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孩子学音乐 -- 宝特勤

共:💬78 🌺58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七天学长自谦之甚

我完全同意学音乐是学人文。娃从不会走路的时候就被灌输听音乐要知道音乐传递的感情。

他现在听韩红,曰如高山。听郭兰英,曰如流水。

一次他练一个曲子总是有欠缺。我说,体会一下曲子要传递的感情。于是他一下整对了。

家园 还老上海,你跟我摆什么资格?

就知道你要说老上海人挂在口上的“乡下人”。老上海人讲“乡下人”指的是来投亲靠友的老家亲朋”,懂吗?原本就没有“上海人”这个概念,都是江浙皖移民,先期移民落脚生根后,帮助家乡亲朋迁来,一波又一波才形成现在的上海人。先来的移民一方面有优越感(就像你这样的早早出国的)看不起老家来的人不卫生、生活习惯不好、外地口音寒碜等等,所以往往以“乡下人”来数落他们。但是,但是,这些“乡下人”到底是自家的亲戚,几乎所有的老上海人哪一家没有帮带过这些“乡下人”的?否则哪有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一波波“乡下人”来投靠,不久之后落地成为新上海人,然后继续帮带新一批“乡下人”。我的祖父30年代单人闯荡上海,之后10几年陆续从溧阳乡下带出来10几口“乡下人”,。我老婆外公,10几岁自宁波老上海闯荡30岁不到成为小资本家,陆续把他老婆(我老婆外婆)全家8个弟妹都从宁波乡下带到上海,几乎都是拖家带口的呀。老外婆年纪大时和我们说起往事,都是一口一个“乡下人不懂规矩”啥啥的(老外婆浓重的宁波话,连上海话都不会!)。那时候乡下来一家子,都只能在上海人本来就狭小局促的房间里想方设法挤床、打地铺甚至借宿邻居家。这些乡下人最终都成为上海人了呀。上海人说“乡下人”,是说自己家的亲戚,又爱又恨又嫌弃又要帮,然后帮成了这种成就感是跨越时代的呀!你们,对,包括你,懂什么上海人口中的“乡下人”!在上海,“乡下人”不是你们外地人脑补的、骂人的话。上海人靠移民,靠传帮带“乡下人”造就了上海。早起移民当然有傲娇的资格,因为他们在上海落脚了,然后有能力帮带“乡下人”了,而且他们绝大多数帮到了,又增加了傲娇的资本了,这和歧视八杆子打不着!“乡下人”根本不是用来形容甚至辱骂外地人的,是用来呵斥自己家亲戚的!我再举个例子,和“乡下人”搭配使用的是“拎不清”,“乡呜宁拎弗清”是说外地来投靠的亲戚傻里傻气,不知礼数,不知打点,往往介绍工作时碰壁吃瘪,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这个发展到现在就是上海人相互调侃的通用切口,就跟黑人相互之间“Niger”长“Niger”短的一样。上海人没功夫叫外地人为“乡下人”,就跟黑人不会称呼你“Niger”一样!他们有更侮辱人的方法称呼你这个Chinaman!我再说一点,你说你是上海人,我很诧异,是什么让你如此忘本,甚至痛恨自己的出身?想想也是,早期出国的,都是精明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极致!

最后,你数落我有优越感,首先你是没有看懂我前文的语气,其次,“见识”不是主观认定,而是客观存在啊。我潜龙在田个人可以比你潜望镜见识低,但上海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群体比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市民群体“见识”多,这是客观历史条件使然啊。换句话说,根本没有“上海人”啊,百年前是江浙皖精英移民、现在是全国精英组成一个地理概念上海和上海人的呀。我很遗憾你过早逃离上海,以至于你不了解上海,甚至于以上海为辱。我很遗憾,我帮不了你。

还有一点,我问问大家,全国有几个城市(老城市,深圳那样的移民城市不断),从老人到小孩子只要碰到不会说本地话的,都可以对外地人无缝衔接说普通话的,几乎100%的?广州可以吗?

最后的最后,你出国早,我也不晚!新天地不是上海人造的,也不是上海人去消费的!什么叫“新贵”?不要乱说话哦。

家园 这次上海的防疫表现,非常让人失望

以张网红为代表的,频频发表意见,要和国际沟通,要共存。有没有崇欧拜美,学习欧美“先进”防疫经验的问题?我看是问题很大。光祸害上海不说,还管理松懈,放任一部分染疫人员外流,本地就深受其苦。调侃几句“爱丁堡”,怎么就过分了?还不是该抱怨抱怨,该调侃调侃,该接收上海过来封闭隔离就接收,医务人员该奔赴支援就支援?

普通上海人民相对无辜,真有问题的是还在指挥防疫的那批人,都三个月了,还没有清零,最普通的卫健委主任都还在台上。除了上海,还有哪个城市是这样的?建议你把怒气撒在该负责的人身上吧。捅了这么大的篓子,还不许人说几句?

我们见过的世面和累积的身家,根本不至于崇外。

当初要废掉汉语,改用拼音文字,就是中国最早一批“见过的世面和累积的身家”的那些人。没有内在的自信,没有对规律的深刻认识,身家越大,见过世面越多,越崇洋媚外。

家园 你的逻辑有问题

我坚决反对地域黑,这个和上海官家防疫有没有问题有什么关系?!世面见的多不多更和汉字拼音化有什么关系?你口口声声“爱丁堡”,低级下流,我坚决反对,我有提到过上海防疫吗?我个人反对僵化教条被顶在杠头上进退失据的中国防疫零容政策,但并没有为在整个僵化政策语境下上海防疫成绩辩护啊!上海和上海人难道因为这个要被你们污名化?从此就应该不叫上海,改称爱丁堡,或干脆叫爱几把市?你认为你有权利搞地域黑污名化上海这个城市和上海人民,我当然有权利反对你侮辱我这个上海市民的一员,你跟我瞎扯什么拼音化?莫名其妙!我明确告诉你,我第一个回帖最后几句话就是针对你这样的没教养,不知分寸,把无聊当有趣的没见过世面的人的!见过!不需回我。

家园 见过一个某国华人首富的孩子

穿着朴素低调,还以为是吹牛,一问学的专业就知道真是家里不差钱,竟然是古生物学,谈起恐龙眼睛放光,普通孩子喜欢恐龙基本就是看过几本书,人家从小就是周游世界去挖化石。。。

家园 2030年有没有美国还两说

这么早就开始筹划这些。。怎么说呢,某些海华家长,一边嘲笑国内毛坦厂之类的学校不合人性,但给自家孩子冲藤的劲头却不遑多让。

那些最讨厌和看不上中国的海华,自身的行为却非常中国,这是我在国外多年观察得到的结论之一。

顺便说一句,钢琴可能是华人圈中所有乐器里内卷最厉害的一个。也许还可以扩大到整个亚洲人的圈子。

几年前网上看到的一个人的现身说法让我印象深刻。他高中读的是美术特长学校。班上不少同学十几岁已经能把大卫象画得纤毫毕现,但这些人后来都不画画了。他画得不算好,但三十多了还时不时拿笔画两下并自得其乐。

类似的是我读高中时别的学校一个低我一届的学生,化学非常好,之后拿了国际奥赛的金牌。但保送进大学以后学了另一个不相关的专业。他对化学并不感冒,高中搞竞赛完全是老师指派。

画画,化学,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块敲门砖,门敲开了,这块砖自然就可以扔一边去了。做一件事,不带有目的,不换来回报,对他们来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吧。

如果是我,我会教孩子去做好手头的事,坦然面对平凡的人生,并努力去经营好它。

通宝推:大山猫,履虎,方平,
家园 你就是抬杠,但是却问了一个好问题。我过去也有同感的

很高兴,我居然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分三个角度来回答。

第一,音乐是如何诞生的?可以观看萨满的行为。

音乐舞蹈的产生,或许许多原始人的灵光一点,但汇聚在萨满身上,承载了宗教意义。

在文化上,音乐舞蹈在文字之前,是高于普通劳动的。

即使这也是劳动,至少的确是高级劳动。

第二,音乐在生理意义上,是仅次于性行为的高潮体验。萨满通过服用草药(致幻剂等),自我催眠放大这个感觉。

第三点,按传统中国观念,声色犬马。声可能是比较干净,排在第一位。色其实应该为第一,不过人不是铁打的金刚。玩不了太久。

熊家兄弟,大概在犬马之间吧?狗熊狗熊,得排在狗后边。

-------

基于以上三个角度的认识,我认为音乐舞蹈是高级行为。

但是,两者的低级表现形式,不一定是高级行为。

-------

我当初和你有同感的时候,是讨论素质教育:为什么弹钢琴是素质,放羊就不是吗?

当然现在劳动教育正名,会放羊也是了。

家园 有一个笑话,从北京来的乡窝宁

两个北京人去上海办事,到主人家里,问主人在不在,保姆用上海话喊到:“老爷,有两个乡下人来找你。”

哪知道那北京人听得懂上海话,便无奈的说:“我们是从北京来的。”

结果保姆又喊:“老爷,有两个从北京来的乡窝宁找你

通宝推:普鲁托,
家园 这个笑话太贴切了,请各位对号入座

😁😄

家园 不是自谦,音乐美术俺是一点都不懂。现在都是孩子们教俺

太太追剧的时候,孩子们在隔壁根据bgm就可以推断出正在播出的是什么剧情,我则一点都听不懂。孩子不像俺这么没文化,俺真的很高兴。

不要说上高中的时候在农村没条件,俺4年大学一盘音乐磁带都没买过,会唱的歌都是校广播台天天放、把俺的耳朵磨出茧子来的歌。

俺直到和太太谈恋爱之后才知道叶倩文是唱歌的😥😥。

家园 想起当年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上映时媒体各种热炒,我家那无脑婆娘也想看,被逼无耐之下我只好陪看,看完倒是陪着掉了几滴眼泪,然后照例一通批判:

这个电影是个大毒草,体育界的世界冠军,全世界才那么几个,这条路就像娱乐行业一行,赛道太窄,竞争太激烈,头部就那么一小摄人,大部份从业者的生活状态都不如普通人稳定。

如果有家长看了这电影后让自家小孩也往这方面发展,绝对是坑了自家小孩。我们普通人家庭,还是老老实实读书,先学门谋生的手艺,有余力了再想其它。

无脑婆娘想了一会,深以为然的点头称是,然后说,我就知道不该跟你一起看电影!

通宝推:方平,
家园 学到了不少谋生技能,忘掉了热爱生活这件事
家园 我们乡下人也有文化

回七天学长。我私下觉得音乐绘画这样的文化,其实就是一颗心能够敬畏自然,欣赏造物的美丽。

以我们乡下人,抬头看见晚霞的美丽,登山俯视良田百顷觉得心旷神怡,就是情怀。

能欣赏造物,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都是文化。

家园 以后不叫爱丁堡了

叫救茎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