流感=自我管理,但是疫情的防治、预后和流感是完全不同的,只会让人迷惑,它连形容的价值都没有。就别提已投入资源带来的巨大机会成本差了。

家园 这个数据

当前上海新冠病毒奥秘可容变异株提供了很多真实的数据。截止到4月11号,累积发现221500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有1548人出现症状,转归为阳性病例。另外累积发现8322位阳性病例中,只有一例重症,没有死亡。

这个数据,真的是Too good to be true......

我也希望是真的,但是,要能够合理解释,为啥差不多时间,香港死了那么多人?总不能用风水来解释吧?😅😅😅

家园 2005年美国电影《世界之战》侧面讲了这个问题

病毒来袭,城市瘫痪.道路被汽车赌赛,普通人坐以待毙.

看的我心惊肉跳,一定要远离城市中心.

家园 一个专业人士怎么一口一个大号流感呢?

我都有所怀疑她的专业性了,追问我怎么看待大号流感……难道川普的口语入选医学专业术语了么?大号流感之大小是不是根据川普比划的双手之间的距离而定?(可惜此处不能上个表情图)

难道北京那位的诊断书上可以写“该患者罹患大号流感……”

家园 有可能是统计标准的不同

在上海这轮疫情之初,在浦东那个东海养老院发生疫情,然后死了十几个老人。在知乎上看到的财新的报道

文章没有把死亡和新冠锁定,大概记者也没这个能力。

老人有可能是死于新冠呼吸衰竭,也有可能是发生疫情后养老院失去正常的看护能力,导致一些需要护理的老人死亡……总之,这事儿不清不楚。

家园 赞燕人河友,居安思危的精神是永不过时的。还要储备一些应急的食

物罐头日用品等物资。

家园 上海三月份的超额死亡数更能说明问题 -- 有补充

不过估计要很久以后才能有这个数字了

微信上看到有个清华92级计算机的女士随夫海归,脑溢血护理中因为护工病人分开隔离,新来护工不知道情况照顾不到位去世了

郎咸平的母亲因为等核酸结果进不去急诊去世

自杀的区卫健委主任……

有人说,新闻就报了几个,不多,这就没法讨论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未必可信来源:殡仪馆人员诉苦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见前补充 4734602
家园 流感一般持续高热但体质虚弱的烧不上去,奥司他韦和中药管用的。

流感与感冒症状还是有区别的(发热畏寒面色暗),但都可以大量喝水 加强维生素。还有,及时对症治疗可以第二天就不再发热并逐渐恢复,三 四天就没什么事了。

给易感人群每年打流感疫苗

家园 这个实在是太惊人了

不知道有没有统计,这些逝者有多少是带病毒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