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大学记忆:像狗一样的出国 -- 长子

共:💬79 🌺9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无言送花
家园 走了就算了,没必要抱怨.俺当年也在国内混过十年

才出来,俺90年硕士毕业就去当售货员,也没觉得乍的了.比起哪些死于非命的,日子也还过的去.其实老邓当年在法国不是也很落魄,文革时人家的儿子不也断了腿,人家不也挺过来了? 出国来看看,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多着了,未必中国人就特别惨.俺住的城市每年都要全世界收难民去,好象最近二三十年已经没中国来的了.

中国政府的每一项政策,都会有得利的和倒霉的.就是美国国会的法案也一样.对你有利你就呆着,不利就想办法跑,跑不了就得忍着.这个规律其实实用于几乎所有的人,只有毛太祖那样的人才有能力来改变规则.得利的人多了,你要改变任何一点规则,一定会激起最激烈的反抗.你在论坛上说中国政府的不是,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中国的经济这些年发展这么快,得利的人一定很多,你捱骂就是必然的了:)

家园 你说得的确还普遍存在,不过很多单位已经好多了

我接触的科研单位有些还是不错。因为现在的人也越来越敢为自己争取利益了,一些科研单位的领导的观念也改善了。

其实往往看这个科研单位的民主气氛如何,某些单位领导权力很大,下面的人缺乏民主气氛,情况往往更糟糕。

家园 送花,其实祖国的环境在慢慢变好

非常赞同你,献花!!

我父亲是改革开放后从美国回来的最早的博士之一,他当时从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最有名的教授那里毕业,虽然是做基础研究的,赚不了什么大钱,不过在那里得个职位想来不难,不过他还是马上回了国。回来的时候,即使是国家政策有些照顾,应该说生活也还是差了很多,而且研究所里也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不过他从来不和我说,我也只是在饭桌上偶尔听到我爸和我妈抱怨一两句。

那时候他工资也不高,我们家基本上每个月挣多少,花多少,这还是我后来听我妈说的。研究所在80年代末,90年代走了很多人。说句实话,那个时候的收入,很多人离开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出国早成了一种风气,好大学毕业的,不少人其实也没有经历你们所说的“恶劣科研环境”,只是跟风而已(当然国外的教育水平也的确更高)。90年代末,国家开始大力支持科研,研究人员的收入好了不少,虽然和外面的外资大公司比不了,不过总归让很多人愿意留下来做点研究。我当时问我父亲,是不是如果早几年国家这样,就会少走很多人,他沉吟半天,说是呀。

现在,科研人员的收入和经费都很不错了,科学院的很多所的基础研究也开始有一些不错的发展,虽然很多流弊已经存在,不过环境好了不少,做事的人也是很多的。

今天有点忙,以后有时间再说。我很赞同你的精神,我也在国外读书,现在我的计划也是只要有可能以后能回国多做点事情,更好的环境,更好的祖国不是骂出来的,能做点就尽量多做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