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11月5日中国新增病例588例,死亡0例 -- llama

共:💬70 🌺576 🌵4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来封控在家就是损失寿命?

那你每天睡觉也是等同于损失寿命了。

看来封控效果很好,有些人是真急了。就冲这个,我也要建议再封控两年。

家园 怎么就不明白呢

不出现医疗挤兑这病并不容易死,香港每日新增病例上百持续了两个星期没死一个人,按人口比例,相当于全国每日新增两万。

然后香港每日新增上千人时开始出现零星死亡,每日新增上万人时每天死几百,死亡人数不成比例的增加,因为出现医疗挤兑了,一堆医护伺候一个人可以细致入微,一个医护伺候一堆人那就听天由命吧。。。

通宝推:唐家山,心有戚戚,
家园 你的逻辑链条太长

中国吃了太多逻辑的亏

每一个环节的变数都会极大影响结论

比如计划生育。大跃进都是长逻辑链条的系统控制。最后结果完全走样

这种精细逻辑控制不适用于复杂系统。不适用于开放系统。很多推演出的结论最后都被证实是错误的。

不知道哪个环节就出了问题。

你我的区别在于有为和无为的区别

无为的风险要低很多。被动应对问题。后发制人。

有为就像发人造卫星。环环相扣我。整个逻辑链条要不折不扣的发生作用才能得到你的结论。现实经常翻车

香港的问题是很多人没有完成疫苗注射。尤其是老年人。这是三月份。

家园 2022年11月1日,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北美最大的死亡护

点看全图

家园 就算个参考吧

都是别人在群里讨论,我看的数据。即使对于我这个外行,也知道这些数据解释的空间很大,放这里供参考吧。

美国统计的每10万人死亡率。完全没打疫苗是5,所有的疫苗加加强针都打了是0.5。差十倍。

香港搞了一个各种疫苗比较。简单的说就是如果打了三针比一针没打的,特别是高龄人员,是数量级的差别,是一个还是两个,我实在是忘了。混打的好像至少在防轻症上强一倍。这也很有意义啊。这些轻症的很可能行动能力强,去抢重症的医疗资源。

私心一点的,我希望进去之后让我的家人去打。他们连打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是北京的疫苗。万一连科兴都不是呢?

家园 问题是现在还有个问题,打了疫苗也会出事,这个算谁的

老人打了疫苗,熬过去了,没问题,但是没熬过去呢?

打疫苗的地方不管抢救的。

家园 老科学 的家

这个名字很贴切,当初钱钟书在围城里也有多种解释的嘛。

家园 所谓死亡率相差 X 倍,都是虚的,对普通人毫无意义

普通人理解的倍数,大概就是 GDP 翻一番、翻两番之类,或者赌局一赔三一赔十。

在概率意义上,一个比另一个高多少倍,比方说投骰子 456 的概率,是 666 概率的六倍,反正都是小概率事件,对于赌徒其实意义不大。

新冠死亡率现在是千分之一到二,小于 666 的概率。许多常见毛病的死亡率其实高多了,狂犬病甚至 100% ,但是狂犬病不像新冠呼啦一下子传得到处都是。

说到底,无论国外群众不戴口罩瞎蹦乱跳,国内一部分群众高呼躺平,另一部分如临大敌,绝大部分都不是理性思考的产物。群众就是这么蠢,你要指望他们理性思考是不可能的。防疫工作,其实跟养猪场防猪瘟差不多,一不要大规模传开,二不要死太多猪,三也不要把猪弄得不高兴,否则猪不长膘就白养了。

通宝推:田昭明,陈王奋起,
家园 确实如此

我写的我都觉得好笑。明明是一个政治问题,勉强算半个经济问题,偏偏要讨论疫苗,死亡率。

家园 打了疫苗与没打疫苗的一样,

这是我周围所见的感染情况,有没打疫苗的还好过打了疫苗的。

我记得奥密克戎刚在英国出现时,英国有报道,打过疫苗的比没打疫苗者更容易被感染,

家园 大陆的老人疫苗普及率不是放开复必泰就能提升的

先不说复必泰对omicron最新版还有多大意义.

现在还没打的老人, 放开复必泰也没多少会去打的

家园 我试图解释下

首先这个大体的思路我是认可的,但是我依然认为,在这个思路下,动态清零是好的选项,理由如下,

1.可行性。抽烟这种属于不可控,类似还有喝酒,即使是法律严控也做不到,民意会对抗。所以无法加入比较讨论。

2.对价。驾车也是,不可能禁止,可以提高生产率,而生病没有正面意义,不一样。

3.估算不准。3.a如果老幼和本人因为生病不得不就医,损失的劳动效率可能是几十几百倍于原题预计数字。照顾一个病人所需要时间和资源可能远远大于老年人剩余的寿命的经济产出,需要社会道德配合,应死尽死。3.b后遗症和医疗挤兑,需要事后补救,这资源不如用于预防。烟酒不会形成规模效应,不会因为抽烟人数翻倍,而造成指数级资源耗费增加。因此扑灭疫情比追加资源更有效。

总之,两套政策用人*小时数对比有很大意义,但是有以上问题,即或者不可用,或者低估了放开后的损失,以及预防相对救治更有经济性。

我个人认为清零和“只是流感”之间的差异已经急剧缩小,前者不再具有压倒性优势,并且很快就会倒挂,也就是清零不如“只是流感”。

另,事后救助而减少医疗挤兑需要整套政策和物质投入,清零对欧美不是一个选项,不清零于国内而言,可能也甚至不是一个可选项。

通宝推:journal,
家园 其实没啥不好明白

故意不明白的人多的是。

家园 参考计划生育政策、佩罗西访台事件,上面不会骑虎难下的

中国的体制和跟外国需要周期性讨好民众的选举制度有根本的不同。

家园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贸易顺差5216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制造

业国家唯一一个大额贸易顺差的。

顺便说一下,今年贸易顺差的大概有二十多个,除了中国是靠制造业产生顺差,其它基本上都是靠资源、能源出产生顺差,而且中国占全球顺差的62%

河友llama论证“共存”不影响经济的例子,翻来覆去就是一个越南,还是用相对百分比,绝口不提绝对值。近两百个国家“共存”,只能拿一个越南说事,还看不出问题所在?

如果“共存”不影响经济,为什么之前的制造业强国都贸易逆差了。

反正中国的各种问题都是跟“清零”相关,外国的各种问题就是跟”共存“无关,对吧?

通宝推:绞尽脑汁,尖石,菜根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